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7 儒學思考 文 / 歲月靜聆
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君子。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步驟,從認識各種事物開始,擺正心態,做到誠意,盡可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事物發展,總有一定的規律。八個步驟之中,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五個步驟是要求先做好自己,盡量做到最好的狀態。在人們印象之中,一些傑出的老闆或者單位負責人,在這方面的修煉,都做得不錯。五個步驟一步一步來,要想達到修身的狀態,必先要做到誠意,誠意的前提條件是正心,做到格物和致知,就容易做到正心了。第一步從格物開始,也就是認識到事物的原本狀態。反過來講,如果做不到格物、致知的環節也無法完成,正心也難以辦到,後面的五個步驟,也就成了空話。
儒家的思想,有著值得參考之處。諸子百家之中,道家、兵家、法家、墨家等都各有特色。儒家直接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把仁愛的旗子扛在肩上,讓人眼前一亮,終於呈現一種仁慈、斯文的學說,這得到不少長者的喜愛。歷經滄桑的老人,在某一天終於明白,還是仁義最重要、還是關愛為本、還是此學說與生活更密切。在這片土地上,幾乎是每個人都有這種人格特質。這種集體人格的組成部分,也為大地增添了很多分溫暖。當年的秦始皇,善用法家思維統治中國十幾年後迅速滅亡。後來的漢武帝吸取秦朝教訓,終於意識到,要想長治久安,缺少不了儒家思維。千百年來,幾乎所有管理者,都充分汲取這兩家學說的精神價值養分。做得好了,就有可能達到效果,做得不到位,不容易長久。儒家的君子概念,也得到不少人的喜歡。互相尊敬的朋友之間,稱對方為一聲君子,是最大的稱讚。君子成人之美的習慣,能讓不少人露出笑臉。君子坦蕩蕩,也道出了君子寬廣的胸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也不用在別人的身上。自己不喜歡被冷落,因此不對別人冷漠;自己不喜歡被輕視,就不輕視別人;自己不喜歡被當作敵人,就對別人表示友好;自己不喜歡虛偽,就對別人真誠相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看起來容易做得到,在生活中往往容易忘記。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往往說話語氣會加重,做事情也大大咧咧。在影響別人的時候,也影響著自己。理由是,當別人過得好的時候,自己也有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如果想讓這個思維成為自己人格的組成部分,需要通過不斷地修煉,前面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平八個步驟,也值得參考。
只要是好學問,都盡可能讓人做到與人為善。善良是它的目的。如果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用在別人身上,這讓別人難受。如果別人也如此這般對待另外的他人,這世間的秩序,就有些難辦了。儘管世間存在種種令人難過的現象,卻還是需要更多人堅持做到善良,做到「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否則秩序真的容易潰散。在日常生活中,排隊已經是人們養成的重要習慣,意識到如果人人都加塞,互相不把對方當回事,形成不了互相尊重的契約精神,對大家都沒好處。這種失禮的行為,在二十二世紀,喜歡做的人已經不多了。人總有某種榮譽感,也會關注面子和尊嚴,面子是在乎別人的看法,而尊嚴是內心對做人價值的呼喚。關注面子容易讓人注重尊嚴,維護面子,對尊嚴的維護也有幫助。在20世紀末期,在一次科學家的聚會中,有學者表示: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繼續生存下去,必須回過頭去吸取東方的儒家的智慧。她的智慧,就是互相尊重、互相關懷與幫助、互相寬容和體貼。不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強加在別人身上,照顧到客戶的消費體驗,才是經濟領域中的消費者所需要的。
仁者愛人,愛是人類的唯一理性行為。要明白,這世界有著一份愛心的人,也就讓人生的道路增添一份美好。儒學不僅關注自身的修煉,同時關注社會責任。主張在處理好自己的事情之後,能夠對社會有所幫助。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因為自己的理性行為,也讓這社會增添一份理性。現代學者有一個標準:有勇氣在公共空間運用理性。指的是對社會也承擔一份責任。儒學不僅僅關注自己的私人空間,更關注大的空間。春秋時期的孔子帶著弟子到處去遊說,想辦法讓每個小國家獲得人文理念。這極難辦得到,因此這種實踐遊說行為,就更重要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法西斯戰爭的結束,說到底,是人文理念的戰勝。人文理念如此微弱,還是得到反法西斯戰線的充分感應。有學者認為,目前的人類依然處在人類的童年時期,在童年時期打打鬧鬧會有,等到了成年時期,才是人類社會的真正開始。
人之所以與動物有區別,在於擁有一份愛心。愛心如此軟綿綿,卻非常重要。多少生命的延續,就靠它維持下來。因為愛,人類出現了專職的醫護人員;因為愛,現代城市的供水排水系統得到普及;因為愛,保險業也深入到各個群體;因為愛,社會保障與救助系統一直在完善。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是公民擁有一份愛心,以及一份社會責任心。
真正的愛,是溫暖、是陽光、是雨露,追求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愛心需要智慧去保駕護航,需要愛的能力與技巧。愛的精力,總是有限的,需要百倍的珍惜、把握著使用。否則,愛越多,就越想不明白。愛是無條件的。古人說,善欲人見,不是真善。真正的愛不求回報,卻往往得到大的回報。擁有愛與善良,保持真誠與勤懇,很多事都可以完成。有時候,為了制止惡,需要高聲斷喝,甚至實施懲罰,也是全然出於對更大群體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