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撼唐

正文 第816章 變數 文 / 一包黃果樹

    樂壽,幾方勢力聯合進兵的消息,沒有瞞過大隋錦衣衛。

    楊侑的書房裡,案几上,擺滿了折子,多是軍事方面的消息。李密已經進兵濟北郡,意圖攻擊河北;而王世充也同樣如此,不過,王世充的兵力並沒有瞞過錦衣衛的眼睛。單雄信領著五千人,打著王世充的旗號兵出汲郡。

    五千人?這個數目讓楊侑微微一笑,與王世充這樣的人結盟,無疑是李密的不智,因為從各種情報上來看,李密並不知道王世充在欺騙他。即使李密在一定程度上不會相信王世充,但勢必會影響李密的策略。

    至於兵出葦澤關的李世民,楊侑相信蘇定方一定能守住正定縣,只要正定掌握在大隋的手中,李世民就不敢南下。

    實際上,楊侑只要專心對付李密,事情就成了大半。對於這種所謂的聯盟,只要給他致命一擊,將其中一人打怕,所謂的聯盟就會土崩瓦解,就像當年帝對付三方叛亂一樣。當然了,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偽唐、偽鄭、瓦崗的根基以及他們的指揮者,比起尉遲迥、王謙、司馬消難卻是強了很多。

    楊侑認為,這個時候,需要南下擊敗李密,然後騰出手來,在突厥南下之前,擊敗李世民。至於單雄信的五千兵馬,楊侑並不在意,只需一員大將,領兵阻擊即可,這個人選,是程知節。

    程知節聽說,一再力辭,他曾經聽說秦叔寶的事情,他不想再看見單雄信死。儘管他知道,如果換了旁人,迎接單雄信的,可能也是死。對於程知節的這種鴕鳥心態,楊侑很是理解,但他也沒有強迫的意思,想了想,讓高開道帶兵五千,支援魏郡,只要守住,就是大功一件。

    高開道得令,迅速帶兵南下。兩日後,楊侑也帶兵南下,五月十七日,進入武陽郡,在聊城駐紮下來。

    此時,李密已經在濟北郡郡治盧縣駐紮,兵馬足有五萬,聽說隋軍殺來,李密派人加強了防守。雙方隔著大河相望,暫時陷入了對峙的局面。

    北海郡。

    劉蘭成回到了益都。山東各郡中,北海郡是一個特殊的地方,他西臨齊郡,北靠大河,東接東萊,東南是高密,南方則是琅邪郡。之所以說北海郡重要,是因為位於北海郡的大峴關緊緊扼住了南方勢力進擊的路線。南方的勢力想要奪下山東,進擊齊郡,十之**是走這條路,不然,就要翻越群山。

    北海郡如此重要,但卻不是李密的心腹鎮守,這也是李密最為無奈的地方,北海郡的綦公順、劉蘭成雖然早早就投降他,但這些土生土長的勢力,李密卻動不得。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北海郡仍然處於「自治」的情況,在北海郡,李密的話反而不如綦公順、劉蘭成兩人好使。

    劉蘭成剛剛回到益都,綦公順就匆匆來訪。作為北海郡的霸主,其實上綦公順沒有多大的雄心,他之所以起兵,不過是為了自保,誰勢力大,他就投靠誰。當初李密的瓦崗名震天下,所以他選擇投靠了李密。可是,李密將瓦崗的創始人翟讓殺死之後,瓦崗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先是被王世充擊敗,麾下大將紛紛背叛,孟海公、孟讓等人也準備脫離李密,不想再和這個瘟神一起。

    可是,李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宰掉了孟海公、孟讓,並將盤踞在齊郡的王薄滅掉,綦公順見勢不妙,立刻表示,他是忠於瓦崗的。李密當時用兵已老,兵糧也出現了短缺,於是便同意了綦公順的請降。李密讓李玄英、時德潤進駐北海郡,名為協助綦公順,實則是監視。

    綦公順當然對這種情況非常不爽,而事實上,他也不看好李密,所以才會讓劉蘭成趕往東平郡,試探李密的情況。聽見劉蘭成回來了,綦公順急忙敢去見他。

    兩人就在劉蘭成府上坐下,商談著事情。劉蘭成對李密也是不好看的,他將會議上,李密的多疑、不決,說了出來,綦公順聽了,也是搖頭。對於一個決策者來說,需要的是迅速決定事情的魄力,猶豫不決,證明他沒有底氣,沒有信心。這樣的君主、主公,跟著有什麼意義呢?

