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294章 投資頻來 文 / 老周小王

    接下來,張安和對江一帆道:「一帆,這一次調你來江城,確實是臨危受命,江城的工業的形勢現在不容樂觀,不過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如果你能夠把江城的工業搞上去的話,那對你的前途有著非常大的好處。{}你一定要好好幹啊!」

    江一帆點頭道:「張書記,我明白這個道理,我也有信心把江城的工業搞上去。」

    張安和又對江海道:「小海啊,在這件事情上,你得多幫幫你爸,你是有這個能力的!」

    江海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他點頭道:「我知道的,就在最近我就會在江城投資,辦幾個工廠。」

    江海確實已經有了幾個在江城的投資計劃。

    回到家裡之後,江海對父親道:「爸,你把黃叔叔調到江城來唄,讓他繼續搞招商,他一來,我就馬上到江城來投資建廠。」

    江一帆笑道:「你小子,還知道開條件來要挾你爸了!」

    江海只是笑,並不說話。

    江一帆當然明白兒子的心思,以後黃元良就是他的岳父大人了,他當然希望岳父過得好,他也希望黃春荷跟他在一起。而黃元良的能力也算是相當出眾,也是江一帆得力的手下了,江一帆在心裡也就同意了把他調來江城了。

    調動一個黃元良對江一帆來說,已經算不上什麼大事了,何況現在省政府還指望周東平和江一帆力挽狂瀾呢,所以這樣的要求根本算不上個事,很快,黃元良就從都安市招商辦調到了江城市招商辦,還是當副主任,不過江城市招商辦的級別本來就比都安市招商辦高一級,所以他的級別也升到了正處級。

    三月底,興旺飼料廠宣佈在江城市石同縣投資五千萬元,興建一座分廠,石同縣是江城市轄下的一個農業大縣,這個縣有耕地數百萬畝,而且由於地靠長江,灌溉便利,所以全是肥沃的良田,原料充足,在這裡建飼料廠再合適不過了。

    石同縣興旺飼料廠一期工程預計九月份就可以完成,二期工程明年三月份就可以完成,一期工程完成之後,年內就可以完成產值一億元以上,二期工程完成之後,明年這個飼料廠的產值就可以突破五億,光是這個飼料廠一年的產值就可以填補上90年江城市下降的產值了。

    冠軍電器公司宣佈,在江城市江陽區投資一億元,建一個生產基地,這個生產基地建成之後,每年的產值也可以超過五億。

    深圳冠軍大酒店宣佈,在江城市江北區建一座冠軍大酒店。

    這幾家企業同時宣佈,他們主要將錄用江城市的下崗職工,這也將大大減輕江城市政府的負擔。

    當然,這些投資名義上都是新任江城市招商辦副主任黃元良談下來的,黃元良心裡明白,這些都是他的準女婿江海送給他的政績。不過,黃元良也不是那種只會吃現成的人,在這幾筆投資確定到位了之後,他馬上又趕往了深圳,去拉投資去了,以他的能力和這幾年在南方積攢起來的人脈,再拉來幾筆投資不成問題。

    黃春荷剛剛在都安上了一年多的學,便又轉學到了江城,而且讀的是江城最好的一所中學,江城四中,不過學校怎麼樣已經不是她最關心的問題了,她最開心的是,她能夠跟小海哥哥呆在一起了。

    黃春荷確實是一個很單純的女孩子,在那一次摩托車朝他們倆衝來的一瞬間,江海將她推開的時候,她的心就緊緊的繫在了江海的身上,她知道,這一輩子她就再也離不開江海了,只要能跟江海在一起,她做什麼都願意,別說只是兩年之內搬兩次家,哪怕讓她浪跡天涯她都願意。

    這段時間,蘇聯的局勢出現了不穩定的情況,其實這種不穩定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出現了,先後有幾個加盟共和國宣佈獨立,龐大的蘇聯已經是搖搖欲墜了。

    蘇聯落到如今的地步,當然跟他們在冷戰期間的畸形發展有關係,可以說他們是被美國的軍備競賽拖垮了,不過本來他們也不至於這麼早就會解體的,應該說他們的現任總統戈氏上台之後推行的改革負有很大責任,他不顧蘇聯的現實情況,一味的追求西式民主,結果把國內的形勢弄得越來越糟,到這個時候,已經顯露出了日薄西山的沉沉暮氣。

