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480章 工地用餐 文 / 老周小王

    似乎是為了印證張家福的話,那幾位外國專家結束了跟幾位中方技術人員的爭論,他們剛才爭論得很投入,並沒有注意到江海他們走了過來,這個時候,他們看到了江海一行人,友好的向他們露出了微笑。|經|典|小|說|網(最新章節閱讀請訪問)

    尹景山向幾位外國專家介紹了江海的身份,江海也一一跟他們握手,用流利的英語向他們問好,他嫻熟的英語讓這幾位外國專家大為驚異,也對江海多了幾分好感,要知道這個年代,能夠把英語說得這麼好的中國官員,可以算是鳳毛麟角了,尤其難得的是,江海並不是一名技術官員,而是一名地方官員。

    江海笑著問那位美國人貝弗利道:「貝弗利先生,剛才我似乎聽見你們就使用何種掘進方法的問題在進行討論,現在你們的討論有了結果嗎?」

    貝弗利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白人,身體很高大強壯,也許是因為長期戶外工作的原因,他的臉上有著許多被風霜刻劃出來的痕跡,他聳了聳肩膀道:「我們還是堅持認為,使用爆破掘進法太危險了,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是不負責任的,不過也許他們也有他們的難處吧,畢竟每個國家的情況都不同,所以我們已經達成了共識,他們也承諾了會在安全措施上繼續加強。不過恕我直言,作為目前中國最有經驗的高速公路施工隊伍,他們在未來必定還是要使用盾構隧道掘進機來進行掘進施工的,雖然成本會高一些,可是盾構隧道掘進機有著許多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掘進速度快,安全,可以從容面對冒水、瓦斯、塌方等地質問題等,這些因素是不能不考慮的。」

    貝弗利的話很誠懇,江海聽得連連點頭,他當然聽得出貝弗利的話是真心為他們好,而且他們也不是那種特別固執的人,也能理解中方施工單位的難處,這一點尤為難得。

    而貝弗利的話也讓江海重視起盾構隧道掘進機來,既然進口的盾構隧道掘進機這麼昂貴,那能不能讓它國產化呢?國產化之後,它的價格勢必會大幅下降,他將這件事情放在了心上。

    江海、尹景山一行跟幾位外國專家以及張家福等中方施工人員席地而坐,伴著不時響起的隆隆炮聲,聊了起來,聊得很愉快,這幾位外國專家和中方施工人員也對江海刮目相看,江海這位副縣長的官銜雖然不是太大,可是能夠在工地上戴著安全帽,不顧形象的席地而坐的地方官員實在是太少了。

    很快就到了午飯時間,張家福熱情的邀請江海他們一起到帳蓬裡用午餐,江海欣然答應了,到了帳蓬裡,張家福讓施工人員去打飯,他們很快就用搪瓷飯盆給每人都打了一份飯菜來。

    那搪瓷飯盆有普通的小臉盆那麼大,裡面的飯菜堆得高高的,菜餚無非是青菜蘿蔔,當然,也有幾塊肥得流油的紅燒大肥肉。

    張家福對江海道:「江縣長,不好意思啊,今天不知道你會來,沒弄什麼好菜,將就吃一點。」

    江海若無其事的端起飯盆道:「沒事,我就喜歡這樣吃飯。」然後拿起筷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其他人也都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連那幾個外國專家都不例外,尹景山和姚文柏同樣吃得很香甜,看得出來,他們都是吃習慣了的。

    江海由於每天練功,食量大,吃飯速度也很快,而且這盆飯裡面淋上了紅燒肉香濃的汁液,味道確實不錯,不過幾分鐘,他把滿滿一盆飯連飯帶菜吃得乾乾淨淨,連那幾塊大肥肉都被他一點不剩的吃完了,這讓張家福他們又一次對江海刮目相看,他們這些體力勞動者對這樣的飯食當然是甘之如飴了,可是江海能夠吃得如此香甜卻是大出他們的意料,而且江海的表現根本不可能是裝出來的,這讓他們又對江海多了一份好感。

    這真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副縣長啊!

