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638章 易渝鐵路 文 / 老周小王

    江海道:「工作重心當然還是放在易陽市,可是身份不同,在省裡說話的份量也不同了嘛,而且在常委會上不也是一票嗎?對周書記也是一個支持。所以總也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李愛華道:「嗯,總之謝謝你了。你那對雙胞胎上個月滿週歲了吧?我工作太忙,沒能去沙陽參加週歲宴,什麼時候你有空,跟春荷一起,把孩子帶到易陽來玩一下,你劉阿姨挺想他們的。」

    江海回答道:「行,我現在可清閒著呢,現在縣裡具體的事務都有人負責,我倒是沒有什麼具體的事務要辦了,比起原來當副縣長都要清閒一些,有時間我就去易陽看您。」

    李愛華道:「你這種做法倒不錯,當縣委書記就是要抓大放小,抓住大方向,搞好幹部隊伍建設就行了,沒必要插手許多具體的事務,那樣只會給人留下你攬權的印象,而且你自己也累得要死。你爸爸一直沒有指點你,就是想在實際的工作中讓你鍛煉一下,明白這個道理,沒想到你果然是個天生當領導的材料啊,這麼快就明白這個道理了,要知道當初諸葛亮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事必躬親,弄得下屬沒有鍛煉機會,到後來蜀國沒有幾個可用之材,諸葛亮自己也累死了。」

    江海道:「嗯,師傅,我明白了。」

    李愛華道:「對了,還有一件事情,我們市裡已經在向上級申報易渝鐵路的項目了,到時候,這條鐵路會經過你們西陵縣。」

    江海驚喜的問道:「師傅,您說的是真的嗎?」

    易渝鐵路就是從易陽通往b省渝中市的鐵路,如果這條鐵路修起來,可以跟江城到易陽的鐵路連起來,這對於加強h省和b省之間的聯繫,物資流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於易陽市的經濟發展有著無可估量的影響,當然,這條鐵路要通過西陵縣,對西陵縣的經濟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好處,西陵縣本來就地處b省和h省的兩省交界之地,可以稱得上是h省的門戶了,不過以前西陵縣和渝中市之間,主要是水路聯繫,公路交通並不發達,鐵路就根本沒有了,如果這條鐵路修起來,西陵縣的物資可以直接通過這條鐵路,運往b省,西陵縣有望通過自己的地理優勢,成為一個新的物資集散中心。

    均西縣在江海在位期間,就因為江海修了一條堰鶴高速,現在已經成為了h省、s省、c省三省的物資集散中心,現在的經濟發展可謂是一日千里,相信有了這條易渝鐵路,西陵縣的經濟也一定會一飛沖天的。

    不過b省是一個盆地地區,四周環山,h省到b省之間的道路向來難行,自古以來就有難於上青天之說,而且從易陽市到渝中市的這一條線路,位於幾個一級地質構造的交會點,地質條件異常複雜,巖溶、順層、滑坡、斷層破碎帶和崩塌等主要不良地質現象分佈廣泛,佔整個線路的70%以上,暗河、瓦斯、溶洞、湧水、突泥等不利於工程施工的現象五毒俱全,簡直就是一座施工異常情況的博物館,其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歷史上,這條鐵路也曾經修建過,主持者還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鐵路之父詹天祐,可是修建不到兩年,這條鐵路便因為種種原因而夭折,後來詹天祐還想再次修建,可是他的這個夢想,也因為他的去世而破滅,最終,這條鐵路還是沒有修建起來。

    新中國成立以後,這條鐵路又是幾次向國務院申報立項,都因為修建難度高,需要的資金數額太大而無疾而終,沒想到這一次易陽市又把這條鐵路的立項向國務院申報了。

    李愛華笑著回答道:「當然是真的了,這一次我們下了最大的決心,一定要申請立項成功,我們一些前期的工作已經提前做了,只等項目申請立項成功,馬上就可以動工了。以前申報不成功,是因為國家沒那麼多錢,易陽市也窮,而修建難度也的確是太大了,可是現在國家有錢了,易陽市的經濟情況也有了很大的好轉,而施工技術也有了很大進展,所以我覺得條件已經成熟了,我有很大的信心申報立項成功!」

    江海興奮的道:「這真是太好了,這對易陽市、渝中市和西陵縣的人民來說,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啊!」

