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4章 大戰將至 文 / 一包黃果樹
聽到弟弟和夫君興高采烈地商量著要掘了楊堅的墳,李秀寧再也忍不住了,她立刻出言道:「世民,你怎能如此?」
李世民一愣,不可思議地看了看李秀寧,道:「為什麼不行,楊侑是大唐的敵人!」他將「大唐的敵人」幾個字咬的特別重,意思是說,我不是為了私怨,而是國仇。
李秀寧搖搖頭,道:「就算楊侑是大唐的敵人,也不能這麼做!」
「為什麼?楊侑能挖高句麗的祖墳,為什麼我們不能挖他的祖墳?」李世民怒了,擰著脖子吼道。
「我們李家,可以掘張家、劉家的墳墓,卻不能掘楊家的墳墓!當年父皇若非帝照顧,恐怕父皇早就成為棄兒,又怎會有今日的輝煌成就?」李秀寧道。
李淵雖然出身於隴西李家,但這一支卻是李虎,而李虎有好幾個兒子,李淵這一支,實在是虛疏平常,若不是楊堅養大李淵,並將唐國公的爵位賜給他,恐怕李淵早就被其他李家人趕出了李家。這並不是危言聳聽,長孫無忌不就是如此嗎?
李世民聞言,不由就是一愣,他不明白,李秀寧為何這般偏袒楊侑?她腹中的孩子,丈夫成為閹人,都拜楊侑所賜,為什麼,她還如此偏袒?李世民想不明白,喉結蠕動,李世民長長出了一口氣,道:「為什麼,你會如此偏袒楊侑,難道說,你和他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秀寧瞪大了眼睛,她猛地抬起手,一巴掌打在李世民臉上,啪的一聲脆響,李世民的臉上多了五個手指印。
李秀寧狠狠打了李世民一巴掌之後,怒氣沖沖地走了,柴紹一愣,急忙尾隨李秀寧而去。
李世民摸了摸臉,火辣辣的疼,他冷笑一聲,回到書房,奮筆疾書,寫了一篇有極強煽動性的折子,讓人快馬遞往長安。
東平郡。
李密顯得十分興奮,成功與王世充結盟,少了一個敵人,他就可以全力與楊侑作戰。
他急忙將在東郡的兩萬瓦崗軍調動到了東平郡,讓他們按照計劃行事,準備擊潰隋兵。
就在他調兵遣將的時候,半個月前被王伯當擒獲的隋軍信使趕來,主動將楊侑的回信交給了李密。
李密在看過了信件之後,如法炮製寫了一封書信,讓信使速速傳給李靖。
王伯當有些不相信楊侑會如此輕易上當,但事實擺在眼前。李密則是非常興奮,隋軍就要上當了,他多麼希望五月快快來到。
李靖在接到書信後,立刻按照楊侑的吩咐做出了部署,彭城郡一片忙碌,大運河每一天都將南方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送來,楊侑目前的計劃,還是想要依靠南方去養北方,直到北方恢復經濟。
隋軍發生的事情,通過密探,李密將情況牢牢地掌握在其中,一切如他所想,竟然是順利非常。
李密為了更好擊敗隋軍,他派人化裝成為商人,分別趕往洛陽和長安,將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遞給王世充和李淵。
當然,李密沒有將具體的計劃說出來,他只是說,楊侑已經中了他的圈套,被擒住的幾率非常大,如果大唐和大鄭也同時出兵響應的話,楊侑兵敗肯定是必然的了。
王世充首先得到消息,對於李密的計劃他略有耳聞,也知道李密一直在調兵遣將,王世充迅速召開了會議。
陳王段達、太子王玄應、漢王王玄恕、其他王爺以及單雄信、楊公卿等人參加了會議。
王玄應認為,這個機會難得,一定要抓緊時間備戰,這樣才能抓住戰機,擴大大鄭的國土。
段達同意王玄應的意見,漢王王玄恕,唐王王仁則也表示同意。
出兵是眾人的意思,但是,在出兵方向上,就形成了爭執。
王世充是想要出兵荊襄。荊襄的漢江平原是魚米之鄉,經過逆隋兩年的治理,屯田已經取的成果,江陵存糧頗多,能夠緩解王世充糧食不足的問題。
可是,段達在出兵幾次均受挫的情況下,對這個決定充滿了懷疑。荊襄是有糧食沒錯,但要能拿下荊襄,能吃到裡面的糧食呀。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王世充微微詫異,段達一向是他的堅定支持者,如今如此反對,只能證明,出兵荊襄,是不好的選擇。
不出兵荊襄,那麼出兵何處?西面是李唐,東方是李密,顯然都不能攻打。而河內郡的北方是長平,長平也是大唐的勢力範圍,也是不合適的,如此,只有東北的河北了。
可是,李唐的目標是河北,瓦崗的目標是江東,要王世充為其他人做嫁衣,他顯然不肯。
商議了片刻之後,眾人依舊沒有得出結果,王世充無奈選擇了休息,他離開了議事大廳,半個時辰夠回來,最後選擇了出兵荊襄。
做出了決定之後,王世充決定耍一個花槍,他派人告訴李密,作為盟主,他已經同意了李密的請求,為了取的更大的戰果,他決定配合李密的行動。
大鄭將從河內郡出兵,由單雄信率領,兵力有三萬,足以配合李密的行動。
消息傳遞出去之後,王世充派人在洛陽城大肆宣傳,說大鄭就要進攻河北。
就在王世充準備的時候,李淵也接見了李密的使者。對於李密,李淵還是頗為信任的,當聽見使者要李唐配合瓦崗行動的時候,李淵立刻同意了。
李密想要挫敗河北的隋軍,而根據三方同盟的協議,河北是大唐的勢力範圍。李密出力為他拿下河北,這是最好不
過的事情,李淵何樂而不為?
