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362章 出門招商 文 / 老周小王

    均西縣通海開發公司首期建設的幾座礦也開始開採了,最早進行開採的是價值比較高的沙金和綠松石,由於均西的沙金和綠松石的儲量大,埋藏淺,所以開採起來比較容易,短短幾個月時間,就開採出來了不少原礦。||更|新|最|快|{}

    本來貝文達想要把這些礦石運到香港賣掉,因為他認識不少香港的珠寶商人,可是江海讓他現在不要賣綠松石原礦,而是把它們運到香港,找個倉庫儲存起來,當然,錢還是要按照現在的市價如數劃撥到通海開發公司的帳上,做為銷售收入。不但這一次這樣辦,以後也要照此辦理。

    貝文達不知道江海這樣做是為了什麼,不過他也有個優點,對於江海的話,從來不發表任何疑問,只是照辦,所以他就用何愛國在香港註冊的另外一個貿易公司的名義,將這一次開採出的十幾噸綠松石的原礦全部買了下來,然後將一千多萬貨款打到了通海開發公司的帳上。

    江海這樣做,是因為綠松石的原礦在九十年代還不怎麼值錢,大概也就是幾百塊錢一斤,可是十幾年之後,由於人們日益喜愛綠松石製造的首飾,綠松石資源也越來越少,綠松石原礦的價格就開始飛漲了,品相一般的都能賣到一百塊錢一克,而品相好的甚至可以達到五六百塊錢一克,這個價格和現在的價格可是相差了上百倍乃至幾百倍。

    均西的綠松石儲量大,品相好,事實上,整個堰州市的綠松石的儲量是居全世界首位的,在這個時候,由於堰州還沒怎麼開發,綠松石在中國大陸也並不是太受歡迎,所以開採綠松石礦的人並不多,江海準備把這些綠松石全部自己儲存起來,等到十幾年後,這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了。

    這個時代,一噸綠松石也就是一百萬不到的價格,由於石頭密度大,所以佔地也不大,哪怕均西的綠松石礦一年開採出幾十噸綠松石原礦,也只要幾千萬資金,十幾年也就是幾個億的資金,這點資金對於江海來說算不了什麼,儲存在香港,也要不了多大面積的倉庫。可是經過十幾年的積累,這些綠松石就可能變成幾百上千億的巨額財富,所以江海當然不希望現在就把它們賣掉了。

    雖然綠松石在九十年代相對不怎麼值錢,可是短短幾個月,光綠松石的銷售收入就達到了一千多萬元,這樣算起來,光這一項銷售收入一年就可以達到好幾千萬,這讓祁天成和許明波眉開眼笑,要知道,這些銷售收入可都有均西縣政府的一半呢,等到均西縣的礦產全面開採之後,那一年不得有上億的銷售收入?那均西縣政府到時候可要富得流油了。

    均西經濟開發區南面的萬畝中藥園現在已經初具雛形了,蔡長生斥巨資在這一帶徵了一萬多畝荒山,僱請當地農民在這裡種植杜仲、黃姜、金銀花、黃芪、甘草等中藥材,除了杜仲是喬木,需要數年種植才能利用之外,其它幾種草本中藥材都能夠在今年成熟,蔡長生的製藥廠現在是收購本地老百姓采的野生中藥材來生產,等這萬畝中藥園成型之後,他就有穩定的原材料來源了,而長生製藥廠的生產規模也可以擴大了。

    均西經濟開發區西面的牧業基地也基本成型,這裡種植的幾種牧草,在省農科院蔣秉誠等幾位專家教授的指點下,長勢非常良好,當地農民每家每戶都至少養了幾十頭牛羊,多的甚至有一百多頭,總的存欄量達到了十萬頭以上,等出欄之後,會給當地農民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

    等這個牧業基地取得成功之後,祁天成準備在全縣範圍內大力發展畜牧業,要知道,均西全縣範圍內的可放牧荒山面積可是達到了七十多萬畝呢,等到全縣的畜牧業完全發展起來,這個產業也將發展成為均西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均西經濟開發區東面的經濟林項目也在有條不紊的展開,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當地農民開發荒山,在上面種植核桃、板栗等經濟樹種,等到幾年之後,開始掛果了,這也將成為當地農民的穩定收入來源。

    這些項目已經足以讓當地農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了,再加上他們還可以在經濟開發區的工廠裡打工,可以預見,在幾年之內,當地的農民就會富裕起來。