    李愛華爽朗的笑道:「我們當官是為了什麼,當然就是為了多給老百姓做一點好事嘛!」

    其實這條鐵路別看里程不長,可是修建難度高,需要投資大,所以要修建成功,沒有六七年功夫是完不成的,六七年之後,李愛華估計早不在易陽了,江海估計也早就不在西陵了,可以說他們享受不到這條鐵路帶來的政績,可是這條鐵路修建初期的麻煩工作全都得他們來做,比如申報、征地、拆遷、籌集資金等等,可是李愛華毫不猶豫的就做了這個決定,而他和江海也衷心的為這條鐵路能夠為老百姓帶來的好處而高興,絲毫沒有考慮自己的政績。

    第二天,江海便找來王海雲,把易渝鐵路正在申報,而且申報成功的希望很大的消息告訴了王海雲,讓他也提前做一下準備,這準備主要是做好征地、拆遷的準備,提前做好群眾的工作,免得到時候事到臨頭了,什麼都還沒有準備,弄得手忙腳亂的。

    王海雲聽了這個消息,也是非常高興,他當然知道,這條鐵路如果真的修成了,對於西陵縣會有多麼大的好處。

    他沉吟片刻之後對江海道:「書記,易渝鐵路本世紀初曾經修建過,雖然還沒修到西陵縣來,可是當時勘探的線路圖在縣志裡還有,這個資料我們可以找到。西陵縣與渝中市的交界線並不算長,適合修路的地段也就那麼幾個,所以這一次勘探的話,估計線路跟本世紀初的那條線路不會出入很大,所以我們可以把這條線路圖找出來,進行提前規劃。我們縣裡也正在大搞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需要征地、拆遷的,到時候這兩項工作,完全可以合在一起來做。而且這兩項工作,對老百姓都是非常有好處的,只要我們把群眾工作做好,這兩項工作應該會進行得很順利。」

    王海雲敏捷的思維讓江海十分讚賞,他點頭道:「縣長,你的想法很好,那就這樣把工作安排下去吧。不過又要辛苦你了,你管的工作又多了一項!」

    王海雲擺手道:「書記,這不是我應該做的嗎?您經常說一句話,那就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現在有這麼一件大好事,可以造福西陵縣的老百姓了,我做這點事情難道還有什麼怨言不成?更何況這個項目可以說是憑空落在了我們西陵縣頭上,最困難的工作不需要我們去做,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對於王海雲的態度,江海很滿意。

    王海雲接著用憧憬的話語道:「書記,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如果這條鐵路真的修成了,以後我們縣裡的煤,還有其它礦石,還有我們縣裡這些企業的產品,就都可以運進b省了,我們可謂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啊,再加上我們西陵縣是進b省的必經之路,想必這裡也可以成為一個新的物資集散中心,比如我們陽西市的其它幾個縣,還有西南部的n省幾個地市,他們的物資就都有可能通過水運先運到西陵縣來,再通過易渝鐵路運進b省去,反過來,b省的物資也可以先通過鐵路運到西陵,再從西陵通過水運,運往南部那些地區,這對於我們西陵縣的經濟是一個多麼大的促進啊!」

    王海雲越說越興奮:「我們可以把西陵的幾個水運碼頭重新整修一下,在碼頭上提前修建大型的倉儲、物流中心,想必等到易渝鐵路修建成功之時,這些倉儲、物流中心會天天都忙得熱火朝天吧?」

    王海雲的發散性思維讓江海都感覺到有一些驚奇,自己只不過告訴了他一個易渝鐵路要重新開始修建的消息,他就想到了這麼多發展經濟的點子,這個縣長真的是非常稱職,也正是王海雲的能幹,才讓自己有了這麼多清閒的時光啊。

    江海點頭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具體的計劃,你可以聯繫一下古氏集團的古炳信先生,古氏集團在倉儲、物流行業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他們在香港就是這個行業的其中翹楚,我在均西的時候,他們也在堰鶴高速附近建設了一個大型的商貿城項目,也是非常成功的。所以這件事情,他一定會非常有興趣的。」

    王海雲知道,古炳信也算是江海的老朋友了,而且他也已經在西陵投資了一家物流公司,他點了點頭道:「行,我會盡快跟古總聯繫的,他們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