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321章 調研結果 文 / 老周小王

    江海問道:「堰州人為什麼這麼有錢呢?」

    廖新遠道:「還不是那裡有一個汽車廠,他們工人多,待遇好,而且好多都是從大城市來的人,所以對咱們山裡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很稀罕,捨得花錢。極品小說舒適看書像我那幾隻麂子,如果到均西縣城賣的話,一隻頂多能賣十來塊錢,可是那天那個人,直接就問我三十塊錢賣不賣?我當然馬上就說賣了,他買了之後還讓我下次有這樣的東西就直接給他呢,他是在堰州開館子的。只可惜我當個支書,沒有多少時間去那裡,要不然一年去幾回,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呢。」

    廖新遠搖頭歎息著,一副很遺憾的樣子。

    江海深以為然的點頭道:「看來,我們這裡想要脫貧致富的話,還是只能搞工業啊!」

    薛宜年嚇了一跳:「在我們這裡搞工業?機器都難得運進來吧?生產出了產品也難得運出去吧?」

    江海道:「我來的時候也觀察過堰州,那堰州的地形也不比咱們均西縣好多少吧?他們那裡都能建設起那麼大一個汽車廠,咱們這裡為什麼不能?」

    廖新遠眼睛一亮道:「是啊,那堰州汽車廠還是在十年動亂期間建設起來的呢,那時候沒有多少機器設備,全靠人力,不也建設起來了?」

    江海鼓勵道:「是啊,咱們均西人民也不比他們缺乏幹勁,為什麼不能把工業搞起來?」

    薛宜民搖頭道:「可是堰州汽車廠是國家投資了好多錢才建設起來的,聽說有好幾個億呢。」

    江海笑道:「投資的問題不用擔心,如果你們真有這樣的幹勁,我負責去拉人來投資,咱們這裡到處都是寶,一定能吸引到大老闆來投資的。」

    廖新遠興奮了起來:「是啊,咱們這裡有中藥,有山珍,還有礦,七幾年的時候,江城地質大學的一位胡教授在均西找礦,曾經到過咱們廖家坪,他說咱們這裡有鐵礦、金礦、綠松石礦,還有幾種礦,不過名字太難記,我記不得了,可惜啊,咱們這裡的路太難走了,空有寶藏,運不出去啊。」

    江海連忙問道:「您還記得那位胡教授的名字嗎?」

    廖新遠回憶了起來,不過良久之後他帶著歉意搖了搖頭:「不好意思,時間都過去十幾年了,那位胡教授的名字我已經不記得了,不過他是江城地質大學的教授,這是肯定的,當時他四十來歲,跟我年紀差不多,現在應該是五十多歲,你到江城地質大學一問應該就可以問到。」

    江海點了點頭,將廖新遠說的這些情況全部在自己隨身的一個筆記本上記了下來,然後對廖新遠道:「廖支書,如果我到江城去找胡教授的話,可能要麻煩您跟我一起去一趟,不知道方不方便?」

    廖新遠高興的說道:「江鎮長,你真打算在我們這裡開礦?」

    江海點了點頭。

    廖新遠正色道:「那好,只要你江鎮長需要,不管什麼時候,我都跟你去。」

    跟廖新遠和薛宜年談了話之後,江海又到村子裡看了一下,看了之後,他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這裡的老百姓確實太窮了,現在是九十年代了,可是他們的房子比沙陽縣七十年代的房子還要破敗,他們吃的也都是苞谷餅子、煮紅薯之類的粗糧,夾雜著一些野菜,根本看不到肉星子,山裡雖然有野味,可是也有野獸,不是什麼人都能隨時抓捕到野味的,而且即使有了收穫,他們的第一選擇也是拿到城裡去賣掉,而不是給家裡人改善伙食,畢竟很多東西都是需要錢才能買到的。

    這裡的老百姓的穿著也是非常差,雖然不能說衣不蔽體,可是也基本上看不到一件新衣裳,差不多每件衣裳上面都有補丁,而且大部分衣裳都是粗布做的。

    在走訪當中,江海還瞭解到,雖然已經如此窮困了,可是老百姓的負擔還是非常嚴重,一戶老百姓每年的提留、統籌,這費那費,一些亂七八糟的費用加起來至少要交兩三百,幾乎佔了一家人的收入的百分之五六十了。

    聽了這個情況,江海只覺得自己的胸膛裡充滿了怒火,向如此貧困的老百姓徵收這麼高的費用,這還讓他們活嗎?

