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撼唐

正文 第三章 一些問題 文 / 一包黃果樹

    「以前你不在成都,見不到你就算了。如今你在成都,還是見不到你。」皇后的寢宮,獨孤雁輕輕歎息了一聲,言語中充滿了淡淡的埋怨。

    楊侑手中抱著長子,長子瞪著圓溜溜的眼睛,正毫不示弱地看著他。兩人大眼瞪小眼,互相毫不示弱地看著。獨孤雁忽然說話,讓楊侑回過頭來,他一手抱著孩子,坐在了床榻之上,另一隻手抓住了獨孤雁的柔荑。

    獨孤雁想要掙脫,但被楊侑寬厚的手掌抓住,動彈不得,只得乖乖讓楊侑抓在手中,楊侑緩緩開口,聲音充滿了歉意:「離開了半年,事情繁多,又是年關述職之時,鎮守一方的大將都需要一一見面。」

    「我也知道委屈你了,今夜讓我好好補償你吧。」楊侑低聲說著,將孩子遞了出去,一名宮女臉色微紅,急忙走了上來,將孩子接了過去。

    獨孤雁臉色一紅,推開他的手,道:「我是說正經的,你什麼時候迎娶陰少華?」

    楊侑一愣,隨即道:「你不說我險些忘記了,我讓人算算良辰,就在開春,把事情辦了吧。」

    獨孤雁點著頭,道:「你呀……」話沒有說完,就被堵在嘴裡,說不出來了。

    幾名宮女吹滅了蠟燭,整間屋子陷入了黑暗之中,只聽見低低的愉悅之聲傳來。

    次日一早,楊侑早早就到了書房,看著案幾上堆積如山的折子,楊侑苦笑著搖搖頭,一頭埋在了案几上,折子內閣都看過了,也提出了意見,就等著楊侑審批。一早上,楊侑只看了三成,覺得有些頭暈。

    恰好到了午時,便去吃了飯,然後靠在書房的軟榻上休息。未時,杜如晦的腳步聲匆匆響起,楊侑被杜如晦驚醒,抬起頭,發現杜如晦正要退出,便叫住了他。

    「杜愛卿,有什麼急事?」楊侑問道。

    「陛下,李淵派來了使者。」杜如晦說道。

    「是何人?」楊侑來了興趣。

    「長孫無忌。」杜如晦回答。

    楊侑一愣,居然是長孫無忌,這可是大隋名將長孫晟的後人,歷史上也是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呀,並且此人還是外戚。不過,發生在長安的事情楊侑已經知道,他也想不到長孫家居然有這個膽量,將秦王給休了。

    楊侑想了一想,道:「他住在哪裡?」

    「被安置在鴻臚寺!」杜如晦應著。

    楊侑站起身來,伸了一個懶腰,他突然做出了一個決定。

    長孫無忌正在鴻臚寺的住房裡踱步,臉上掛滿了疲倦,他奉李淵之命趕來與楊隋談判,他先是聽說隋帝在南陽,便匆匆趕去了南陽。等他趕到南陽,隋帝已經南下,去了襄陽。他一路急追,剛剛到了襄陽,隋帝又乘船離開了襄陽。他略微計算了路程,決定抄近路,可是中途妹妹卻病了,以至於滯留了下來,耽擱了行程。

    等到妹妹養好了病,他已經錯過了時機,只得趕往成都。長孫無忌趕到成都的時候,年雖然已經過完,但整個成都城顯得還是十分熱鬧,人們的臉上掛滿了笑意,生活顯得十分富足。

    不過,長孫無忌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雖然不是大問題,但還是有那麼一些影響。當然了,長孫無忌是唐臣,所以這些缺點,他不會傻乎乎地告訴隋帝。

    就在他踱步思考的時候,長孫無垢說話了,她陪著哥哥前來,是為了散心。至今她仍然沒有從休夫的事情中緩解過來,心情無比鬱悶,在長孫無忌的勸說下,便一同隨著他出使大隋。

    一路上,她見到了百姓流離失所的悲劇,也見到了百姓其樂融融的情景,這一路走來,她根本沒有喜悅的心情。

    「哥,出去看看成都吧!」長孫無垢說道。

    長孫無忌歎息一聲,想了想,道:「也好!」等了幾日,沒有得到隋帝的召見,想必這個時候隋帝很忙吧,或許,是故意不見?不管是那種,長孫無忌覺得還是有出去看一看的必要,瞭解了成都的民情,然後匯報給陛下,便可以採取對應的措施。

    長孫無垢沒有想那麼多,聽見哥哥答應,臉上的憂愁掃盡,稍微收拾了一下,便與長孫無忌走出了鴻臚寺。此時長孫無垢不過二十歲,正是芳齡,唇紅齒白,即使是施著薄妝,依舊美艷動人。

