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578章 檢查〔二〕 文 / 老周小王

    清陽市說起來跟江城市接壤,不過實際上,清陽市的市政府駐地清陽區離江城江北區足有兩百多公里路,所以還算是有點遠的,江海他們是直接從江堤上走,向西經過江北區、江陽區和石同區三個區之後,就可以到達清陽市下轄的五丘縣,而這個縣的南岸也就是沙陽市了。

    從五丘縣繼續向西,經過清順縣和臨江縣之後,便可以到達清陽區了。這沿途數百公里的長江流域,基本上都是大片的沖積平原,是最肥沃的田地,也是h省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所以如果這裡的干堤決口的話,也將會造成最嚴重的損失。

    江海坐在車裡,蹙著眉頭,看著車窗外平緩流過的長江,他的心情份外沉重,因為在他的記憶裡,在98年的洪水中,為了力保江城不失,清陽市有幾個縣都被劃為了洩洪區,這裡的人們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在這一世,江海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盡量減少老百姓的損失。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行駛,江海他們已經進入了五丘縣境內,那兩名工程師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讓晏有鵬停下車,他們就會拿著一些特別的工具下車,取一點樣,測量一些數據,有時甚至還會下到江邊的護坡上去取樣、測量或者拍照,然後將情況記在他們的筆記本上。江海和葉小豹每次也會跟著兩位工程師一起下去,給他們幫一下忙。

    取了幾次樣之後,江海問起兩位工程師來:「這段堤壩的質量怎麼樣?」

    兩位工程師都是四十出頭,一位名叫穆博原,一位名叫聶天風,他們對視了一眼,然後一起搖了搖頭,穆博原對江海道:「江處長,這段堤壩的質量一般,估計能夠抗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就算不錯了。」

    其實不需要他們說,江海也看得出來,因為這段堤壩的路面比起江城段來,已經差得很遠了,到處都是坑坑窪窪,就連晏有鵬這樣的老司機,開起車來都是一顛一顛的,根本跑不起速度來。

    江城市境內的干堤,修得還是非常好的,因為江城是江一帆主政,在他的治下,江城經濟發展很快,財政充盈,而且江一帆素來關心人民疾苦,對於關係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長江干堤,他是非常重視的,在他的關注下,江城市境內的干堤在最近幾年都經過了重新修建,比起江海前世的時候,防護能力大大提高了,堤面也是寬闊平整,行車很是平穩。

    而眼前的五丘縣的長江干堤,質量就差得很遠了,從堤壩的高度、寬度上來看都遠遠不如江城段,從路面來看堤壩的硬度也差得遠,這還是表面就能看到的東西,表面看不到的東西更不知道有多大的差距。

    江海知道,自己在水利方面是一個外行,他於是虛心的請教起兩位工程師來:「穆工,聶工,這堤壩的質量檢查有什麼訣竅和方法呢?」

    這一次是聶天風回答了江海:「江處長,這水利工程裡面的鬼名堂多得很,這堤壩的地面部分就不說了,質量如何一目瞭然,很好檢查,只要認真一點,做什麼手腳都看得出來,無非就是降低水泥和鋼筋標號,石塊的大小和厚度也不能達標,可是在水下甚至地下的那些隱蔽工程建設,比如涵閘穿堤建築物、基礎防滲處理、水下拋石固基等工程,一般是很難看出來的,特別是對堤防質量影響最大的水下拋石固基工程,如果做手腳的話,那對堤防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不過這些手腳也很難檢查出來。」

    穆博原和聶天風兩位工程師,在那一次江海請他們喝酒之後,對江海的印象就開始改變了,而江海寫的那份報告,也參考了他們兩人的意見,他們看到江海確實是個做實事的人,而且敢於寫這麼一份報告,對江海也是大大服氣了,要知道他們以前也曾經向上級寫過類似的報告,要求對長江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可是都是石沉大海,毫無反應,而現在江海的報告一遞上去,這麼快就有了回應,這讓他們感歎,如果江海這樣的高官子弟想要做事的話,比他們這些人微言輕的平頭百姓還是容易多了,所以他們現在對江海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江海又問道:「那這樣的手腳該怎麼檢查出來呢?」