心情大悅的李淵好好地款待了來使,他信誓旦旦地告訴李密的使者,大唐一定會出兵響應魏公的行動,為了報答李密,事成之後,李淵將會奉上二十萬石糧食,美女二十名,錢帛十萬吊。
使者同時也得到了李淵送他的五十金,這讓使者心情大悅,他表示,大唐陛下和魏王都是姓李,本來就是一家人,自然是要互相扶持,何必言謝呢?他代表魏王多謝大唐天子的好意,大唐和瓦崗,就像兩兄弟一樣,今生今世永不分離。
雙方就此議定了事情,酒足飯飽,使者休息了一日,趕回瓦崗。而李淵也派人趕往太原,下令李世民出兵井陘,準備爭奪河北。
看起來,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隴西,天水。
隴西道總管屈突通手中舉著一封信,笑道:「諸位,我手中的書信,是陛下的書信。」
桑顯和、梁建方、席君買、薛仁越等人坐在下首,聽見屈突通的話,人人振奮,尤其是席君買,他想知道,能夠開六石強弓的陛下,究竟長的是什麼樣子?
桑顯和倒是顯得比較平靜,他已經見過陛下,陛下還賜給他一柄純鐵打造的長槍,非常堅韌、鋒利,是他從來沒有用過的好兵刃。
薛仁越倒是顯得冷靜,他問道:「聽說陛下遠征高句麗,看來是成了。」
屈突通哈哈一笑,道:「不但是成了,高句麗國王高建武被擒,已經帶回了中原。至於淵氏家族,滿門被殺,一個不留。如今禁衛大將軍侯君集駐守在平壤,已經將局穩定了下來。」
席君買、梁建方鬆了一口氣,兩人在聽說陛下遠征高句麗,都認為陛下失策了,尤其是水軍遠征,困難重重,但想不到居然成功了,除了證明大隋洪福齊天之外,陛下的決策也是英明的,只是如何拿下的高句麗,仍然讓兩人疑惑不解。
屈突通道:「諸位,如今陛下已經佔據了河北,擊潰了李世民的唐軍,救了夏王。可是,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偽唐、偽鄭、瓦崗已經聯合起來,組成了反隋同盟,陛下仍然非常危險。」
薛仁越搖搖頭,道:「可惜我等在隴西,無法支援河北,遠水解不了近渴,實在是讓人無奈。」
桑顯和狠狠一拳打在案几上,道:「不錯,我恨不得殺了王世充,殺了李淵這等卑鄙無恥之徒。」
席君買笑了笑,站起身來,拱拱手,道:「話也不能這樣說,我等雖然不能支援河北,卻可以攻打涼州,攻打關中。」
梁建方也道:「屈突總管,自從李神通佔據涼州以來,他與西域人經商,獲得了極大利益。總管雖然派人驚擾、偷襲,但涼州古道仍然有很多商人來往,是李唐賦稅的極大來源,卑職建議,派人奪取涼州,一則是斷絕李唐的賦稅來源,二則可以壯大隴西軍的實力,三則可以吸引李唐的兵力,如此,河北的壓力必然會小很多。」
屈突通點頭,他正要說話,薛仁越也道:「不錯,梁將軍說的有理,總管還可以派騎兵驚擾關中,如此,李淵一定會做一場好夢的。」
屈突通見薛仁越說的有趣,不由哈哈大笑起來,笑聲結束之後,屈突通道:「陛下許我隴西道總管,主持隴西戰事,大多數的事情可以不上報。此事雖然關係重大,但我也能做主。既然諸將都戰意熊熊,隴西不出兵,也說不過去。」
眾將均是大喜,紛紛拱手,道:「總管英明。」
屈突通站起身來,走到主帥案幾前,取過了令箭,朗聲道:「諸將聽令,速速準備糧草,半個月後,出兵涼州,給李淵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