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176章 欣欣向榮 文 / 老周小王

    對於能夠招攬一批銀行的代辦員,江海還是很滿意的,在這個時代,代辦員基本上就是綠嶺機械廠能夠招到的文化最高、能力最強的人才了,因為他們基本上都是高中畢業,進銀行的時候還要通過考試,所以都算是人尖子了,在銀行磨練幾年之後,他們的各項業務能力、辦事能力也有了很大進步,勝任綠嶺機械廠的工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一周之後,汪金平從幾家銀行裡面招來了二十多名代辦員,這些人男女都有,都是跟汪金平一樣年輕,精力充沛,能力和人品在代辦員群體裡面都稱得上是上上之選。

    張明遠跟這些人一個個談了話,對這些人的素質很滿意,他當即將綠嶺機械廠和綠嶺電器廠的兩套班子徹底分開了,當然,他本人還是兼任著兩個廠子的廠長,而汪金平被他任命為了綠嶺電器廠的副廠長,實際上全面負責綠嶺電器廠的工作。

    一名名叫戴嘉年的年輕人被任命為了綠嶺機械廠的副廠長,以協助張明遠的工作。他在工行辦公室工作過五年,組織、協調能力很出色,與沙陽縣各機關、局行打交道的經驗也很豐富,張明遠準備將這方面的事務都交給他。

    一名名叫唐小香的女會計被任命為了綠嶺電器廠的財務科長,她在農行會計科幹過三年了,會計方面的工作經驗很豐富,人品也很正派。

    其他人也按照各自的特長,分別安排到了行政、財務、採購、銷售等部門,有兩名老家在羅家灣的,被安排到了興旺飼料廠,興旺飼料廠經過幾次擴大生產規模,現在工人已經有五六十人了,可是管理人員卻一直沒有跟上,羅貴文每天也是忙得腳不沾地,現在有了兩個幫手,他應該也能輕鬆一些了。

    在有了這批代辦員們充實了力量,江海手下的幾個廠子工作效率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都呈現出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時間到了六月,綠嶺電器廠的兩條生產線上馬之後,電風扇的產量達到了每天六百台,這讓江城的何小兵非常高興,因為在省電視台的廣告持續播出之後,不光是江城的百貨商店、商場找他要貨,漸漸的,省裡另外幾個地區的百貨商店也找到了他的「經銷處」,想要從他這裡進「冠軍牌」電風扇回去賣,因為他們當地有不少顧客看了廣告之後,就到他們那裡問有沒有這種電風扇賣。

    這樣的要求讓何小兵很為難,因為綠嶺電器廠每天的產量只有三百台,供應江城本地尚顯不足,想要供應外地,實在沒有多餘的了,可是送上門來的生意,他也不能往外推啊。無奈之下,他只能給別人一點少量的貨,然後留下別人的聯繫方式,答應有貨的時候就跟別人聯繫。

    現在可好了,每天有六百台電風扇可以賣了,他馬上就給那些留下聯繫方式的客戶打了電話,讓他們來進貨。

    何小兵這段時間每天樂得嘴都合不攏,從四月份開始,到現在六月份,他已經賣了五萬台以上的電風扇了,每台的利潤在二十元左右,也就是說,這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已經賺了一百萬了,這錢也太好賺了。

    他也深深的感激著江海,因為這錢完全是江海送給他賺的,這樣的電風扇,還做了那麼多廣告,讓誰來賣都一樣好賣。

    這也是何小兵最被江海看重的地方,他有一顆感恩的心,他根本沒有想過,能夠在江城這麼快打開局面,也有他不辭辛苦跑市場的功勞。要知道這電風扇剛剛開始推銷的時候,他每天都是提著兩台加起來超過六十斤的電風扇,大街小巷的跑,這樣的辛苦也不是誰都受得了的。

    現在看到市場越來越廣闊,都已經擴展到江城之外了,何小兵大膽的決定,自己買了三台卡車,請了三名司機,專門用來送貨,這樣一來,送貨及時,物流速度加快,對於「冠軍」牌電風扇更好的佔領全省市場也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另外,何小兵在他的經銷處又招了四名年輕人,作為營業員,原來招的田慶生和劉鳳瑜兩個人都被他提升成了業務經理,專門負責跟客戶洽談。

