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章 節目錄 第37章 命懸一線 文 / 小蛟龍

    玄紫殿外,太子領著一眾老臣堵在門口,氣勢洶洶的非要闖進去不可,而玄紫殿外大門緊閉,九九趕到的時候,太子正領著萬記的男部禁衛軍準備強行進殿。

    尚公公人老腿軟,已經招架不住,縮在殿門口,觀察事態,只靠一小部分尚記的禁衛軍在玄紫殿外跟太子一行人抵抗。

    九九匆忙拔刀上前,「萬記的侍衛,聽本都統的號令,速速回營,不得在此放肆。」

    這一厲聲大喝,那幾個萬記的侍衛見到九九,猶豫著停止了動作,站在太子身後。低著頭,不敢言語,卻也沒打算回去。

    萬記屬於軍隊,而軍隊不是聽命於皇帝皇后等掌權者,而是直接聽令軍權,也就是都統的命令。

    這也就是為何,皇帝等可以認命都統的職位,卻不能直接控制禁衛軍,這也是大晟古往今來,為何掌權者會把自己親信安插在禁衛軍內部,以防止宮變。

    這樣的好處就在於,如果皇帝昏庸無能卻也只能在宮中胡為,不得亂用禁衛軍,而缺點就在於,如果有人想宮變,只要控制住禁衛軍,那麼皇帝就可謂是甕中捉鱉。

    所以大晟的禁衛軍會有兩支,就是怕如今這種情況,一支禁衛軍叛變,還有另一支相抵抗。

    當然如果有人有能力把兩支禁衛軍全部操控在自己手中,想宮變,自己做皇帝,那麼光把皇帝殺了也是不管用的,外面有軍隊,有天下百姓,如果不被天下人所認可,那逼了宮也等於招惹了天下人的仇恨,離死也不太遠了。

    不得不說,崔皇后把九九放在這個位置,也是很冒險的,而九九把方維搞掉卻是靠的自己的能力,崔皇后這部棋算是走的漂亮。

    見所有人不打算撤退,九九持刀上前,「違抗命令,軍法處置,我可以在玄紫殿直接要了你們的腦袋。」

    九九這又一喝,已經有人開始動搖,而太子李德只用了一句話,就讓那幫不聽話的小子們開始持刀跟九九對峙。

    「皇帝被謀害,皇后想要篡權,今日我們是為天下人除害,等本太子繼位,你們就是功臣,高官厚祿,論功行賞。」

    在榮華富貴面前,有時候生死便也沒那麼重要了,為了權利,金錢,用生命作為賭注,很多人認為是值得的。

    而且似乎太子給了他們太多的信心。

    九九一怔,太子是如何知道皇帝已經暴崩,那日除了自己跟李弘等,據說再沒人從玄紫殿內出來過,相關宮女太監御醫就連蘇離煙也被軟禁在玄紫殿內。

    對外解釋是替皇上會診,而皇上向來身體不好,外界也只能是猜測。

    看太子這翻篤定的表情,定是已然坐實了皇上已駕崩,是誰走漏了風聲,或者玄紫殿內有太子的眼線,偷偷出來報信。可玄紫殿現在連蚊子都飛不出來,九九否定了這個想法。

    難道還有其他原因?

