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撼唐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并州戰事(上) 文 / 一包黃果樹

    毫無疑問,以楊侑為代表的巴蜀勢力和以宇化及為代表的北周殘餘勢力的較量,是天下之爭中重要的一環。這一場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天下的走勢。

    就在楊侑拿下武昌城的同時,長安城內,李建成手中拿著一份軍報,匆匆走出了寢宮,聲音中帶著喜悅:「來人,備馬!」

    「喏!」一名宦官應著,匆匆走出去。片刻之後,又匆匆回來稟告:「太子殿下,戰馬已經備好!」

    李建成點點頭,走出東宮,騎上戰馬,朝著皇宮奔去。此時,李淵正在書房裡踱步,如今已經是夏末,天氣就要轉涼,一旦進入秋天,小麥成熟,并州的情況更為複雜。

    理由很簡單,一旦小麥成熟,宋金剛就可以就地取糧,滿足軍需。那時候,并州的局勢會更加複雜,說不定這一戰,到年底都無法結束。李淵的心中雖然有了平定宋金剛之策,可是知道是一回事,遇見了又是一回事,此事關係著大唐帝國的興亡,他怎能不心中焦急呢?

    并州的戰況遲遲沒有進展,相反,他通過在荊襄的密探,知道楊侑與宇化及的第一戰,是以楊侑勝利而告終,那一戰,宇化及吃了很大的虧,不僅損兵折將,長子也被隋軍殺死。

    一想起楊侑,李淵就忍不住握緊了拳頭,李孝恭死在巴蜀,李道宗活活被踩死,這些都是李氏族人,而他的幾個女婿,段綸背叛了他,柴紹成為了閹人,趙慈景直接被一刀砍死。李唐和楊隋之間,可是國仇家恨啊。

    這個時候,李淵只希望宇化及能爭一口氣,盡量拖延楊侑的腳步,甚至,最好結局是直接擊敗楊侑。可是宇化及已經敗了一仗,似乎很勉強啊。

    書房內的腳步聲十分沉重,李淵知道,如果不能在楊隋擊敗宇化及之前擊敗定楊軍,那麼大唐就更加危險了。

    楊侑已經佔領了隴西南部,擁有了養馬地,這一年來,隴西在名將屈突通的治下,招攬了流民,尤其是在鐵勒人契苾業力的幫助下,一舉端掉了慕容伏允的老巢,將數十萬吐谷渾人遷往了隴西,充實了隴西的人口。

    屈突通不僅是一個名將那個簡單,他還開墾良田,屯田沓中,完全能自給自足,不需要漢中、巴蜀的支援。而且大震關掌握在屈突通的手上,使得李淵不得不屯兵扶風郡,防止隋軍從大震關偷襲。

    除了西邊的態勢讓人擔憂之外,武關道也受到隋軍威脅,使得李淵只能增兵武關,嚴加防範。而在東面,最近王世充剛剛擊破了李密殘兵,佔領了河內,解除了瓦崗對洛陽的威脅。

    王世充逐漸壯大也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信號,尤其是在大唐放棄了弘農郡,放棄了位於河南郡的新安、宜陽兩個前線陣地之後,潼關就直接暴露在王世充的兵鋒之下。

    如今大唐的兵力既要防備隴西的屈突通,又要駐守武關防備南陽盆地的隋軍,甚至,在關北諸郡還要防備突厥人。儘管這一次溫大臨有順利出使突厥,用錦帛說服了突厥可汗退兵,但大唐與突厥之間只是利益關係,身為老狐狸的李淵怎麼可能將關北的士兵撤走呢?

    國事艱難,李淵雖然不像宇化及一夜之間,滿頭白髮,可是他頭上的白髮也絲毫不少。就在他踱步思考的時候,宦官王欣俊在門外說道:「陛下,太子求見。」

    「宣!」李淵微微一振,旋即說道,他將滿臉的愁容收起,坐在了軟榻之上。

    「兒臣見過父皇!」李建成一進來,立刻施禮,不等李淵說話,李建成急忙直起了身子。李淵微微一愣,太子一向注重禮節,為何會如此?

    李建成將手中的書信遞上,臉上帶著喜色:「爹,五日前,秦王在柏壁擊敗了宋金剛,如今正在朝著晉陽城追擊而去。」

    李淵聞言大喜,他急忙將書信展開看著。

    五日前,柏壁。

    李世民的大營駐紮在此地,他已經在這裡呆了半年的時間,在這半年裡,大部分的時間他選擇了駐守大營,有時候,則會帶著殷開山、劉弘基等人去偷襲宋金剛的糧道。

    宋金剛雖然警惕,但一味的防守顯得是不夠的,百密一疏之下,還是有那麼一兩次被李世民燒燬了糧草,而其中一次,宋金剛的損失很大。

    那一次是他偷襲唐軍,奪得了不少輜重,大將尉遲敬德和尋相滿載而歸,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在半路上,遇見了李世民的偷襲,使得他前功盡棄,反而損失了五百匹戰馬。

