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船幫老大

《》第一卷 潛龍勿用 第379章 待戲 文 / 一劍封喉

    王司令端坐在會客廳裡,左邊是萬洪天,右邊是李團長——

    王司令極瘦,萬洪天極胖,李團長胖瘦適中。

    王司令穿著的一身軍裝,顯得鬆鬆垮垮,使人疑心那軍裝是套在幾節竹竿上。萬洪天穿著斜襟毛領長大褂,卻又顯得鼓鼓脹脹,似乎那大褂是蒙在一塊大石頭上。惟有李團長,一身軍裝著身,得體,自然,大方……

    昨天發生在徐家棕貨鋪的事兒,萬洪天第一時間便已知曉,他幾次想親自前往處理,思謀之後,還是沒有前往。

    萬洪天在想:陳叫山縱是百般厲害,如今他終究來到了梁州城,梁州城是什麼地方?是我萬洪天的一畝三分地!且看他陳叫山到底幾斤幾兩,能吃天,還是吞地,姑且一觀……

    另外,對於兒子萬青林,以及護院統領肖占麟,萬洪天存有考察之心,想知道他們,究竟淘涮得如何,在陳叫山面前,是吃虧,還是佔便宜,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人處江湖,猶若相互對照,小圓鏡能照人臉,大方鏡能照人全身,好刀總須硬木試,堅堤還要大水沖,且由著他們鬧騰去……

    倘使一點芝麻事兒,我萬洪天立時便出了場,且不說事情辦得如何,總歸說來,都是給陳叫山撐了臉面。

    因而,萬洪天穩坐家中,始終未出。

    事畢之後,萬青林和肖統領回到萬家大院,向萬洪天一番匯報,萬洪天又主動詢問其細枝末節處。尤其當肖統領義憤填膺,說到陳叫山要萬少爺將地上的銀元撿起來時,更是怒不可遏!

    萬洪天當下便發飆,呵斥了萬青林和肖統領,「朝地上扔錢,本就落了下乘,還辯個什麼?男子漢大丈夫行事,拿得起,放得下,既然錯一步,便要挽回一步,豈可拿無理當硬氣?荒唐得很……」

    萬青林和肖統領被訓了頭頭是道,乖順順地低著頭,不敢再吭聲……

    待萬青林和肖統領走後,萬洪天一人兀自思索,想到萬青林提說起的,關於陳叫山與李團長一番對話,尤其是陳叫山與韓督軍交情不淺之事……萬洪天手便微微有些發抖,端在手裡的茶碗,歪歪斜斜,差點潑灑自己一身茶水……

    今兒一早,萬洪天在後花園裡打了一通拳,吃罷早飯,總覺著心中被什麼東西堵著似的,必須要取掉方才舒服。思來想去,萬洪天覺著,應該去一趟駐防軍府,找王司令諞一諞的……

    話說王司令前幾天去了羌州,視察三省交界之地的佈兵情況。

    王司令並非行伍出身,早年間曾去南洋讀書,懷一腔報國之志,回到國內後,卻遇上了軍閥混戰的時局……

    唏噓迷惘之下,王司令以為:混亂時局裡,空有熱血與才情,不僅是無用武之地之悲,更是倫理綱常屢遭羞辱之殤,於是,便投筆從戎,置身於疆場!

    王司令在韓督軍麾下,雖無衝鋒陷陣之勇,但寫寫抄抄,算算畫畫,對於韓督軍那樣的武夫性格之人,確是幫了不少忙……

    待中原之境,稍一平定安穩下來,韓督軍受上峰指示,也搞「親信諸侯」那一套。在輪到王司令頭上時,韓督軍思來想去,認為梁州、樂州等地,深處群山夾抱之間,僅僅憑借山峰之天塹,便可防禦外敵,固若金湯,如此,十分適合王司令這般的文職將領!

    昨天從羌州歸來,剛一回到梁州城,李團長便向王司令,說起了徐家棕貨鋪的事兒。王司令沉吟片刻,兀自說了一句,「那還真是好,這一下,有的好戲看哩……」

    李團長乃是真刀實槍,炮火硝煙中,摸爬滾打出來的鐵血軍人,奈何雖有勇猛,卻乏戰功,軍糧吃了好多年,到頭來,卻還是個不上不下的境地,倒成了王司令這種文職軍人的馬前卒。

    為此,李團長常常暗自歎吁,總覺得老天爺對自己不公,又似乎對王司令一類人太好,但這些不滿與唏噓,只可藏在心底最深處,不敢表露出來……

    每當夜深人靜,輾轉反側之時,李團長猶然覺得:假如自己和王司令的位置,調換一下,自己來當個梁州駐防軍的一把手,王司令來輔助自己,文武張弛,或許更好哩!若論殺敵,得見,摸得著的戰功,不管咋說,自己也總比王司令多啊……

    因而,昨天在徐家棕貨鋪,當李團長聽聞陳叫山的話,進一步確認了,自己之前對於陳叫山與韓督軍交情的傳言理解。李團長當下心念大變,認為陳叫山非但不能逗惹,反而可以好好利用之……當然,這就跟打仗一樣,只是一個大致的行軍進攻方向,仗能打到個怎樣的程度,自己的官位,能發生出怎樣的變化,這都看造化了……

    王司令一句「有好戲看」的話,猛地點醒了李團長,李團長一回味:是啊,在整個梁州駐防軍所統管的區域裡,若論能提抓起來的硬實人物,也就是樂州盧家陳叫山,梁州萬家萬洪天,除此二人,再無硬茬人了……

    樂州與梁州,陳叫山和萬洪天,距離六十里左右,常理說,倒也不磨不擦,相安無事的。但偏偏一條凌江,自西流來,貫穿梁州、樂州,向東流去。樂州盧家大船幫,梁州萬家大船幫,因著這一條凌江,因著這一方土地,因著各自的買賣和利益,怎會不磕磕碰碰呢?

    這正是,要想看火花,就得石頭撞,手裡兀自攥一塊石頭,再硬,再光,也沒有火花可看哩……

    李團長便悟出來了在樂州陳叫山與梁州萬洪天之間,身為駐防軍的長官,自己和王司令,都會在這一場戲中,擔當重要角色!當然,誰的戲份多,誰的好處便多,於個人之發展,益處便多!

    好戲自是好戲,想唱好,也就越發難:唱得好的,是左聽絲絃,右聽鼓點,甩袖,撩袍,抖髯口;唱不好的呢,這邊踩錯了步,那邊有聽岔了對詞,真是水缸裡洗茄子,按下此,浮起彼……

    現在好了,萬洪天前來拜訪,屁股還沒坐熱乎,陳叫山又在昨日徐家棕貨鋪之事的事主,張五爺之陪同下,也趕來了現在,真是到了唱好戲、聽好戲的時候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