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世家再醮記

正文 第182章 石破天驚 文 / 華飛白

    且不提王玫這廂一行人趕緊加快腳步家去,便是走得有些疲憊了也只能強撐著打起精神。另一廂崔淵追了不多時,便從街邊擺攤的行商小販處打聽著了崔芙娘的行蹤,一路繼續尋下去。沒多久,卻迎面遇上護送著自家牛車的王方翼。

    能在這人山人海的上元夜偶然相遇,兩位至交好友自然覺得十分高興。只可惜眼下並不是開懷暢言、把臂同游的時候,崔淵上前向牛車中的王母李氏問好,盧十一娘也喚了「姊夫」。王方翼見他身旁那些部曲正四處打聽尋找著什麼,忽然道:「莫非你們家走丟了人不成?」

    崔淵也不瞞他:「三房的侄女,被母舅家蠱惑,方才竟趁我們不備出走了。」

    王方翼略作思索:「可是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小娘子?穿著杏紅長襖披著緋紅兜帽?身邊還帶著一個十來歲的侍婢?方纔我們經過旁邊的通化坊門前時,正好見著她。她人小單薄,又步伐匆匆走得飛快,我便多看了幾眼。」原本他也覺得這小娘子似是與家人走散了,但見她急忙趕路卻又不像驚懼慌張的模樣,便不曾過於注意。

    「仲翔可是幫了我的大忙。」崔淵立即吩咐部曲疾奔而去,「我而今有事,便不與你多說了。另外,九娘帶著幾個孩子在朱雀大街上,恐怕正想著家去呢。仲翔可否前去照料一二?」

    王方翼毫不猶豫道:「找人也要緊,不如我與你同去。」

    李氏在車裡道:「很該如此,你去罷。我們坐著車,也正好去幫九娘。」

    盧十一娘也道:「姊夫放心,阿家與我必會尋著九娘姊姊,不教她們被人衝撞了。」

    崔淵謝過她們,便與王方翼朝著通化坊趕過去。張大尋著通化坊的武侯,給了些錢財詢問了一番。那武侯果然還記得崔芙娘,道:「那小娘子上了一輛被部曲圍著的世家牛車。原以為她是那家的小娘子呢。」

    「那牛車可有什麼特徵?或者家族徽記?」

    「沒什麼徽記。不過某卻見過幾回,應是旁邊興化坊李縣尉家的。」

    興化坊的李縣尉,可不就是三房李氏的堂兄?如今正任長安縣的法曹?崔淵面無表情地想著趙郡李氏在京這一房最近的動靜。雖說如今以隴西李氏為上,皇室也自認隴西李氏出身。但世族們心裡很清楚,聖人祖上應該是趙郡李氏旁支。許是仍留著幾分香火情的緣故,趙郡李氏的仕途也日漸通達。他們雖並非手握要職,但六大房系一群老狐狸皆蟄伏不出,也只等著家中教養出一群好子弟一飛沖天罷了。眼下這種緊要的時候,在京的漢中房斷然不會隨意站隊。說不得,此事可能只是這一旁支獨斷專行所為。既是自作主張,便不需鬧到族長見面的地步,私下交接打壓也夠了,想來他們也不敢隨意說出去。

    雖說上元之夜長安城內外百萬人口都齊聚而來,但最熱鬧的仍然是東西兩市與皇城、朱雀大街。其餘裡坊外的街道雖說亦是人頭攢動,但因道路寬闊的緣故,也頗為暢通。趙郡李氏的牛車回興化坊也不過片刻時間,偏偏卻在坊門前被崔家的部曲截了下來。

    「閣下攔住我家的牛車是為何意?」那牛車邊守衛的部曲大聲喝問。

    護衛在崔淵身邊的張大冷冷道:「趙郡李氏誘拐我崔家的小娘子又是何意?」

    「什麼誘拐崔家的小娘子,牛車中坐的是某主家的縣尉娘子。」

    「嘖,可需俺們喚來通化坊的武侯問一問?做這種事原該偷偷摸摸的,坐著刻著家族徽記的牛車出來,也怨不得旁人抓住把柄。」張大又詐了他們一句。

    李家那些部曲一怔,有人忍不住就去查看車轅上是否當真留著徽記。這一看,自是什麼都沒有,卻坐實了他們做賊心虛。於是,兩群人剎那間便怒目而視,做出凶神惡煞的模樣來。幾十個配著橫刀的虯髯大漢眼看就要打起來,嚇得旁邊的行人立即避讓開,不多時便給兩邊人馬留出了足夠寬闊的空地。更有些好事的反倒不走不避,裡三層外三層圍了個結結實實。

