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632章 土家山寨〔二〕 文 / 老周小王

    蘭高澤又向江海介紹道:「這是我外公向盛德,解放前外公的父親還是西陵縣土族人的土司呢。」

    江海這才明白,為什麼向盛德的漢話會說得這麼好,原來他是土司的後代,在教育方面和見識方面肯定比一般的土家人要強得多了。

    向盛德連忙擺手道:「現在是新社會了,我們不講這些了。元嘉,快去把紀老師請來,今天有貴客來了,讓紀老師也來喝酒。」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應該是向盛德老人的孫子,應聲跑向了外面。

    這個時候,向家人已經給江海等人每人端上了一碗油茶,江海道謝之後端起自己面前的那一碗油茶啜飲了一口,這油茶裡面有炒米,花生等堅果,還有磨碎的茶葉,以及一些辣椒,第一口喝下去,江海還有一些不習慣,不過很快他就覺得這油茶回味香甜,不由得大口喝了起來。

    其餘幾人也都在大口喝著油茶,就連謝晶瑤都不例外,燕良駒問她道:「你不怕辣嗎?」

    謝晶瑤小聲回答道:「我是很喜歡吃咖喱的,所以這點辣還是受得了的,這油茶挺香的啊。」

    向盛德老人看到客人們都很喜歡油茶,呵呵的笑了起來。

    其實這也是因為在來的路上,蘭高澤向眾人講了到土家族做客的一些禁忌,主人給客人送上的食物,客人一點都不能嫌棄,如果表現出嫌棄的神情,那將會認為是對主人的侮辱,因為土家族人豪爽好客,他們給客人送上的絕對是他們最好的東西。風俗的不同而造成的誤解,也是漢族與少數民族間的********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江海也叮囑了眾人,一定要入鄉隨俗。要不然的話,就算油茶眾人喝得習慣,可是盛油茶的那漆黑的碗,只怕都讓人難以入口。

    就在眾人正在喝油茶的時候,向盛德老人的孫子向元嘉已經將紀老師請來了。

    蘭高澤向江海介紹道:「這就是寨裡的小學校長紀子安,其實寨裡的小學也只有他一個老師。」

    蘭高澤又對紀子安道:「紀老師,這是我們西陵縣的縣委書記江海同志。」

    紀子安連忙對江海道:「江書記,你好!歡迎您到我們寨子裡來,有失遠迎了!」

    江海在紀子安進來的時候就在打量著他,這是一位看上去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不過面容卻顯得比實際年齡要蒼老一些,頭髮也是花白的,不過還看得出他年輕時也算是一表人才了,他戴著一副眼鏡,個頭在一米七五左右,算是比較高的個子了,而且他的腰桿挺得筆直,寬肩窄腰,是一個天生的衣服架子,他身上穿著一件已經洗得有些發白的中山服,也沒有埋沒掉他的風度。

    江海上前握住了紀子安的手道:「紀老師,這是我們這些幹部的錯誤,讓您在這個小寨子裡受苦了!」

    紀子安笑道:「江書記,我可沒有受什麼苦,在這裡,這些土家族的鄉親們對我可好了,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叫我來吃,還往我家裡送。在這裡,我可從來沒有挨過餓受過凍!」

    土家族的寨子裡能夠有一位老師堅持留在這裡,是他們的最大財富了,所以這裡的土家族人都把紀子安當成了寶貝,家裡有些什麼好東西都會送給紀老師。就連紀子安的妻子,當初也是土家族寨子裡的一朵花,土家族人用這樣的方式,想要把這位好老師永遠的留在這個寨子裡。

    紀子安雖然說得輕鬆,可是江海心裡知道,紀子安在這個寨子裡哪怕吃得再好,也是受了不少苦的,不說別的,光說沒有電燈這一項,就是任何一個享受過現代文明的人很難忍受的,何況是紀子安這樣的知識分子,估計他那厚厚的近視鏡片,就是在無數個晚上,在松明火下批改學生的作業,而變得越來越厚的。

    對這樣一位有著自己堅持的老師,江海的心中充滿了敬意,他又想起了唐漢儒老人,中國到底還有多少這樣的好老師啊?這些老師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也是一盞盞明燈,為多少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指出了未來的路!可是說實話,他們所得的遠遠小於他們的付出,江海深感對不起他們!

    江海動情的道:「紀老師,您是一位偉大的老師,您給我好好上了一課啊!」

    紀子安連忙謙遜道:「江書記,你言重了!」

    紀子安心中也有一些詫異,雖然他在土家族的寨子裡住了幾十年,可是並不代表他就完全的與世隔絕了,他看得出,江海應該還沒有到三十歲,什麼時候,西陵縣也來了這麼一位年輕的縣委書記了,他能把西陵縣的工作搞好嗎?

