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撼唐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成竹在胸 文 / 一包黃果樹

    一望無際的大水,滿目滄夷,秦叔寶看著在洪水中若隱若現的屍體,眼中若有所思。

    李世民在他的前方,一張臉上帶著堅毅:「此戰過後,劉黑闥必然沒有還手之力,河北境內,只餘下竇建德的殘兵敗將,只需一段時間,就能攻下樂壽,統一河北。」

    劉弘基面露不忍之色,他看著李世民,道:「秦王,此計雖妙,可是不少兄弟的屍體被捲走,恐怕難以尋回,送回家鄉。」

    隋唐府兵制,凡是出征的戰士,骸骨都會送回家鄉安葬,並對戰死士兵的家屬進行撫慰,給予金錢和政策上的優惠,因此將士人人用命。到了中唐時期,戰士的骸骨不能送回,家屬也得不到相應的補償,很多人不願再去當兵,大唐只能招募僱傭兵。

    李世民聽到劉弘基之言,心中微微不悅,做大事者不拘小節,當年父皇和大哥屠殺澄城縣的民眾,不就是為了穩定軍心嗎?而今天,他李世民使用水淹之計,不僅能快速消滅勁風敵,更能降低大唐的損失,這是好計呀。

    不過今日的李世民不是往昔的李世民,他微微咳嗽一聲,道:「唉,我一時求勝心切,卻忘了這一節,是我的過錯。來日平定河北,我一定請僧人來超度他們的亡魂。」

    秦王能這樣認罪,劉弘基還有什麼話說?他只得搖搖頭,將注意力放在了樂壽城。

    遠處的樂壽城已經被大水所淹沒,從被淹沒的程度來看,至少有半人高。

    「秦王,接下來該怎麼辦?」秦叔寶沉默半響,上前問道。雖然對秦王的這個做法不是很歡喜,但秦王對他不錯,秦叔寶覺得還能容忍。

    李世民看著洪水滔天的樂壽城,並沒有急著說話,在洪水的浸泡下,樂壽城早晚必塌,不過,李世民另有良謀。

    「傳令三軍,今夜休息,明早攻城!」李世民說完之後,轉身離去。餘下眾將面面相窺,不知道秦王殿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樂壽城裡,竇建德親自上陣,帶著樂壽軍民修葺城牆,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雖然沒有衝垮城牆,但多處漏水,使得城牆看起來岌岌可危。竇建德一直忙碌到深夜,這才回府休息。

    此時,楊侑率兵再度前進五十里,離河間只有七十里,離樂壽不足一百五十里。

    剛剛駐紮下,獨孤武師便來了,將白日發生的情況大致說了。楊侑凝視著地圖半響,最終幽幽歎息一聲,雖然此刻還不知道劉黑闥的生死,但在那樣的大水面前,可以說沒有人能夠逃生。李世民蓄集了大半個月的河水,一旦衝出,聲勢是何等的驚人,任何試圖阻擋洪水的東西,必將受到洪水強有力的侵襲。

    劉黑闥十之***喪命,其部下恐怕也大多喪命,河北的一個梟雄,就此煙消雲散,成為隋唐爭霸征途歷史上,一個飯後的談資。

    劉黑闥覆滅了,然而壓在樂壽城的壓力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會更重。楊侑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但他仍然堅信,李世民想要奪取樂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夜深,楊侑依舊在看著地圖,程知節應該抵達恆山郡了吧,希望他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唐軍致命一擊。

    隋軍大營的篝火逐漸熄滅,大多數士兵都知道,即將迎來一場大戰,抓緊時間休息,保證充足的體力,才能生存的更久。

    次日一早,隋軍士兵拔營而起,朝著南方快速前進。而這個時候,李世民已經正在為攻城而準備著。此時樂壽城經過一夜的修葺,大多數的地方已經修葺,只餘下一部分仍然在滲水。

    竇建德知道李世民不會善罷甘休,但他顯然錯誤估計了李世民進攻的決心。因為此時的樂壽城四周,尚有齊小腿的水存在,尤其是地勢低窪的地方,足足有一人多高。

    李世民毫不猶豫的選擇進攻,是在不給自己喘息之機的同時,也不給敵人喘息之機。這個時候,考驗的是雙方士兵的士氣、體力,此外還有雙方將領的統帥能力。誰有能耐,就能熬到最後。

    唐軍敲起了戰鼓,秦叔寶帶著兩千多唐軍,踏著齊小腿深的污水,朝著城頭衝鋒。水聲、吶喊聲、金戈交鳴聲,組成了樂壽城的主旋律,而在這場搏鬥中,誰能笑到最後呢?誰也不知道,在李世民和竇建德的心目中,他們都渴望著成功,因為失敗,就意味著一無所有,意味著人頭落地。

    雖然地上滿是泥濘,可是又有誰在乎?

