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張翠山新傳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帥 文 / 胡壹刀

    日過晌午,張翠山帶著兩萬精兵,押解著糧草器械終於趕到了聊城府。

    「大當家的,你終於來了!」張翠山一到,郭子興心神大定。

    「子興,你做得很好,聊城府的準備本就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能打退韃子的進攻,當居首功!」郭子興一臉的疲憊,心下卻是一暖,有張翠山這句話就夠了。

    「大當家,若非劉兄前來助陣,聊城府怕是已經被韃子佔領了。」郭子興心胸坦蕩,自是不會埋沒了劉福通的功勞。

    「賢弟,你是什麼時候過來的?」張翠山顯然也沒有料到劉福通來得這麼快。

    「嘿嘿,大哥,黑水、紅巾是一家,何必分什麼彼此,共抗韃子是應該的。」劉福通難得的謙遜了一回。

    又過了半日,煙台府的駐軍將領程峰也帶了一支騎兵趕來,看到聊城府遍地屍骸,不由得勃然色變,這一戰惡戰實是令人驚心,殊不知是張翠山刻意保留著沒讓人打掃,是用來提升將士們的士氣的。

    緊跟著,唐文超、王士誠、胡威等黑水軍將領陸續帶兵趕到,張翠山沒讓他們進城駐紮,而是集合到一處訓話,之前郭子興曾經說過,聊城的兵馬雖然不下於蒙古軍,卻戰意不高,沒了士氣這仗可怎麼打。

    「將士們,韃子大軍用他們最精銳的部隊攻城聊城府,而我們的將士們多是新兵,在器械和戰力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奮勇殺敵,打退了敵軍,這一仗他們打得很辛苦,也很出色,韃子的主力部隊很快就要到了,我們也要做到和他們一樣棒,能不能做到?」

    「殺光韃子,替死去的兄弟們報仇!」唐文超最會煽動人心,緊跟著大吼了一聲。

    「殺光韃子,為兄弟們報仇!」守軍和援軍齊聲大喝。

    這一刻,丘八們的士氣達到了一個巔峰。

    張翠山滿意地看著隊伍,英俊的臉龐上露出一絲笑意。

    「大當家的,如今各地的兄弟陸續趕來,再加上劉將軍所率的紅巾軍,差不多已有十萬之眾,韃子就算來再多的人馬也不足為慮,你為何愁眉不展的呢?」回到中軍帳之後,田豐看出了張翠山的擔心。

    張翠山一臉苦笑:「不瞞田兄,黑水軍成軍不久,並未經歷過如此大戰,尤其是處於防守一方,這一仗,不好打啊!」

    「論兵力咱們和韃子大軍不相上下,但聲勢未免卻弱了些,善長有一計,請大當家斟酌一二。」李善長站了出來。

    「都是自家兄弟,善長有話不妨直言。」張翠山擺手示意。

    「名不正則言不順,黑水軍既然想壯聲勢,何不先正名,以善長愚見,大當家該稱王!」

    「稱王?」帳中的文臣武將聞言眼前一亮。

    張翠山不置可否,李善長又續道:「雖說咱們只有五府之地,但山東、河北、河南、山西四地誰不知道您的大名?與蒙古韃子作戰在即,先封王再作戰,挾此大勢一舉克敵,打出咱們黑水軍的威勢!」

    「依我看封王還真算不了什麼,韓山童屢戰屢敗都自稱明王,讓你跟他平起平坐還真是委屈了。」周若水一向對韓山童不感冒,認為封王也算不了什麼。

    一眾武將又是議論紛紛,都支持張翠山自立為王。張翠山自是明白這幫人存的是什麼心思,自己一旦封王,黑水軍的各路將領水漲船高,地位自然也要提上去。

    「還是封帥吧,韃子大軍壓境,封帥就足以鼓舞將士們的士氣了,步子一下子邁得太大不太好。」劉伯溫考慮到封王之後,張翠山遭到打壓面實是太大,一方面蒙古軍肯定不會善罷干休,而紅巾軍也未必會支持。

