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二世重生之炮灰皇后

《》章 節目錄 第一百四十章 文 / 小蛟龍

    一片嘩然-叔哈哈-

    李弘手持傳位詔書,「這是慧帝親筆御書,由翰林院御史親自宣與本王的傳位詔書。如有異議,本王可命翰林院查對筆記驗證真偽,再昭告天下。」

    李弘又拿出另一道聖旨,「這是慧帝彌留之際下得另一紙詔書,慧帝與皇后夫妻和睦,想與上官皇后同眠於地下。這就是本王隱瞞皇帝駕崩的原因。」

    百姓已開始雲山霧罩,實在想不通,既然攝政王已經有傳位詔書,先帝已然駕崩為何遲遲不即位,反倒要秘不發喪,除非詔書是假的……

    果然,城下已有人大喊。

    李弘換做一臉苦痛,「慧帝深愛上官皇后,本王又何嘗不是……」

    「…………………………………………………………………………………………………」(此省略號代表城門下,百姓共同的臉。」

    李弘無奈說道:「坊間不是一直都在傳深宮內事,本王想常聽書的應該聽說過,本王與上官皇后青梅竹馬,情投意合。當初先後是要將上官皇后賜予本王為妃的。」

    李弘一臉苦悶,說得是情深意切,其實他說的都是真的,沒參什麼虛假,但九九聽在耳朵裡怎麼那麼彆扭。

    李弘接著說道:「奈何因上官伯父手握兵權,先帝又心繫六王,即決定將上官將軍之女許給我六弟,本王當時已是悲痛欲絕。後來……六弟為保大晟江山,英年早逝。九九惦記六弟終始未嫁。而本王也一直未忘記她,一直沒有立妃納妾。直到慧帝登基,本王才再次去御前請求皇兄賜婚,卻怎料……」

    怎料,又給皇兄搶去了。

    「本王已是絕望,一邊要輔助皇兄身側,一邊還要見他夫妻和睦恩愛,這對本王實在太過殘忍,在大晟江山穩固皇兄不再需要我時,本王便辭去輔王之職,遠走封底,離開這傷心地。」

    底下群眾,「哦!」怪不得四王原本就手握重權,卻急流勇退,放棄一切,遠走他鄉。

    李弘繼續道:「怎想,才剛剛過一年,皇兄突得急症升天,把江山留給了本王,卻要將九九帶走。」李弘真是越說越入戲,「可本王不想要江山,只想留下九九,所以本王做出了一個愚蠢得決定,將皇兄厚葬在帝靈,卻沒有發喪。本王亦沒有拿出遺照登基,亦未將上官皇后送去帝陵。本王只想,就這樣已攝政王的身份替皇兄打理江山,在本王有生之年,大晟的皇帝永遠都是慧帝。」

    李弘這一席話,離著近聽得清的百姓已經開始潸然淚下,特別是沒事兒來參合的婦女,更是哭著感歎,攝政王真是一個癡情的人,為了愛情寧願放棄皇位,更是憧憬,自己要是攝政王心中所愛該是多美好。

    更是有些埋怨,慧帝在位時拆散了一對鴛鴦,駕崩後還要讓他們陰陽兩隔。

    李弘接著說道:「上官皇后因我阻攔雖未與帝同眠,可整日在宮中吃齋念佛為慧帝守喪超度,與我叔嫂相稱,從未逾越。而本王也未再跨出一步,只想著能把她留在這大明宮就好。」

    這故事真是越來越狗血,九九都有些聽不下去了,只能掩埋做感動哭泣裝,她怕自己笑場……

    李弘突變憤怒,「可本王沒想到,本王的一時愚蠢卻被有心人利用,竟給上官皇后冠上謀反的罪名,本王的愛情反倒給上官皇后帶來了災難。長安的百姓不知,可北方的百姓應該清楚,上官皇后曾大力主張修運河,讓北方民眾躲過了一場旱災,試問這樣心繫天下的皇后怎麼會殺夫弒君。」

    「現在邊境匈奴突襲,邊疆百姓陷入水火,三王李烴他不請命去打匈奴,反倒在封底起兵造反,還捏造實事,打著為先帝報仇的旗號卻幹著謀反的勾當,試圖逼宮,煽動百姓。本王接到密報,三王李烴,為圖皇位,竟然與匈奴勾結,一個為了皇位置百姓與水火而不顧的人,你們怎麼能相信他。」

    看底下百姓的情緒,九九知道他們這場戲演的算是成功了。隱瞞皇帝死訊,變成了一段讓人惋惜的愛情故事。李烴為兄報仇,變成了貪圖皇位的賣國賊。

    今日李弘所說之話,全部被文官記載,將會寫成檄文發佈天下,以後白雀樓和四方樓還會繼續講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深信這個故事。