    現在,何小兵的這個百川商店兼綠嶺電器廠江城總經銷處,僱員達到了九個人,也成了一個規模不算小的單位了。

    綠嶺機械廠的技工學校也開課了,這兩年他們招的青工都進了技工學校,另外,他們還在整個沙陽縣範圍內發出了招生廣告,看到這個技工學校連學費都不收,而且還有八級工和江城工學院的老師授課,畢業之後雖然沒有國家承認的學歷,可是只要成績好,綠嶺機械廠可以安排工作,沙陽縣很多老百姓都把自己家裡的孩子送來了。

    經過文化考試之後,大概一半以上的孩子被招進了技工學校,於是,技工學校有了第一批學生,三百二十九人。

    能在這裡學個一技之長,而且畢業之後說不定還有一份不錯的工作,這些家長就願意把孩子送來,反正他們也都是考不上大學的,現在找個正式工作也很難,總不能就讓他們呆在家裡吧?雖然有些家庭是農村的,可以讓孩子務農,可是當工人跟務農哪個更有出息,這些家長當然會選當工人了。

    當然,這種觀念並不見得正確,可是中國人就是一直有這樣的觀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技工學校的理論課由段教授和他的課題組同事、他帶的研究生們授課,平均下來,每人每天頂多就一節課,對於他們來說,負擔並不大,並不會影響他們的研究工作,而且江海還會給他們付一筆授課費—段教授雖然竭力推辭,可是江海也是執意要給,最後兩人各退一步,段教授將授課費的標準由江海提出的每節課五元降低到了每節課兩元。

    這個標準在段教授看來已經不低了,一個月如果上課勤快一點,說不定有上百元的收入呢,如果每節課五元的話,指不定有些人都沒心思搞研究了,只想著去上課了。

    實際操作課由那些五級以上的老工人授課,授課地點就在車間裡面,一般來說,就是這些老工人實際操作,製造一些工件,然後給學生們講解一些技術要點,最後,讓學生輪流操作。

    實際操作課通常都是在工餘時間,所以倒並不會影響機械廠的生產,而且那些在技術上已經有一些基礎的青工,他們的實際操作都是廠裡的訂單上需要的一些簡單工件,倒也還能對廠裡的生產起到一些作用,由於這些工件比較簡單,他們的技術還是能夠完成的。

    技工學校的學生都住在學生宿舍裡,學生宿舍每間住十二個人,睡的都是帶上下鋪的鐵床,這些鐵床也是機械廠自己製造的,結實得很。由於每間宿舍住的人多,居住環境談不上好,可是對於這些窮苦家庭出身的孩子們來說,已經算不錯了。

    葉小虎也進了技工學校,當然,他的老師還是八級工潘大武,這也是江海和張明遠對他的一個特別優待,他也不用住學生宿舍,而是可以每天回家,也就是廠裡給他一家人住的那三間簡易宿舍,那裡已經被他看做是自己的家了。他每天也不得不回家,因為還有兩個老人需要他照顧呢。

    雖然經過在這裡的休養,兩位老人的情況已經好多了,可是長期的病痛,讓他們還是不能幹重活,有時候還是需要人照顧的。

    葉小虎現在的營養比原來好多了,又長期在車間裡做體力活,所以身體也越來越強壯了,當然,由於發育期已經快結束了,他的個頭已經不可能再長多高了,但是這副身板當個工人還是合格的。

    他自己也非常努力,每天學習都非常刻苦,他本來就很聰明,只不過由於家庭貧困才沒能繼續上學,所以他的提高也很快,特別是理論課,他更是學得津津有味,對那些數據、術語有著特別的興趣,在實際操作的時候,他也總是在自己班上名列前茅的。

    他的師傅潘大武對他讚不絕口,認為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好工人,而帶過他課的段正程教授搖頭道:「可惜啊,他不能去讀大學,要不然,他一定會成為我的好學生的,他在機械方面太有天賦了。」

    葉小虎倒是並沒有這樣的遺憾,他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足,爺爺、奶奶身體越來越好,弟弟、妹妹也有書讀,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成為一個像師傅潘大武那樣優秀的工人,然後努力為廠裡工作,多賺點錢,把弟弟、妹妹培養成大學生。

    當然,葉小虎還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好好報答江海,他永遠不會忘記,正是江海這個大恩人,才讓自己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