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撼唐

正文 第八十章 水淹均陽(上) 文 / 一包黃果樹

    隋軍大帳,楊侑負手而立,看著掛在大帳中的地圖。在瞭解了均陽的情況之後,楊侑陷入了苦思。

    對於均陽這種護城河又寬又深,且城池還算高大的縣城來說,一味的強攻只能適得其反。楊侑此時希望的是盡快拿下均陽,然後奪下淅陽郡,在丹水城建立防禦基地,以避免唐軍偷襲襄陽。

    仔細地看著地圖,楊侑分析著均陽城的四周環境,均陽城東邊是丹水,從北邊環城而過。漢水則從西南出現,在東南方向與丹水回合。這也就是說,均陽城的東、北、南三個方向基本被河水環繞。

    只有西邊沒有河流,可是在西邊,均陽城沒有門,而且還靠著武當山餘脈,要攻打更加不易。這從某個程度上來說,韓世諤的佈置沒有問題,只是王長諧的部署接近完美,讓韓世諤功虧一簣。

    楊侑踱步的時候,小桂子走了進來,他手中端著茶水,放在了案幾之上,道:「陛下,這是剛泡好的茶!」

    楊侑沒有回頭,只是應了一聲,依舊在看著地圖。楊侑的心中有了一個念頭,但是,這個辦法他不太確定能不能奏效。

    想到此,楊侑決定出營一看,畢竟從地圖上,很多東西是看不出來的,喝了一口茶之後,楊侑立刻讓小桂子去宣侯君集、韓世諤以及杜如晦。

    三人得到消息,迅速趕來。楊侑說了幾句,讓侯君集點齊了一百精銳騎兵,出營朝著均陽城的北方行去。

    侯君集在前,楊侑、韓世諤等人在後,先是朝著北方行去。眾人沿著丹水一邊走,一邊視察。由於丹水的侵蝕,這一帶的地勢還算平坦,不過平坦的地勢也只有兩里的樣子,丹水兩邊,依舊是起伏的群山。

    繼續前行,路面變得更加狹窄起來,江面也只有十幾丈寬了,楊侑跳下了戰馬,走到丹水邊上,停了下來。這裡水勢兇猛,河水擊打著兩岸,白白的浪花不斷躍出,反射著太陽的餘暉。

    楊侑舉目四顧,發現這裡並不適合。因為這裡雖然狹窄,下游卻逐漸寬闊,地勢也比較平坦。

    就在楊侑思考的時候,均陽城中的王長諧得到了消息,說隋軍一百多騎兵朝著北方行進。王長諧的心中疑惑,這群騎兵是去做什麼?他讓士兵再去打探,自己繼續思考。

    一百多騎兵打打野戰還有機會,若是攻城,根本沒有任何的勝機。那麼隋軍是要做什麼?

    不久,消息傳了回來,王長諧得到了更為詳細的消息,竟然是楊侑出營巡視,王長諧猜到楊侑應該是去探查地勢。兩軍交戰,必然要熟悉地理,楊侑去探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他真的是去探查嗎?

    在淅陽郡呆了差不多兩年,王長諧對淅陽郡的地理非常清楚,在北方,是逐漸合攏的山口,就算是伏兵也沒有什麼用,因為自己壓根不會出城啊。

    難道說,是故意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一衝動,出城襲擊,然後他伺機奪城?

    想到這裡,王長諧搖搖頭,他覺得這太不可能了,如果這樣做,不僅是侮辱自己的智商,也是侮辱了楊侑的智商。

    楊侑並不知道,他的出行讓王長諧想破了腦袋,連晚飯都沒有吃。

    楊侑在丹水上游視察了一番了之後,放棄了心中的想法,朝著南方奔去,這一次,楊侑趕往的地方,是丹水和漢水的交匯處,這裡地勢更加平淡,但由於兩條河在這裡交匯,流量大增,水勢洶湧。

    楊侑先是去北方看河,然後又在南方看河讓杜如晦想起了什麼,他靠近了楊侑,低聲道:「陛下,可是想要水攻?」

    楊侑點點頭,道:「不錯,朕去尚有看了看,發現上游地勢狹窄,下游卻比較寬闊,就像一個喇叭口。上游的地勢雖然利於截斷水流,蓄積河水,可是下游太寬,河水一旦衝出,不一定能衝垮均陽城,說不定反而沖了自己的大營。」

    杜如晦咳嗽一聲,這他也想到了,由於整個淅陽郡是西高東低,北高南低,這樣做的話對自己是不利的。所以,楊侑將目光轉而放在了下游。

    楊侑在下遊巡視了一番之後,發現在均陽城南三里處,便於截斷河流。

    站在河邊,幾人注視著河水,楊侑首先開口:「幾位愛卿,若是在此地截斷河流,築壩淹城,諸位以為如何?」

    韓世諤抬起了虎目,四處凝視,一般而言,水攻有築壩淹城、決堤沖敵、絕水困敵等方式,如果在上游,便是決堤沖敵,如果在下游,便是築壩淹城。

    築壩淹城需要在下游或是城池四周修建堤壩,將水位抬高,淹沒城池。這樣的辦法好處多多,在大水的浸泡之下,城池會出現鬆垮,一旦水勢下降,又恰逢烈日的話,城牆會迅速腐化,成為碎石甚至是沙子。

