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一卷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第五十二章 朝堂突變 文 / 莫語晴1
而正在此時,李泰的重要支持者中書侍郎岑文本卻上奏道:「微臣認為魏王李泰不適合做太子。微臣願揭發魏王誹謗皇帝、陷害太子、排擠忠臣、安插私人、接受賄賂、謀害晉王、勾結吐蕃、以文邀寵、結黨營私、誤國誤民十條大罪。希望不要立這個滿口仁義道德,實則無情無義、不忠不孝的小人為太子。李泰驚呆了。似乎從雲端,一下子被人踹了下來。他盯著岑文本良久,之後就拿著上朝用的笏板朝岑文本打去,口中還憤怒的說道:「我打死你這個小人,你這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我打死你…」群臣連忙將魏王拉住。
而此時,李泰的另一位支持者御史大夫蕭禹也說:「臣附議岑文本岑大人的奏言,並可以為岑大人的奏言作證。臣還要參奏魏王李泰在朝堂上毆打朝廷重臣,有失朝廷體面。希望陛下能夠嚴懲李泰。」
魏王李泰又盯著蕭禹,把手中的笏板向蕭禹扔了過去,並吼道:「我要殺了你們,殺了你們這群小人……」
而之後,魏王一系的很多官員也紛紛諫言,支持岑文本、蕭禹,希望皇帝能夠嚴懲李泰。李泰看著曾經的支持者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和現在一張張要置自己於死地的嘴臉,氣憤不已,指著他們說:「你們…」
說罷,一口鮮血噴了出來,暈了過去。皇帝李世民立即命令太醫對李泰進行救治。
朝臣們被早朝發生的一幕幕驚呆了,紛紛在問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支持魏王李泰的人馬會紛紛倒戈?為什麼即將當上太子的魏王,會被自己的人馬拋棄,還又被他們指控,紛紛要致李泰於置死地?
而此時,河間郡王李孝恭、禮部尚書李道宗想起了李治的那句話「我想請各位看一場大戲…」,不禁輕輕的念了出來,文武群臣聽到這句話後,都恍然大悟。心想晉王肯定早就知道今天早朝要發生這樣的事,莫非這一切是晉王安排的?
皇帝李世民看著吐血暈過去的魏王李泰,又看看原本支持魏王李泰的人馬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指著自己面前他們剛才舉薦魏王李泰為太子的奏折說:「那這些奏折是怎麼回事?」
岑文本、蕭禹等一干魏王系人馬說:「這些奏折都是魏王逼著我們寫的,如果我們不寫,魏王就要殺了我們。」
皇帝李世民憤怒的說道:「魏王他敢逼你們寫嗎?他只是你們的一個玩偶,他能控制住你們嗎?」
接著皇帝李世民又盯著李治說:「這些人不是你的人吧?今天的事,也不是你安排的吧?」
李治不卑不亢的回答:「我沒有和這些人有過接觸,今天的事,也絕對不是我安排的。」
皇帝李世民又對著岑文本說:「將近二十年了,我知道你一直在下一盤大棋。縱觀我大唐朝堂,智謀之士,數不勝數,可是要論心機,論城府,論忍耐,你排在第一位,我都深感佩服。二十年前前,我無意中察覺,你在做一些事情,這些年,我一直在想,你到底再做些什麼?我不懂,實在是不懂。所以我只能提防著你,只授予你中書侍郎的職務,卻沒有授予你中書令這個職務。今天,你告訴我,這二十年,你到底在幹什麼?」
岑文本看著皇帝,有些話他想說,可是當他知道今天早上的事,晉王李治竟然提前知道了,以他謹慎的性格,他又選擇了不能說。
皇帝李世民看著岑文本不說話,又看看蕭禹,蕭禹也不說話。於是,就看著李治說:「整個朝堂上,除了岑文本、蕭禹,也只有你是位明白人了,你來解釋吧?」
「是,兒臣遵命!」李治回答。
李治站了出來,對著文武百官說道:「我呢,以前住在皇宮時,閒來無事,就對每一位大臣進行過詳細的分析,從他的背景到他的社會關係,從他以前所做的事到他現在的職務、性格,都進行了分析。(這也是李治重生前的經驗,中國是個人情大國,每個地方各種關係都是複雜無比,有的人仗著關係,囂張跋扈;而有的人有著背景,卻低調忍耐。這就需要,你能進行分析,知道有背景的,能不惹就盡量不惹;情況不清楚的,就少接觸,萬一他和其他領導有關係,你接觸他了,說了很多其他領導的壞話,他一傳,那豈不是自找麻煩嗎?這也不是要害人,純粹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結果,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支持魏王的人,除了山東豪族外,其餘的人100個人裡面就有90個人和前隋舊臣有關係,如御史大夫蕭禹就和前隋隋煬帝皇后是姐弟關係。於是我就在想為什麼這麼多的前隋舊臣願意支持魏王呢?我一直也沒想明白。直到我去了蜀地,碰到了滿腹心事的蜀王李恪,我才想明白,岑文本、蕭禹他們支持的不是魏王,而是蜀王。因為蜀王不是長孫皇后的兒子,而是隋煬帝的女兒楊妃娘娘的兒子。所以他們想通過扶持魏王,達到讓太子倒台,讓魏王也做不了太子的目的,他們最後再扶持蜀王做太子。這件事難度很大,可是他們今天就要做成了,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岑文本岑大人、蕭禹蕭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