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173章 訂單滾滾來 文 / 老周小王

    江海聽到訂單搞定的消息之後倒是顯得比較淡定,在《h省日報》上刊登出那篇報道之後,他就知道這一次的合同拿下問題不大了,如果在這樣的壓力之下,那位尤廠長還能夠頂住壓力,跟日本公司成功簽訂合同的話,那他的心理素質和後台背景只能說已經強到了一個逆天的地步,那他還幹什麼廠長啊?早去當部長去了。

    這一次他堅持使用日本磨床本來就不合常理,而堰州汽車廠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他這種行為肯定會遭到反對,用誰的磨床這件事拖了這麼久都沒有定論,本身就說明了反對他的人比較多,至少那位書記和副廠長就是不同意他的意見的。

    在內部有了這樣大的阻力之下,加上輿論的壓力又大起來了,尤廠長改弦更張,轉而同意跟綠嶺機械廠簽訂合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最讓江海高興的是,這一次他成功的從日本人手裡搶到了合同,雖然對日本人來說,這筆合同並不算大,無關大局,可是這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江海在心裡發著狠道,小日本,總有一天,我會把你們的訂單搶完,讓你們沒路可走!

    段正程教授從江城回來了,在聽說綠嶺機械廠已經順利拿下了堰州汽車廠的訂單之後,他也很高興,他對江海道:「總算是沒讓這些敗家子得逞啊!這些傢伙,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國家的外匯是那麼好掙的嗎?」

    江海笑道:「還是要謝謝您啊,不是您的話,我可沒那麼大的本事請那麼專家來參加這個測試,也沒那個本事找來那麼多記者開個新聞發佈會。」

    段正程不以為意的說道:「沒什麼,只要不讓那些敗家子得逞,我做什麼都願意。對了,這一次我們的磨床研製成功的消息發佈出去之後,我有一些從事機械行業的老朋友都打電話過來問這個磨床的事情,估計他們也想要訂購吧,我已經把綠嶺機械廠的電話號碼和地址告訴了他們,預計這幾天就會有人上門洽談這件事情的。」

    江海高興壞了,這段教授還真是給他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喜啊,他連聲道謝,段教授擺擺手道:「這本來就是應該的嘛,如果不是你贊助的科研經費,我哪能這麼快就把這種磨床研製成功啊?」

    說到科研經費,江海問段教授道:「段教授,今年的二十萬科研經費夠不夠用?」

    段教授的臉上露出了猶豫的神色,江海看了之後心裡有數了,他對段教授道:「段教授,您別跟我客氣,如果不夠用的話儘管跟我說,現在廠裡的日子好過了,多給點科研經費沒什麼問題。再說了,只有您多出科研成果,我們才能發展壯大啊!」

    段教授這才開了口:「這個磨床研製成功了,現在我們課題組準備研製一種高檔激光加工裝備,不過這激光加工裝備更加燒錢啊!」

    在八十年代,我國的高檔激光加工裝備基本上依賴進口,每年都要花費國家大量外匯,所以這個方向的研究也被段正程教授的課題組列入了日程,原來他們準備在數控磨床研製成功之後,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再開始研究的,可是沒想到,由於江海的介入,他們的數控磨床比起真實的歷史,提前了一年多時間就研製成功了。

    現在段正程教授的課題組已經可以開始高檔激光加工裝備的研製了,可是問題就是,資金上有點不夠,現在江海問到了這個問題,段教授才向他說了這個情況。

    江海沉吟了一下,在他的前世,他對自己的母校還是很關注的,他知道,在激光裝備方面,江城工學院在全國都是領先的,有些方面還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沒想到,在八十年代,段教授和他的課題組就開始了研究。

    可想而知,在條件如此差的八十年代,段教授他們的研究可以用白手起家、艱苦卓絕來形容,可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能夠取得那樣的成果,這不由得讓江海對段教授肅然起敬了。

    江海斷然道:「我馬上就會跟我張叔說,今年給你們追加五十萬科研經費,你們儘管使用,如果不夠,再向我開口,只要機械廠還有錢,就不會少了你們的!」

    段正程聞言大喜,有了江海的資金保障,那不久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高檔激光加工裝備的研製就可以開始了。他對江海道:「那真是太好了,我代表我們課題組的所有同事,衷心的感謝你!」

