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二章 登基稱帝(上) 文 / 一包黃果樹
黃昏時分。
人復縣寬大的院子裡,十幾名宦官、士兵正在忙碌著,楊侑站在一旁,眼中有著淚水。
即使心中早有準備,但楊侑接到皇祖父楊廣被狗賊宇化及殺死的時候,心中還是充滿了傷感。楊廣即使對不起天下百姓,但至少他對得起士人,對得起他的子孫。
雖然如今的楊侑已經不是那個楊侑,但在他的身體裡,依然流淌著楊廣的血脈,依然有著這具身軀殘留的情感。正是這種情緒,讓楊侑忍不住淚流滿面,他雙拳緊握,心中有著怒火。
不過話也說回來,這其中有著楊侑的原因,正是他屠殺了元氏、宇氏,使得宇化及惱羞成怒,動了反叛的心思。
歷史上,這一世,雖然起因有著些微不同,但楊廣還是死了,留下了一個滿目蒼夷的大隋,留下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大隋,留下了一個割據勢力多如牛毛的大隋。
而作為大隋的儲君,光復大隋的任務,就到了楊侑稚嫩的肩上。大隋的江山,他必定一肩挑之。
李靖、杜如晦等人接到消息,匆匆趕來,看到楊侑如木雕一般站立,眾人相視一眼,李靖走上前,道:「殿下!」
楊侑目光掃過眾人,擦了擦臉上淚水,道:「你們也知道了。」
李靖拱拱手,道:「臣等得到消息便趕來了!」
楊侑冷笑一聲,道:「宇化及那廝,孤一定殺了他,用他的鮮血祭奠楊氏一門!」
這時,宦官、士兵們搭建好了靈台,一直跟隨著楊侑的宦官王琦撲倒在地上,哀聲痛哭:「陛下,你對臣恩重如山,如今你駕鶴西去,與臣陰陽兩隔,臣恨不得隨你而去。」說著,連連用頭去撞地上,額頭上已經滿是鮮血,他仍然用額頭撞著地上,毫不畏懼。
一名小宦官勸著他,王琦仍然在大哭,他忽然轉過頭,撲倒楊侑面前,道:「殿下,你一定要為陛下報仇啊!」
楊侑親手扶起他,高聲道:「陛下慘死,宇化及這個狗賊作惡多端,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正當人人誅之。孤在此發誓,拿下宇化及,用他的人頭祭奠皇祖父!」
侯君集猛地跪下,道:「殿下,臣願為先鋒,取宇化及狗命!」
李靖卻搖搖頭,道:「殿下,如今之計,先要登基稱帝,以正隋室之名,讓天下人都知道,大隋還有皇帝!同時,派出使者四方昭告,團結天下忠於大隋的義士。」
杜如晦也點頭,道:「殿下,李將軍說的極是。如今先要回轉成都,登基稱帝!」
丘行恭、高甑生等人也紛紛跪下,道:「臣等願奉殿下為君,領導臣等,興復大隋!」
這就是首從之功,除了公義,也有私心,一旦殿下登基為帝,這群人都會加官進爵。楊侑眼中含著熱淚,他知道李靖講的有道理,皇祖父就是大隋的一根旗幟,有了這根旗幟,那些忠於大隋的將士會更加用命,就如歷史上的許紹、李襲志、丘行恭之父丘和,他們在知道楊廣死了之後,繼續選擇投靠洛陽朝廷,效忠於皇泰帝楊侗,等到王世充篡奪了洛陽江山,他們投效李淵這個同為關隴貴族之人。
所以,在皇祖父這根旗幟倒下之後,他楊侑就要挺身而出,當這個旗幟!告訴這些人,大隋依舊還在!他們的信仰依然沒有丟失!
