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215章 江城工學院沙陽分校 文 / 老周小王

    在技工學校正在運作成為正式的大專學院的這段時間,江海也沒閒著,他讓機械廠副廠長戴嘉年負責技工學校的新校區的建設。{請在哈,}

    如果技工學校成為了正式的大專學院,那麼再在機械廠裡上課就有一些不太合適了,所以必須是要修建新校區的。

    戴嘉年找到縣政府,向縣政府要了一塊地皮,這塊地皮在沙陽縣城到綠嶺機械廠的中間,離兩地都不遠,這所學校建在這裡正合適。這塊地皮包括三座荒山,佔地一千餘畝。

    縣政府給這塊地皮的時候也是非常爽快,因為技工學校的事情現在已經是關係到沙陽縣能否申請撤縣建市成功的關鍵了,所以他們現在有什麼要求,縣政府都會同意,何況這一片都是荒山野嶺,土壤貧瘠,並沒有什麼良田,用來做學校也不會浪費耕地。

    興國建築公司馬上進駐了這片工地,開始建設新校區了。

    江海打算在學校創立之初,設立三個系,分別是機械系、機電系和材料系,每個系再設立大專部和中專部,大專部偏向理論,中專部偏向實際操作,這三個系的學生都是綠嶺機械廠最急迫需要的。其實只設三個系的話,一千餘畝的校園面積就太大了,不過江海希望以後能把這個學校做大做強,所以先圈點地是非常有必要的,他甚至覺得這面積還小了呢,有機會的時候,他準備再向縣裡要點地皮。要不然以後撤縣改市的話,這裡就是市區天然的擴張方向,地皮肯定會非常緊張的。

    1985年上半年,國家針對全國各地經濟過熱的現象接連出台措施,四月份,國務院批轉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控制1985年貸款規模的若干規定》,並通知各地認真貫徹執行,努力把貸款規模和貨幣發行控制在國家計劃以內。

    這個規定就是要控制各地的盲目投資和重複投資的。

    5月23日,**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禁止領導幹部的子女、配偶經商的決定》,這個規定就是要杜絕現在層出不窮的「倒爺」現象。

    領導幹部的子女和配偶哪是經商?說經商這個詞都是高抬他們了,他們就是成立一個皮包公司,倒手賣批文,賺取轉手費,可以說這根本不需要任何商業頭腦,就算是一頭豬去幹這個,都幹得好。

    這些人完全就是一隻隻趴在企業身上吸血的臭蟲!

    中央發出家個規定,就是為了制止這些臭蟲的吸血行為,可是這條規定收效甚微,因為他們只禁止了領導幹部的子女和配偶經商,而這些人完全可以找個代理人,繼續開這種皮包公司。

    江海其實也是用的這種辦法,他的代理人是他的外公,當然,他並不是「倒爺」,而是正正經經的企業家,可是他也被無辜牽連,成為了這條規定禁止的對象。

    有時候,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麼令人啼笑皆非。

    時間進入六月之後,中國又發生了一件令世界矚目的大事,那就是黨中央決定,要對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一次大裁軍,本次裁軍數量達到100萬,並且向各地人民政府下了通知,要妥善安排軍轉幹部的工作。

    這一次裁軍的主要原因,是黨中央判斷近幾十年內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另外,通過對越自衛反擊戰,黨中央認為現在軍隊的戰鬥力已經有了大幅度下降,軍隊必須進行改革,對學歷、文化比較低的軍人實行裁員,補充一批高學歷的軍校畢業生,提高軍人的素質,從而恢復軍隊的戰鬥力。

    這一次裁軍,沙陽縣也接到了通知,要做好安置軍轉幹部的準備,暫時給沙陽縣定的任務,是要安置三十名軍轉幹部,這三十名軍轉幹部,大概將在明年年初到達。

    在都安地區所有的市縣之中,沙陽縣安置軍轉幹部的任務是最重的,這大概也就是沙陽縣經濟發達帶來的副作用吧。

    按通知的精神,這三十名軍轉幹部,必須要安排好,給他們安排合適、滿意的位置,這就有點讓人犯嘀咕了,官場上向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下子多出三十個蘿蔔,哪來那麼多坑讓他們栽下去?

