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一百零一章 再次搬家 文 / 老周小王

    上一次沒能當上羅家灣公社主任的呂光忠這一次得了個意外之喜,他直接從黨委副書記接任了黨委書記,雖然只是一字之差,可是這一步也是踏得扎扎實實。從副科到正科,這個坎也是有無數人一輩子都跨不過去啊。

    呂光忠也知道,如果不是江一帆對自己的推薦,縣委也不大可能會讓他如此順利的接任一把手的位置的。

    而呂光忠的副書記位置,由宣傳委員諶世英接任了,新的宣傳委員是從縣裡調了一名幹部過去。

    在江一帆離開羅家灣公社,調任縣裡的那一天,羅家灣公社幾乎所有幹部都自發的來歡送江一帆,許多羅家灣的農民們也自發的參加了歡送儀式,在江一帆坐上縣裡派來的吉普車時,現場所有人都為江一帆送出了熱烈的掌聲,許多人的眼眶裡還噙著淚花。

    很多人都捨不得江一帆走,可是他們也知道江一帆這一次是陞遷,對他是好事,所以對他的離開也是非常高興的。

    江一帆臨上車之前,和呂光忠、杜建元等公社幹部都握了手,勉勵他們繼續把羅家灣的各項工作幹好。

    呂光忠代表所有的公社幹部對江一帆說道:「江書記,你放心,我們一定會按照你留下來的思路,把羅家灣的各項工作繼續幹好,不會丟你的臉的。」雖然江一帆現在已經是副縣長,可是羅家灣公社的幹部們還是習慣性的叫他江書記。

    江一帆到縣裡上任之後,沙陽縣委也為他開了一個熱烈的歡迎會,在會上,周東平笑著對江一帆道:「一帆同志,你在羅家灣公社把農業工作搞得風生水起,現在你要管全縣農業了,有信心讓全縣所有的公社都變得跟羅家灣一樣嗎?」

    江一帆知道,既然現在他成了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那麼縣委肯定是要問他這個問題的,所以來之前他也打了腹稿,在沉吟了一下之後,江一帆回答道:「短期內要讓全縣所有的公社都變得像羅家灣一樣不太現實,因為沙陽縣東西兩端的地理條件完全是兩個極端,東邊大都是平原,而西邊則大多是丘陵地帶,西邊的自然條件跟東邊比起來差得太多。所以現在我們只能因地制宜,東邊的平原地帶可以大規模的推行羅家灣經驗,而西邊的丘陵地帶適合發展怎樣的農業產業,我準備去省城農科院找專家來現場考察,通過他們現場考察得出的結論再來確定發展哪些產業。」

    「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自然條件,總能找到合適的產業發展,而我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改變幹部的思想,現在是一個改革開放的大時代,我們不能死抱著老的教條不放,而是要放開我們的思想,只有放開了思想,才能打破桎梏,讓我們的經濟活起來,讓我們的發展速度變快!」

    江一帆的話說完後,現場所有的縣委常委和副縣長們臉上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而周東平更是率先鼓起掌來:「一帆同志說得好啊,我們就是要放開思想,一心發展,不能死抱著老的教條不放了。一些老的教條已經落後於我們這個時代,嚴重的桎梏了我們的思想,像這樣落後的東西我們就要靈活的去改變它們!所以,接下來,縣裡的工作要重點放在宣傳和幹部教育上,要讓我們的幹部認真的學習中央精神,多多吸取經濟發達地區的經驗,切實改變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到發展經濟上來!」

    對於江一帆當上副縣長,最高興的人是何玉萍,她並不是因為丈夫陞官了才高興的,她的高興是因為丈夫調回縣裡了,可以天天跟家人在一起了,而還有一件事情讓她高興,那就是他們家又要搬家了。

    他們的新家在縣革委會大院裡,革委會大院位於沙陽縣城的最高點——文廟山,文廟山位於縣城中央,因為山上有一座文廟而得名,它雖然稱為山,可是只是個小山包,高度大概就只有一百多米吧,縣委、縣政府同樣也在這個大院裡,而縣領導們的住房在山頂上。

    文廟山頂就是縣城的最高點了,這裡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環境非常好,確實是個居住的好地方,而且在自己家的陽台上就可以看到整座沙陽縣城。

    縣政府給江一帆家安排的是原來的縣長熊志華家的房子,沒辦法,給縣領導住的房子也是有限的,有些縣領導在退休之後也不願意搬出去,縣裡也不好強行讓他們搬出去,所以現在這裡的房子也是越來越少,基本上住滿了,這一次熊志華調去了地區,他們全家也都搬到了地區,這才空出了一套房子,江一帆就是不想要這套房子也沒得挑了。

    不過江一帆倒並不講究這些,他認為有房子住就不錯了。

    江一帆調回縣裡的第二天,縣政府便派來了一輛大卡車,還有幾個年輕小伙子,將江一帆家的傢俱全部搬上了車,江一帆家的傢俱並不多,一次就搬完了。

    在上車前,整個農行,從張行長以下,幾乎所有人都來為江一帆送行了,這不僅僅是因為江一帆現在成了縣領導,也因為江家在農行大院已經住了十幾年,跟農行的老同事們還是有感情的。

    到了新家,江家的孩子們一下子高興得跳了起來,由於熊志華當了多年縣長,他的這套房子樓層很好,在三樓,縣領導自然不能跟平頭老百姓一樣住筒子樓,他們住的是單元房,每套房子都是三室一廳,不過三間房的面積都不是很大,總面積加起來大概不到一百個平方。

    其實這樣的居住條件還比不上江海前世的家,那套房子是農行修的宿舍,面積都有一百三十個平方,可是在1981年,能夠住上這樣的房子,那已經是很多人的夢想了。特別是能夠住在這裡那就象徵著身份,縣領導啊,整個沙陽縣幾十萬人也就只有幾十人能夠住在這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