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376章 好幹部 文 / 老周小王

    牧業基地在觀音山的西北面,離這裡只有一兩公里的路程,而且公路也修通了,非常方便,車隊只用了幾分鐘時間就開到了牧業基地。

    燕老和容老下了車,望著這一大片草場上牛羊成群的壯觀景象,連連點頭,燕老俯身採了一根牧草,對江海道:「這是什麼草?都是種的嗎?」

    由於牧業基地的事情江海很關注,所以他對這個很瞭解,他回答道:「這是紫苜蓿,這都是種植的。原來這裡是一大片荒山,全是灌木和雜草,經過我們用機械開荒之後,全都種上了牧草。」

    燕老又問道:「這裡為什麼要種紫苜蓿呢?有什麼好處嗎?」

    「紫苜蓿是我們省農科院的專家大力推薦的一種優良牧草,它營養價值高,主要營養成份有粗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元素,這些營養成份含量都很高,而且纖維素含量也很高,對改善牲畜的腸胃有好處;另外,它的適口性也很好,牛羊等牲畜都愛吃,吃了之後增重也快,不易生病;還有,紫苜蓿除了嚴冬之外,在各個季節都可以播種、生長,它適應性和生命力都相當強,經過放牧、踩踏、刈割之後都能迅速再生,而且長勢旺盛,所以產草率相當高;最後一點就是,均西這裡基本上都是山地,所以為了保護環境,在這裡保持水土是相當重要的,而紫苜蓿根系發達,根系長度可以達到七十厘米甚至一米,與一些喬木的根系都不相上下,所以種植紫苜蓿對於保持山地水土相當有好處,可以有效的保護這裡的環境。由於有這幾種優點,紫苜蓿是山地最適合種植的牧草了,在我們這個牧業基地,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種植的紫苜蓿,另外還種植了一些各有優點的其它牧草。」

    說起這個,江海是如數家珍,對於牧草的選擇,蔣秉誠和鄔星漢等幾位省農科院的專家可是專門給這裡的農技員上了課的,江海也聽過,他的記性好,對這事又關注,所以記得牢牢的。()

    燕老滿意的點頭道:「對於這種紫苜蓿,你瞭解得這麼清楚,看來你們對於發展這個牧業基地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啊!」

    江海道:「這個是自然了,因為牧業基地的建設,直接關係到均西老百姓的收入增加,這是有關民生的大事,不下苦功夫不行啊。」

    燕老深有同感:「是啊,我們既然當了幹部,就一定要時時刻刻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封建社會的官員都說過,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我們**的幹部,難道還不如封建社會的官員嗎?」

    祁天成、許明波和江海都連連點頭,容老也感慨的說道:「當年打江山的時候,要是沒有老百姓的支持,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打敗敵人,現在我們坐了江山,就不能忘記了老百姓,他們才是我們黨的根本!就說在均西的時候吧,老百姓對我們的到來是衷心擁護,給我們送吃喝,給我們帶路,幫我們運送物資,還有的直接就加入了我們的隊伍,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啊!」

    燕老點頭道:「那個時代我們黨的群眾工作做得多好,現在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很多地方政府都有些脫離了群眾,一副官老爺作派啊!」

    燕老的話讓祁天成和許明波臉上微紅,以前他們可不也是有些「脫離群眾,一副官老爺作派」嗎?

    不過容老馬上就為兩人解除了尷尬:「不過我看均西的地方政府聯繫群眾還是做得很不錯的,搞這個牧業基地,應該對老百姓的收入很有好處的,能這樣實心為老百姓辦事,我覺得就很值得表揚!」

    燕老笑道:「話還不能說早了,你這也是犯了脫離群眾的毛病,要知道群眾過得怎麼樣,還是得跟他們拉拉家常。」

    燕老一面說著,一面走向了大約兩百米以外的一棵樹下,那裡有一位老大爺正悠閒自得的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著自家的牛羊吃草。

    燕老走近了那位老大爺,大聲笑著問道:「這位老大爺,你是這裡的老百姓嗎?」

    那位老大爺早就看到了燕老一行,看到他們氣度不凡,似乎是有身份的人,不過自從這個牧業基地建起來之後,來看過的有身份的人物也已經不少了,比如省農科院的專家,市委書記、市長,還有一些投資畜牧業產業鏈的投資商,所以老大爺也司空見慣了,並不覺得稀奇。

