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找銷路 文 / 老周小王
五月份之後,羅家灣公社一些農民種的蔬菜有一些成熟期短的比如小白菜等等都快可以上市了,這讓農民們都是喜上眉梢,因為馬上就可以看到收入了,羅家灣公社雖然已經實現了包產到戶,極大的激發了農民們的勞動積極性,糧食產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長,可是農民的現金收入卻還是非常少,因為農民還要交公糧,在交完公糧,留完口糧之後糧食剩下也不算太多了,而且糧食還不能自由買賣,所以農民一年能有幾塊錢的現金收入就算不錯了,甚至有的農民一年的現金收入都還不如自己借的債,沒辦法,雖然吃的東西可以自己在地裡種,可是有些生活必需品還是得用錢買吧?生了病上醫院也得要錢吧?
過了這麼多年資不抵債的日子,現在總算看到來錢的路子了,這讓農民們怎麼能不高興呢?
這年頭的蔬菜雖然不值錢,一斤也就幾分錢,可是一家人種個幾畝地蔬菜,又用的是省農科院培育的良種,前前後後收個幾千斤到上萬斤還是沒問題的,只要全部賣出去,就是一兩百塊錢的收入,除掉成本,純收入也有上百元,這在當時對農民來說可是一筆巨款了;另外,每戶農民再養上幾十隻雞、鴨、鵝一類的家禽,養上幾頭豬,平時可以賣蛋,到了年底,把這些家禽、家畜一賣,至少又是好幾百塊錢的現金收入,這樣的日子想想都讓農民們喜笑顏開啊。
不過現在有個問題,那就是這些農副產品的銷售問題,因為這樣大規模的發展農副產業,在現在這個商品流通並不是很暢通的年代,這麼多農副產品是不可能靠農民自己去銷售的,一來數量太大,天氣也越來越熱,農民沒辦法在有限的保鮮期內將這麼多農副產品都賣出去,二來現在正是農忙期,在這個基本上沒有任何農業機械的年代,田里的事情全靠人力,所以農民也抽不出人手去銷售這些農副產品。
所以現在必須要為農民的農副產品找到一個可靠的銷售渠道。
江一帆親自找上了羅家灣供銷社的主任黃元良,請他幫忙組織銷售羅家灣農民的農副產品。
黃元良沒有二話,一口答應了江一帆的請求,他對江一帆道:「江書記,沒有問題,我也是羅家灣人,這件事情是我應該做的。」
江一帆看到黃元良答應得如此爽快,大喜道:「那這件事情就拜託你了,黃主任,謝謝啊!」
黃元良擺了擺手道:「江書記你說這話就有點見外了,我也有好多姐妹、兄弟和親戚都是種地的農民,他們都種了蔬菜,我做這件事情也是幫助我自家人啊。」
得了黃元良的承諾,江一帆也就放下心來了,這個黃元良可是個能人,他今年三十來歲,不過在供銷社已經工作了十幾年了,足跡遍及全國各個省市,幾次榮獲省勞模,在前年當上羅家灣供銷社主任後,把羅家灣供銷社辦得紅紅火火,可以說在商業上他有著不一般的天賦,所以這件事情交給他是非常合適的。
黃元良能夠這麼爽快的攬下這件事情當然也有他的原因,第一,他是羅家灣本地人,幫助自己的父老鄉親增加一些收入他當然願意了;
第二,江一帆是羅家灣公社的黨委書記,一把手,據說也是現在的縣委書記周東平面前的紅人,雖然供銷社是垂直單位,理論上公社政府管不了供銷社,可是黃元良也犯不著去得罪江一帆啊;
第三,黃元良對於銷售這些農副產品很有把握,在這個年代,全國都面臨著農副產品短缺的問題,羅家灣公社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再多,在省城江城和都安地區所在地都安市這種規模的城市裡,那連一個浪花都翻不起來,而且黃元良在供銷社工作了這麼多年,在江城市和都安市都有不少關係,實在找不著銷路,找這些老關係幫個忙還是做得到的。
黃元良做事情也很雷厲風行,在答應了江一帆之後,他馬上把這件事情當做了他的工作重點,連續親自跑了幾趟江城和都安,跟兩個城市的幾家副食品公司和大型企業的集體食堂訂下了農副產品的供銷合同,那幾家副食品公司和大型企業的集體食堂對於自己找上門來的黃元良非常歡迎,因為他們也正在為農副產品的貨源而發愁呢,現在有人自己找上門來,他們當然高興了。
這幾家副食品公司和企業的規模都很大,都有自己的貨車,所以運輸問題也一併解決了,到了農副產品的收穫季節,他們會自己派貨車來拖貨,然後跟羅家灣供銷社結帳,羅家灣供銷社再分別跟各個農戶結帳。
解決了這件大事,江一帆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而他對黃元良的印象也非常好,這位黃主任也是個干實事的人,能力強,做起事情來雷厲風行,效率非常高,這麼一件大事他在一周內就全部搞定了,而且他的為人也非常正派,確實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當這個星期天江一帆回家之後高興的對江海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江海也是很為江一帆高興,地方政府鼓勵農民發展農副產業當然是思路對頭,可是如果農副產品生產出來卻銷售不出去的話,那就會嚴重挫傷農民的積極性,也會損傷地方政府的威信,這種事情在江海的前世是屢屢發生,所以江海也一直向江一帆強調銷售的重要性,現在銷售問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至少可以說江一帆去羅家灣的頭幾個月已經向沙陽縣黨委、政府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不過江海也向江一帆提出了建議,他讓江一帆要經常向縣委匯報一下工作,要不然的話,他哪怕工作成績再出色,上級領導看不到也是枉然,不能光埋頭拉車,有時也要抬頭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