    張翠山重重地點了點頭,一眾手下還要再勸,張翠山揮手打住:「就依伯溫的意思吧,大將在即,各位將軍好好休整一日,派出斥候,嚴密打探韃子的消息,不容大意。」

    接收聊城府的佈防之後,張翠山已經派出三路斥候,由特種營的士兵擔任,每隊一百人,此戰太過重要,用的已是最強的戰士。

    「大帥,韃子的優勢在於野外作戰,咱們與其相拼怕是佔不了什麼便宜啊!」田豐對此頗有顧慮。

    表面上看,黑水軍的戰力不下於蒙古騎兵,可實際上是提前作足了準備,每一戰,甚至第一步都經過嚴密計劃之後才實施的。()

    「韃子勢大,一旦讓他們齊集大軍,完成了攻城的準備,那想打贏這場仗就不大可能了。」劉伯溫在一旁向田豐解釋。

    張翠山也開口了:「田兄有所不知,這是咱們和韃子大軍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交鋒,如果據城而守,雖然也能拒敵,卻於士氣不利,所以這第一戰一定要出城打,而且還要戰而勝之!」早就和劉伯溫定下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此時說出來信心十足。

    營房裡寂然無聲,所有的人都卯足了一股勁等著明天開戰,力求在戰前將自己的狀態提升到最佳的狀態。

    只是張翠山不知為何泛起了一絲躁意,這次來聊城莫非會有大事發生不成?

    蒙古軍前軍大營。

    「末將連番失利,還折損了王爺五百飛鷹鐵騎,罪該萬死,請將軍降罪!」布諾撲通一聲跪下,腦袋垂了下去。

    「本將明白你的心意,怪只怪咱們運氣不濟,不過王爺既然到了,他們的好運氣也該結束了。」察罕並未為難布諾,反而神色平靜地勸解著,一副黑水軍大難臨頭的口氣。

    「要不是劉福通帶兵相助,聊城府早就被你給打下了。」布諾還在憤憤不平。

    「敗了就是敗了,下一場再好好打就是。」察罕並未責備布諾,顯是知道對手的厲害。

    「多謝將軍!」布諾拱手道謝。

    「咱們是兄弟,何必如此生分,這次的失利我先幫你壓下,不過不允許有下一次了。」察罕對這個義弟頗為照顧。

    「知道了大哥!」

    第二日一早,張翠山親自敲響大鐘,所有的將士集合,做好戰鬥準備。丘八們都很期待下一步的行動,個個磨拳擦掌,興奮無比。

    張翠山親自帶隊,出城不過十里,就和蒙古的前路隊伍照上了面。

    「察罕!」張翠山眼尖,老遠就看到陣前橫槍立馬一員戰將,正是新一代的領軍人物察罕。

    他這次捲土重來,莫非有了十足的把握拿下聊城府麼?張翠山心下猜疑,打馬上前。

    「久違了察罕將軍,想不到這麼快你就領兵南下了。」二人也算老相識了,張翠山笑其數戰無果,屢敗屢戰。

    察罕鐵青著臉道:「張翠山,你先別得意,這次領兵的並非本將,本將只是大軍的前鋒罷了。」

    「那領兵的莫非」張翠山心下一沉,以察罕的身份甘願作先鋒,那一軍的主帥肯定更是不凡,該不會是伯顏親至吧?

    「你很快就會知道了。」察罕淡淡地回了一句,掉轉馬頭回歸本隊。

    「殺!」兩軍列陣嚴待,張翠山和察罕幾乎是同時喊出,二人交手多次,知根知底,連單挑的環節都省了,直接驅動大軍作戰。

    雙方各有一陣騎兵朝敵方的陣地發起了衝鋒。蒙古軍方面出動的是一千飛鷹鐵騎,離著老遠就搭上了長箭,兩輪射擊之後又將背後的短矛拋出,若是碰上一般的騎兵隊伍,非得死傷慘重不可。

