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撼唐

正文 第五十四章 無奈的選擇 文 / 一包黃果樹

    李世民一路倉皇北逃,途中遇見柴紹派出來的斥候,在斥候的帶領下,李世民匆匆回到大營。柴紹得到消息,趕到大營門口迎接李世民。

    兩人一見面,柴紹就大吃一驚,他分明看見李世民的下顎被勒傷,有的地方已經破皮,血跡已經凝固,在李世民還算白皙的臉蛋上顯得是如此的耀眼。

    「秦王,你受傷了!」柴紹心中大驚,急忙問道。

    李世民對身上的傷勢渾然未覺,他的心中充滿了仇恨和失落,為什麼,這一戰會是這樣的結局?這群可惡的隋人究竟是從哪裡來的?這讓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顯得十分憂心,因為這個時候,他對隋軍的情況一無所知,出擊還是留守營寨,讓他難以做出決定。

    「嗣昌,如今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李世民忍不住問道。

    柴紹聞言,神情也顯得十分落寞,因為此時他也對隋軍的情況不知,無奈地搖搖頭,柴紹苦笑一聲,道:「我聽見鐵蹄之聲,是從北方而來,似乎這群隋兵是從北方來的。」

    「北方?」李世民身子一震,他突然想起來了,紅風營在和玄甲精騎交鋒的時候,玄甲精騎就是從南方奔襲而來。事實和柴紹的話一一驗證,便可以推出隋軍來的方向。

    一想到這點,李世民不由瞪圓了眼睛,握緊了拳頭。難道說可惡的楊侑真的攻下了高句麗?這不可能,一點都不符合常理啊!李世民心中不承認,可是又不得不承認,唯有這個解釋,才是最為合理最有可能的,不然隋軍怎麼從北方殺來?

    如果隋軍是從北方殺來,意味著他們是從遼東道而來,而這,證明的問題就大了。漁陽、幽州是否已經陷落?漁陽本來屬於劉黑闥的地盤,那也就罷了,但是幽州是羅藝的根基,不僅糧食充足,而且擁有戰馬,是不可或缺的戰略基地。

    如果幽州失陷,對於李世民,對於大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李世民不顧身困體乏,站起身來,在大帳內踱步思考,這時,門外傳來了喧嘩聲,原來是唐軍的敗兵不斷湧入。

    李世民快步走到大帳外,猶豫半響,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讓敗兵在大營外安歇,唐軍士兵在大營外哀叫著,希望大營內的兄弟們打開大門,讓他們進去。

    柴紹心中不忍,道:「秦王,為何不讓他們入營?」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若是其中有隋兵,如之奈何?」樂壽城中,許多身穿唐軍鎧甲的士兵造反,對李世民的打擊是巨大的,為了安全計,他只能讓這些士兵呆在大營外。

    柴紹聽了,歎息一聲,沉吟片刻後,又道:「秦王,如今該怎麼辦?」

    李世民還沒有回答,房玄齡來了。房玄齡原本跟在李世民身邊,在李世民帶著紅風營出擊的時候,他留在了城中,後來知道形勢不妙,房玄齡化妝為平常百姓,這才逃出了樂壽。在大營外證明了身份,比敗兵提前一步進入大營。

    房玄齡一進入大帳,李世民一躍而起,道:「玄齡,何以教我?!」

    「秦王,我軍連續攻打樂壽數日,已經身困體乏,而且剛剛遭遇大敗,士氣低迷,短時間之內無法再戰。卑職建議立刻放棄大營,奔走博陵,依靠博陵郡複雜的地理和隋軍周旋,同時弄清楚情況再作打算!」房玄齡說道。

    李世民踱步,看起來這是最好的決定。柴紹微微一愣,道:「可是若是回轉博陵郡,並不是一兩日能辦成,一旦隋軍偷襲,恐怕難以順利撤退。」

    房玄齡搖搖頭,道:「秦王,如今事不宜遲,立刻讓士兵收拾行李,帶足三日乾糧,迅速西退,至於營中糧食,便一把火燒了,絕不能留給逆隋!」

    李世民聽了,心中不再猶豫,果斷作出了決定,他立刻吩咐下去,三軍迅速行動起來,收拾了行李,帶足了糧食,趁著天色剛亮,朝著西邊撤退,臨走前一把大火將大營燒了。

    李世民讓柴紹領兵在前,自己帶著紅風營三百戰士斷後。

    夏王府,楊侑看著羅藝,目光中帶著一絲譏笑,當初他派人招攬羅藝,但羅藝並沒有選擇投靠大隋,這讓楊侑的心中有些不滿。羅成在一旁,身上的鮮血已經流了不少,面如白紙,看起來十分虛弱。

    竇紅線慢慢靠近了楊侑,楊侑見她走來,伸出大手,輕輕握著她的柔荑,笑道:「幸好來的及時,你沒有事,我就放心了。」

    聽見楊侑對她的關心,竇紅線臉色一紅,她低聲道:「若不是他拚命阻擋薛氏兄弟,恐怕塔樓已經被燒燬。陛下,希望能繞過他一命。」

    羅成聞言,慘笑一聲,此時此景,他如何不明白楊侑和竇紅線的關係,兩人緊緊拉著的手足以證明了一切。他苦笑著搖搖頭,正要說話。楊侑卻吩咐著獨孤千山,道:「帶羅成去療傷,等他傷好,任他離去。」