    歐陽浩又找上了江一帆,跟他商量這件事情,因為這件事情是硬性任務,必須要完成,而且不能打折扣,這麼困難的事情,他當然要跟江一帆商量了。

    江一帆聽了歐陽浩的話之後,沉吟半晌,然後對歐陽浩道:「歐陽書記,看來我們還要深挖『三種人』啊。」

    歐陽浩一下子就聽明白了江一帆的意思,去年牛茂實雖然主動承擔起了清理三種人的工作,可是由於種種原因,還是有一些在十年動亂中有不光彩歷史的幹部逃過了清理,有些是地區領導打電話說情,有些是那段歷史還沒有調查清楚,所以他們並沒有為自己在****中犯下的錯誤付出應有的代價。

    歐陽浩擔心的說道:「這可是個得罪人的活兒啊!」

    江一帆目光堅定的說道:「沒事,這件事情就由我來辦吧。」

    歐陽浩搖頭道:「不行,怎麼能光讓你去得罪人呢?」

    江一帆洒然一笑道:「我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不過得罪人的事情也不需要這麼多人來,我一個人干就行了。」

    歐陽浩沉吟了半晌,才點頭道:「那委屈你了。」

    江一帆接著說道:「另外,明年我們縣很有可能成為縣級市,到那個時候,可以多設置幾個機構了,不是又有一些位置可以安置幹部了?」

    江一帆的話讓歐陽浩豁然開朗,本來以為很難的事情現在迎刃而解了,不過他還是有些擔憂的對江一帆道:「一帆,如果清理三種人的工作阻力太大的話,你也不要一個人硬頂,我跟你一起扛。」

    江一帆點頭道:「知道了。」

    也就是在這個月,關於技工學校掛靠在江城工學院下面,成為正式大專院校的申請得到了教育部的批復,教育部同意了他們的申請,技工學校現在的名字叫做江城工學院沙陽分校。

    沙陽分校學制為三年全日制學習,學生畢業之後可以獲得大學專科學歷。

    當然,沙陽分校的成立雖然已經得到了教育部的批復,可是對於一些硬性條件,教育部還是有規定的,比如教學樓、宿舍樓、辦公樓的設立,還有師資條件,都必須要達到要求,教育部將會在今年下半年來校驗收。

    教學樓、宿舍樓和辦公樓,都已經開工了幾個月了,到下半年,應該可以達到教育部的要求,可是師資條件,現在沙陽分校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所以這個只能向江城工學院求援了。

    江城工學院給沙陽分校派來了幾十名教師,當然,這批教師不算是江城工學院的骨幹力量,大都是畢業沒多久的留校青年教師,職稱最高的只不過是幾名副教授,其餘的都是講師和助教。

    江海聘請段正程教授擔任了沙陽分校的名譽校長一職,本來他想直接聘請段教授擔任校長的,可是段教授還擔任著江城工學院機械系教研組組長的職務,科研任務也很重,所以他沒有多餘的精力擔任校長職務。

    於是江海聘請江城工學院派來的副教授中資歷最深的一位機電系副教授馬家驥擔任了沙陽分校校長一職,這樣一來,沙陽分校的師資力量也終於搭起了一個架子,對於現在的沙陽分校,這樣的力量也夠用了。

    江海對於沙陽分校頗感自豪,這樣的大學在二十一世紀只會被稱為野雞大學,可是在這個時候,已經算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了,而這個大學,是他一手創辦的。

    他在心中發著誓,以後一定要把沙陽分校建設成一座好大學,至少不會讓人說它是野雞大學。

    技工學校即將改成江城工學院沙陽分校的消息讓所有技工學校的學生都是異常激動,已經從技工學校畢業的兩批學生將會補發中專文憑,而現在還在學校就讀的學生也成了正兒八經的中專生。

    雖然只是中專生,可是在這個大學生都是天之驕子的年代,中專生已經算高學歷了,而且他們如果還想繼續深造的話,完全可以繼續就讀本校的大專班,當然,這樣做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因為想要就讀大專班就需要比較高的文化了,而讀技工學校的孩子,說實話,都不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他們家裡也只希望他們能夠學會實際操作,當好一個工人就夠了。

    沙陽分校已經獲准成立的消息也讓沙陽縣委、縣政府非常振奮,這意味著沙陽縣申請撤縣建市的最後一塊短板也被補上了,而且這個批復來得也是非常及時,因為省裡的檢查組下半年就要到沙陽縣來對他們的準備情況做一個全面檢查了,只要沙陽縣的準備符合國務院的硬性規定,沙陽縣撤縣建市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