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332章 開始建設 文 / 老周小王

    經過十來天的考察,貝文達已經決定,在均西縣投資三億,與均西縣政府合資成立一家開發公司,名叫通海開發公司,開發均西縣的礦產資源,而總部設在了菩薩鎮。{}

    而麥子龍也決定,在均西縣首批投資五千萬元,成立一家港龍食品公司,在均西本地收購木耳、花菇、核桃、板栗、野豬肉、馬頭山羊、瞎子魚等特產,進行加工之後,運往大城市進行出售。均西縣的這些特產都是天然無污染的,運到大城市,肯定相當受歡迎。同樣的,麥子龍也將總部設立在了菩薩鎮。

    麥子龍約來的那批港商裡,有一位名叫蔡長生的港商,在香港是做藥材生意的,在考察了均西縣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之後,他當即拍板,投資一億元,在均西成立一家製藥廠,收購均西本地出產的中藥材,製成中成藥出售。

    另外一位名叫項懷功的港商,是做茶葉生意的,他對均西縣的茶葉讚不絕口,說均西的水土好,氣候也適宜茶葉生長,這裡的茶葉質量絲毫不遜於許多頂級名茶,經過加工之後在大城市一定能夠暢銷,所以他有在這裡辦茶廠的意向。

    另外一些港商也都對在均西投資充滿了興趣,因為均西的好東西確實太多了,而這裡沒有什麼工業基礎,他們想進入任何一個行業都沒有什麼阻力,以前制約外來投資的最大瓶頸——交通問題也即將得到解決,所以這些港商有很大的可能在這裡投資建廠。

    很快,省交通廳的兩千萬撥款也下來了,隨即,通海開發公司墊付的三千萬配套資金也到位了,有了這些資金,均西縣的縣域公路項目也熱火朝天的開工了。

    均西縣內的交通狀況非常糟糕,各鎮各鄉通往縣城的道路都需要重新整修,為了適應均西縣隨後的工業發展,這些道路至少要修成能並排走兩輛大貨車的水泥路,同時,均西縣通往堰州的公路也需要拓寬成雙向四車道的大路,當然,均西縣到堰州市的一百餘公里道路的拓寬工程也不可能全部讓均西縣來承擔,因為沿途還要經過一個均縣呢。

    為了這件事情,祁天成還專門到堰州市去了一趟,找到了堰州市委書記潘俊強,他向潘俊強提出了要求,希望市裡能夠承擔均西縣到堰州市的公路拓寬工程的一部分費用,至少要承擔從均縣到堰州市的那部分公路的拓寬工程。

    潘俊強聽說均西縣自己在省裡跑下來了撥款,而且自己找到了投資商墊付了一部分資金,他非常高興:「天成同志,你們縣裡這種不等不靠的精神是非常好的!均西縣的交通一直是制約你們發展的瓶頸,現在你們籌到了資金,這個瓶頸即將被打破,看來均西縣會迎來一個大發展的大好機遇,你們不能錯過這個機遇啊!」

    祁天成道:「潘書記,這一次已經有一批港商決定到均西縣來投資了,現在已經簽訂合同,落實到位的投資已經超過了四億人民幣。」

    潘俊強大喜過望,要知道堰州轄下六縣二區,除了兩個區因為有堰州汽車廠這個大型國企和一批配套企業存在,經濟形勢稍好之外,其餘六個縣全都是國家級貧困縣,這讓他這個市委書記臉上也沒有光啊,現在均西縣有了這麼大筆投資到位,擺脫國家級貧困縣的日子是指日可待啊,這怎麼也算是他在位期間的一大政績。

    潘俊強沉吟了一會兒之後點頭道:「好的,你的要求我會拿到市委常委會上討論的。」

    祁天成立刻興奮了起來,雖然潘俊強沒有馬上就拍板讓市裡承擔這筆費用,可是潘俊強在堰州市的地位跟他在均西縣一樣,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既然答應了把這個要求拿到常委會上討論,基本上也就相當於同意了。他連連點頭道:「潘書記,謝謝您了,均西縣的老百姓也會感謝您的!」

    潘俊強問道:「不過我說天成啊,你們縣裡這次怎麼這麼有能耐了?不但弄來了撥款,還拉來這麼多投資?」

    祁天成也知道這事遲早瞞不過去,他是潘俊強的老部下了,潘俊強以前當堰州市長的時候他就在均西當縣委書記,潘俊強對他的能耐是很瞭解的。他坦率的對潘俊強道:「這一次我們縣裡不是分配來一個扶貧的大學生嗎?這些事情就是他辦的。」