    張家福問道:「江縣長,吃飽沒有?沒吃飽的話還可以再去盛。」

    江海失笑道:「張隊長,這飯盆這麼大,我吃一盆已經不容易了,實在是吃不下了。」

    張家福哈哈一笑,然後又埋頭對付他那盆飯去了。

    不多一會兒,大家都把飯吃完了,除了葉小豹的食量稍微小點兒,沒吃完之外,就連書生氣十足的姚文柏,都把那盆飯吃得乾乾淨淨。

    這也不奇怪,他們每天在工地上跑來跑去,翻山越嶺的,體力消耗大,又每天都用這樣的飯盆吃飯,不變成大肚漢才有些奇怪呢。

    在其他人吃飯的時候,江海也在觀察這間帳蓬,這間帳蓬也就十幾個平方,裡面放了兩張桌子和兩張行軍床,看上去有些擁擠。

    張家福吃完飯後,江海問道:「張隊長,你平時就住在這裡嗎?」

    張家福回答道:「是啊,我和王技術員兩個人住這間帳蓬。」

    江海道:「這條件有點差啊。」

    張家福道:「這裡的條件已經算不錯了,均西的氣候不錯,不算熱,如果換在其它地方,現在估計都熱得跟蒸籠一樣了,晚上根本睡不著,在這裡,晚上還可以蓋薄被子,算是睡得舒服的了。」

    江海又問道:「那這些外國專家呢?他們住哪兒?」

    張家福道:「在這荒郊野外的,他們能住哪兒?還不是住帳蓬。尹縣長和姚局長也一樣要住帳蓬,都沒什麼特殊化。」

    江海有些意外的看了看那幾位外國專家,還有尹景山和姚文柏兩人,尹景山以前給他匯報工作可從來沒說他們住宿條件這麼差啊。這讓他對修高速公路的艱難又有了新的認識。

    尹景山看到江海看著自己,他笑了笑道:「江縣長,真的沒什麼的,習慣了就好了,其實這帳蓬睡得還真挺舒服的。」

    江海默默的點了點頭。

    視察過工地之後,下午江海便回了縣城,他給張明遠打了個電話道:「明遠叔,你知道盾構隧道掘進機嗎?」

    張明遠道:「我是搞重型機械這一行起家的,怎麼可能不知道盾構隧道掘進機呢?」

    江海又問道:「那冠軍集團現在有能力生產盾構隧道掘進機嗎?最先進的那種。」

    張明遠沉吟道:「如果是一般的,公司是有能力生產的,可是如果是最先進的那種,冠軍集團現在想要生產出來,還是很有難度的。最先進的盾構隧道掘進機,長度在五十米到一百米,體型太巨大了,而且對技術要求相當高,特別是刀片,需要用到一種特種合金鋼,現在國內基本上沒有鋼鐵廠能夠生產出來,只能進口,可是如果進口這種合金的話,那總體成本也不會比整體進口便宜太多,因為盾構隧道掘進機最貴的部分就是在刀片上。」

    江海道:「那有希望在最近幾年裡實現盾構隧道掘進機的國產化嗎?而且需要大幅度降低成本。」

    張明遠想了一會兒,然後回答道:「最近幾年,你從國外搞回來不少先進技術,特別是這種重型機械上面的技術,所以盾構隧道掘進機的很多技術都可以解決,唯獨有一項難題,就是鑄造刀片使用的合金鋼不好解決,如果全靠進口的話,那哪怕實現了整機的國產化,也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價格不可能大幅度下降。」

    江海沉吟片刻之後道:「行,那這樣吧,你把那種合金鋼的名字告訴我,我再問一下香港那邊,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拿到這種合金鋼的名字之後,江海馬上給何愛國打了個電話,把這種合金鋼的名字報給了他,何愛國聽了之後回答道:「現在匯海集團投資了不少國際上知名的大型鋼鐵企業,應該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跟張明遠聯繫吧。」

    聽了何愛國的話,江海便知道這個事情基本上沒有多大問題了,這些年何愛國通過資本的力量,在國外搜集先進技術的工作不是白做的,這些技術正在一步步夯實中國工業的基礎。比如這個盾構隧道掘進機,如果能完成國產化,大幅度降低價格的話,將是國內道路建築行業的一個福音,隨著這些年中國的鐵路、高速公路、地鐵的快速發展,對這種機械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如果能夠大幅度降價,許多施工單位都用得起,那麼在進行隧道掘進施工的時候,掘進速度和安全性都會大大提高。

    當然,現階段中國的工業基礎與外國比起來,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就以這個盾構隧道掘進機來說,在外國早就應用於道路建設之上了,至少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已經是一種使用比較莊廣泛的技術了,可是在中國的應用還不是很普及,這就反映出了中國工業與外國的全面差距了,要彌補這個差距,就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了,不過,有了江海的重生,至少比他前世的時候拉近了一些差距,這是讓江海很是欣慰的地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