    不過這樣的辦法消耗的日子必然是長久的,至少需要兩三個月。

    韓世諤猶豫了地說了出來,楊侑點點頭,道:「這只是其一。朕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引出趙慈景!」

    杜如晦瞇起了眼睛,他明白了楊侑的意思。這是典型的圍城打援,隋軍只是圍困均陽,日子久了,均陽城中必定軍糧不濟,南鄉還有趙慈景的大軍,他不會看著均陽城陷,一定會來救援。

    那個時候,就是隋軍大破唐軍的時候了。

    軍令傳達下去,隋軍除了留下必要的守營士兵之外,其他的士兵都去築壩。隋軍砍伐了無數樹木,將粗壯的樹幹挑選出來,一頭削尖,另一頭砍平。

    士兵們將木樁利用船隻運輸到河流裡,每隔五步就釘上一個木樁,木樁深深地插入了河流中,直到怎麼搖也搖不動為止。

    />做完了這一切,只是第一步,下一步,隋軍將沙子裝入了沙袋之中,用沙袋將河流給堵住了。隋軍沒有一下子就將河流給堵上,而是慢慢填上,從兩邊道中央,最後一聲令下,無數沙袋將河流給牢牢地堵住了。

    隋軍在做這一切的時候,王長諧一直在觀察,可是,經過查探,他發現在堤壩兩翼,不僅存在著大量的斥候,更有數百騎兵虎視眈眈,一旦他按捺不住殺出,就會遭到隋軍騎兵的迎頭痛擊。

    王長諧對這種情況頗為無奈,因為幾乎沒有騎兵,根本無法同大隋的騎兵對抗,所以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隋軍修建堤壩,兵逐漸完成了合圍之勢。

    王長諧在城頭凝視著南方,顯得憂心忡忡。其實古往今來,水攻並不鮮見,春秋戰國,晉國內亂,智伯為了取得晉國的統治權,威脅魏、韓二家於討伐趙氏的晉陽,採取的就是水攻。三國時期,關羽攻打襄陽,採取的也是水攻。

    王長諧很明白水攻的威力,而一般採取水攻要麼就是河水充足的地方,要麼就是雨水充沛的地方,均陽縣靠近丹水、漢水,這個水量無疑是充足的。

    水攻一般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蓄積足夠的水量,或衝垮城池或將城池給泡壞。王長諧覺得,如果隋軍採取水攻的話,他至少能支撐兩個月,兩個月之後,情況就不好說了。

    但這個時候,王長諧又不可能撤退,所以他只能堅守城池,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隋軍築起堤壩,逐漸將均陽城給圍了起來。

    此時他只希望兩個月後,大唐能有援兵來幫助自己,那麼這一戰,還是有希望擊敗逆隋的。思考清楚了之後,王長諧迅速回到屋子,給李大亮和趙慈景分別寫了一封信。

    給李大亮的信是要他他上報長安,告知淅陽郡發生的情況,讓陛下給他支援,允許李大亮出兵淅陽郡。而給趙慈景的書信,是要趙慈景在兩個月之內按兵不動,因為隋軍一旦採取水攻,必然不會攻城,王長諧對此很有信心。

    寫好了書信之後,王長諧叫來了兩名心腹,分別給了他們一封書信,叮囑他們速速出城,將書信宋王預定的地點。

    兩名騎士得令,跨上戰馬,朝著北方飛奔,由於武關和南鄉的方向不同,在離開均陽城不久,兩人一個朝著西北狂奔,一個朝著北方狂奔。

    兩人都知道這封書信極為重要,所以連連打馬,送往南鄉的是一名年輕的士兵,在經過長時間的奔波後,他的額頭已經冒出了汗水,但他顧不得擦拭,依舊飛奔。

    半個時辰後,他抵達了一處樹林。樹林一片幽暗,一條寬兩丈的路從樹林裡穿過,年輕的士兵並沒有注意到樹林兩邊的異狀,他心急如焚的拍馬奔了進去,忽然,就聽到一聲梆子響,幾支箭羽射了出來。

    箭羽的速度很快,騎士一時沒有提防,當他聽到聲音的時候,箭羽已經到了他的眼前,他瞪大了眼睛,還沒有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箭羽已經刺穿了他的喉嚨、胸膛。

    「轟!」騎士轟然倒下,戰馬卻依舊在奔馳,奔馳了數十步之後,戰馬這才停止了奔跑,慢慢走了回來,在騎士的身邊走著,不住用嘴去拱他的臉。騎士倒下之後,從樹林裡出現了幾個人,為首的正是獨孤武師,只見他一臉興奮,快步走到了騎士了身邊,蹲下身子,伸出手在他的懷裡掏了掏,掏出了一封信出來。雖然沒有看信,但獨孤武師已經露出了笑容,陛下讓他在這裡守株待兔,終於取得了想要的東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