    穆博原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任他狐狸再狡猾,也逃不過好獵人的獵槍,只要是做了手腳,總是要露馬腳的。就拿水下拋石來說吧,所謂水下拋石,是將塊石按設計要求拋入水下堤腳區域,像一條棉被一樣均勻地覆蓋在堤腳上,防止江水直接沖刷堤土,由此護岸固基,這個項目占堤防隱蔽工程護岸項目整個投資的50%以上。所以施工單位在這種工程上做手腳是最常見的,他們往往會買通建設方和監理方,採取各種手段弄虛作假,偷工減料,水下護岸拋石少拋多計,水上護坡塊石以薄充厚。想要檢查出這種弄虛作假的行為,我們在長期的工作中也總結出了很多經驗。比如在枯水期進行檢查,枯水期的時候,這些水下工程基本上都露出了水面,質量如何,一目瞭然,當然,施工單位具體瞞報了多少拋石石方,這樣是看不出來的,我們可以按照工程建設標段,找它的施工方案、計劃、圖紙、發票等。比方說檢查拋石量是否足夠這個問題,先看發票,顯然這些都必須有的,這些石頭在哪兒買的?發票上有公章,我們就去找採石場,發現有的是假發票,有的是假公章;如果施工單位和採石場勾結,買了10000方,發票上寫15000方,這又是問題;石頭要靠船運,我們就找港監部門查運輸記錄,哪天哪條船運的?船的噸位是多少?船運了多少趟?時間、數量、單價一算,我們就能發現施工單位到底買了多少石頭,是不是他們報的那麼多?這是買石頭,再看拋石頭。我們查施工時的拋石日誌,這中間就有很多漏洞,甚至很多時間根本就沒有記拋石日誌。除了查拋石記錄,我們還查氣象日誌。看拋石頭的那天是否適合拋石頭,這中間就發現,有的時候下著傾盆大雨,他們還在長江拋石頭,顯然是造假。檢查中甚至出現了運輸記錄和拋石記錄不相符的情況,船主說我今天沒有運石頭,可施工方說我們今天拋了多少石頭,石頭都沒運來,哪兒有石頭拋?總之,想要做手腳,就必定有馬腳,只要我們認真,就沒有檢查不出來的漏洞。」

    聶天風補充道:「其實堤防工程中弄虛作假的手段還有很多,不過只要我們肯認真,不管怎麼樣的手段,總是查得出來的,就要看我們有沒有決心了!」

    江海知道,聶天風這句話實際上是說給他聽的,他臉色凝重的點頭道:「長江的堤防建設關係到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國之大事,我們一定要把這一次的堤壩質量檢查認真進行到底,不管涉及到誰,只要出現問題,我們就要一查到底!」

    穆博原和聶天風聞言,欣慰的對視了一眼,然後一起點頭道:「江處長,只要你有這句話,我們就一定會認真檢查的!」

    在從五丘縣到清陽區的一百多公里長江干堤上,穆博原和聶天風兩人,每隔一段就下去一趟,對該段江堤進行質量檢查,所以這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足足開了四個多小時,中午一行人還是在臨江縣吃的午飯,直到下午,車子才開到清陽區。

    這一路行來,穆博原和聶天風似乎對這三縣一區的堤壩狀況很是不滿意,頻頻搖頭,當江海問起的時候,穆博原道:「這一段堤壩普遍存在水上護坡石塊直徑不夠,水泥標號和鋼筋標號偏低的現象,塊石下面設計為20厘米厚的碎石砂墊層,平均只有13厘米厚,有的地方根本沒有碎石砂墊層,石塊下面直接是土,這怎麼能擋得住洪水的侵襲?另外,塊石疊砌、浮塞和中間以小石填心的現象也很多見,強度根本就達不到標準。現在的水位不高,水下拋的石塊也有很多露了出來,用肉眼都可以看出水下拋的石塊數量明顯不足,護岸固基的功能被大大削弱了,像今年這種汛情倒還好,可是萬一出現五十年不遇的大洪水,就很危險了。」

    江海的臉色很不好看,五十年不遇?明年的大洪水可是百年難遇的,這堤壩的設計防洪標準本來就偏低了,何況質量還不過關呢?他不禁在心中怒罵,這些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都是鑽到錢眼裡面去了?只知道賺錢,這樣的工程也是能弄虛作假的?這可是關係到無數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這樣的錢拿了他們就不虧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