    江海笑道:「您不用感謝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讓中國成為工業強國。您如果真的想感謝我,那就多出點研究成果。」

    段正程想起了什麼,他對江海道:「這些天給我打電話,對磨床感興趣的廠家當中,有一些想要加工的零件跟汽車曲軸不同,所以,趁激光裝備的研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籌備,我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對數控磨床進行一些升級改進,讓它能夠適應更大範圍的零件加工,讓適用性更好。」

    江海非常高興,段教授的做法無疑是讓他們的市場更大了,再也不局限於汽車行業了。

    段教授接下來的一番話讓江海更加高興了:「還有,你們不是在生產電風扇嗎?我可以幫你們設計一條自動裝配生產線,等上了生產線之後,你們的產量至少可以提高一倍。」

    江海差點就跳了起來,如果上馬自動生產線之後,產量真的能夠達到段教授的預期的話,那綠嶺電器廠無疑會成為一台恐怖的吸金機器,電風扇的產量每年可以達到二十萬台左右,利潤在一千萬元左右,有這麼一筆巨額利潤,那可以做多少事情啊!

    江海興奮的點頭道:「好的,段教授,那就辛苦您了!您剛才說的對我們的發展壯大至關重要,我代表我們全廠職工,感謝您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不斷有廠家打電話或者直接派人來跟綠嶺機械廠洽談採購磨床的事情,其中不乏玉柴機器、一汽、首都內燃機廠、北方曲輥製造廠、北方重工等大型國企,這些企業對數控磨床都有需求,以前是苦於外匯緊張,現在有了國產數控磨床,他們馬上就開始行動了。

    這些企業的需求各有不同,段教授在看了他們的需求之後,表示可以按照他們各自的需求為他們量身訂製功能不同的磨床,這讓這些企業非常高興,當即各自在綠嶺機械廠下了一些訂單。

    這些訂單集中起來之後,金額竟然達到了近千萬元,這讓張明遠又喜又愁,喜的是不愁沒活幹了,愁的是訂單太多,工人又不夠用了。

    製造精密磨床跟製造電風扇可不一樣,精密磨床的很多部件只能使用熟練工人,有個別部件甚至需要七、八級工才能完成,不過這樣的部件數量不多,廠子裡的七、八級工倒是夠了,可是現在到哪裡去找那麼多熟練工人呢?

    技工學校只是剛剛開始招生,現在還指望不上,再去沙陽縣和都安市招,由於已經招過幾次工了,想必能夠招到的也有限。

    這個時候,段教授設計的電風扇生產線幫了大忙,據測算,在上馬兩條生產線之後,不但電風扇的產量可以提高一倍,而且可以節省下一百名以上的熟練工人,這些工人可以轉去參加磨床的生產,雖然還是有些人力不足,可是這種精密機床本來就不是一天兩天可以交貨的,有些不急等著磨床的企業就很體諒的把供貨期加長了。

    當然,這幾個企業也是看在段教授的面子上,才會這麼體諒綠嶺機械廠。

    廠子現在越來越紅火了,可是有一個問題也凸顯出來了,那就是廠子急需管理人員,現在綠嶺機械廠和綠嶺電器廠兩個廠子只有一套班子,也就是張明遠這個廠長,馮珊珊管辦公室,手下有兩個上過高中的年輕人幫忙打雜,曾祥新管採購科,寧紅生管銷售科,他們手下同樣各自有兩名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還需要一段比較長時間的磨練,才能獨擋一面。

    而萬林管著財務科,實際上財務科也就是他和孫新蕾兩個人,在廠子剛剛成立的時候,他們的事情還比較輕鬆,可是隨著現在業務越來越繁忙,兩個人就有點不夠了。

    張明遠找到了江海,再次提出了要招幾個管理人員的要求,他倒是不怕多做點事情,可是現在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廠子的發展,所以這件事情已經是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

    江海這段時間倒也是在物色合適人選,可是沙陽縣這個地方還是太小了,有能力的基本都在體制內,未必願意到綠嶺機械廠這個私營企業來,而能夠馬上來的,又未必有能力馬上派上用場,所以一時倒沒有什麼合適人選。

    聽了張明遠的話,江海沉吟了一下之後便回答道:「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吧,我盡快為你找到幾個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