    一個個健壯的身體倒下,激起污水四濺,污水變紅,成為那一年最觸目驚心的顏色之一。

    滿地的泥濘似乎對唐軍攻城不利,可是誰也沒有注意到,李世民得意揚揚的笑容。

    唐軍從一開始,就將主攻的方向放在西門,所以不僅僅竇建德認為李世民主攻西門,唐軍不少將領也是這樣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人注意到南門。

    攻打南門的唐軍將領是殷開山,他曾經是李世民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這個時候,李世民將這個重任交給了他。

    在西門鏖戰不休的時候,殷開山率兵抵達了南門,但他沒有急著發動進攻,而是在等待著機會。其實殷開山也不明啊秦王說的機會是什麼,所以他只能耐心等待。

    身後的騎士靜靜地跟在殷開山的後方,目光中帶著渴望,儘管他們很想廝殺,可是軍令如山,在沒有命令之前,絕不會輕舉妄動。

    城頭上的夏軍愣愣地看著城外的唐軍,不明白他們這是在幹什麼?雖然唐軍不攻城,他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鎮守城頭的劉在城頭不停巡視著,提醒士兵們不要放鬆。

    這個時候,南門的士兵都聽見了西門如雷的廝殺聲,很多人不由側目

    目,聽著西邊傳來的廝殺聲。

    「都注意一點,不要管西方。」劉教訓幾個心神不寧的士兵,正要一轉身,突然,他身子一晃,差點摔倒在地。

    劉正要穩住身子,這時,耳邊傳來了石塊坍塌的聲音,伴隨著的,是士兵的驚叫聲。

    劉茫然四顧,只覺得天旋地轉,下一刻,他跌落坑中,一塊巨石落下,恰好砸中他的頭部。劉悶哼一聲,頭顱破開一個大洞,鮮血迅速流了出來。他還沒有明白是什麼回事,就一命嗚呼。

    城外的殷開山看著這一幕目瞪口呆。他可是親眼目睹了眼前的這一幕,他不明白,堅固而高大的城牆為何會轟然倒塌?到底,這是為什麼?

    下一刻,殷開山就明白了,從以前泥濘裡,尋相冒了出來,他手中揮舞著橫刀,殺向了城頭,跟在他身後的,是一群步卒。

    殷開山立刻舉起手中橫刀,喝道:「兒郎們,隨我殺!」一聲厲喝之後,鐵蹄如風,捲向樂壽城!

    城牆轟然倒塌的聲音以及震動地面的聲音讓竇建德猛然回頭,雖然具體的情況他看不清楚,但他卻發現南門的夏**旗不見了,他臉色一變,後退一步,吩咐阮君明:「君明,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阮君明應喏一聲,正要跑下城頭,竇建德又大聲喊道:「多帶一些人。」

    「是,義父!」阮君明頭也不回答應著,跑下城頭,城牆下,竇建德親衛五百多人正在這裡等待,他們是機動營,那裡需要就會去哪裡。

    「隨我來!」阮君明厲喝一聲,帶著五百人朝著南門匆匆而去。

    城外,李世民冷笑一聲,他舉起手,用馬鞭指著城頭,道:「樂壽城,破矣!」

    李道玄看著南方,有些不明白地問道:「秦王,剛才的聲音是怎麼回事?」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道玄,用兵者,當虛虛實實,讓人難以琢磨。敵人猜不透你,便無法防範,你便可趁虛而入,攻擊敵人最脆弱的地方,如此一來,局勢便大定了。」

    「這些日子以來,我明面上在北方修築堤壩,可是暗地裡,卻在南方挖掘地道,竇建德被我北方的堤壩吸引,對南方沒有太大關注,因此讓我成功得手。」

    「地道雖然挖成,但如果夏軍發現,很容易將地道填平,如此一來,所有的努力都化為了泡影。所以,我先是利用子牙河的水沖走漢東軍。如今樂壽城外,到處堆積著水,再堅硬的土地經過浸泡之後,也會變得鬆軟無比!只要再讓人動動手腳,城牆必然倒塌!」

    「城牆一倒塌,夏軍短時間內必然是無法修築,就給了我可趁之機。如今尋相已經得手,殷開山必然會死戰,竇建德顧此失彼,樂壽城最多再頑抗兩日,就能落入大唐之手!」

    李世民這一番話洋洋灑灑說出來,顯得信心十足,臉上更是帶著興奮的神色,一雙眸子倒映著樂壽城,似乎連竇建德驚慌失措的臉也看的清清楚楚。

    李道玄目瞪口呆聽完秦王的話,半響只剩下歎息,他拱拱手,道:「秦王果然足智多謀,是大唐的中流砥柱!如果大唐沒有秦王,恐怕難以爭奪天下!」

    李世民心中暗喜,李道玄畢竟也是大唐的王爺,如今看他對自己頗為崇拜,日後一定會幫助自己,成就一番大業。想到此,李世民心中信心更足,彷彿美好的未來已經向他招手!天下,必將是李唐的天下;而大唐,必將是他李世民的大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