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1章 文 / 沉琴絕酒
將近子時,宴席才散去,玄燁送承祜回他自己的住處,承祜盯著蘭妃的背影看了一眼,轉頭的瞬間正被玄燁抓了個正著,玄燁笑道:「承祜啊,今夜你怎麼老是盯著你蘭額娘看?像是不認識她一般。」
今夜他給蒙古各部王爺貝勒台吉賜宴,並沒有讓珠錦過來,反而帶了烏蘭其其格一人前來,就是存了想讓烏蘭其其格大出風頭的心思,烏蘭其其格出身尊貴,又是科爾沁出來的格格,帶著她而不帶皇后在身邊,也是向蒙古科爾沁示好之意;再則蒙古王爺貝勒們的格格們有些也來了,自然也有不少人想要把自個兒的女兒或者妹妹獻給他,他帶著烏蘭其其格在身邊,也好擋駕。
他令烏蘭其其格跳舞也是此意,烏蘭其其格模樣俏麗,性情又爽朗大方,身份又尊貴,他身邊既有如此佳人相伴,又出身高貴深得聖寵,那些想獻人的王爺貝勒們都會暗自掂量下的,若自家閨女比不上蘭妃娘娘,自然是會打消這個念頭的。
但自烏蘭其其格一曲舞後,承祜就一直盯著蘭妃看,就好像不認識蘭妃一樣,那眼睛裡頭的驚異藏都藏不住,玄燁在席上時就看見了,只是那時不便問他,眼下人都散了,自然也就問了出來。
「皇阿瑪,兒臣從來不知道蘭額娘的舞跳得這樣好,」
承祜仰著頭道,「皇阿瑪,額娘會跳舞嗎?兒臣從來沒見過額娘跳舞。」
他方才看見蘭額娘跳舞,真的很驚艷,他也沒想到平日裡爽朗的蘭額娘還會跳舞,看著蘭額娘博得滿堂喝彩,承祜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的額娘,他從沒有見過皇額娘跳舞,想必皇額娘若是跳舞,定比蘭額娘跳得好上百倍。
「你蘭額娘很小就進宮了,朕也不知道,原來她的舞跳得這麼好,」
烏蘭其其格在宮中這麼多年,沒想到還能跳蒙古舞,實在是難得,玄燁還以為太皇太后不會調/教烏蘭其其格這些,玄燁沉吟片刻後又道,「不過,朕也從沒有見過你額娘跳舞,你額娘應當是不會跳舞的。」
「真的嗎?」
承祜有些失望,額娘不會跳舞啊……
玄燁不知想到了什麼,神情一肅,緊接著點頭笑道:「是,朕確定,你額娘不會跳舞。」
承祜一歎,道:「額娘的字寫得那麼好,幾乎跟皇阿瑪的字一樣好了,兒臣還曾聽過額娘彈奏古琴,韻味極高,沒想到額娘卻不會跳舞,還有啊,額娘的棋也是不錯的,雖說兒臣沒見過額娘作畫,但小時曾瞧見過額娘的一手簡筆畫,也是線條流暢頗為不同,兒臣還以為,額娘必定精通舞藝呢。」
漢人所說的琴棋書畫,他的皇額娘也算是精通了,蘭額娘卻不怎麼精通這些,唯舞不錯,這樣說起來,還是他的皇額娘最厲害,舞藝算什麼,不是皇后該有的,這樣想過之後,承祜心裡倒是好受了許多,覺得皇額娘依舊是他的驕傲。
「世間哪有完人?像你額娘這樣的,已是極好的了,」
玄燁本是要送承祜回他的住處的,但因說起珠錦,倒想即刻就見到她,正巧在岔路口,往西是去行宮,往東是去承祜住處,他停住了腳步,道,「承祜,今日你也累了,朕就不考你今日的功課,你且回去歇著吧。」
承祜奔波了一日,就算精神再好也還是個小孩子,聽了這話,心中雀躍歡呼一聲,面上卻依舊淡定老成的對著玄燁道:「是,兒臣遵命,兒臣告退。」
玄燁到行宮之時,珠錦正昏昏欲睡,她原本是不打算等著玄燁回來的,結果玄燁傳話回來,說是要她等著,她也只好等著,她熬得住,保成和果新卻是熬不住的,她就打發乳母嬤嬤帶著保成和果新去睡覺去了。
「皇上,如今已是子時了,這就安置了吧?」
見玄燁到了跟前一臉倦意,珠錦忙著就給他解開披風,卻還是忍不住往他身後瞧了一眼,承祜並沒有跟著來,她忍不住又問道,「皇上沒有帶著承祜過來?」
玄燁脫了外頭的大衣賞,只著中衣後,覺得身上鬆快了許多,又伸了伸筋骨,直接仰躺在榻上,長舒一口氣道:「朕看夜深了,便不考承祜功課了,讓他回去歇著了。」
玄燁拍拍身旁,示意珠錦也上來,然後翻身趴在榻上讓珠錦替他揉肩,他這一日又是跑馬又是參加宴席,實在是有些乏了。
「皇上,承祜還不滿五歲呢。」