    而太子這番說辭,顯然已經是跟崔皇后撕破臉了,親生母子鬧到這副田地,也只能是因為那一個詞彙——權利。

    不容九九多想,太子的人已經又壓了上來,九九帶著女部,顯然不是太子這幫人的對手,何域,何副統振臂一揮,「上官都統,助紂為虐,不配指揮萬記,跟我先斬了上官反賊。」

    這一聲震天大吼,萬記男部侍衛全數衝著九九而來,本來也只想嚇唬一下這些侍衛,可如今怕是不行了,「以下犯上,你們這是造反。」九九隻能大開殺戒。

    九九畢竟在萬記指揮時間尚淺,她謀害了方都統,本就引得萬記男部士兵不滿,而在萬記多時的何域,更得萬記士兵所信任,何域率先殺向九九,那後面的士兵便不再懼怕。

    在大晟,或者是說在古代,人命真是如草芥,特別是在宮中,你不殺,就等著被人殺。

    玄紫殿內大動干戈,轉眼血流成河,九九身上也掛了彩,她不會想到,與自己敵對的是自己所掌控的萬記,而幫助自己的卻是與萬記向來不合的尚記。

    這段宮鬥,後被史官抹去,而上一世身為四王爺王妃的上官九九卻不得知曉。

    一段故事中,總是圍著主角在書寫,而主角換了一個視角跟身份,看到的就是故事中不為人知的側面。

    兩邊抗,尚公公雖害怕得直哆嗦,但也強撐著觀察動向,此時九九這邊已露出敗勢,被逼得節節後退,只能勉強守住玄紫殿的大門,不被闖入。

    何域一刀直砍向九九,九九右臂已經受傷,持刀相抵,被越壓越低,所有人都在血戰,沒人有時間騰出手來救她,就連紅纓也被刺了一刀,勉強支撐。

    正當九九抵抗不住,認命的想要放棄之時,一道金光閃現,打掉了何域的長刀,又一閃,何域頸間被劃出一道長長的血口,噴血倒地。

    九九這才看清,救她的竟然是李弘。

    四王爺李弘手持一把金燦燦的御賜寶劍,救過九九之後,領著貼身侍衛加入戰鬥,太子那邊少了何域一員大將,潰不成軍,已變強弩之末,瞬間見了敗勢。

    只見李弘一個飛躍,直接殺向後方觀戰的李德,長劍便架在了太子李德的脖子上,九九見狀,一個人引著造反的萬記侍衛,喊道,「快去,把所有反臣全數控制起來。」

    尚記侍衛和萬記女部得令,將太子府的謀臣,還有已賀擎為首的一眾臣工,全部控制住。

    大局已定,活著的人不再反抗,尚公公便隱身進了玄紫殿。

    「四弟,你竟敢脅迫本太子。」

    「皇兄,如今你逼宮造反,便不再是太子。」李弘不為所動。

    「父皇已然駕崩,今後本太子就是皇帝,母后秘不發喪,想謀權篡位,本太子大義滅親,何來造反之說。」太子依舊義正言辭,其實他也只不過強撐而已,「四弟,你助紂為虐,幫助篡位,罪無可恕。」

    今天未逼進玄紫殿,不能像天下人證實,皇帝卻已駕崩,也不能活捉崔皇后,太子其實已經是失敗了。

    「父皇雖多日未上早朝,但只是抱恙在身,何來駕崩之說,你身為當今太子,詛咒皇帝,又逼宮造反,本王現在即可手刃與你。」

    正在此時,崔皇后推門而出,面色不見一絲慌亂,但九九細心觀察,發現崔皇后的指尖在微微顫抖,「尚公公,宣讀聖旨。」

    聖旨上蓋著皇帝行璽,證實詔書意圖出自皇帝之意,太子李德被扣上了謀反的大帽子,一眾大臣也逃不掉,統統被打進天牢,連過審都不用。

    那日李德被押走之前,什麼話都沒說,他敗了說再多也無用,只是在路過九九時,他強行停住腳步,「本太子知道你是個禍害,卻還是大意了,早知今日,本太子最先該殺了你。」

    九九有些莫名,他輸給了崔皇后,輸給了突然趕過來的李弘,與她何干?

    李德在長安洛陽的太子府全數被抄,在洛陽太子苑內的馬廄下,挖出了大量兵器,在大晟,不管貴族還是皇族,只要手裡沒有兵權,都不可私藏兵器,這也坐實了太子謀反的罪證。

    但其實別說皇族,就算是民間大一點的宅子,宅主們都會在家藏些兵器以防盜賊搶匪,太子府邸發現點兵器,其實不算是大事,可太子失利,任何一點違反大晟立法之事,那都可作為他謀反的罪證。當然這都是題外話了。

    與前世一樣,太子李德只坐了一個多月的太子,就被崔皇后冠以謀反之名拉下了台,而太子畢竟是崔皇后所親生,被貶為平民發配到了邊疆,永生不得回都,但好歹是保住了一條命,而那些跟隨的大臣就沒那麼幸運了,包括方維,還未到春節,還處在大赦期間就暗中全被殺害,掉了腦袋,太子的黨羽,一個不剩。

    注定失敗的太子李德,到底是沒有能力改變歷史。

    一場風波過後,九九冷靜的分析了下,太子為何要走逼宮這一步。

    那天玄紫殿的情景,顯然是太子忽然先發制人,崔皇后並未有所準備,如果太子闖了進去,就坐實了崔皇后要謀權篡位的野心,他逼進去,制服了崔皇后,已他當今太子的地位,便可名正言順的登基。就不會被天下人所唾棄,還會被奉為明主。

    但逼宮的風險過大,如果太子已然知道皇帝駕崩,那他大可再等一等,等崔皇后瞞不住了,他便可順利成章的繼位。

    他逼宮顯然是等不了了。

    為什麼等不了呢,那就是他提前知道了皇帝要廢太子,而他要趕在那之前行動。

    皇帝身體大好,突然暴斃,對誰有利,這樣一推算,就不難猜到皇帝是被誰所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