    五月份,江海帶著廖意龍出去跑了一圈,這一次他出去的目的依然是招商引資,不過,這一次他的招商引資非常有針對性,他拜訪的都是一些與畜牧業相關的行業,比如肉類加工和皮革處理企業,他希望能夠在均西經濟開發區形成一條完整的畜牧業產業鏈,深入挖掘均西縣畜牧業的產業潛力,據他估算,如果均西縣的畜牧業的潛力能夠完全發掘出來,均西縣每年可以出欄牛羊等畜類百萬頭以上,形成年產值三十億元以上的產業鏈條,這將會是均西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

    江海拜訪的第一家企業就是江城肉聯集團公司,這是一家巨型國有企業,它的前身是江城肉聯廠,也曾經是亞洲最大的肉聯廠,不過在前幾年,由於全國的生豬市場價格放開,肉食品經營市場全面放開,江城肉聯廠也陷入了困境,連年虧損。

    在江一帆調任江城之後,他主導了江城的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現在江城肉聯廠已經和江城商貿集團進行了股份制重組並且上市,重新煥發了生機。

    如今的江城肉聯集團公司在全國已經有了好幾個加工基地,年屠宰加工能力達到了三百萬頭生豬以上,生產各種肉類製品超過三十萬噸,是全國肉類產品加工行業中的佼佼者,現在江城肉聯也有意再建一個加工基地,如果能夠讓江城肉聯把加工基地建到均西的話,那顯然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江城肉聯的董事長舒興平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會見了江海,本來,江海這樣一個小小的科級幹部,是用不著舒興平親自接見的,可是江海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科級幹部,他可是現任江城市長江一帆的兒子,所以舒興平不敢怠慢,親自接見了他。

    舒興平的秘書給江海和廖意龍一人沏了一杯茶,然後退出了辦公室。舒興平微笑著對江海道:「江主任,不知道這一次有何貴幹?」

    江海道:「舒董事長,我聽說貴公司有意在省內再建一處加工基地?」

    舒興平點頭道:「確有此事,這是我們公司擴大規模,成為亞洲乃至世界領先的肉類加工企業的一個重要舉措。」

    江海道:「您也知道,現在我在均西經濟開發區工作,分管的正是招商引資這一塊的工作,我也不兜圈子了,我這次來的目的就是希望江城肉聯能夠把這個加工基地建在均西經濟開發區。」

    舒興平沉吟道:「江主任,我承認,我和令尊是很好的朋友,在江城肉聯實行股份制改造的過程中,他也給了江城肉聯很大的幫助。不過你也要知道,我也是個商人,在商言商,如果你想要讓公司決定把加工基地建到均西經濟開發區的話,你首先需要說服我,然後我才能去說服董事會成員們。」

    江海點了點頭,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對舒興平道:「舒董事長,現在在我們均西經濟開發區,已經建成了五萬餘畝牧業基地,每年的牛羊出欄量將會達到十萬頭以上,不僅如此,我們均西縣經過專家考察,有可放牧荒山七十多萬畝,均西縣政府將會在三年內陸續將這些荒山改造成牧業基地,屆時,均西縣每年的牛羊出欄量將會達到百萬頭左右,而且均西周圍的堰州市均縣,s省的正安縣、白水縣、循陽縣,c省的關北縣、北陽縣等幾個縣也都有大批可放牧荒山,如果江城肉聯的加工基地能夠建在均西經濟開發區的話,那就不愁生產原料了。」

    舒興平點頭道:「確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理由,如果真的能達到你說的那個數字的話,那均西縣將成為h省最大的牧業基地了,不過能不能在三年內達到這麼多牛羊出欄量,我們還是要做調查的。」

    江海道:「這是自然,這麼大的企業行為,當然要做好先期調查。」

    舒興平接著說道:「另外,我聽說均西縣地處大山,交通可不怎麼方便啊。」

    江海胸有成竹的道:「那都是過去了,從去年開始,均西縣的縣域公路項目和均西縣通往堰州的公路拓寬項目都已經動工建設,到現在,已經大部分完工了,現在從均西通往堰州市的公路已經被拓寬成了雙向四車道的寬闊大路,您如果去均西的話,一看就知道了。另外,均西與s省和c省的幾個縣都接壤,從那裡到s省省會和c省省會都不過兩三百公里路程,您應該知道,牛羊肉是s省和c省的主要肉食來源,所以,如果把加工基地建在均西的話,市場前景也是不用發愁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