    向盛德端著一盤烤得兩面金黃的糍粑,走向了江海等人,他笑道:「江書記,紀老師,你們就別客氣了,來,吃塊糍粑吧!」

    由於蘭高澤的事先介紹,江海等人知道在土家族做客,這糍粑是招待最尊貴的客人的東西,所以他們一人拿了一塊,吃了起來,那糍粑烤得外酥裡軟,裡面還被灌進了蜂蜜,真的是很好吃,讓江海等人都是讚不絕口,向盛德看到他們喜歡吃,臉上都洋溢著笑意。

    吃完那塊糍粑,向盛德的老伴、兒子、媳婦們也端上來滿滿一桌飯菜,山珍海味在所多有,江海心道,向盛德老人只怕是把他家裡最好的東西全都拿出來了。

    向盛德老人親自捧著一個酒罈子,給每個人都倒上了一碗酒,看著面露難色的春荷和謝晶瑤,老人笑道:「兩位姑娘,這是我們土家族的米酒,不醉人的,你們可以儘管喝,只要別喝得太多,都不會有事。你們這兩碗酒裡面還特意加了蜂蜜,很好喝的。」

    看著笑瞇瞇的向盛德老人,春荷和謝晶瑤端起酒碗,一人抿了一口,她們一下子睜大了眼睛,連連點頭道:「好喝!」

    向盛德老人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他端起酒碗對江海等人道:「來,你們今天是我們寨子最尊貴的客人,我敬你們一碗!」

    敬了這碗酒之後,向盛德老人又讓他們吃菜:「這是我們土家的砣砣肉,不膩的;這是我們的土臘肉,用桔皮、香蒿熏過的,香著呢;這是天麻燉野雞,我們這裡天麻多,這個補著呢;這是野山羊肉,加了我們這裡特產的西陵大蒜,一點都不膻,這大蒜吸收了羊肉的鮮味,比羊肉味道還好呢;這是神農溪裡的魚,少刺肉嫩味鮮,古代的時候,都是進貢的貢品;這是我們土家特有的燒餅,用豬油、蔥花,在瓦缸裡烤出來的,香得很呢」

    老人滔滔不絕的向客人們推薦著滿桌的美味佳餚,他恨不得客人們能夠把這些飯菜給吃得精光。

    這桌極具土家風味的美味佳餚也確實讓客人們都是大快朵頤,就連平時為了保持身材而吃得很少的春荷和謝晶瑤都放下了矜持,一個拿著一塊碩大的土臘肉,一個拿著一個燒餅,毫無淑女風範的大口啃著。

    蘭高澤一面吃著,一面對向盛德老人道:「外公,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現在縣裡準備給山裡修路,通自來水,通電了,還準備拉電話線呢。」

    向盛德聞訊大為驚喜:「是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我們盼這一天已經盼了幾十年了啊!江書記,來,我敬你一碗,真的太感謝政府了!」

    紀子安也是激動不已,他也端起一碗酒道:「江書記,來,我也敬你一碗!如果這裡通了路,通了水,通了電,那真的是太好了,起碼孩子們晚上做作業,不用那麼傷眼睛了,我的眼睛是好不了了,可是孩子們以後還有一輩子啊,他們不能沒有一雙好眼睛啊!」

    江海站起身來,端起酒碗道:「向老人家,紀老師,你們不用謝我!這本來就是我們縣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我們拖到現在才來做,已經是太晚了,我還要向你們說對不起啊!」

    向盛德老人搖頭道:「不需要了,我只要能夠看到寨子裡通路、通水、通電,已經是死而無憾了!」

    江海道:「您就放心吧,我們縣委已經通過了決議,將在三年內實現全縣村村通公路、通水電、通電話,按照現在的規劃,估計明年之前,您這裡就可以實現三通了。到時候,您就再也不用挑水、點松明火,什麼時候想去縣城玩一下的話也很方便,因為公路都修到寨子裡來了,肯定會有班車的,到時候說不定還可以看到電視呢!」

    向盛德老人想像著那樣的情景,他老淚道:「感謝政府了!真的沒想到我們土家山寨有一天也能夠過上這樣的日子啊,如果不是政府的關心,恐怕我們一輩子都只能點松明火啊!」

    這天中午,向盛德和紀子安兩人不知道喝了多少酒,雖然他們喝的只是米酒,可是也足夠讓他們喝得酩酊大醉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