    不過,蒙古軍來勢洶洶,卻未達成什麼有效的戰果,他們的對手亦是一身黑甲的重騎兵,連戰馬也配上了鎧甲,刀槍不入,三輪攻擊打了水漂。

    偏巧張翠山和察罕存了同樣的心思,飛鷹鐵騎和特種鐵騎俱是重騎兵,本該當作壓軸出場的存在,二人開場就想給對手來個下馬威,不約而同地將戰力最強的兵種給用上了。

    黑水軍射了兩輪箭之後發現無效,立馬換成了破山弩,將衝在前面的飛鷹鐵騎射了個人仰馬翻,可惜距離近了,不然能連發三次,否則連蒙古軍的鐵甲也擋之不住。

    兩軍狠狠地撞上,頓時展開了肉搏戰。

    蒙古騎兵的經驗豐富,哪怕是黑水軍中最精銳的隊伍特種營,在實戰上亦是遜了一籌,除了衝鋒時略佔上風,一旦陷入混戰,頓時不敵。

    兩隊騎兵都是精銳之師,特種重騎統領胡威立即改變戰術,不求傷敵,以七人為一隊,結陣自保,任是蒙古騎兵衝起鋒來無孔不入,卻也守得水洩不通。

    「看槍!」張翠山自是和察罕交上了手,察罕一如既往的霸道,但見他槍勢如龍,凌厲不凡;張翠山的槍法則是以守為主,槍勢猶如江水般連綿不絕,短時間內二人誰也壓制不了誰。

    鬥得久了。察罕漸佔上風,二人此番馬上相鬥,張翠山依然是遜了三分。察罕越戰越勇,眼見張翠山一槍使老,大喝一聲,飛龍槍狠狠地掃了過去。

    張翠山閃避不及,袖子一揚發出一支破山弩箭,將飛龍槍頂了回去,再鬥數十合,張翠山後勁悠長,二人已經持平,誰也奈何不了對方,察罕見戰張翠山不下,正待收兵,忽聞隊伍後方一陣大亂,正是程峰帶兵殺入軍中左翼,這才知道中了張翠山的計。

    程峰虎吼一聲,鬼頭刀上下翻飛,將蒙古軍砍得東倒西歪,從左翼殺了進去。

    察罕中伏之後心下大急,可是張翠山纏住他不放,只得派布諾去退程峰;剛想鬆一口氣,忽地右翼又襲來一軍,打頭的正是郭子興,又連忙派巴特抵住;正面張翠山並未撤軍盯得正緊,嚇得察罕也不敢回軍。

    張翠山、程峰、郭子興三路將察罕軍包圍,此時雙方已是投入六萬兵力,喊殺聲十里之外依稀可聞。

    「該咱們了!」劉福通一聲令下,埋伏在三里之外的紅巾軍騎兵也加入了戰場。此時幾路精銳已被纏住,劉福通帶著五千騎兵如入無人之境,殺得蒙古軍哭爹喊娘,戰騎所過之處一倒一大片,蒙古軍中竟是無人能擋其一合。

    「胖子休得猖狂,你爺爺在此∼!」魯平眼見小劉盡情屠戳袍澤,拍馬趕上,當年他被小劉差點打成殘廢,將養了大半年才痊癒,此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可惜魯平的功夫還是不行,三十餘合之後,狼牙棒被小劉一槍挑飛,又重重地在脅下掃了一槍,護衛拚死搶上將其救回,魯平僥倖揀了一條命,狼狽逃竄。

    至此,蒙古軍前路三萬大軍大敗虧輸,黑水軍贏了第一陣。

    察罕領著不到一萬敗軍倉惶撤離,張翠山並未追擊,收兵回營。

    蒙古軍吃了敗仗,神情低靡,連做飯都沒心思了,察罕還沒站穩腳跟,就有黑水軍的使者上門了。

    「奉大帥令,雙方半個時辰打掃戰場,請察罕將軍派人過去吧!」

    「大帥?莫非是張翠山自行封帥了?」察罕被這個稱呼給搞懵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