    潘俊強遲疑的問道:「你說的是那個江海?江城市長江一帆的兒子?」做為一市市委書記,潘俊強當然要對自己轄下有哪些重要人物瞭如指掌了,所以江海被分配到均西的事情,他也是瞭解的。

    祁天成點頭道:「對,就是他,我也沒想到啊,他能量還挺大的。」

    潘俊強點了點頭,然後對祁天成道:「好的,我知道了,你先去吧。」

    祁天成走後,潘俊強沉思了起來,看來這個江海到均西來,其志不小啊,他的能量讓潘俊強這個市委書記都感覺到有一些吃驚,不過他也有些奇怪,江海能在省裡要到撥款並不稀奇,可是那些投資商,就算是潘俊強這個市委書記都沒把握能夠把他們拉來啊!

    想了半天,潘俊強乾脆不想了,不管江海的目的是什麼,反正他能夠拉來投資,對堰州總是好事,對他這個堰州市委書記當然也是好事了。

    潘俊強是省委副書記艾敏學的老部下,跟江一帆不屬於一系的,不過艾敏學現在跟姚茂勳的關係尚可,在對付於俊楚的時候合作得還算愉快,所以潘俊強做好了準備,如果這個江海真有本事的話,他也不會去阻礙江海的進步。

    整個均西縣一下子成了個大工地,特別是菩薩鎮,他們離縣城最近,而且幾位港商都決定把總部設立在這裡,所以他們的道路整修工程是最早開工的,通海開發公司和港龍食品公司的廠房也開始建設了,各種建築機械開進了菩薩鎮,各種建築材料也運進來了,清靜了幾千年的山溝熱鬧起來了。

    看到這熱火朝天的場面,菩薩鎮黨委書記白向文和鎮長楊得意心裡樂開了花,他們真的沒想到啊,江海只去了江城幾天,他就真的把這麼大的事情給辦成了,他們心裡一下子完全丟掉了對這位年輕人的輕視,取而代之的是對江海衷心的敬佩,這位年輕人不但有能力,而且有一顆為老百姓辦事的心啊!

    整個菩薩鎮的幹部和老百姓們都知道了,鎮裡來了一個了不得的常務副鎮長,他才來了幾天,這菩薩鎮就開始大變樣了,當然,這變化是往好的方向,這讓菩薩鎮的老百姓們一個個對這位江鎮長感激涕零。

    這段時間,菩薩鎮的幹部們,從白向文往下,一直到廖新遠這樣的村幹部,一個個都忙得腳不點地,因為現在需要他們做的工作太多了,菩薩鎮同時有好幾處工地開工,征地、拆遷、協調……,這一樁樁,一件件工作都需要他們這些幹部來做,自從他們工作以來,他們就從來沒有做過這麼多事情啊!

    可是這些幹部們並沒有因此而有怨言,他們大都是本地幹部,眼看著自己的家鄉越變越好,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多做一點工作他們還覺得充實呢,以前他們除了下鄉收提留的時候,根本就沒什麼事情可幹,每天都閒得無聊呢。

    當然,這些幹部能夠這麼賣力,也是因為江海向他們承諾了,只要他們的工作幹得好,鎮裡新近投資的幾家工廠能夠如期開工,鎮裡的財政收入就會越來越多,他們的獎金福利也就會越來越好,有了這樣的期盼,他們當然幹勁十足了。

    如果是白書記和楊鎮長說了這樣的話,這些幹部們可能還不會當真,畢竟這兩位許下的空頭支票太多了,可是江鎮長不同啊,人家可是一口唾沫砸一個坑,說了去找投資商,沒幾天就找來了,而且找來的是這麼大的幾位老闆,均西縣什麼時候見過?所以江鎮長說的話,這些幹部們就是覺得可信。

    白向文和楊得意對於江海在鎮裡威信日增也不以為忤,他們也是每天樂呵呵的忙個不停,他們在下面鄉鎮幹了這麼多年,年紀都不小了,早沒有什麼爭權奪利的心思了,再說了,菩薩鎮的工作搞得越好,對他們也是越有利啊,他們可是一把手和二把手,這菩薩鎮的成績怎麼也不會少了他們的一份功勞。

    他們倆也看清了,菩薩鎮這小水塘子,遲早是盛不下江海這條大龍的,江海的心思,也不可能會放在跟他們爭奪菩薩鎮的權力上面,他有著更遠大的前程。

    不但沒有對江海產生不滿,白向文和楊得意兩人反而決定,以後要好好支持江海的工作,如果能跟這位前程遠大的年輕人結下善緣的話,以後不定什麼時候,他們就會有事求到江海門下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