    可是江海也知道,這種情況是他現在無法改變的,畢竟均西縣的經濟太不發達,越是這樣的地方,財政收入就越依賴農民,要不然的話,縣裡的幹部工資、老師工資、各種費用開支就沒有來源了。

    要改變這樣的情況,還是要從發展經濟入手,像沙陽市,由於經濟發達,財政收入主要靠工商業,所以市裡幾乎已經把農民的負擔全部取消了,只留下了提留這一項,而且市裡明文規定,提留款不能超過農民純收入的百分之三,所以沙陽農民的日子現在還是很好過的。

    看了這樣的情況,江海在心裡下了決心,要早日把這裡的經濟發展起來,讓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一點。

    中午的時候,江海到廖意龍家吃了午飯,廖意龍的父親廖新業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老實巴交,看到鎮裡的大幹部到家裡來吃飯,他手足無措,還是江海笑道:「大叔,隨便一點就行,你們家裡吃什麼我就吃什麼。」

    於是,江海也吃了他平生第一頓苞谷餅子和煮紅薯組成的午餐,廖意龍的母親給江海煮了一個雞蛋,這是他們家最好的菜餚了,而廖新遠和薛宜年也一人拿了一些風乾的麂子肉、野豬肉之類的過來,為江海佐餐,不過江海並沒有吃那個雞蛋,他把雞蛋給了廖意龍的小侄子,野豬肉和麂子肉他也吃得很少,因為看到廖意龍幾歲的小侄子看著那些肉食眼巴巴的眼神,他覺得自己實在是吃不下去。

    最終,江海啃了兩個苞谷餅子,吃了一個煮紅薯,還喝了一碗苞谷面煮的粥,才心滿意足的拍著肚子笑道:「嗯,吃得真飽。」

    廖新業和妻子懾懦著說道:「江鎮長,你看你雞蛋也沒吃,這些肉也沒動,實在太怠慢你了!」

    江海笑道:「我在縣裡和鎮裡天天吃這些東西,都吃膩了,換換口味挺好。」

    只有廖意龍知道,江海為什麼會不吃這些東西,他轉過頭,抹去了眼角的一滴淚水,他在心裡想著,也許這個年輕得有些過分的副鎮長真的能給他們菩薩鎮帶來希望呢。

    吃完午飯,江海不顧廖新遠和薛宜年的挽留,騎上自行車,又跑了幾個村子,直跑到天色擦黑才回到鎮政府休息。

    第二天,江海又是一大早就跟廖意龍一起騎上自行車跑了菩薩鎮的另外幾個村子,兩天之內,就把菩薩鎮的十二個村子跑了一個遍。

    第二天晚上,江海提著一壺苞谷酒和一條紅塔山上了白向文的家門,白向文將楊得意也叫到家裡來了,三個人好好喝了一頓酒。

    酒過三巡,白向文笑道:「江海同志,這兩天到下面的村子有些什麼收穫嗎?」

    江海放下手中的筷子,沉吟了一會兒之後才開口道:「白書記,楊鎮長,這菩薩鎮到處都是寶啊!」

    白學文道:「是啊,我也知道這菩薩鎮到處都是寶,可是有什麼用呢?這寶藏在這兒已經不知道多少年了,可是菩薩鎮還是窮啊!」

    楊得意也在歎氣搖頭。

    江海道:「我覺得這菩薩鎮的寶藏有開發的價值。」

    白學文搖頭道:「可是誰來開發呢?縣裡也找過投資商,他們也來過均西,來過菩薩鎮,一到這裡就說這裡全都是寶,可是考察一番之後他們又說在這裡投資不划算,前期投資過大,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他們想要找其它投資效率更高的項目,於是就都離開了。」

    楊得意也說:「是啊,這均西全縣都在山區,交通太不方便了,他們如果在這裡開礦、辦廠的話,製造出來產品都難得運出去,所以想在這裡辦廠的話,首先就得把路修好,可是在這裡修路得多少錢啊?除非縣裡能夠先從省裡要來撥款,把路修好,要不然的話,這裡永遠也別想發展起來。」

    江海敬了兩人一杯酒,然後說道:「這樣吧,這個投資商我來找,我也準備去江城跑跑,找幾個專家來為菩薩鎮把把脈,看看這裡適合搞些什麼項目,再順便看看能不能找省裡打打秋風,弄點撥款過來。」

    白學文興奮了起來:「你說的是真的?」

    江海重重的點了點頭。

    白學文和楊得意興奮的對視了一眼,他們知道江海的父親是江城市長,他既然說得這麼篤定,那這事還真有可能辦成,他們是均西本地人,當然也希望這裡的經濟發展起來,可是均西這地方,在h省的角落,哪個省裡領導的目光都不會放到這裡來,而且這裡的自然環境也實在太惡劣了,想要發展經濟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在江海如果能夠全力以赴的話,均西縣和菩薩鎮就真的有希望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