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439章 鶴城行 文 / 老周小王

    幾人找了個地方吃過午飯,時間便已到了下午兩點多,休息了一會兒,幾人又上了車。|經|典|小|說|網

    切諾基很快就開到了鶴城市委,由於江海出發之前已經跟鶴城市委聯繫過了,所以門衛在驗看了他們的身份,跟辦公室通報了一下之後,他們就被很順利的放行了。

    工作人員將他們帶到了市委書記米子方的辦公室,米子方的秘書請求了一下米子方之後,江海被帶進了米子方的辦公室,而另外幾人,只能在外面坐等了,市委書記也不是說見就見的。

    江海進了米子方的辦公室,米書記從辦公桌後面迎了出來,非常熱情的跟江海握了手,又讓江海在待客沙發上坐下,他也在沙發上坐了下來,他的秘書給兩人奉上茶水,然後出了辦公室,將門帶上了。

    江海也打量了一下米子方,他看上去四十四五歲的樣子,方面大耳,身材高大敦實,有著s省人的典型特徵。

    米子方笑道:「你就是燕部長說的江海啊?可真是年輕啊!燕部長可是很看重你,說你年輕有為,也是,你才二十四歲不到吧,都當了副縣長了,你在均西的所作所為,我在鶴城都聽說了!真是後生可畏啊!」

    由於米子方是燕振華的老部下,江海來前,燕振華已經給米子方打了電話通了氣,米子方得知江海很被燕家人所看重,又得知江海是江城市長江一帆的兒子,而江一帆目前行情看好,在十五大上很有可能更進一步,所以他才會對江海如此客氣,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副縣長,別說是這樣的待遇了,就算想要見米子方一面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江海欠了欠身子道:「謝謝米書記,燕部長謬讚了,我這點小成績,不值一提。」

    米子方道:「可不能這麼說,如果你那只是一點小成績,那我們鶴城這個樣子,不是更不值一提了?」

    江海趁勢提到了正事:「均西現在的發展,完全是因為修了一條路的緣故,我看鶴城的物產比均西更豐富,如果能把路修好的話,經濟想要發展起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米子方道:「燕部長向我提到了你想要在均西到鶴城之間修一條高速公路的事情,不過現在鶴城到西都之間要修一條高速公路,里程達到了一百八十多公里,這條高速公路的造價達到了幾十個億,在鶴城境內的路段也有八十多公里,造價也在二十億上下,所以鶴城現在的資金壓力很大,如果再上一條高速公路的話,恐怕鶴城的財政會不堪重負啊!」

    雖然燕振華給米子方打了電話,讓他全力幫助江海,可是在電話裡,燕振華也不可能把江海的方案說得那麼詳細,米子方畢竟是鶴城市的父母官,要為幾百萬鶴城老百姓負責,所以在沒搞清楚江海的具體方案之前,他不可能隨便許諾。

    江海當然也明白這一點,不過他並沒有馬上拋出如何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案,而是給米子方算起了帳:「米書記,鶴城市的情況我也有所瞭解,鶴城市與堰州市同處大山深處,自然資源同樣豐富。鶴城市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金、銀、銅、鐵、鉛、鉬、鋅、釩、鈦、銻等金屬礦石儲量都很大,煤炭、水晶、雲母、螢石、鉀長石、重晶石等非金屬礦石儲量也不少;而這裡的中藥種類也是非常多,而且質量非常好;核桃、板栗、木耳、香菇、茶葉等特產也都很豐富;鶴城的可放牧荒山面積巨大,如果都能打造成牧業基地的話,每年創造的產值也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可是這一切無比豐富的資源,都因為交通瓶頸制約,而只能白白的浪費,不能產生價值。」

    「您剛才也說過,您對均西的情況也算比較瞭解,均西這麼一個小地方,資源並不見得比鶴城的任何一個縣更豐富,可是因為修通了一條路,經濟就有了這麼巨大的發展,鶴城的面積比均西大了好幾倍,資源也豐富了好幾倍,如果修好了這條高速公路的話,經濟一定會有一個騰飛啊!」

