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章 節目錄 第113章 文 / 小蛟龍

    長安依舊繁華,又是一年春季過,夏日的長安總是讓人浮躁,因揚州叛亂的禍事,已門庭冷落的舉清官重新繁碌了起來,時間在推移,但該來的還是來了。

    揚州叛亂讓女帝覺得她的位置坐的還是不安穩,還有很多人想把她趕下去,而揚州叛亂雖然打的時間不短,可是該起兵謀反忤逆的卻都沒了動靜。

    有時候,事情擺在明面上倒是好辦,一旦都躲在了暗處就會讓人惶惶不安。崔氏躺在榻上,轉動著拇指上的扳指,不知在思慮著什麼,四周的宮女扇著大扇,尚公公蹲在榻邊一下一下的給她捶著腿。

    言道:「皇上,這溫度愈來愈高了,要不要去冰窖取來點寒冰,給皇上納涼。」

    崔氏歎了口氣,「不必了,也不知是老了,還是怎麼的,雖感覺到炎熱,可是一粘涼啊就渾身的不舒服。」

    「皇上這是說什麼呢,皇上是真龍轉世定能萬歲。」

    崔氏女帝一聲嗤笑:「你啊,就別奉承我了,哪個國君不都說是真龍轉世,可又有誰能萬歲。」又是一聲長歎,「更何況啊,朕這條龍,還未必是真是假呢。」

    尚公公一聽,連忙跪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這是怎麼了。」崔氏一皺眉,「快點起來吧,我這就是心裡頭鬱結,你說朕是皇后的時候吧就替先帝打理國事,這大晟江山如此穩固富足可是有朕大半的功勞,如今朕只是把大晟變成了大昭,更是頒布了一系列新政策,減免賦稅,開設科舉,大昭的百姓比之大晟日子過得更舒坦了,你說他們怎麼就還要反我!」

    「皇上,從古到今哪個國君沒受過非議,是他們太狹隘了,待日後他們會理解皇上的。」又道:「再說,次從揚州叛亂失敗,那些反臣也不敢再有所動作了。」

    「怕的就是這個,不怕他們跟朕明著來,就怕他們暗中給朕使刀子,你說那些王公大臣哪個沒得過朕的好處,到頭來都是白眼狼,能理解的便是好,可是不理解的,朕可不能輕饒,你主持的那個舉清館定要幫朕把所有反臣叛逆者給揪出來。」

    「是,皇上,老奴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禍患。」尚公公又眉頭緊鎖,「可自從揚州叛亂過後,各個都怕被牽連,一個個藏的很深,還真是不好抓。」

    「哎,那個上官九九啊!」崔皇后握了握拳,五指揉捏在一起,似是手中有物要將碾碎,「朕是想讓那群揚州叛黨折騰折騰的,讓他們嘗到點甜頭,那樣所有有心叛亂的人就會伺機而動,還可削弱下上官家的兵權,可那上官九九倒是挺本事,一萬多兵馬就滅了揚州,不但將朕的計劃全打碎了,還把我的隆兒也搭進去了。()」

    「皇上切勿太過悲哀。」尚公公不免又問道:「皇上,百日守靈期限已到,那上官九九該回宮了。」

    「哦?」崔氏女帝冷哼一聲,「給我說說,這百日那上官九九都做了什麼了。」

    「回皇上,那上官九九這三個多月,每日都守在六王爺的墓碑前,未破曉就去,二更後才回去休息。」

    「每日都如此?」

    「回皇上,日照天晴,櫛風沐雨,從未間斷。」

    「期間她可往宮裡送過信,或有否搞其他動作?」

    「回皇上,只是日日夜夜守在皇陵,碎碎唸唸如中了魔障。」尚公公說到了這裡也是滿臉惆悵,「怕是六王爺的死,也讓那上官九九受了不小打擊,畢竟比之過往,六王爺待上官九九是最好的。」

    「我的傻隆兒啊,那上官九九也倒是有心,也沒辜負了隆兒對她的一片情。說句心裡話,如若隆兒還在,他日朕如若傳位,也只想著傳給隆兒,雖隆兒他一心向著先帝,可畢竟是我最疼愛的兒子啊。」可是他們都不懂啊。

    尚公公有些不明,「皇上這意思是……」

    「朕不會讓那上官九九做皇后的,除非朕先斃了上官家。」

    尚公公未接話,也明白崔女帝的意思,上官家大權在握,如果再讓上官九九做了皇后,難免會被上官家加持。當初先帝不敢廢了崔氏,就是崔氏手握一眾權臣,才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崔氏女帝雖自己成功上位,但也絕不想讓自己的兒子變成她丈夫那樣。

    女帝一聲聲悲歎,「不過現在說這些又有何用呢,晚矣,晚矣啊!」

    「那皇上,那上官九九回宮了還是太央公主,皇上準備怎麼處置她?」

    「如今匈奴壓境,還得指望他們上官家替我大昭打仗,暫時就不理她了,念在她對隆兒一片癡心朕先饒她此次,待到時再議吧。」「又到,「看那九九回來三月一心只為隆兒守靈,怕是也沒什麼大志向,但也不能放鬆,要密切關係她的動向,如若她有一點忤逆之心,就當謀反處置。」

    「是。」

    崔氏是對九九動了殺心,此時的上官九九不能被抓到一點把柄,這在九九重新踏入大明宮時就已瞭解。

    北方戰事,匈奴只會在夏日征戰,一旦入了深秋匈奴就會收兵,九九也明白,就算自己窩著不動,只要再到冬日邊疆安穩了,大昭對她上官家沒有了倚靠,那麼無事也會生非,她一樣躲不過去。

    所以,伸頭縮頭都是一刀,九九不準備坐以待斃。

    如今的大昭也在慢慢的發生著變化,尚公公要給崔氏女帝那裡交差,舉清館抓叛臣就愈加猖狂,繁衍出大批酷吏,弄得整個大昭朝下怨聲載道,人人自危,官員見面都不敢寒暄,怕被冠上結黨營私之罪。

    朝上,大臣阿諛奉承,稱崔氏女帝為千古一帝。崔氏女帝便也沉浸在這一片奉承之中,慢慢的神經便也繃得不那麼緊了,開始吟詩作對,縱情享樂。

    一直按兵不動的九九,知道她的機會來了。

    在九九的網絡中,她只有才混上職位的宮女太監,剛剛中榜封官的小官小吏,而在中央自己卻沒有任何眼線。而這個時候她找到了縫隙。

    既然崔氏現在開始享樂了,那麼她畢竟是個女人,最大的樂趣就該是男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