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笑傲官途

《》第一卷 329 第615章 敗走陽城 文 / 水滸

    好看歡迎您的光臨,任何搜索引擎搜索「好看」即可速進入本站,本站免費提{l格式下載服務!

    一個星期之後,嶺南省長人選正式出爐,一切塵埃落定。

    中組部正式行文,向嶺南人大常委會推薦,嶺南常務副省長王一民為下屆省長人選。

    按照體制內的組織原則,省長選舉是等額選舉,只有王一民一個候選人。

    大家自然心裡有數,只要王一民不是人品爆發,讓議員們半數以上反感,上位嶺南省省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獲悉了高層的人事任免之後,林建國心有不甘地一聲歎息。

    在這場博弈當中,林家憑借一己之力,終究還是沒有抵擋住幾大派系的聯手,只能進行妥協。

    隨著林建國競爭嶺南省長失敗,意味著林家就要讓出嶺南這個風水寶地。

    在華夏的經濟構成當中,嶺南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一,政治經濟地位舉足輕重。

    林建國的上位失敗,讓林家進一步加強話語權的目標,嚴重受挫。

    對於這次的失利,林老爺子並沒有對林建國有任何指責。

    作為政壇元老,林老爺子自然清楚,老三在嶺南的工作還是可圈可點的,已經逐步成熟起來,足以擔當大任。

    林家被迫退出嶺南,濟州騙局事件只不過是一個導火索,被對手抓住了機會,成功利用,在背後捅了一刀。

    不過,說到底,還是林家的影響力不夠強悍,話語權不足,無法抗衡幾大派系的聯手。

    痛定思痛,林老爺子也做了深刻的反思,意識到這幾年的確有些大意了。

    隨著林家三虎地位日漸提高,能量逐漸放大,整個陣營有些飄飄然,放鬆了與朋友的交往溝通,漸漸把自己給孤立起來。

    這次嶺南之爭,孫家與梁家是主力,聯合了其他幾個派系,成功地阻止了林建國上位,讓林家的話語權不僅沒有加強,反而有所減弱。

    在華夏政壇當中,林梁孫楊是最有影響力的四大派系。

    林梁孫三家老爺子,都是共和國的開國中將,只是隨著工作的變動,後來離開了軍隊系統,各自在黨務和政務部門發展。

    楊家老爺子是共和國開國上將,在地位上比三大家高一個級別。

    建國之後,楊老爺子一直沒有離開軍隊,退休的時候,已經位居軍委常務副主席,軍方第二號人物。

    由於華夏的特殊權力架構,一號領導只是名義上的軍方統帥,楊老爺子的這個二號地位,在軍方的地位不言而喻。

    在華夏政局當中,軍方雖然非常低調,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個派系,執行自己的執政理念,如果沒有得到軍方的認同,最終結局很難完美收場。

    為了加強話語權,哪一個派系都是主動向軍方伸出橄欖枝,希望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

    即便得不到軍方的支持,讓軍方在博弈中保持中立,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當年,林家與楊家聯姻,林老爺子把唯一的女兒,嫁給了楊家的四公子楊震。

    二十幾年過去了,楊家在軍方的影響力巍然不動,甚至更加強化。

    林家女婿楊震的地位,更是到了一個顯赫的位子,晉陞中將軍銜,出任燕京衛戍區司令,兼任中央警衛局局長,坊間號稱大內總管。

    楊家與林家有著特殊的關係,原來一向站在林家這邊,讓林家的能量逐年增強。

    然而,在這次嶺南博弈當中,軍方卻保持了完全的中立,沒有對林家聲援,坐視林家不敵對手的聯合進攻,從嶺南敗北。

    體制內的變化動態,深不可測。

    即便是林老爺子這樣的泰斗級人物,一時之間也沒有看明白,楊家為什麼突然冷起來了?

    軍事家出身的林老爺子,自然精通鬥爭藝術。

    在很多時候,退讓一步,海闊天空,未必不是一種特殊的收穫,最起碼能夠看清對手的佈局。

    在幾大派系的阻力下,林家沒有撕破臉皮與權力中樞硬抗,而是主動放棄了在嶺南的話語權。

    王一民正式上位,按照體制內的潛規則,林建國只能離開嶺南。

    為了省長寶座,林建國與王一民競爭的非常激烈,到了最後,已經公然撕破了臉皮,短兵相接了。

    王一民上位省長之後,如果讓林建國繼續留在嶺南,還是擔任省委副書記兼任省政法委書記,這個矛盾顯而易見。

    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

    在這場博弈當中,梁家與孫家聯手,阻止了林建國上位,成為了臨時的盟友。

    不過,隨著王一民地位的變化,從嶺南的四把手晉陞為封疆大吏,局面馬上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梁振興自然清楚,林建國與王一民矛盾尖銳,而且不可調和。