    那可是五百匹戰馬啊,宋金剛十分肉疼,到這個時候,宋金剛才看出來了,李世民不僅是一隻縮頭烏龜那麼簡單,他是一隻將利爪藏起來的猛虎,看起來人畜無害,實際上卻在等待著良機,隨時要了你的性命。

    宋金剛不是不明白李世民的想法,他也知道不能這樣拖下去,不然,對於補給線異常漫長的定楊軍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宋金剛想要攻打李世民,可是李世民在柏壁的大營防守異常堅固,光是拒馬陣就足足有五層之多,在拒馬陣的背後,是無數的弓弩手,想要衝陣,必定付出巨大的傷亡。

    就在宋金剛還在思考如何破敵的時候,不利的消息傳來了。先是負責押送糧草的黃子英遇伏,平陽公主李秀寧將定楊軍的糧食燒了個一乾二淨。黃子英的糧食被燒,意味著在宋金剛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獲得救命的糧食。

    重新運輸糧食,至少要拖延半個月,而這就意味著宋金剛在這半個月裡,需要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在兩軍對壘的時候,糧食不僅是填飽肚子的東西,更是士氣的象徵。

    如果士兵們知道糧食不足,必然士氣大降,這一支成分複雜的軍隊,就會陷入死亡的深淵。所以對於宋金剛來說,糧食就是一切,決不能讓士兵

    們知道他缺糧了。

    宋金剛本來想要瞞住士兵,再想他策,可是,兩日後劉武周的一封急信,卻讓宋金剛不得不重新審視起來。

    劉武周的書信內容很簡單,只有寥寥的幾句話,可是內容卻很致命:幽州總管羅藝派出了大將薛萬徹、薛萬鈞,領兵三萬,經由飛狐徑,繞道了馬邑。

    這個消息是如此的突兀,不僅讓劉武周大吃一驚,更讓宋金剛亂了分寸。羅藝的兵馬出現在馬邑,不管他與李唐有什麼關係,馬邑都受到了羅藝的威脅。

    劉武周南下,留在馬邑的兵馬只有一萬五千人,雖說這樣的人數比例,羅藝不一定佔到什麼便宜,但老巢受到攻擊,對定楊軍的士氣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而在此之前,突厥可汗派人通知他,突厥帝國即將退出這場戰鬥。突厥可汗的理由很簡單,大半年過去了,突厥沒有得到什麼利益,而秋天即將來臨,草原即將枯萎,需要召回突厥的勇士們,為過冬而準備了。

    突厥人的撤走,使得定楊軍最大的依靠消失了,定楊軍只憑一個馬邑,怎麼可能與李唐對抗?

    缺糧的危險,羅藝的威脅,突厥人的撤退,讓宋金剛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他思考過後,決定撤退。按照宋金剛的計劃,他準備退到鼠雀谷以北的介休,然後依仗鼠雀谷的地勢,緊緊將李世民擋在介休,這樣,定楊軍還有北并州可以依仗。

    為此,宋金剛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他讓尉遲敬德和尋相斷後,率兵逃走。可是,李世民聽到宋金剛撤走,立刻率兵追擊,只是一天一夜,就追出了兩百多里,讓宋金剛疲憊不堪。

    在這一日一夜裡,李世民親帥騎兵,不斷衝擊尉遲敬德和尋相的戰陣,雙方大小數十戰,李世民軍取得勝利,唐軍追到高壁嶺,劉弘基認為士兵已經疲憊,而且三軍糧食不足,必須要等待主力和糧食趕到,才能繼續前進,不然孤軍深入,必然會遭到宋金剛的圍攻,一旦秦王有失,這一戰的勝果豈不是拱手相讓?

    李世民卻認為宋金剛已經敗走,將士離心,必須要一鼓作氣將其消滅,不然,給了他休整的機會,宋金剛一代梟雄,一定給抓緊時間休整和戒備,一旦讓他逃到介休城下,有了城牆作為依靠,再攻打就難了。

    李世民說完,立刻揚鞭北上,劉弘基、殷開山等人只能策馬跟上,李世民繼續前進,在鼠雀谷再度追上殿後的尉遲敬德和尋相,一天之內,雙方發生了八次戰鬥,李世民身先士卒,冒著箭矢而上。

    在秦王李世民的帶領下,唐軍士氣大振,不要命地衝擊著定楊軍戰陣,定楊軍本來就人心惶惶,唐軍又如此拚命,唯有一哄而散,各自逃命,被唐軍斬殺數萬人。

    但是鼠雀谷只是一條狹窄的道路,定楊軍只能向北逃走。接連的大戰讓宋金剛疲憊不堪,不少士兵或被斬殺,或是選擇了投降,八萬多的大軍只剩下兩萬。宋金剛逃進介休城的時候,所有的士兵都狼狽不堪,頭盔斜在一旁,身上的戰甲也都破破爛爛,沒有了昔日的雄風。看著兵敗如山的定楊軍,宋金剛隱隱感到了不妙。這種不妙他說不上來是為什麼,只是一種自覺。從李世民這幾天的表現的來看,他是一個極度隱忍之人,而當戰機來臨的時候,他就絕對不會放棄。宋金剛覺得,如果能給自己一點時間,他一定能穩住軍心,可是,李世民會給他這個機會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