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655章 視察(三) 文 / 老周小王

    周東平道:「這是你們今年新修的路嗎?」

    江海回答道:「是的,這是我們今年用財政收入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三億元,搞的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準備讓每座村寨都通上公路,通水,通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環境。()因為西陵縣的情況跟很多地方不同,在這裡,人數更多的是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反而沒有少數民族多,而這些少數民族大多數都定居在山裡,他們的生活十分困苦,教育狀況也是很差,導致他們的貧困問題很難解決,這也造成了許多********。我們認為,要化解這樣的矛盾,改變他們的貧困現狀,就必須要首先改善他們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他們的教育狀況,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周東平道:「你們的思路很對頭啊,對症下藥,既治標又治本,特別是那個向銀行貸款的點子,應該是你出的吧?」

    江海在均西的時候,就用過這一招,所以周東平對他的風格還是非常瞭解的,一看就看出是他的手筆。話說回來,保守一點的幹部都不會想到這一招,更不敢用這一招。

    江海道:「這個點子確實是我出的,不過搞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意,卻是我們縣的王縣長出的,他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幹部,思路很寬廣,也很能辦實事啊!」

    周東平微微一笑道:「你倒是會抓機會,為你的搭檔說好話啊!」

    江海只是嘿嘿的笑了一下。

    周東平道:「不過看到你們縣委班子之間的關係和諧,我也很欣慰啊!地方經濟想要發展,領導班子的關係如何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把精力全部消耗在了內鬥之中,你就算再有能力,也很難讓工作有效的開展起來,現在好多地方的經濟發展不起來,跟這個就有很大的關係。()」

    說到這裡,周東平的臉上若有所思,應該也是想起了當年他初到沙陽的時候,也是跟當時以縣長熊志華為首的幾名縣領導關係不睦,內鬥不休,導致浪費了許多在好時光的事情,後來打開局面還是得了江一帆和江海父子不少力呢。

    江海很有信心的道:「這一點我們西陵縣還是做得很不錯的,從去年到今年,我們對縣委班子做了很大的調整,現在縣委和縣政府的班子成員,大多數還是能夠干實事,沒有什麼私心雜念的,平時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算是有一些分歧,也都是跟工作有關的,不會涉及到其它東西,稱得上是一個團結的集體,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啊!」

    周東平戲謔的道:「我可是聽說你現在很清閒,做了甩手掌櫃呢。」

    江海點頭道:「現在縣裡的各項具體事務都有專人各司其職,我需要做的事情就不多了,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簽字了,基本上成了專門的簽字機器。」

    周東平哈哈大笑道:「好,好一個簽字機器啊!如果有可能的話,我也願意當一個簽字機器。你這種風格我很喜歡,敢於放權,善於用人,其實我也一直都想當個甩手掌櫃,可惜啊,有些事情不是我怎麼想就會依著我的意思來的。」

    周東平說的是心裡話,其實他在擔任江城市委書記的時候,也基本上是個甩手掌櫃,很多具體事務他都扔給了江一帆這個市長,那也代表了他對江一帆的絕對信任。可是在擔任h省省委書記的重任之後,他可就沒有這麼舒服了,畢竟新任省長吳永壽代表的是跟燕容系不同的派系,他再怎樣,也不可能完全把權力下放。更何況一個省的事務繁雜萬端,又豈是想放就放的?

    江海當然也能理解周東平的苦衷,他點了點頭,表示了對周東平的理解。

    這個時候,周東平的注意力放在了車窗外神農溪的美景上,他饒有興趣的看著溪流兩岸一些正在採藥、捕魚的山民,問江海道:「這條溪的名字叫做什麼?這些人都是少數民族嗎?」

    江海回答道:「這就是我們西陵縣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神農溪,神農溪沿岸盛產各種草藥,相傳上古時期,神農氏曾經在溪旁採藥,這條溪流因而得名。這些人都是少數民族,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在溪旁採藥、捕魚,在山上打獵、種植一些莊稼,就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了。」

    江海給周東平介紹著土家族和苗族的一些不同,土家族和苗族的服飾有很多共通之處,主要區別在於苗族的銀飾比較多,而且衣服上的花紋、圖案比土家族的要更加花哨一些,江海也是來了西陵縣這麼久,經常上山,才漸漸能夠區別的。