    為了加強話語權,不能排除梁振興與林建功結盟的可能性。

    一旦梁振興與林建國達成聯手,王一民自然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這樣的局面,顯然不是高層希望看到的,破壞了能量平衡,局面一邊倒,是最大的忌諱。

    反之亦然。

    如果上位的是林建國,王一民同樣不可能留在嶺南,繼續擔任常務副省長。

    林家的能量在那裡放著,現在主動妥協,讓出了在嶺南的話語權,高層自然要給足林家面子。

    在確定嶺南省長人選的第二天,中組部正式與林建國談話,宣佈林家國的工作安排。

    按照正常情況,林建國這個級別的官員調整,出面與林建國談話的,應該是中組部的常務副部長。

    只是,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是林家老二林建設。

    出於這個特殊的情況,林建設出面顯然不合適,只好採取迴避。

    中組部排名第三的副部長楊建雄出面,代表中央,正式與林建國談話。

    楊建雄充分肯定了林建國在嶺南的工作成績。

    對於林建國在嶺南的政績,中央非常滿意,決定給林建國壓壓擔子。

    高層已經做出決定,讓林建國調往東北,出任吉臨省省長。

    省一級政府換屆,全國已經正式展開。

    中組部與林建國談話之後,馬上就要向吉臨省人大行文,推薦林建國為下一任省長候選人。

    由於是異地調動,按照組織要求,林建國需要在三天之內,向新任省委副書記做工作交接,然後前往東北,參加吉臨省人代會的籌備工作,先與當地官員混個臉熟。

    對於這個工作變動,其實,不用楊建雄談話,林建國三天前已經知道了。

    中組部領導的談話,不過是走走形式,等於官方確認而已。

    對於這個工作變動,林建國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只有服從高層的安排。

    這個工作變動,對於林家來說,面子是保住了,卻失去了裡子。

    單純從級別上來開,林建國從嶺南省委副書記調任吉臨省省長,是副省級晉陞正省級,成了封疆大吏,標準的陞官了!

    然而,只要是對華夏情況稍有瞭解的人士,都可以看得出來,林建國這是明升暗降!

    吉臨省的二號位子,與嶺南省的三號位子,根本不能同日耳語!

    在經濟總量中,吉臨是一個農業小省,jdp不到嶺南的八分之一,甚至不如陽城一個市的經濟能量。

    作為華夏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嶺南經濟稍有風吹草動,全國都要感冒。

    吉臨就是三年絕收,對於華夏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

    經濟地位不說了,在政治地位上,兩者更是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嶺南省委副書記只是副省級,常務副省長也是副省級,卻可以直接晉陞嶺南省長,成為華夏第一經濟強省的掌舵人。

    然而,吉臨省長作為正省級,在華夏的歷史上,卻絕無直接調任嶺南省長的可能。

    對於自己將來的前程路徑,林建國自然清楚。

    自己被調往東北,如果想繼續晉陞,只有先進中央機關,出任部長鍛煉,才能被委任更重要的職位。

    這就等於,對手的聯手反擊,這次嶺南敗走麥城,至少讓林建國多走五年的彎路!

    成功阻止了林家一家獨大,勢力過度膨脹。

    而且,這個路徑,還要看林建國在吉臨的政績怎麼樣。

    一旦發生無法預料的天災**,前景自然更加不明朗,前程就此止步,也不是沒有可能。

    中組部談話的第二天,林建國把宋雲飛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林建國親自給宋雲飛泡了一杯茶,誠摯地說道:「雲飛,組織上已經給我談話,讓我去吉臨工作,三天以後就要正式離開嶺南了。

    雲飛,你給我說句實話,是想在濟州繼續發展,還是準備回陽城?」

    林建國自然清楚,隨著孫浩楠的下台,加上自己的離開,整個陣營在嶺南的話語權已經非常微弱了。

    濟州權力架構更是來了一個大洗牌。

    嚴軍上位濟州市委書記,鄭寬新出任市長,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這兩人一個是梁振興線上的,一個是王一民線上的。

    而且,接替自己工作的新任省委副書記,是原來的組織部長,雖然與王一民不是盟友,與林建國卻有著極大的過節,甚至還不如與王一民的關係。

    這樣的工作環境,如果讓宋雲飛繼續留在濟州,顯然對宋雲飛很不利。

    在正式工作交接之前,如果宋雲飛願意離開濟州,作為省委副書記,想調動一個副廳級官員的工作,梁振興肯定要給一個面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