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660章 辦教育 文 / 老周小王

    得到了江海的讚揚,王海雲有點激動,不過他也沒有忘乎所以,他對江海道:「書記,現在西陵縣的形勢是很不錯的,不過我們也有一些劣勢。請加經|典|書友新群9494-7767」

    江海道:「什麼劣勢?」

    王海雲道:「人才!」

    「人才?」江海若有所思。

    「對!」王海雲點頭道:「西陵縣以往的教育基礎比較薄弱,而且少數民族的人口比較多,願意到少數民族地區教書的老師更是鳳毛麟角,所以能夠讀高中和大學的人非常少,而畢業之後願意回到西陵來工作的就更少了。現在西陵縣的企業越來越多,這些企業需要的工人也越來越多,而他們需要的工人大都需要有文化,特別是現在有好幾家高科技企業,他們需要的工人素質要求就更高了。現在他們的規模暫時還不算太大,我們從附近的陽西和易陽可以吸引到一部分素質比較高的技術工人,可是從長遠來看,這算是我們西陵縣發展的一個隱憂了,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西陵縣的發展遲早會遇到瓶頸問題的。」

    江海的眼神裡閃動著驚喜,王海雲的遠見讓他感到很欣慰,他沒有被現在西陵縣的欣欣向榮蒙住眼睛,而是敏銳的洞察到了西陵縣最大的隱患。江海問道:「那你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呢?」

    王海雲道:「謝正清先生準備在西陵縣捐資修建二十所以上的中小學校,而我也有一個計劃,準備由縣政府出資,對全縣已有的中小學校加大投入,將設施進行改造,加強師資力量,在未來的三年之內,讓西陵縣所有的適齡兒童,都能夠進入學校學習;另外,我還有一個計劃,在西陵縣城建立幾所職高和一所技術學校,讓它們為西陵縣源源不斷的輸送技術人才。」

    江海的臉上露出了激賞的神色,他點頭道:「縣長,你的想法確實很好,很有遠見,你的計劃如果能夠順利實施的話,最快五年之後,就可以看到效果了。不過我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你一下,這個計劃投資大,見效慢,也許五年之後,你就不在西陵縣工作了,你種了樹,可是果子卻被別人摘了,你會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呢?」

    王海雲的臉色凝重了起來,江海問的問題其實也是中國官場上普遍的一種心態,中國官場上的官員流動性比較大,特別是現在為了防止官員在一地經營時間過長,形成盤根錯節的血緣宗族關係,造成**,實行了幹部異地任職制度,幹部的流動性就更強了。

    這種制度也從客觀上加重了幹部的「短期行為」。許多「異地任職」的幹部,從報到之日起,就盤算著何時升職或平調回城,因而根本就沒精力、也沒時間去做那些「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等費力不討好的「潛績」,而是熱衷於搞那些能夠早出政績快出政績、花裡胡哨的所謂「顯績」。於是,「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虛報浮誇,甚囂塵上屢禁不絕。一任一個「新思路」,任任都有「新舉措」。今天讓老百姓養羊、明天又讓老百姓養牛,只要政績需要不惜民力財力,搞得老百姓無所適從,成為加重老百姓負擔、勞民傷財的公害之首。

    更有甚者,一些官員為了在自己任期內撈一票,哪怕他的前任剛剛修好的路,他們也要再刨開,再修一遍。

    總之,可以說現在很少能夠有王海雲這樣的幹部,願意做這種投資大、時間長、見效慢的事情了,如果王海雲一任期滿,調到他地,他在西陵縣的教育上花費的巨大投資和心力,他自己就都享受不到帶來的好處了,全部便宜了下一任縣長。

