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217章 國企困境 文 / 老周小王

    1985年就這樣匆匆的過去了,在這一年,沙陽縣的gdp再次創造了一個奇跡般的增長速度,1985年沙陽縣的gdp達到了六億七千多萬元,比1984年增長了40%多,也徹底的將都安市甩在了身後,坐穩了都安地區第一經濟大縣的位子。()

    這一年的gdp增長,大部分來自於綠嶺機械廠的海外訂單,這一年綠嶺機械廠的海外訂單就達到了七千多萬美元,合人民幣兩億元。

    另外,綠嶺電器廠的空調壓縮機和冰箱壓縮機也成為了他們新的增長點,在這一年,全國新上馬了一百多條冰箱生產線,綠嶺電器廠生產的冰箱壓縮機價廉物美,在國內市場上供不應求,光是冰箱壓縮機就創造了兩千萬元左右的銷量,如果不是原材料的供應拖了他們的後腿,這個數字還將至少增加一倍以上。

    沒辦法,雖然穆鵬飛答應在原材料上盡力供應綠嶺電器廠,可是生產冰箱壓縮機的矽鋼片、薄鋼板等物資連省物資廳能拿到的數量都很有限,這也嚴重制約了壓縮機的生產。

    空調壓縮機主要是保證「冠軍」牌空調的生產,「冠軍」牌空調的銷量雖然不大,可是也有幾百萬,而且重要的是,未來的市場前景是看好的。

    興旺飼料廠的銷量一直在穩定增長,現在他們的年銷量也達到了五千萬元以上,在國內的飼料行業,他們還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江海的三個工廠,總產值就達到了三億以上,佔了沙陽縣的半壁江山了。

    面對沙陽縣如此巨大的gdp增幅,江一帆都沒有感到怎麼高興,因為他也看出了其中的問題,現在沙陽縣的gdp就靠江海的幾個企業撐著,沙陽縣其它的企業都太缺乏競爭力了,除了酒廠的銷量增長還算穩定之外,很多企業都已經是舉步維艱了。

    一天晚上,江海回到家裡的時候,江一帆將他叫進了書房,臉色凝重的對他說道:「小海,你還記得幾年前,你跟我和你周伯伯說的如何挽救沙陽縣的那些企業的辦法嗎?」

    江海想了一下,記起來了這件事,於是點了點頭。

    江一帆道:「當時你的辦法確實有一定效果,我們對縣裡的企業都進行了體制改革,讓他們有了一些起色,可是到了現在,除了酒廠之外,其它的企業經營情況又不行了。今年全縣的gdp達到了六億多,可是你的幾個廠子就差不多佔了三億多,其它的企業不但沒有什麼增長,反而有下降的趨勢啊。」

    江海沉吟道:「縣裡有調查過,是什麼原因嗎?」

    江一帆道:「原因倒很明顯,這些企業的工藝都比較落後,生產的東西沒有競爭力了,如果想要改進工藝的話,就必須投入巨資,可是他們現在哪裡還有錢去搞這個?他們在銀行借的貸款都還不起,還要向退休工人付退休工資、醫藥費,恨不得要借貸款來發工資了。就算有的企業的產品能賣得出去,現在原材料漲價漲得厲害,成本太高,他們也沒有多少利潤了。」

    江一帆說的幾條原因,江海知道是這個時代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通病,他前世在銀行當過信貸員,那些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幾乎家家都在銀行有巨額貸款,那個時代銀行貸款利率相當高,年利率百分之十幾,這可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不用幾年功夫,欠款就會翻倍,這個時候就更加還不起了。

    欠銀行這麼多錢,你要是想再貸款,那基本上是不可能了,特別是85年國家又下發了控制貸款規模的通知,這讓這麼多靠銀行貸款維生的企業一下子就像在脖子上套了一根繩子一樣,越掙扎就越勒得緊,到了現在,一個個都喘不過氣來了。

    再加上這幾年「倒爺」橫行,原材料價格一漲再漲,哪怕是接了訂單,也賺不到多少利潤,這讓這些企業的經營就更困難了。

    現在沙陽縣唯一經營正常的國有企業只有酒廠了,這也是因為他們的原材料是糧食,糧食還是沒有漲價的,他們的岳王醉也一直供不應求,價格賣得也好,所以利潤率相當高。

    現在年關將至,不少企業的廠長都找到了縣政府,幹嘛來了?要錢啊!