珠錦忍了又忍,還是開口了:「臣妾知道皇上對承祜的心思,也知道皇上對臣妾的心意,可是承祜還小,他已是非常用功勤奮了,皇上還要逼著他學這麼些東西,臣妾怕他受不了,如果……如果皇上真的打算立承祜為繼承人,這些也原該都是要學的,可是不是太緊了些,若是慢慢來,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皇上還年輕,承祜還有很多時間可以慢慢學的。」
她就怕玄燁這般高壓之下,承祜若有一日承受不住了,那就直接給壓垮了。
「五歲怎麼了?世祖六歲時就登基了,朕八歲登基,承祜六歲就要開蒙進上書房讀書了,朕還會安排他出閣講書,將來面對的都是朝中乃至天下的博學鴻儒,他什麼都不懂,那怎麼行?又如何去震懾群臣乃至那些飽學之士?就靠著他嫡長子的身份嗎?」
玄燁沒回頭,勾唇笑道,「阿錦,你這些話怕是憋了一段時日了吧?朕心裡都知道,你若是想說,朕不會怪罪你,索性今日就與你說一說承祜的事。」
後又正色道,「朕對承祜期望很大,這你也是知道的,雖說你又替朕生了保成,可他畢竟還年幼,又是嫡次子,朕若是真要選後繼之君,還是承祜佔優。我朝立國以來,在關外立儲君時,是議政王大臣貝勒共同商議推舉的,後來入關,世祖立朕,那是臨終遺命,這些你也是知道的,哪
一次立儲君不是險象環生的?但現在不比那時,情形也不大一樣了,咱們大清已經入關,奪的是漢人的天下,治理的也是漢人的天下,而要面對的漢人更多過於滿人數倍,漢人最重什麼,嫡長傳承,朕立嫡長子為皇太子,不動一兵一卒,就可收盡天下士人之心。」
「可是——」
「阿錦,朕不瞞你,朕要立承祜為皇太子,確實存了一些私心,但更多了,也是為了大局考慮,」
玄燁打斷珠錦的話,道,「朕為三藩之事懸心許久,這次回京城之後,朕就要下旨撤藩了,撤藩之後,吳三桂必反,他若謀反,難保另外兩王不反,到時候只怕戰火連連,打成什麼樣子誰都不知道,若是有個什麼好歹,皇太子就是大清的希望,朕立太子,也是基於此考慮,大清有後繼之君,不只是朕,包括臣下百姓,都會有堅定的信心,保我大清能贏!」
「所以,承祜承受的不會比朕這個皇帝少多少,他跟朕所承受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朕也早已將這些事都說給承祜聽了,承祜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他可比你這個額娘果敢多了,他只答了朕十個字,天下乂安,唯兒臣所願也。」
這還是當初他對著太皇太后說過的話,沒想到再一次聽見是在自己兒子的口中,玄燁當時感動極了。
珠錦抿唇,就玄燁說的這些話,算是很明確的對她說出他的心思了,他心裡是想要立承祜為皇太子的,而且既然說出來了,將來也必定成真,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立承祜為皇太子,自然是有利的,好處還不僅僅只是玄燁說的這些,而獲得最大的好處實際上是她和承祜。
可她擔心的不是現在,而是將來,玄燁活得時間太久,生的兒子個個優秀,太早立太子根本不是什麼好事,承祜將來的命運若是稍有不慎,只怕跟上上輩子的保成一個樣子。
見珠錦擰眉沉默不語,知她還在擔心,玄燁便笑道:「好了,別想了,朕也不會立刻就立承祜為皇太子的,以他現在的情況,還不夠格,朕的這個心思,也只有你和朕知道,況且立太子的時機並不成熟,只有等到時機成熟時,朕才會下旨立太子,你也無需太過擔心了,這一兩年內,朕不會立太子的。」
他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完成,更沒有佈置好,自然不會草率的就立承祜為太子。
承祜還小,他不能這麼早的就把他推出去面對外頭的風雨。
即便玄燁如此說了,珠錦心中的憂慮不減反增,看這樣子,承祜是當定這個皇太子了,那麼有些事情,她也應該讓承祜知道了,至少有些教訓他應當知道,若有轉機,總不至於重蹈上上輩子的覆轍。
「皇上如此說,臣妾便放心了。」
立太子之事無法轉圜,珠錦也只好接受,這輩子她還活著,自然是要拼盡全力護住兩個兒子的。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又是陰天,伐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