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7章 南北幾件事 文 / 一包黃果樹
大災之後的河北各郡,在大隋各級官員有效的治理下,倒也平穩度過,受災的百姓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在解決了元城縣的事情之後,楊侑帶著杜如晦、裴行儼、羅士信等人,在河北各郡微服巡視,突擊檢查賑災的情況。
一番巡視之後,楊侑對各郡各縣的官員的表現,還算滿意。楊侑在調查中,還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各郡各縣的官員,相對寒門而言,各個世家的子弟,眼界相對較高,執行力也比較強,效果相對較好,這讓楊侑對世家子弟有了新的認識。
南北朝以來,士族的羸弱不堪,並不是事實,相反,他們由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綜合素質比起寒門子弟,要高了不少。楊侑得出這個結論之後,心中的想法有了微微的改變,也更加清楚,日後大隋的國策,會走那條路。
在河北各郡巡視了一圈之後,楊侑回到了元城縣。此時的元城縣,已經人滿為患。在災民被殺之後,楊侑迅速做出了反應,給了張氏一族滿意的答案。隨後,楊侑派人貼出了告示,贏得了民心。
百姓們知道大隋天子在元城縣,於是紛紛趕來,想要瞻仰大隋天子的容顏。百姓的這種心理,造成了元城縣人滿為患,糧食也出現了短缺。幸虧崔正恆、馬周等人及時安排,做出各種有效部署,從其他郡縣抽調糧食、帳篷,這才渡過了難關。在眾人的通力合作之下,百姓沒有餓著一個,沒有凍著一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楊侑回到元城縣,立刻召見了崔正恆,詢問了這半個多月一來,馬周的表現。崔正恆對馬周倒是讚不絕口,對他的能力十分肯定,認為此人有王佐之才。崔正恆出身於大族,倒有幾分眼力。這讓楊侑對崔正恆的能力又有了幾分評價。這個崔正恆,倒是值得一用。
就在河北緊張賑災的時候,王世充也在緊張忙碌著,他將府庫的糧食動用了大半,又想盡了辦法,用錢帛換回了一些糧食,這才使得他勉強留住了百姓。他知道,逆隋給予百姓的條件十分優厚,所以,他必須要用更加優厚的條件,才能留住百姓。
幸好中原連年大戰,百姓死傷極多,許多農田已經荒蕪,王世充有充足的土地,分配給百姓。亂世之中,,只要有土地,無論在哪裡,又有多大的分別呢?所以,王世充不僅沒有流失人口,反而得到了從瓦崗逃奔而來的百姓,初步估計,至少有十幾萬人,其中青壯年大約有三萬,極大地補充了中原青壯年男丁不足的問題。
這讓王世充在喜悅的同時,心中也十分擔憂,本來大鄭就糧食稀缺,如今又多了十幾萬人,糧食更加捉襟見肘,最多能支撐到冬天,等到冬天之後,大鄭境內的百姓又該吃什麼呢?為了解決糧食的危機,王世充幾次召開了會議,商討解決這個問題。
有人說,去李唐購買糧食,可是旋即被人否決了。李唐連連大戰,本身就缺乏糧食,怎麼可能向外輸出糧食?李唐被否定之後,答案,只剩下了一個,那便是逆隋。可是,逆隋一向對糧食貿易嚴格控制,不允許流向其他國家,要從逆隋得到糧食援助,十分艱難。
前些日子,逆隋一些不要命的商人暗中偷偷輸送了一些糧食,也只有數萬石而已,根本是杯水車薪,難以解決大鄭的糧食危機。王世充覺得,至少需要三十萬石,才能讓百姓度過今年冬天和初春。
回到了洛陽的王世充,與大鄭朝廷群臣商量了許久,依舊找不到任何的辦法。王世充無奈之下,只得帶著提倡節儉,整個大鄭朝廷上下,似乎風氣正在改變。
就在此時,李世民帶著唐軍正朝著姑臧城趕去,經過將近半個月的奔波,李世民殺到了姑臧城外,在城南五十里處紮下了營寨。此時屈突通已經將姑臧城圍得密不透風,隋軍大營連綿數里,營寨之間,顯得十分有章法。李世民趕到姑臧之後,並沒有發動進攻,而是試圖將援軍趕來的消息,告訴在姑臧城的李神通。
李世民的到來,屈突通已經知道,他嚴令各寨各營,沒有得到他的命令,不可輕易出擊,若有違背將令者,殺無赦。諸位將領得到消息,心中都是一凜。屈突通治軍甚嚴,若有違抗軍命者,必當受到處罰,因此諸將都不敢多言。