    不過,老大爺看到燕老鬚髮俱白,年紀看上去比他還大,倒是不敢怠慢,他站起來回答道:「嗯,我就是這附近的老百姓。」

    燕老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啊?今年多大了?」

    老大爺讓燕老在一塊比較平整的石頭上坐下,然後回答道:「我叫白忠福,今年七十三歲,您叫我老白就可以了。」

    燕老道:「那我比你大七歲呢。」

    這個時候,其他人也都跟著燕老一起走了過來,白忠福有點緊張,容老示意他不必緊張,然後也找了一塊石頭坐了下來道:「我也比你大六歲呢。」

    白忠福道:「兩位老哥都這麼大歲數了,真看不出來啊!」

    燕老呵呵笑著說:「老白啊,你家裡養了多少牛、多少羊啊?」

    白忠福指著自家的牛羊道:「喏,我家的牛羊就在那裡,有4頭牛,50多頭羊。」

    燕老看了看那群牛羊道:「還真不少啊!」

    白忠福的緊張情緒慢慢平息下來了,他對燕老道:「我家不算多了,村裡有的人家裡一家就養了十來頭牛,一百多頭羊。」

    容老問道:「你們養牛羊的本錢是哪裡來的?」

    白忠福道:「這要感謝鎮裡啊,不,現在是區裡了,區裡的幹部幫我們找信用社和農行貸款,買來了種牛、種羊,說好了等牛羊出欄之後再還貸款。」

    燕老道:「區裡的幹部這麼好嗎?」

    白忠福看到燕老有懷疑區裡幹部的意思,他不高興的道:「這位老哥怎麼不相信人咧?區裡的幹部就是好嘛,要不然我幹嘛要替他們說好話?他們不但幫我們貸款,還找來了省裡的大專家,教我們怎麼養牛養羊,要不然我們自己怎麼能養得這麼好?」

    燕老道:「老白啊,你別生氣啊,我不是不相信人,我是想知道他們是怎麼為你們辦事的。」

    白忠福問道:「老哥,你是不是大幹部?我看有點像,要不然怎麼會問這些?」

    燕老笑道:「我也算不上大幹部,原來倒是國家幹部,不過已經退休了,你沒聽我都八十歲了嗎?現在都是六十歲就退休的。我是來這裡旅遊的,對這裡很好奇,想打聽打聽。」

    現在的退休年齡是六十歲,白忠福倒是知道的,他點了點頭道:「嗯,八十歲只怕都退休好多年了。你既然喜歡聽,那我就給你講講。這裡原來是一大片荒山,到處都是雜草灌木,我們老百姓根本就沒想到過可以種草放牧,去年,區裡的幹部讓我們開荒、種草、搞起了這麼一大片草場,又幫我們貸款,讓我們養牛、養羊,為了解決牛羊的銷路,又找來大老闆在開發區那邊搞了一個肉聯廠,以後我們養的牛和羊都被肉聯廠包了,我們根本不愁賣,等牛羊出欄的時候,別人肉聯廠自己派車來拖,根本不用我們操心。你說說看,這區裡的幹部好不好?我聽說啊,這些事情都是一個外地來的大學生區長做的,他一來,就為我們老百姓想出了賺錢的法子,我們都要感謝他啊!他叫什麼來著,好像是姓江,可是名字我怎麼記不起來了呢?」

    燕老道:「他是叫江海吧?」

    白忠福猛的一拍大腿道:「對對對,就是叫江海,這位小江同志真是一個好幹部啊!唉,年紀大了就是記性不好,本來記得挺清楚的嘛。」

    聽到別人當面誇自己,江海倒是有點不好意思的感覺,燕家兄弟和容家兄妹都促狹的看著江海,燕良駒還向江海伸出了一個大拇指。

    燕老道:「老白啊,聽你這麼一說,你們區裡的幹部倒確實為你們做了不少事情,不過他們做的就全是好事?一件不好的事情都沒辦過?」

    白忠福又有點不高興了:「我說老哥啊,你怎麼老是想讓我說他們的壞話啊?他們當然不可能一點錯不犯了,哪怕是聖人都會犯錯嘛,可是我們老百姓的要求不高,只要他們是真心為我們老百姓辦事就行了,他們犯了一點錯誤也是無心的,我們都會原諒的。」

    聽了白忠福的話,在場的人都默然了,中國的老百姓就是這樣,他們勤勞、淳樸、善良,別人對他們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他們通常都會忍耐,而且很容易原諒,可是只要別人對他們有一點好處,他們就會牢牢記在心裡,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那麼多清官傳說的原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