    現在他們也是實在沒轍了,找銀行也貸不到款,不找縣政府找誰?他們畢竟還是縣裡的企業吧。

    廠裡幾百號人,工資要發,醫藥費要報,工人還哭著鬧著要分房子,這樣樣都要錢,可錢從哪兒來?如果不是還有個縣政府可以找,估計這些廠長們只能找根繩子上吊得了。

    縣裡雖然這幾年財政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長,可是江一帆這個家也不好當啊,現在縣裡正在進行撤縣建市的工作,市容市貌要達標,道路要達標,文教衛生要達標,這些每一樣也都是要錢的,所以他的日子也不好過啊。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些錢全部拿去補貼這些企業都不夠,這些企業現在已經成了無底洞,是永遠也填不滿的。

    看著江一帆臉上的愁容,江海不由得開始絞盡腦汁,想些辦法來解決父親的困惑。

    他知道,這並不是父親的能力不足,在這個年代,沒有高層的政策支持的情況下,這確實是一個無法可想的死結,哪怕是自己也只能憑借一些預知能力,部分解決問題。

    思索了很久,江海才對父親道:「現在也只有兩個辦法可行了。」

    江一帆驚喜的道:「有兩個辦法?」

    江海點頭道:「嗯,第一個辦法,選擇一部分經營狀況不是那麼糟糕的,欠銀行貸款相對比較少的企業,公開對外進行承包。」

    「承包?」江一帆點起了一根香煙,沉思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將煙頭摁熄在了煙灰缸裡,對江海道:「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江海道:「現在沙陽縣已經有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他們或者自己辦廠,或者做生意,手上都有閒錢,而且他們的經營頭腦都不錯,如果將這些企業公開對外承包,相信這些人會願意承包的。至於承包的具體條款,可以這樣,將企業的經營性資產全部承包給承包人,承包人對這些資產有使用和經營權,沒有處置權。承包人必須負擔起所有職工的工資、福利,並且每年上交一筆承包費,至於企業的負債可以不需要他們負擔,而退休職工的工資和醫藥費的問題,可以具體情況具體協商解決。承包者應保證,於承包經營期滿時,所承包的企業能夠扭虧為盈或經營狀況有明顯改善。」

    江一帆沉吟了一會兒,點了點頭:「嗯,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至少職工工資和福利有人負擔了,而且還可以收到一筆承包費。那麼那些經營狀況已經非常糟糕的企業有什麼辦法呢?」

    江海兩手一攤:「破產啊!」

    「破產?」江一帆倒是聽說過這個詞,畢竟他是銀行出身,可是在現在的中國,還沒有企業破產這一說:「現在在中國沒有這個政策,怎麼搞法?」

    江海臉上也露出了無奈的苦笑:「爸,我又不是神仙,你讓我怎麼辦?你說的這些企業,早已經病入膏肓了,只有破產這一條出路,破產之後,讓法院宣佈清算,抵償債務,到那個時候,銀行能收到多少就是多少了。」

    江一帆對銀行還是很有感情的,他說道:「這不就是賴了銀行的貸款不還嗎?」

    江海道:「還?還得起嗎?拖下去,只能是越欠越多了,長痛不如短痛了。」

    這一下江一帆倒是認真的考慮起這條方法的可行性了,他想了一會兒又問道:「可是企業破產了,他們的工人怎麼辦?退休工人怎麼辦?他們去哪裡領工資?」

    江海搖頭道:「這個沒有什麼辦法的,在職工人我倒可以幫著消化一部分,可是退休工人我就管不了了,除非以後國家實行社保制度了,退休工人都可以從國家那裡領到退休工資。」

    江一帆不知道江海說的社保制度是什麼,不過他這個時候已經顧不上去弄明白什麼是社保了,他在思索著如果企業真的破產,這些工人的出路。

    想了很久,他對江海道:「就真的沒有其它辦法了?」

    江海回答道:「除非是其它經營良好的大企業把這些糟糕的企業給兼併掉,把這些企業的資產和債務包括退休工人一併接手。」

    江一帆眼睛一亮,看向了江海,江海嚇了一跳:「爸,你不會是想我來兼併這些企業吧,我跟你說,這是行不通的。且不說這些企業會不會把我的廠子拖垮,就算我肯兼併,到時候這個話都不好聽,一個私營企業把國有企業給兼併了,而且這個廠子的大股東寫的還是外公的名字呢,別人不會說閒話?說你損公肥私?」

    江一帆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嘛,只要是對這些企業有利的事情我就不怕。」

    江海搖頭不迭:「爸,這真的行不通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