    崔淵素來不甚在意所謂的名聲,也不在乎是否遭了旁人圍觀。他走近幾步,淡淡道:「某博陵崔氏崔子竟,正在尋找侄女芙娘。通化坊的武侯說,曾見芙娘登上這輛趙郡李氏的牛車。若是芙娘尚在車內,煩勞將她帶下來,某便當作這只是一個誤會。趙郡李氏對我博陵崔氏並無惡意。否則,說不得便要請族長們出面說道說道了。」趙郡李氏漢中房好不容易捨了一個旁支嫡女,才與博陵崔氏二房嫡支結了親家,又哪裡能輕易捨棄這門姻親?若是族長出面,做下這等事的人必定逃不過嚴厲的懲罰。他們怎願意鬧得人盡皆知,恐怕還巴不得能私下和解。

    牛車中靜了靜,隨即傳來低低的言語聲。隱約能聽見崔芙娘的尖叫,似是正在商量拿一個什麼借口來搪塞此事。只是,未等她們商量好,忽然從坊門內躥出來十幾個手持橫刀的黑衣漢子。他們的橫刀上還流著血,闖進人群中便如同進了羊群的狼,四處砍殺。周圍的百姓們何曾見過這等逞兇的場面,立即亂了起來,慘叫哭喊之聲不絕於耳。逃走的、摔倒的、踩踏的,轉眼間,這附近便彷彿成了人間煉獄一般。

    此時,又有人在後頭喊道:「抓刺客!!抓刺客!魏王遇刺了!!」

    這幾聲大喊讓人們越發慌亂不堪,那些黑衣人也更加凶殘了,無論老弱婦孺竟都是衝著要害一刀砍下去。崔淵與王方翼大驚,見那些黑衣人不管他們這群人,似是只想從人群中逃出去,便吩咐道:「分出幾個趕緊疏散百姓!餘下的兒郎們!!與我一起上,抓住刺客!!」「別教行人沖擠裹挾住了!!」

    這時候,牛車中也傳來女子的尖叫:「你們都愣著做什麼?!還不快去抓刺客!!膽敢刺殺魏王的反賊!抓住他們便是大功一件!錢財前程絕不會少了你們的!」崔芙娘似是也跟著喊了起來:「大好的機會!還不快去!」

    r/>

    趙郡李氏的部曲們一怔,許是被主家許下的利祿沖昏了頭腦,竟然不管不顧就這麼舉著刀衝了上去。他們一盤散沙,遇上那些刺客哪裡討得了什麼好處?轉眼間就被殺得七零八落。為首的刺客許是氣惱之極,竟舉起背上的大弓對著牛車便連射起來。

    崔淵抽出地上屍首手中的橫刀,一閃身來到牛車前,將那些射往車廂的箭都擋住了。還有幾枝流箭,卻將拉車的犍牛和車伕射死了。聞見濃重的血腥味,車裡頭的尖叫聲不絕於耳。崔淵只覺得聽得煩躁,舉刀上前攔截那些刺客。王方翼也簡單對張大幾人佈置了幾句,便如一柄尖刀般衝向黑衣人。

    此時魏王的侍衛也都衝了過來,那些刺客不敢戀戰,留下幾具屍首且戰且走。崔淵與那為首的刺客戰了幾個回合,反手在那人手上留下一道長口子。那人悶哼一聲,忽然一矮身闖進了混亂的人群裡。魏王侍衛本待再追,但慌亂的民眾四處擠壓踩踏,只恨不得趕緊逃脫此處,又哪裡會給他們讓出道來。他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刺客脫掉一身黑衣,便泯然眾人走得遠了。

    崔淵與王方翼立即高聲疏散起了百姓,最終聲嘶力竭,卻險些被人流裹挾而去。他們只能退回坊門邊,待驚恐的人群散去,滿地上只留下百具或被砍殺或踩踏致死的屍首。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無不神情沉重。好好的上元節之夜,居然出了這等慘事,誰都能想像到,聖人會是如何震怒。

    「某千牛備身王仲翔,不知魏王遇刺,傷勢如何?」略微平復心情之後,王方翼上前與魏王那些侍衛寒暄起來。

    聽得他是千牛備身,魏王侍衛們的臉色也好了些,便有校尉道:「所幸某等拚死相護,大王安然無恙避回了魏王府。只是沒想到這些賊子如此猖狂,居然釀成這般慘禍。」魏王府所在的延康坊就在興化坊之西,確實離得再近不過。

    「大王果然吉人自有天相。」王方翼道,「今夜多有不便,改日再去魏王府上探訪。」

    見他說得客氣,那校尉便略鬆了松,叉手道:「幸得王郎君與友人出手相助,才能留下幾個刺客的屍首,某定會將此事一一稟報魏王。」

    王方翼但笑而不言,看似感激那校尉十分通人情地賣了個好,實則心中暗歎今日運氣太差。他們也不過是想把崔家那位出走的小娘子追回來,又哪裡料到會遇上這種事?若是教魏王以為他們有意投效,又遭了太子記恨、晉王不喜,豈不是前途盡毀?