    蘇聯的解體為時不遠了,這對中國的改革當然也有很現實的借鑒意義,不過對江海來說,他最關心的不是這個,而是怎樣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攫取最大的利益。

    這個時代的蘇聯,各種西方買辦自由出入,國內人心惶惶,基本上已經是一個不設防的國家了,江海看中的是蘇聯的技術。

    蘇聯的輕工業雖然並不怎麼樣,可是在重工業上,他們的技術相當先進,甚至在有一些技術上,比如大型化工設備、各種特種材料等方面,他們的技術是世界領先的,而這方面的技術,正是冠軍重工及至中國的重工業現在最需要的,如果能把這些技術搞到手的話,至少可以讓冠軍重工省去十幾年的研究之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冠軍重工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江海授意何愛國,在香港再成立一家貿易公司,這家貿易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去蘇聯收購各種技術資料,並且招募蘇聯的各種技術人才。

    江海下的命令就是,派懂行的人到蘇聯去,帶著大量的美元現金,不管是什麼方面的技術資料,先買來再說,不管是哪個方面的工程師和科學家,招回來再說。當然,技術一定要是先進的,如果是中國已經有了的技術,想要拿來騙錢的話是不行的。

    現在何愛國的手上掌握著十數億美元的資金,哪怕把這些錢全都花光了,江海也不會心疼,因為這些錢本來就來得容易,如果能用這些錢節省十幾年的研究時間,大幅度提高中國重工業的技術水平,這太划算了。

    何況以現在蘇聯的情況,這些錢根本就不可能花得完,蘇聯各個研究所的科學家現在一個個人心惶惶,而且他們極度缺乏食物和日用品,也許幾百美元就能買回來一項相當重要的技術,幾千美元就能招回來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江海讓何愛國把買回來的技術資料在不引人注目的情況下,分期分批的運回冠軍重工,而招回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就成立一家研究所,先讓他們在香港工作,因為現在讓他們到中國來的話,太引人注目了。

    何愛國嚴格執行了江海的命令,馬上就用一個化名成立了一家貿易公司,開始了對蘇聯最寶貴的財富的攫取。

    對於這種攫取,江海絲毫沒有心裡不安,要知道在歷史上,傷害中國最深的恰恰就是蘇聯和它的前身俄羅斯,它們不知道侵佔了多少中國的領土,現在這也算是它們為歷史上欠中國人民的東西而還一點債吧。

    周東平就任江城市委書記之後,很輕鬆的就掌控了江城市的局面,因為前任江城市委書記和市長都被調走了,而江城市委常委裡,原來的黨群副書記閔修文、組織部長閻旭和常務副市長狄剛都是姚系人馬,再加上周東平和江一帆,周東平就已經穩穩獲得了近半常委的支持,而新任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楊正信跟郝信然的關係也非常好,他在當公安局副局長的時候就是郝信然的心腹,所以他雖然不是姚系人馬,可是支持周東平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雖然原平昌地區地委書記新任江城市長的甄磊是省委副書記艾敏學的老部下,可是他也是剛剛到任,是無力跟周東平相抗衡的,再說他到江城來也是希望能夠做出一番政績的,他的年齡跟周東平差不多,五十歲上下,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前途光明,他跟周東平的政治訴求是相同的,所以在江城市的經濟沒有明顯好轉之前,他也是不會拖周東平的後腿的,相反,他還會跟周東平同心合力,爭取能夠把江城的經濟搞上去,這對他的前途是非常有好處的。

    周東平在理順了江城市的關係之後,開始著手搞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的事情,當然,他是市委書記,不會直接插手政府的工作,這項工作由江一帆直接經手。

    江一帆在都安市搞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已經有了很豐富的經驗,所以,在江城搞這個也是輕車熟路,在經過幾個月的實地調研之後,他拿出了妥善的方案,開始著手推行了。

    這些事情現在當然不需要江海操心了,畢竟他在前世並沒有具體辦過這樣的事情,所以他也只能憑借自己的記憶提出一些理論,在實際操作上,他跟江一帆還是頗有不如的。他現在也有的是事情可做,他每天都在幫黃春荷補習數學,黃春荷七月份就要參加高考了,她其它的成績都還不錯,就是數學差點,也許這是所有女生的弱點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