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629章 放權 文 / 老周小王

    熊友和擔心王海雲也是出於這個出發點而發出「投資三億」的豪言的,在江海到來之後,西陵縣的形勢好不容易有了很大好轉,西陵縣老百姓的日子眼看也要越來越好過了,熊友和可不希望,因為王海雲要搞「面子工程」,而讓這樣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王海雲明白,熊友和提出疑問,也是正常的,他也是為了西陵縣好,所以他心平氣和的笑道:「熊書記,以前西陵縣的財政狀況確實不容樂觀,要搞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力不從心,可是這幾個月來,到西陵縣投資的企業越來越多,而且縣裡的礦產的開採權基本上都收歸了國有,現在縣裡跟香港通海公司也合資成立了一家開發公司,通海公司會對縣裡的礦產進行加大投入,提高產量,光是這個開發公司,每年能夠給縣裡帶來的財政收入就不會低於一億元,再加上其它投資企業帶來的財政收入,每年的財政收入應該會超過一億五千萬元。這裡是我們縣政府對今年財政收支的一份預算報告,大家可以看一下。」

    所有常委都看了一下這份預算報告,確實,這份預算報告寫得很翔實,從這份預算報告來看,西陵縣今年的財政收入超過一億五千萬元是可期的。

    宣傳部長文慧梅的眼神從那份預算報告上抬了起來,她也發表了疑問道:「縣長,按照這份預算報告的數字,確實可以達到這個數字,可是財政收入增加了,支出也會增加吧?以前每年的財政預算可都是赤字呢。另外,你的提案當中提到,對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馬上就要開始,可是現在還沒有財政收入,我們用什麼錢來投入呢?」

    王海雲微笑道:「文部長,這個問題我們也考慮到了,我們的方案是,用縣裡的財政收入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取得一筆建設資金,這樣,我們就可以馬上開始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了。有了這筆錢,並不會對縣裡的財政預算產生影響,至於償還,我們可以在今後的十年內分期償還這筆貸款,這對縣財政的壓力也不是非常大,是完全可行的。我們已經跟市建行進行了溝通,他們對我們的這個方案很感興趣。」

    除了壽元生和周志勇之外,幾名之前並沒有就這個提案進行溝通的常委不由得對視了一眼,他們還沒有這樣的融資意識,本能的就覺得這種方案似乎有一些不妥,熊友和問道:「在銀行貸款來搞基礎建設?這樣合適嗎?似乎沒有這樣的先例吧?」

    文慧梅、魏勇發也都看向了王海雲,就連一向不問地方上的事情的余松也都關注的看著王海雲,畢竟這件事情是一件新鮮事,他也想聽聽王海雲怎麼說。

    王海雲微笑著說道:「這種事情雖然沒有多少先例,可是現在卻是最適合我們西陵縣的辦法。我們西陵縣的基礎設施實在太落後了,至少落後發達地區十幾年,與發達國家比起來,那就落後得更遠了,用常規辦法,根本跟不上別人的發展速度。我這兩個月也到下面鄉鎮去調研過,西陵縣的老百姓日子過得苦啊,尤其是西部那些山區,老百姓們連自來水都沒有,電就更不用說了,晚上還在點油燈、蠟燭,下個山,進個城,至少要走好幾個小時的山路,這都是因為我們縣裡的基礎設施太差了啊!」

    「向銀行貸款,我們有財政收入做抵押,用十年來還清貸款,這就相當於提前用今後十年的財政收入來為我們西陵縣搞基礎建設,基礎建設搞好了,不但可以大大改善西陵縣的投資環境,有利於日後的經濟發展,而且還可以大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條件,這是多麼划得來的事情?如果用常規的辦法,我們可能要到十年之後,才能完成現在三年的基礎建設,到那個時候,別人又不知道會發展成什麼樣子了,也許我們就永遠失去了追趕發達地區的機會了!」

    「時間,時間就是生命啊!這三年是我們最好的發展機會,用這三年打好了基礎,西陵縣就有可能一飛沖天,而如果我們放棄了這一次機會,也許我們就是西陵縣的罪人啊!你們難道希望看到,西陵縣永遠都是經濟落後地區嗎?!」

    說到最後幾句話的時候,王海雲臉上的微笑消失了,他的情緒有一些激動,他的激動也感染了在座的所有人,會議室裡一時間陷入了沉默,熊友和等人的臉上也是若有所思,他指間的香煙裊裊升起的青煙,在會議室的上空裊繞著。