    周東平聽得很有興味,不時的點著頭,這一路行來,讓他對西陵縣少數民族的生存狀況也有了不少瞭解,他明白,這裡的少數民族的生存環境確實不是很好,而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也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車隊行到半山腰,便到了一處工地,這條路還只修到這裡,前面到紀子安所在的那個山寨還有幾公里路,便沒有什麼平坦的路了,只有一條蜿蜒曲折,通往山上的小路,路面也是高低不平,車隊的速度一下子慢了下來,幸好今天他們所乘坐的也大都是越野車,所以倒還可以在這崎嶇的山路上通行。

    看著這條小路,周東平臉色凝重的點頭道:「你們做的,確實是功德無量的大事啊!能夠把老百姓的利益時刻放在心上的幹部,才是好幹部!」

    車隊是早上六點多鐘出發的,一直到快九點鐘,才開到了紀子安所在的那個山寨,這已經是今年以來,不知道第幾撥到這個以往幾乎是與世隔絕的小山寨裡來的車隊了,所以寨民們也是見怪不怪了,而且現在正是上課時間,所以也沒有什麼小孩子過來圍觀,只是江海下車之後,跟路過的寨民們親切的打著招呼,那些寨民才熱情的向他們表示了歡迎,這些寨民可還記得,江海是個縣裡的大官,到寨子裡來過好幾次的,而且這個大官沒有架子,對他們也很尊重。

    當下便有人飛也似的去通知了向盛德老人,不一時,向盛德老人便健步如飛的過來了,他看到江海,隔著老遠便高興的大喊道:「江書記,又來我們寨子做客了啊!歡迎歡迎!」

    江海上前握住了向盛德的手道:「老人家,這位是我們h省省委的周東平書記,他這一次來這裡,是特意想要見一見紀子安老師的!」

    向盛德也不知道省委書記是一個多麼大的官,可是看到了周東平的氣派,和在他身後簇擁著的許多大官,他也知道這個人的身份不凡了,他侷促著,不知道該不該跟人家握手。

    江海也向周東平介紹了向盛德的身份,周東平親切的上前握住了向盛德的手道:「老人家,麻煩我們去見一下紀子安老師吧!」

    向盛德連連點頭道:「不麻煩,不麻煩,不過江書記,你不帶客人們到我家裡喝一碗油茶嗎?」

    江海道:「周書記的時間很緊,他來看一下紀老師就要走的,他還要到縣裡很多其它地方去看一下,所以今天就不去您家喝油茶了!」

    向盛德很是遺憾:「那真是對不住客人們了!」

    他轉身帶著周東平等人去了紀子安的那棟充做學校的吊腳樓,走到院子外面,他放輕了腳步,後面跟著的這些人也都下意識的跟著向盛德放輕了自己的腳步聲,因為在吊腳樓裡,傳來了稚嫩而整齊的讀書聲。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向盛德準備進去把紀子安叫出來,可是周東平阻止了他,他輕聲對向盛德道:「老人家,不要打擾他們上課,等這節課上完了我們再叫紀老師出來。」

    周東平帶著一群各級官員站在了吊腳樓外,等待著這節課上完,隨同他們而來的攝影記者和攝像師都在拍攝著這幅畫面,他們一個個神態肅穆,似乎不是在等待著一位山村教師上完課,而是在等待一位國家元首從他的官邸裡面出來。

    幸好這節課已經快上完了,只不過等了幾分鐘,便聽見教室裡面傳來了紀子安的聲音:「同學們,下課了!」

    孩子們歡叫著從教室裡衝了出來,他們看到了教室外面這一群人,頓時都是一愣。

    向盛德走進教室,將紀子安叫了出來。

    當江海向紀子安介紹了周東平、陸翰言、簡順松等省委領導,和葛賢才等市委領導的身份之後,紀子安一下子變得侷促不安了,他當然知道一省的省委書記是什麼樣的身份,那可是封疆大吏啊,一個省的最高長官了,現在省委書記居然親自從省城來這個小小的山寨,就是為了看望一下自己這個普通的民辦老師,說實話,這是非常讓紀子安感動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