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包圍圈 文 / 一包黃果樹
李世民率兵拿下清河、信都等郡之後,隱然對樂壽已經形成夾擊,餘下郡縣雖然還在頑抗,但在李世民看來,夏國竇建德已經沒有幾天活頭了。
站在樂壽城外的一處高台上,李世民窺視著三里外的樂壽城,目光從充滿了殺意。依靠子牙河,李世民已經初步構思了一條防禦堅固的防禦線,他已經漸漸對樂壽城形成包夾之勢。
李世民要構建防線並不是為了防守,而是為了防止竇建德的援兵殺進來,又或者是防止有信使進入樂壽城。數日前,從劉黑闥的防線就有信使進入了樂壽城,雖然據說胸口被射中一箭,但李世民心中卻十分忐忑,這個人是何方的信使,進入樂壽城中帶來了什麼消息?
儘管不明白這一切,但李世民對河北一戰已經有了足夠的信心,他相信,沒有人能救得了竇建德。竇建德與逆隋勾結,實在是罪不可恕,據說夏王竇建德的女兒和楊侑已經有了婚約,一想到這裡,李世民就忍不住捏緊了拳頭,眼珠也紅了。
長孫無垢「被迫」嫁給淫賊楊侑,讓心中對長孫無垢一直念念不忘的李世民心中十分憤怒、不甘。李世民恨不得親手斬掉楊侑的頭顱,然後懸掛在長安的城頭,讓他飽經風雨,等到頭顱變成骷髏,李世民才覺得心中的惡氣微微消散。
大唐的戰略是以北統一南方,呈現南北朝對峙的局面,在這樣的態勢下,大唐很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而事實上,從目前大唐的發展趨勢來看,大唐已經穩穩地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攻伐河北的戰役進行的非常順利,程名振、陳君賓等人棄暗投明,選擇了大唐,使得大唐兵不血刃,順利奪下河北三郡,對樂壽城形成了包夾之勢。
在取得了對夏國的優勢之後,李世民又攻取了平原郡的弓高縣,河間郡位於樂壽城東面的景縣,形成了有五十里的縱深地帶,李世民對此十分得意,除非是天兵天將,任何人不能突破這道防線。
此時的李世民對南方的戰事也非常關心,他知道,隋軍正從江東北上兩淮,但目前仍然在下邳郡的淮陽停留,據說是因為冬天到了,泗水枯竭,大軍行動不便的緣故。至於李密那邊,在攻下了徐元朗的琅邪郡之後,也停止了進攻,他留下了孫長樂等人留守琅邪,自己率兵回到滎陽,防備王世充可能發動的進攻。
至於王世充的大軍,仍然停留在虎牢關,暫時沒有動作。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王世充是在等待隋軍進攻山東,等到吸引了李密大部分的兵力之後,王世充再出兵佔便宜。
南方雖然有戰事,可是對於李世民來說,局面是相對穩定的,隨著冬天來臨,長江以北的地區必然會降雪,無論是山東還是中原,都將會一片雪白,幾個勢力的互相攻伐,必然會告一段落。
那個時候,河北雖然也有大雪,但竇建德只有一座孤城,顯然能支撐的時間更少,而且樂壽城被困,如何能渡過冬天,是擺在竇建德面前的又一大難題。李世民相信,竇建德在城中會囤積大量的糧食,甚至挖掘了不少的水井,但柴薪,必然囤積不多。
河北天寒地凍,沒有柴薪怎麼度過冬天?如果是拆屋,情況顯然更加不妙,正是基於多種考慮,李世民才會覺得攻下樂壽城,幾乎,不,可以說是沒有懸念。區別在於什麼時候攻下,以何種方式攻下。
李世民在逆隋身上所受到的侮辱,必將會百倍千倍的還回去,楊侑不是殺了李孝恭嗎?不是殺了趙慈景嗎?所有和李唐皇室有關之人統統被他殺死了,他李世民要報這個仇,所以夏王必死,至於竇紅線,李世民覺得不能便宜了她。
或許,會納為小妾吧?楊侑強納了長孫無垢,他又憑什麼不能將竇紅線收為小妾呢?想到此,李世民的嘴角浮現出了一絲笑意,心頭湧上一種報復的快意,他彷彿已經看見了樂壽城被攻破之後的情況。
就在李世民想著的時候,羅成匆匆而來,年輕的臉上顯得風塵僕僕,「秦王,子牙河上游的堤壩已經正在修建之中,預計二十日後可以完成。」
李世民十分滿意地看了羅成一眼,這個新收的小弟辦事牢固,每一次都盡心盡力。李世民相信這是羅藝的授意,目的在於討好自己,以在大唐朝廷謀求高位。
「二十日後,嗯,這個進度,孤還算滿意。不過還是要盡快。」李世民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殺機。在子牙河築造堤壩,是有著它的戰略意義。能提前是最好的,不但冬天來臨了,天寒地凍,要築造堤壩會更加困難。
「秦王,卑職一定會盡快。」羅成說道。
李世民點點頭,轉身負手而立,看著遠方的樂壽城,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羅成見秦王不說話,微微躊躇了半響,心中猶豫,嘴唇蠕動,不知道該不該問。