    良久之後,會議室裡響起了掌聲,所有人看向了掌聲響起的地方,只見江海微笑著在鼓掌:「縣長說得很好,接下來的三年,確實是西陵縣最好的發展機會,我們不應該放棄這個機會。我同意縣政府提出的這個提案!」

    王海雲的話早已經說服了熊友和等人,現在江海又旗幟鮮明的站出來支持他的提案,這個提案的通過再也沒有懸念,所有常委們全票通過了這個提案。

    王海雲非常感動,其實這個向銀行貸款的點子還是江海給他出的,可是現在江海絲毫都不居功,相反卻把這個方案全部說成了是王海雲的想法,以後立下了功勞,也全部都是王海雲的了,不但如此,江海還旗幟鮮明的對他的方案進行了支持,萬一這個方案有什麼不妥,犯了錯誤,江海這個縣委書記已經幫他分擔了很大一部分責任。

    其實王海雲也曾經跟江海提議過,將這個提案說成是兩人共同提出的,不過江海以他不插手縣政府具體的經濟事務為由,拒絕了王海雲的提議,其實王海雲知道,這是因為自己新來乍到,江海想要用這種辦法來盡快豎立自己在縣政府的威信。江海這樣的度量,怎麼能不讓王海雲感動呢?

    常委會上通過的這兩個提案,讓西陵縣再次變得熱鬧起來。

    西陵縣的幹部和機關工作人員安逸已久,縣委組織部突然推出了這個幹部考核制度,讓許多人都是怨聲載道,在他們看來,這個幹部考核制度實在是太苛刻,太不人性化了,可是不管他們怎麼埋怨,怎麼帶著牴觸情緒,這個幹部考核制度還是不容置疑,有條不紊的開始推行了。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歡迎這個考核制度的,他們能力強,有上進心,這個幹部考核制度似乎就是為他們而量身訂做的,在這個考核制度中明文規定了,以後的幹部提拔,最主要的依據就是幹部考核的結果,在幹部考核中表現差的人,不做提拔對像考慮。

    不管如何,幹部考核制度在西陵縣委的強力推動之下,也正式開始實行了,而西陵縣的機關工作作風,也立竿見影的有了很大好轉,這讓江海欣慰不已。

    接下來,王海雲代表西陵縣政府與銀行達成了貸款協議,而第一期貸款也是很快到位,西陵縣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基礎建設,一時間,整個西陵縣充滿了勃勃生機。

    江海這段時間也是難得的清閒了起來,要知道他剛到西陵縣的幾個月裡,他一直都是忙得不可開交,那個時候,他的手下還沒有多少可用的人,而西陵縣也是一個爛攤子,百廢俱興,他不得不事事親力親為,可恨的是,在後面還有不少人在拉他的後腿,這就讓他更加忙碌了,他的精力和腦力都是消耗甚大,讓他都感到有一些心力交瘁了。

    要知道,江海從小練武,精力異於常人,要讓他都感到疲累,可想而知,他這段時間的壓力和工作強度有多麼大了。

    但是現在好了,壽元生挑起了政法系統這一攤;熊友和分管的紀檢系統也不需要江海操心;王海雲、羅力、岳國棟等人把縣政府的工作也安排得井井有條,縣政府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戴茂厚、周志勇、文慧梅、魏勇發等人也把各自分管的工作幹得不錯,縣委的工作被他們分擔了很大一部分,讓江海輕鬆了很多。

    當然,這也是因為江海不喜歡攬權,更不喜歡弄權,所以他才懂得放權,他一直都明白,他一個人哪怕能力再強,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好,只有團隊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江海的度量讓所有的縣委常委們都為之感慨,他們以前工作過的地方,幾乎沒有哪一個縣委書記能夠這麼大度的把手上的權力都放出去的。當然,江海的大度也不等於別人就能欺騙他,這一點所有人都很清楚,以前想要欺騙他的人是什麼下場誰都知道。

    江海的度量也讓西陵縣的常委們前所未有的和諧,這些常委們非常團結,大家都是一心撲在工作上,哪怕偶有什麼爭執,也都是為了工作而爭執,而有些什麼不同意見,也是吵過就忘,不會放在心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