    可是目前的局勢,三方已經結盟,對大隋進行夾擊,對於綦公順來說,李密不是明主,王世充更不是明主,至於李淵,連連擺在大隋的手上,顯然更不可靠,更何況北海與大唐的國土,隔著千山萬水,投靠他,沒有半點好處。

    那麼大隋呢?先要挺過這一次三方聯盟的攻勢啊。綦公順也有些猶豫了。

    劉蘭成已經有了主意,他對綦公順說:「綦公,如今大隋看似受到夾擊,形勢危急,但實際上,形勢遠沒有那麼糟糕。」

    無論是李唐還是王鄭,都在大隋天子的手上吃過虧,而且,大隋天子多次是在看起來非常窘迫的情況下,將整個局勢扭轉。至於李密,一個目光短淺之輩,被一座堅城困了數年,能有什麼能耐?而且他居然為了錢帛,與缺乏糧食的王世充進行糧食的買賣,足以證明了他的愚蠢。

    兩人商量著的時候,李玄英匆匆而來。

    李玄英臉上帶著一絲焦急,額頭上也有著大汗,一進門,他就嚷嚷道:「郁,大事不好了!」

    劉蘭成一愣,奇怪地問道:「玄英,出了什麼事情,如此焦急?」

    李玄英看見綦公順也在,不由就是一愣,但他沒有在意這個細節,道:「剛才得到消息,徐元朗出兵兩萬,沿著濰水北上,朝著下密縣殺來。」

    北海郡和高密郡之間,有著峰巒起伏的沂山,行走不易,但如果通過濰水,就能輕易抵達下密。對於這條水路,北海郡歷來非常重視,以重兵在下密縣、北海縣一帶駐紮。

    綦公順正要說話,劉蘭成輕輕搖搖頭,綦公順與他心有靈犀,立刻閉嘴不言。

    劉蘭成呵呵一笑,

    道:「玄英,不要急,徐元朗率兵兩萬出擊,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此人愚蠢無比,不用害怕。」

    李玄英知道劉蘭成是多智之人,不然他也不會得到消息,第一時間就來尋他,當即道:「郁,這麼說來,你已經有了良策?」

    劉蘭成瞟了一眼綦公順,道:「綦公,這一次就辛苦你,帶兵兩萬,支援下密縣,玄英,你可隨綦公前去破敵。」

    李玄英一愣,有些不明白為何自己還要出征?

    劉蘭成又是一笑,道:「玄英,你若是隨著綦公出兵,若是擊敗了徐元朗,那可是大功一件,屆時,魏公對你一定會刮目相看。」

    李玄英不疑有他,當即大喜,道:「多謝郁兄,小弟若是加官進爵,一定忘不了你。」

    「可去準備準備,明日就出發吧!」劉蘭成叮囑,李玄英當即一躍而起,施禮告辭。

    綦公順有些不解,他看著劉蘭成,道:「郁,你這是何意?」

    劉蘭成神秘一笑,道:「綦公,此事難道你不覺得蹊蹺嗎?」

    「蹊蹺?何處蹊蹺?」綦公順撓撓頭,有些不解。

    「三方結盟,事情鬧得何等之大,而且這一次三方勢力出兵,恐怕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你說,徐元朗知道嗎?」劉蘭成不答反問,目光炯炯地看著綦公順,眼中有著深意。

    綦公順點點頭,徐元朗必然知道啊,三方勢力結盟足足花費了一個多月,魏征更是被大隋派出去的刺客刺傷,徐元朗怎麼會不知道呢?

    劉蘭成見他點頭,慢慢站起身來,道:「既然徐元朗知道,那麼他也該明白,三方結盟之後,聲威是何等的大,而且他還是李密的手下敗將,怎會在這個時候,進攻北海郡,難道徐元朗活的不耐煩了嗎?」

    綦公順凝神想了一想,張大了嘴巴,道:「郁,你是說,徐元朗已經投靠了大隋?」

    「這非常有可能,不然,徐元朗怎會在這個時候,選擇攻打北海郡?」劉蘭成已經猜到了一些,臉上不免露出笑意。

    「那,如今我等該怎麼辦?」綦公順皺起了眉頭,如果是這樣,北海郡就必須要做出選擇,是選擇為李密繼續效力,還是脫離李密,投入大隋的懷抱?時間已經不允許他多想了。

    劉蘭成慢慢地走回了屋子,他抬起頭,凝視著懸掛在牆壁上的地圖。綦公順也踱步走了過來,兩人並肩而立,誰也沒有說話。

    片刻之後,劉蘭成忽然一聲冷笑,轉過頭,看著綦公順,道:「綦公,你敢不敢殺人?」

    綦公順一愣之後,旋即哈哈大笑起來,作為稱霸一方的霸主,他的手上已經沾滿了鮮血,劉蘭成問他敢不敢殺人,真是可笑之極。但是,他對劉蘭成非常熟悉,知道他這麼問,一定有他的深意。想到此,綦公順用力地點點頭,道:「敢!」

    「既然敢,那麼我有一計!」劉蘭成說道,他靠近了綦公順,低聲地說了起來。

    綦公順大吃一驚,道:「郁,你說的可是真?」

    劉蘭成點點頭,道:「這只是我的猜想,但我認為,十之**不會有錯。如此一來,北海郡就危險了。」

    綦公順道:「既然如此,何不派兵把守?」

    劉蘭成又笑了:「綦公,錦上添花忽然是好,可是雪中送炭更讓人記憶深刻啊。只要按照計劃行事,日後,你我都能有一場富貴,何樂而不為?!」

    綦公順哈哈一笑,道:「大丈夫,正當如此!你我就按照計劃行事,博取一場富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