羅成躊躇的表現讓李世民有所驚覺,他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羅成,顯得十分驚訝:「羅成,你怎麼還在這裡?」
羅成見被秦王發現,咬咬牙,道:「秦王,大軍已經四面圍困樂壽城,竇建德可謂四面楚歌,不知道秦王何時攻城?」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表情有些不悅,何時攻打樂壽城,是一件大事。在穩操勝券的情況下,李世民的心中自然有數,他不希望有人對他的戰略指手畫腳,更何況是羅成這等剛剛參軍的新丁。
李世民用他,是想要在拉攏羅藝軍隊的時候,給羅藝一顆定心丸,告訴他老子用了你的人,自然會厚待你的兒子。用幽州軍十餘萬軍隊換取羅氏一門的榮華富貴,就看你羅藝願不願意了。
雖然心中如此想著,但李世民卻沒有表露出來,他呵呵一笑,道:「樂壽城是夏國的國都,城池高大,兵源充足。對於竇建德來說,樂壽不僅是他的國都,更是他最後的希望。所以他一定會堅守樂壽。」
「竇建德畢竟經營河
北多年,程名振、陳君賓等人雖然選擇投靠了大唐,但十幾日下來,夏國凡是真心投靠大隋的,基本已經投靠了,餘下的,大多是竇建德的心腹。他們肯定會固守城池。要想輕易攻下樂壽城,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李世民目光再度掃過樂壽城,三里的距離足以讓他看清楚太多的東西,連日來,竇建德在積極備戰,城牆被加固了,礌石檑木也被運上了城頭,遠遠地就能看見,這讓李世民忍不住冷笑了一聲。
很顯然在李世民看來,竇建德還沒有意識到他遇見的是怎樣的對手,在這個時候還將檑木送上來,無疑是自尋死路。好歹冬天到了,沒有柴薪的時候,還能用檑木取火啊。
「如今樂壽城中可謂兵精糧足,士氣旺盛,短時間內,必然是無法攻取的。所以孤才會堵住子牙河,一則是斷絕樂壽城中的水源,二則是等到時機成熟,可掘堤壩水淹樂壽。」
「等到樂壽城士氣低迷,孤再揮兵攻打,必定能一鼓作氣,拿下樂壽!屆時,孤要剝了竇建德的皮,搶了他的女兒做孤的小妾。」李世民說著,忍不住將剛才心中所想說了出來,臉上露出憤恨而又欣喜的神色。
羅成見了,不由就是一愣,一直以來,李世民在他的心目中,是一個豁達、心胸寬廣之人,他的睿智也讓羅成折服不已。羅成的心中已經暗暗有了投靠秦王的意思,可是想不到,此時的秦王,顯得是如此的複雜。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秦王,羅成不願意去想,因為他更為關心的,是李世民的最後一句話。收了竇建德女兒做小妾,這不是在說竇建德的女兒永安公主竇紅線嗎?
羅成的喉結咕嚕響了一聲,半響後,他遲疑地問道:「秦王,你是說要納夏王的女兒竇紅線為妾?」
李世民看見羅成的表情,不由十分疑惑,他微微沉吟片刻,問道:「羅成,難道這有什麼不妥嗎?」
羅成猶豫了半響,終於咬咬牙,道:「秦王,我願拋棄富貴,換竇紅線的自由。」
李世民驚訝地看著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李世民確定眼前的這人的確是羅成之後,不由歎息了一聲。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身處亂世之中的李世民,早已經經歷了一番風雨,又怎麼瞧不出羅成眼中的焦急呢?當他說道竇紅線三個字的時候,他的眼中充滿了愛慕,這種愛慕,李世民也曾經有過,所以他懂。
沉默,李世民不知道怎麼說,不過李世民很快做出了決定。竇紅線不是他愛的女子,所以他有什麼捨不得的呢?想要納她為妾,不過是為了滿足心中的那點怨念,既然羅成對竇紅線有著情誼,那就不妨順水推舟,將竇紅線送給羅成。
將夏王的女兒,大隋皇帝的妃子許配給秦王的部下,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讓人覺得帶勁呢?再說,滿足了羅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拉攏了羅藝,也不失為一箭雙鵰的事情。想到此,秦王李世民上前一步扶起羅成,笑道:「羅成,既然你對竇紅線如此傾心,孤就答應你的請求,在奪下樂壽城之後,就由孤親自做主,將竇紅線許配給你!」李世民的大度讓羅成心懷感激,他一抱拳,道:「羅成多謝秦王賞賜,此生此世,羅成便是秦王身邊的小卒,縱然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