想到此,楊侑點點頭,道:「孤這就趕回成都,守孝七日之後,登基稱帝!」
七日的時間其實很匆忙,但此時不同往日,能簡就簡,更何況有孝在身。
李靖、杜如晦應著,楊侑看著蘇康、侯君集,道:「此間你二人主持大局,蘇愛卿為,侯愛卿為武,可要互相協助,穩住巴東郡!」
「另外,侯愛卿,孤封你為平蠻將軍,可以便宜從事,許你先斬後奏之權!」說著,楊侑伸出手拍了拍侯君集,目光中有深意。
這時,宦官、士兵擺好了靈台,楊侑領著群臣跪在地上,對著東方行跪拜之禮,請求楊廣在天之靈,保衛大隋江山,眾人拜了又拜,哭泣不已。
入夜時分,已經是二更,侯君集走出房門,朝著楊侑寢宮走去,早有小桂子在外迎接,「侯將軍,咱家等候多時了。」
對於殿下跟前的紅人,侯君集不敢怠慢,他拱拱手,道:「辛苦了!」
「隨我來!」小桂子說道,在前面帶路,引著侯君集步入內室。楊侑正在案幾前奮筆疾書,看見侯君集進來,他微微頷首,道:「稍等。」
侯君集再一旁等待著,楊侑有寫了片刻,這才站起身來,將書信遞給小桂子,道:「這封信,遞給黃雲,叫他按信中所言計劃行事。」
小桂子應著,走了下去。
楊侑踱步,他看著侯君集,歎息一聲,問道:「你還記得孤第一次見到你是什麼時候嗎?」
「是在皇宮中,那是臣不過一名伍長。得蒙殿下恩德,臣才有今日!」侯君集說道,他的心中對楊侑充滿了感激,以他的身份,很難獲得他人的賞識。
楊侑點著頭,道:「不錯,那時候,孤就覺得你不是一個平凡人。所以孤才大力提拔你。」
「你能領會孤的意思,來找孤,總算孤沒有看錯人。」楊侑說道,他坐了下來,打開抽屜,從裡面取出一個小冊子,遞給侯君集。
侯君集接過小冊子,看著看著,不由就是一愣,道:「殿下,這是?」
楊侑道:「孤打算對蕭梁用兵。這個日期應該是來年春夏之際,
在此之前,孤要在巴東郡打造戰艦,訓練水軍。你是孤的心腹,這個重任就交給你。」
「你記得,按照冊子上的記載,打造精鐵,然後試造出鐵甲戰艦。孤要你不惜一切代價,若是鐵不夠了,你就來找孤!」隨著越巂郡的情況明朗,王守信已經在長江拐彎處發現了鐵礦,只要巴東郡事情一了,有了蠻族俘虜,越巂郡的鐵礦必然會正常運轉,這個時間,大致在年底。
而造一艘船,需要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如果算上加上精鐵,打造一艘鐵甲戰艦,試驗,也大約在十一月的時間,最晚在年底。人工不用擔心,依舊是蠻族。
試驗成功之時,便是越巂郡鐵礦正常運轉之時,那時候,大量鐵礦源源不斷生產出來,便可用來打造鐵甲戰艦,有了戰艦戰艦,大隋必定能夠一鼓作氣,拿下長江以南。
「這套工藝,務必要保密,所用的工匠,一定要是心腹,並且嚴密控制,每人只負責一段工序,保證工序不外洩,不落入敵手!每日收工,都要進行搜身!」楊侑說著。
侯君集一臉凝重,在戰艦之上加上鐵甲,真可是聞所未聞,超出了侯君集的想像,在甲板上、撞角等地方加上鐵甲,戰艦不會沉嗎?但看著楊侑的表情,侯君集沒有說話,殿下弄出來的很多東西千奇百怪,例如只憑兩個奇怪的鏡片,就能看的更遠的叫做望遠鏡的奇怪物件。
所以,侯君集雖然疑惑,但卻深信不疑,他不斷點頭,聽著楊侑的叮囑。
楊侑說著,又道:「孤已經派人去夷陵,招降許紹,看他如何表態。」歷史上許紹是順從洛陽朝廷,但此時,由於楊侑是皇太孫,許紹便有著許多不確定,而此時,許紹、洛陽應該知道了楊廣被宇化及殺死的事情。
楊侑不相信洛陽的那幫權臣會聽從皇祖父的旨意,奉楊侑為帝,他們一定會將越王楊侗扶上帝位,以滿足他們的私慾。因此,楊侑需要未雨綢繆,將許紹拉攏,從而掌控夷陵,取得對蕭銑的主動權。
「一旦許紹同意,你就讓契苾業力帶兵五千駐守夷陵,幫助許紹守衛夷陵,同時等待良機!」楊侑緩緩地說道。
侯君集心中一震,殿下這是要對荊襄動兵了,他眼中充滿了戰意,道:「殿下請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
楊侑揉揉眼睛,他有些累了,拍拍侯君集肩膀,道:「好好練兵,養好身體,未來大戰還等著你呢。蘇太守飽讀詩書,你可要想要多學習學習。」
侯君集臉色一紅,道:「臣這些日子有看書。」
「哦?」楊侑來了興趣,道:「什麼書?」
「三字經。」侯君集一本正經。
第二日,楊侑登船告別人復縣,將巴東郡的戰事留給了蘇康、侯君集處理,帶著李靖、杜如晦、丘行恭等人趕回成都。此時,蕭瑀、竇璡等人已經得到消息,皇宮之中已經搭建了靈台。
楊侑率領武百官,在宗廟中祭奠楊廣,尊楊廣為隋明帝,李綱朗聲宣讀祭,對楊廣的一生進行了評價。有功有過,不褒不貶,還算公允。
李綱宣讀完畢,首先跪下,道:「臣等請殿下登基為帝。」
蕭瑀、竇璡、張啟等也紛紛進言,楊侑點頭稱善,守靈七日後即登基。
蕭瑀又稟告著:「殿下,臣等接到消息,雖然憤怒,但各項準備工作都差不多了,只差了璽,還有冕服,臣會讓人加班加點,七日內完成。」帝王除了玉璽,還有個人使用的璽,每個皇帝皆有不同。楊侑點點頭,道:「此事孤已經知曉,還望諸位愛卿輔佐孤,完成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