    九九知道,他們所言,天下人不會全信,但也會將信將疑。但這就足夠了,沒有絕對的輿論優勢,李烴的叛亂就將成為一個笑話,更何況,李弘還給他扣了一個勾結匈奴的帽子。

    此時站在九九身側的李弘,就是上一世那個欺世盜名的李弘,一隻披著羊皮的狼,永遠胸懷天下,永遠的忍辱負重。

    李弘這一席話,算是解決了如今的輿論危機,可仍然沒有解決九九的死亡危機。現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智要九九陪葬,其實不管李弘說不說,這已經瞞不住了。所以,可能都等不到叛亂結束,九九就得被活埋……

    面對大明宮外這些為宮廷秘事操白菜心的大晟子民。

    李弘又緩緩說道:「既然本王的自私已然造成這麼大的誤解,讓上官皇后白白受到這樣的污蔑。既然本王寧可放棄皇位,也不能保住這大明宮的安穩。既然本王已經自私得將皇后留在宮中,那本王就再自私一次,本王剿滅叛黨逼退匈奴之後就會擇日登基,迎娶上官九九為後。本王與九九明明兩情相悅,卻一次又一次被分離。現在這冰冷得皇宮只剩下我二人相互依靠,本王不能再失去她,本王寧可背負全天下的罵名,也要守護我們這段愛情。」

    「…………」九九驚悚得看著李弘,他們這段戲,沒有這段台詞啊!

    現在這種情況,九九不能出言反駁,只能沉默,在旁人眼中,上官皇后已是震驚加感動的說不出話了。

    李弘把違抗聖旨偷換成家庭倫理。有人嘲笑宮廷關係複雜,也有人佩服攝政王敢愛敢恨。但概念已被偷換,即使有反對的聲音也無關緊要。現在即使再有人用李弘違抗先帝遺照的名義質疑李弘,也會被人認為是在阻撓真情。

    不得不說,李弘這是劍走偏鋒,化解了九九即將陪葬的危機。

    回到後宮,九九氣急,「你為什麼不跟我商量一下?」

    「商量你會同意麼?」李弘得意的笑道:「再說,這不就是最好的結局麼?」

    「你……你不會真得準備再立我為後吧?」

    「什麼叫再?我立過你為後麼?」

    九九怔了一下,「我是指,我已經做過李智的皇后了。」

    「那又如何?前朝又不是沒有先例,大晟之前的大豫朝,王皇后就是先嫁了父親又嫁了兒子,做了兩代皇后,他們母子關係可比我們叔嫂關係還……」

    九九聽不下去了,趕緊打斷,「那是前朝,不是大晟,再說我沒想過再嫁人,特別是你……」

    「九九!」李弘握住九九的肩膀,「你只有再嫁給我才不用去陪葬,既然你能與皇兄做有名無實的夫妻,為何跟我不行。難道時至今日,你還不信我麼?」

    「李弘,我很怕往事重演,更何況,我一直都想離開。」

    「我知道。」李弘放開九九,背身而立,「不是還有半年麼?我給你半年的時間。即便你將來成為我的皇后,只要你想走,我就放你走。」

    李弘的身影已漸行漸遠,看著李弘落寞而孤寂的背影,九九忽然不清楚,自己現在對李弘是什麼樣的感情。

    曾經是愛戀,後來是仇恨,再後來是同袍戰友的情誼,而把這些交織在一起,九九隻是感覺到很痛。

    這個男人,自從她來到大晟就與他交織在一起,他們就像燭火裡搖曳的兩根燈芯注定要糾纏不死不休。九九突然想到,李沐塵曾經說過,她只有嫁給李弘才能保十年安穩,她平安的過了九年,卻仍然躲不過命定的第十年。

    ··

    果不其然,那日李弘在城門上的一席話被一傳十,十傳百,有人歌頌,有人嘲諷,但輿論對待九九已不再尖銳,那些觀望時局的野心家也不再敢輕易投靠李烴,李烴再攻打長安已是師出無名也無人支持。

    李烴派人送來和書,承諾永不出封底,再不回長安。

    又是一盤新局,九九問李弘,「李烴放棄叛亂,你可會放過他?」

    李弘黑子一落,已顯露殺氣騰騰,「我曾說過,野心家是不會輕言放棄的,他們所做出的承諾就如同廢紙,現在關外匈奴還未撤兵,一旦匈奴一招得勝,三王必定會舉兵相應。我不會再給他機會。」

    九九隻表無奈,「看來是注定又要兄弟相殘了。」

    李弘雷厲風行,不給李烴一絲喘息的機會,親自領兵兵臨城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