    與此同時,崔淵來到那輛牛車前,掀開車簾將裡頭正在哭喊阿爺阿娘的崔芙娘拎了出來。崔芙娘一見外頭地上躺著那麼多屍首,四處鮮血橫流,更是驚嚇得厥了過去。崔淵便命張大去找輛車來,盡快將這個惹禍的侄女帶回家去。又讓部曲迅速去找些醫者過來,趕緊給仍然躺在地上的傷者們問診施救。

    將差使都佈置下去後,崔淵一邊回想著那些刺客的刀法與箭法,一邊揣測著刺客的來路,眉頭擰得更緊了。回首見王方翼苦笑著看過來,他更是面沉似水。兩人暫時與魏王侍衛告別,又留了一兩個部曲在此處,等著長安縣縣衙的差人問話。此事事關重大,定會引起朝野震動。如斯要案,長安縣令也攬不住,想必會交給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御史中丞三司會審。明日大理寺的司直、評事應該會上門問訊,他們一時間恐怕也不得閒了。

    兩人與刺客打鬥片刻,均已是渾身狼狽,衣袍上也濺滿了血跡,幸得並沒有受傷。悄悄進入人群之中後,仍然歡欣雀躍的人們也幾乎不曾注意到他們一行人的異狀。眼下興化坊附近的事並不曾大肆傳開,皇城前、朱雀大街上、東市附近仍是載歌載舞一片歡騰。他們回想著方纔那血流成河的慘狀,再看眼前,更是默然了。

    崔淵本想與王方翼就近去平康坊暗宅中商量對策,但想想此事必須早些告知崔敦、崔斂與真定長公主,他們眼下的行蹤日後可能也會受到盤問,索性便一同回了崔府。老管事崔順見他們都帶著一身血腥回來,只悄悄稟報了崔敦與崔斂,並未驚動內院的女眷們。

    崔淵又吩咐道:「芙娘還昏厥著,想來也需要交給長輩們處置。」

    崔順便讓僕婢抬著簷子,將昏迷的崔芙娘帶了進去。待她從昏迷中慢慢醒來,等著她的也只會是暴風驟雨。

    「到底你們遇上了什麼事?!」崔敦和崔斂將二人喚到書房。他們目前尚未接到消息,只隱約覺得似乎要出大事了,心中頗有幾分沉重與擔憂。

    崔淵答道:「有黑衣刺客行刺魏王,未曾得手,逃跑之中正好遇到我和仲翔去尋芙娘。他們砍殺百姓引發騷亂,我們欲攔截卻只留下幾具屍首,剩下的人都逃了。如今興化坊門前還是血流滿地。」

    王方翼補充道:「那些刺客武藝高強且毫無人性,想來應是死士或者……並非我大唐人士。」若是心存一絲善念之人,絕不會對那些無辜的老弱婦孺痛下殺手。

    崔敦與崔斂自是十分震驚。如今天下承平,聖人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出了這樣一件人為造成的慘禍,若不查清楚、不懲治罪魁禍首,聖人豈能安心?只是,怨恨到會派人刺殺魏王者,除了太子還會有誰?雖說眼下並無證據,但太子與魏王圖窮匕見,也是遲早之事。不過,若沒有實打實的信件往來或是刺客招供,便是人人心裡都很清楚誰是指使者,聖人也定然不會相信。

    「東宮不穩,才釀成如此慘禍。只是,聖人未必會相信。」崔敦道,「你們二人不慎涉入此事,也不能輕舉妄動。雖說你們僅僅是證人,但說不得便會惹來太子的忌恨、魏王的拉攏,為他們互相攻訐所利用。」

    「我們省得。」崔淵道,「省試快要到了,我自會閉門攻讀。」

    王方翼也道:「此事一出,我也說不得會休息幾日,直到事情水落石出為止。」

    便是遍尋不得罪魁禍首,想來

    太子一派也會丟出一枚棄子讓魏王一派滿意。只是,都已經鬧到這般程度了,這兄弟鬩牆之禍既然已經發生了一次,定然便還會有第二次。這第二回又會是什麼時候?誰會成功?誰會失敗?

    作者有話要說:歷史上李承乾派刺客殺李泰確實未遂==||

    他練突厥鐵衛那麼久,明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次殺不了,當然還有第二次

    ╮(╯_╰)╭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