    「均西縣現在已經引進了國內最大的江城肉聯集團,在均西建了一個生產基地,現在已經有了每年屠宰將近百萬頭牛羊等各類牲畜的能力,等這個生產基地完全建成,每年可以屠宰五百萬頭以上的各類牲畜,鶴城完全可以依托這個生產基地,發展自己的牧業基地,光是這一個項目,每年的產值就有幾十個億;還有鶴城的其它特產,比如礦石、中藥、經濟作物等,均西也都有企業收購,就算均西沒有企業收購的,也完全可以通過這條高速公路,運往南方,產生價值。到那一天,鶴城將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您,將會是這一偉業的締造者!」

    江海的話說得米子方頗為意動,特別是江海最後的一句話,讓四十多歲的米子方差點都有了熱血沸騰的感覺。其實也不是江海的話煽動性有多強,而是因為江海的話有他的政績作為有力的例證,當然容易取信於人了。

    米子方也瞭解過江海,他知道江海到均西縣工作不過兩年多,可是這兩年多的時間,均西縣的gdp就從區區一億元左右,迅猛增長到了十幾億元,這個增長速度哪怕是在全國經濟大發展的前提下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而且令米子方有些難堪的是,整個鶴城市的gdp去年也只有二十多億,以均西縣這幾年的gdp增長速度,也許再過一年,鶴城的gdp就要被均西縣超過了。

    如果是被沿海一個縣超過,米子方倒是不會有什麼感覺,因為沿海的經濟本身就很發達,跟內地沒有什麼可比性,可是問題是,均西就跟鶴城市接壤啊,也是內地的一個縣,自然條件與鶴城市一般無二,如果被均西縣超過的話,那讓鶴城市的領導們情何以堪?

    其實,鶴城市的經濟如此落後,與米子方關係不是很大,他只是去年才調到鶴城市任市委書記的,此前,他是梁州市市長,在梁州任上,他的政聲還是不錯的。來了鶴城一年,米子方也不是沒有做過發展經濟的努力,可是鶴城市的工商業基礎太差了,據鶴城地方志記載,「到民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戰爭頻仍,導致經濟凋敝,民不聊生,農業生產長期處於『刀耕火種』落後狀態;工業僅有幾家小煤窯、土鐵爐、磚瓦窯、土紙坊和酒作坊;商業貿易也是凋敝蕭條,山貨土特產不能運出而閒置流失」,解放後,這樣的情形也並沒有多少好轉,最關鍵的問題還是交通不發達,路況太糟糕,「山貨土特產不能運出」,同理,就算有人到這裡投資辦廠,生產出的產品也同樣不能運出,誰還會來這裡辦廠呢?

    本來西都到鶴城的高速公路立項讓米子方看到了振興鶴城經濟的希望,可是說實話,這條高速公路也不可能解決太大問題,因為這條高速公路的方向是通向西北方的西都,西都本身的經濟與南方的城市也不能相比,所以它雖然是著名古都,可是在全國的城市gdp排名上,也排不上號,這條高速公路的建成,想要徹底解決鶴城市的問題,也是不可能的。

    而如果能修通到均西的高速公路的話,那情況就不同了,且不說均西現在的gdp增長迅猛,經濟不、非常有活力,堰州的經濟也比鶴城要發達多了,那裡可是有著一個全國規模數一數二的汽車廠呢,對於鶴城的礦產需求量是相當大的;在堰州南面,還有一個gdp排名全國第七的特大城市江城市,在江城市的帶動下,整個h省的經濟比s省要強得多了,所以鶴城的特產,完全可以通過這條高速公路運到h省腹地進行消化。

    米子方越想越是興奮,江海察顏觀色,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他接著對米子方道:「米書記,至於資金的事情,您也不用犯愁,我們可以這樣解決。我們可以向交通部要一部分撥款,各自向省裡要一部分配套資金,向世界銀行貸款解決一部分資金,然後成立一家股份公司,找一家投資商,剩餘的資金由他們投入,然後以投入資金的多少,三方持股,收過路費,收到的過路費按持股比例分成。這樣一來,若干年後,我們就可以用收到的過路費還清貸款,之後收到的過路費就是我們的財政收入了。」

    米子方聽了江海的話,越想越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不過他也有一點顧慮,因為成立高速公路股份公司,在國內還沒有先例,他不知道這樣符不符合政策,於是就向江海提出了這個問題。

    其實米子方完全是多慮了,因為就在1996年,沿海地區就成立了第一家高速公路股份公司,進行融資修建調高速公路,不過也不能怪米書記,畢竟s省是內地,觀念還是比較保守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