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一卷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第四十九章 請罪甘露殿 文 / 莫語晴1
太子六率向左右金吾衛投降後,李治就陪同太子承乾前往皇宮甘露殿。太子進入了甘露殿,李治則在甘露殿門外跪了下來。
清早,含元殿外,文武群臣都在等候上早朝,突然皇帝身邊的大太監王德從含元殿裡走了出來,拿出聖旨讀到:「今太子承乾、侯君集等涉嫌叛逆,從今日起,封存一切東宮印信,侯君集等革除所有職爵。欽此!」接著王德又說:「陛下有令,今日早朝取消!」
文武群臣此時才知道太子承乾、侯君集等叛逆,不過聽聖旨說,涉嫌叛逆,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麼文章?
甘露殿,皇帝李世民和太子在一起,皇帝李世民對著太子說:「你在東宮和晉王在一起說的話,我知道了。確實我對你太過苛責了。我只希望你能做的更好,沒有考慮過你能不能承受,委屈你了。」
太子承乾連忙說:「對不起,父皇。兒臣錯了。兒臣不想做這個太子,真的不想做這個太子,做這個太子太累了,兒臣受不了啊。可是兒臣又不能不做這個太子,如果魏王做了這個太子,兒臣還有兒臣親近的人都會有殺身之禍。兒臣實在是備受煎熬。每天我都夜不能寐,每次剛剛入睡都會被惡夢嚇醒。如果可以,兒臣真的願意卸下身上的這副擔子,這副如山般重的擔子。兒臣寧願和家人在一起,休閒時可以讀讀書,寫寫字,作作畫,兒臣覺得那樣就挺好。」
皇帝李世民說:「你確實不適合擔大唐這副擔子,魏王也不適合,你覺得晉王如何?」
太子承乾說:「九弟?九弟,我覺得他比我合適,他做太子,我、和我親近的人,生命都會得到保障。」
「你也覺得他合適?」皇帝李世民說。
「是,兒臣也覺得九弟合適。」李承乾肯定的回答。
而此時,甘露殿外,自從李治跪下後不久,武媚娘就來到了李治身邊,跪了下去。又過了不久蜀王李恪和蜀王妃、李欣、李貞等人也跪在了李治身邊,希望皇帝能饒恕太子。跪了一段時間,李治見李承乾還沒有出來,於是朗聲反覆背誦道: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希望皇帝能夠想起長孫皇后,想起太子承乾的母親,饒過太子承乾。可是又跪了一段時間,太子承乾還沒有出來。於是李治又背誦道: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甘露殿內,一名近侍走過來對皇帝李世民稟報說:「甘露殿前,晉王、蜀王、李欣等陛下的兄弟、子侄都在那裡跪著;含元殿前,先是程處默、程處亮等武將子弟在那裡跪著,後來房遺直、房遺愛等文臣子弟也跪在了那裡。現在諸位文臣、武將因為自己的子侄已經牽涉進來,也都跪了下來。聽說,就連生病中的房玄齡房相,魏征魏相也在來的路上。
皇帝李世民說:「這也是李治早做好的準備,發揮了作用。魏王呢?只聽說有李欣,魏王呢?」
近侍回答:「早上頒布聖旨後,魏王就已經帶著手下回魏王府慶賀了。李欣是偷偷跑出來的。」
「這個不顧兄弟情義的逆子。」李世民憤怒的說。
沉默片刻,皇帝李世民又說:「下令吧!廢除承乾太子之位,貶為恆山王,即日遷出長安。日後享受親王禮遇和待遇。侯君集三日後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