    兩人在街道上走著,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長孫無忌不由感慨,這成都城的繁華,並不亞於長安城啊,恐怕,還有過之而無不及。街道上,滿是店舖,其中有不少充滿了異族風情的店舖,有的來自於西南的昆明,裡面擺滿了西南的特產;有的來自於黨項,擺滿了一些奇怪的藥草,據說功效不凡;有的是來自於嶺南,賣著一些稀罕的東西;而更遠的,還有來自於西域,伊吾、鐵勒、突厥、栗特等各民族的店舖一字排開,看樣子生意非常好。

    這是一間栗特人的店舖,從外面看來,裝飾的極為華麗,而且店舖是最為好的地段之一,生意顯得比別家好上許多,長孫無垢看著裡面擺滿了玉器,忍不住走了進去。長孫無忌也跟著走了進去。

    兩人一男一女,男的美艷如花,男的英俊硬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兩夫妻。店主十分愉快地走了來,聲調顯得十分誇張:「噢,兩位尊貴的客人,是要買些什麼呢?米托托願意為你效勞。」

    此人藍眼珠,頭髮捲曲,很明顯不是中原人,但他的漢話卻說得非常好,隱隱地還帶著巴蜀的口音,長孫無忌聽了,不由就是一愣。

    長孫無垢臉色微紅,正要說話。一項善於察言觀色的米托托又道:「尊敬的夫人,你這麼美麗,我這裡的玉器瑪瑙,最為適合夫人這樣的女士了,我想,你的丈夫

    一定不介意讓你更加漂亮吧!」

    米托托以為這兩人是夫妻,畢竟他們看起來太過於親密了,而且女子時不時看著男子,這顯然是夫妻倆才會有的親密動作呀。但是米托托沒有想到,他還是失策了。

    長孫無垢臉色刷地紅了,長孫無忌笑了笑,道:「她是我妹妹。」

    「噢,情妹妹。」米托托恍然大悟。

    「陛下,你看,如今成都城比起以前更為繁華。」杜如晦低聲道。

    楊侑點點頭,看著街道上的人群,心中若有所思,經過兩年的建設,成都城的確比起以前更為繁華,這主要是一部分的蠻族在成都定居,另一方面,是因為大隋的國力蒸蒸日上。

    如果不是因為成都地處益州,而益州被群山環繞,交通不便,恐怕交易的規模會更大。成都是一個適合養老玩樂的地方,建都並不適合,這一點歷史上早就證明了。所以對於大隋來說,成都只是暫時的都城,楊侑的意見還是長安、洛陽。

    在人群之中走著,獨孤千山帶著一群便衣禁衛軍若聚若離地跟著,保護著楊侑的安全。他有時候顯得十分頭疼,陛下總是喜歡微服私訪啊。

    楊侑的微服私訪並不是沒有效果,此時他就發現了一些情況。益州歷來是富足之地,由於都江堰的修建,使得成都平原有了千里良田,極大地滿足了益州百姓的需求。比如說歷史上唐末衰微的時候,李唐靠的就是巴蜀和兩淮的賦稅支撐,這才得以苟延殘喘。等到巴蜀落入藩鎮之手,李唐便再也支撐不住,只得仰人鼻息生存了。

    正是由於富足,百姓才會不思進取,少不入川,老不出川,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楊侑看著的時候,發現經過兩年的建設,在農業和商業上,大隋都取得了不錯的生效。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了,貿易的品種比以前更多了。

    這本來是好事,可是在富足的情況下,意味著可能出現的奢靡。大隋看起來很富足,可是楊侑卻是藏富於民,賦稅極低。百姓是有錢了,可是政府的收入卻不高,甚至有些入不敷出,若不是這幾年打仗獲得了大量的戰利品,府庫早就衰竭了。

    不僅僅是百姓如此,就在楊侑逛街的時候,一些掛著「竇」、「蕭」、「張」等等旗幟的馬車不斷駛過,外面看起來非常華麗,有的甚至是用蜀錦做的窗簾,可以想像,在裡面,裝飾是何等的華麗。

    歷朝歷代,尤其是在大亂之後的治世,帝君都會宣揚節儉,以隋初的強盛,隋帝都大肆宣揚節儉,那麼對於立志中興的楊侑,更沒有奢靡的理由了。

    這讓楊侑想起了兩晉,尤其是到了東晉,士族子弟連騎馬都不能,怎能帶兵打仗,怎能牢牢控制權力?所以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寒門逐漸掌握了兵權,並最終取而代之。

    「克明,你下去之後,理一個折子,要提倡節儉。」楊侑低聲說著。

    杜如晦聞言,看著一輛駛過的馬車,頓時會意,他低聲道:「恐怕一份折子不能有什麼大的作用。」楊侑凝目思考了半響,他明白杜如晦的意思,提倡節儉必須從上至下,而不是從下至上,只有君主做出表率,才能以身作則,引起群臣效仿。群臣效仿,才會影響百姓,從而刮起一股節儉之風。歷史上的許多帝王,例如趙匡胤、朱元璋等人,不都是這樣做的嗎?想到此,楊侑眼睛亮了起來,經過短暫的思索後,他知道該怎麼做了,一個計劃在楊侑的腦海中逐漸形成。就在這時,前方傳來了一陣喧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