屈突通派出了許多斥候,查看李世民的動向。而李世民則是親自帶著斥候,外出查看地形、軍情,雙方的斥候在姑臧城外,發生了數次交鋒,死傷了不少斥候。城內的李神通得到消息,大喜,幾乎想要衝殺出城,但屈突通在城外修建了很多箭塔,各種防禦設施完備,李神通沖了幾次,根本無法衝破隋軍的防禦,反而死傷不少,只得放棄了進攻。轉而將希望放在李世民的身上。
可是李世民面對沉穩的屈突通,一時之間,束手無策。
李世民對隋軍大營沒有辦法,而屈突通也沒有採取攻勢,他也在等待。可是,數日之後,屈突通就得到了令他十分震驚的消息:西突厥果然出兵了,並一戰擊潰了鐵勒人。契必業力僅僅帶著殘部兩千人逃到了姑臧。
西突厥出兵的消息,無疑讓屈突通有些緊張。西突厥人比起******人勢力更大,他們佔據了天山南北,西到鹹海,地方廣闊千里。西域各國,也大部分都臣服於西突厥。如今西突厥殺來,氣勢洶洶,隋軍左右受敵,行事非常危險。
屈突通有些猶豫不決,他帶兵前來,是想要建功立業,可是因為某些目的,他暫緩對姑臧城的攻擊。西突厥人突然殺來,並且大破了圍攻敦煌的契必業力,重創了鐵勒人。從另一個方面,屈突通的目的達到了,但是,卻使得他想要截斷偽唐的經商之道的想法,就此破滅。
讓屈突通有些納悶的是,方德為什麼沒有及時提供西突厥殺來的消息?面對契必業力的哭訴,屈突通思考了很久。最終,他決定撤退。屈突通的決定遭到了諸位將領的反對,有人說,西突厥氣勢洶洶地殺來,大隋如果退縮,豈不是丟盡了大隋的臉面?一群熱血青年,表示面對西突厥的挑釁,不能就這樣算了。
屈突通沉默了很久,他還是決定撤退。他下了死命令,任何違抗軍命者,軍法從事。諸將雖然十分反對,但屈突通在隴西軍的威望甚高,就算是契必業力情緒激動,也被壓了下來。
隋軍在準備了一番之後,有組織地撤退。李世民對隋軍的突然撤退,顯得十分不解,他一度以為屈突通是設計伏擊他。畢竟在隴西戰場,李世民已經吃了好幾次虧。而最近這一次,楚王李智雲更是被屈突通擺了一道,證明屈突通不僅僅是沉穩之人,更是詭計多端,需要小心防備。
等到李世民發現屈突通是真的撤退,這才追悔莫及。他急忙帶著唐軍一路追擊,但屈突通的速度比他更快,提前一步撤回了隴西。李世民追到金城,見隋軍防備甚嚴,只得撤回長安。
長安。李淵已經接到了李世民快馬送來的軍報,手中捏著軍報,李淵笑的臉上的肌肉連連抖動,秦王出馬,果然逼退了屈突通,如今,李淵正在等待著親王的戰報,他希望秦王能夠重創屈突通,如果有可能,一舉蕩平隴西,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李淵心中大悅,他手中抖著戰報,衝著太子李建成,道:「建成,世民果然不負眾望,戰敗了屈突通。如今扭轉了局勢,對於大唐來說,是好事啊!」
李建成點頭一笑,道:「父皇,秦王這一次功成,實乃是一件大喜事。不過,大唐連連征戰,兒臣認為,目前當務之急,是要休養生息,積蓄實力。等到中原形勢突變,再揮師東出,方為上策。」
李淵點點頭,道:「建成,大唐的確不能再折騰了。就依你所言。」
李建成忽然歎息一聲,道:「父皇,兒臣已經得到消息,史萬寶試圖劫走竇建德,但功虧一簣,被隋人殺死。」
李淵踱步,道:「史萬寶跟隨大唐良久,這一次可謂為國捐軀,你可要妥善安置他的家人,不能讓天下人失望。」
「喏!」李建成回答著,又道:「父皇,兒臣有一個想法。」
「你說。」李淵點頭。
「父皇,楊侑任命屈突通為隴西道總管,有著極大的權利。這一次屈突通撤兵,遠在河北的楊侑必然不知道其中的內幕,兒臣以為,可派人在河北散佈謠言,就說屈突通欲反。屆時,就算不能逼反屈突通,至少也能讓楊侑撤了屈突通的隴西道總管一職。」李建成瞇起眼睛笑道。
李淵負手踱步,思考了半響,道:「此計不錯,你可速速派人在河北散佈消息。不,不僅僅是河北,巴蜀是逆隋的老巢,如今楊侑不在,巴蜀若是知道屈突通欲反,恐怕會殺了屈突通全家,這樣一來,屈突通恐怕就真的反了!」
李建成眼睛一亮,他拱拱手,道:「父皇所言極是,兒臣這就去準備,務必將此事辦得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