    竇紅線被楊侑握著的小手動了動,心中十分感激。

    羅成聞言,搖搖頭,道:「不,陛下,我心已死,還望陛下饒恕我父親,我願替他受死!」

    羅藝瞪了兒子一眼,道:「陛下,正所謂成王敗寇,我選擇了大唐,如今已經失敗,對此,我沒有半句怨言。陛下若要殺我,我絕不皺一下眉頭。不過希望陛下能饒恕小兒,縱然是九泉之下,羅藝也對陛下十分感激!」

    楊侑掃視了一眼兩人,又看了看竇建德。竇建德見陛下拉著女兒的手,正一臉非禮勿視的表情,突然覺得有人正在看他,不覺睜開了眼睛。

    「夏王,此事你覺得該怎麼辦?」楊侑問道。

    竇建德一愣,目光看向了羅成。雖

    然對羅成不是很熟悉,但看他為女兒拚命的模樣,就連竇建德心中,也有一些軟了。看了羅成又看看羅藝。羅藝是他在河北的最大敵人,若不是拿不下羅藝的幽州,竇建德早就一統河北,可以全力南下了。

    對於羅藝,竇建德的心中是複雜的,他沉吟半響,有著摸不著楊侑的意思。最終,竇建德還是硬著頭皮,道:「陛下,如果可以,微臣希望能夠饒恕羅藝父子。」

    「嗯!」楊侑鬆開了竇紅線的柔荑,負手踱步半響,這才看著羅藝父子。

    「羅藝,你本來是大隋的將士,天下大亂,你割地自守,倒也保境安民,這一點朕不怪你。不過,你曾經拒絕了朕的請求,如今朕在問你一次,你願意投靠大隋嗎?!」楊侑問道。

    羅藝想不到楊侑竟然會如此,不由就是一愣。片刻這才反應過來,大隋天子這是要招攬他啊。羅藝咬著牙,略略沉吟,他突然衝著楊侑磕了幾個響頭。

    「陛下,羅藝何德何能,能讓陛下如此對待?只是,我已經投靠大唐,此生便是大唐之人,還望陛下明白。」羅藝說道。

    竇建德眼中射出一股殺意,這個羅藝,實在是不知好歹。

    「陛下,羅藝願求一死,但希望陛下能饒恕小兒的性命。」羅藝繼續說道。

    楊侑注視著羅藝半響,忽然哈哈一笑,道:「羅藝,你果然很有膽子。朕很欣賞你。你立刻、馬上帶著羅成離開,朕不保證稍後會改變心意。」

    羅藝一愣,旋即又磕頭,道:「多謝陛下!」說著,將兒子抱了起來,快步走了出去。

    羅成看著竇紅線,忽然慘笑一聲,閉上了眼睛。羅藝走到門外,尋了一匹戰馬,策馬狂奔出城,剛剛走出兩里,就看見北方火起,心中不由大為驚訝,又走了十餘里,趕到唐軍大營,大營已經被全部點燃,一群群無助的唐軍正在朝著北方走去。此時的他們又困又餓,只得相互扶持而行。羅藝也不多話,一路疾行,半路得到河間城已經被大隋奪下的消息,只得倉皇逃向博陵郡。

    李世民棄營而走,隋軍斥候將消息稟告楊侑,楊侑立刻派出裴行儼、羅士信率領輕騎追擊,沿途殺散了唐軍殘兵,半個時辰後,追上了李世民的紅風營。

    裴行儼、羅士信有心擒住李世民,但李世民吸取了教訓,紅風營內重騎兵和輕騎兵混雜,此外還有部分弓弩手,由於李世民防備甚嚴,裴行儼和羅士信找不到戰機,追擊了七八里,兩人無奈退回。

    楊侑得到消息,也知道追擊無益,於是收攬士兵,將戰死在樂壽的夏軍、唐軍的士兵分開安葬。

    李世民退回博陵,李神符得到消息,急忙率兵一萬趕來支援,李世民將兵馬駐紮在鮮虞、唐縣一帶,準備依靠有利的地勢抗擊隋兵,並派人將河北的戰況回報長安,請求長安派兵支援。楊侑這邊,雖然最初想要一鼓作氣拿下李世民,但由於樂壽一戰,夏軍損失嚴重,原本十萬餘將士在連接大戰之後,餘下的士兵不足萬人。而楊侑暫時兵力不足,士兵長途奔襲,體力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竭。同時,楊侑得知唐軍在博陵郡預先築造了一道堅固的防線,不得不放棄了繼續攻打李世民的打算。河北戰場上,一邊忙著收拾殘局,一邊忙著整頓兵馬,楊隋、李唐兩軍陷入了短暫的沉默。誰也不知道,河北這一戰,對天下的影響,何其大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