    王海雲沉吟半晌之後才回答道:「書記,我覺得你經常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也時時用這句話來鞭策自己,只要是對西陵縣有好處的事情,哪怕是十年、二十年後才能看到效果,我也會毫不猶豫的去做。西陵縣最大的劣勢和隱憂就是教育,如果這件事情我不去做的話,下一任縣長又憑什麼去做?下下一任縣長又不做,那麼西陵縣的教育將永遠不會有什麼大的起色,而沒有源源不斷的人才輸送,西陵縣的經濟也將會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終究只會是曇花一現,那對西陵縣的老百姓又有什麼好處呢?所以這件事情,哪怕對我個人沒有任何好處,我也一定會去做的!」

    江海微笑著點頭道:「縣長,你的這個計劃我一定會全力支持你的!我跟省裡的不少大學都有著良好的關係,特別是江城科技大學,過幾天我會帶你和分管文教的青燕縣長一起去一趟省城,尋求跟江城理工大學的合作。你說的那所技術學校,我希望能夠建成一所大專院校,掛在江城理工大學的名下,師資力量請求江城理工大學來支持,我相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這所學校的建成進度,也會加強這所學校的吸引力。」

    王海雲大喜過望,他沒有想到江海會給他這麼大的幫助,既然江海說得這麼篤定,那這件事情肯定就是**不離十了,他連連點頭道:「那就謝謝書記了!」

    江海道:「你不用急著謝我,我也有事情請你幫忙呢。」

    王海雲毫不猶豫的點頭道:「書記有什麼事情,只要是我做得到的,我一定會幫忙的。」

    江海笑道:「也沒什麼大事,就是這個年底,我可能要到香港去一趟,元旦之後才能回西陵,那段時間,西陵縣的事情就要縣長多費費心了!」

    一聽是這個事情,王海雲點頭道:「沒問題,書記你就儘管放心吧!」

    幾天之後的一個週末,江海跟王海雲還有分管文教工作的副縣長鄒青燕一起去了一趟江城。鄒青燕是一位女幹部,今年四十歲上下,是一位中學教師出身,後來憑借出色的工作成績,逐步當上了校長、教育局長,在今年才被提拔為了副縣長,工作能力上也算是很出色的了,尤其是對於教育方面是有專長的。她在聽說了王海雲的那個振興西陵縣教育的計劃之後,也是非常興奮。

    一行人來到江城之後,直接來到了江城理工大學,江城理工大學現在新修了幾棟院士樓,專供學校裡的兩院院士們居住,他們的居住條件比原來也好得多了。

    江海的老相識楊樹梓、段正程、項良材、黃叔懷等人現在都已經當選了兩院院士,其中,楊樹梓是在91年就當選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段正程和項良材則都是在前兩年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們自然也都住進了院士樓。

    江城理工大學的院士樓座落在一片綠蔭之中,是幾棟三層的小樓,小樓每層有兩套住房,共可以住六位院士,每套住房都是五百五十平方米左右的大居室,在這個時代,待遇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江海來江城之前已經跟楊樹梓教授和段正程教授打了電話,所以他們今天都在楊樹梓家裡等著江海呢,反正段正程住三樓,楊樹梓教授住二樓,兩人樓上樓下的,串個門也方便。

    來到院士樓,江海按響了樓道的門鈴,對講機裡傳出一個聲音:「誰啊?」

    江海聽出是楊教授的聲音,便回答道:「楊教授,我是江海啊!」

    楊教授欣喜的道:「是小海啊,那我開門了,你進來吧!」

    江海一行人上了二樓,楊教授已經把門打開了,他和段教授兩人在門裡微笑著等待著江海等人。

    江海進門之後,將手裡提的一些禮物放了下來,他對楊教授道:「楊教授,好久沒來看您了,您可千萬不要怪我啊!」

    楊教授笑道:「你過年的時候,不還來給我拜過年嗎?怎麼叫好久沒來看我了?再說了,你現在可是縣委書記了,工作當然會忙一些了,只要你回江城的時候,還記得看看我這個老頭子就行了!」

    段正程也道:「是啊,小海每年過年都會來給我們拜年,就算是我們的學生,也做不到這一點啊!」

    江海對段正程道:「段教授,您既然在也在這裡,那給您帶的禮物就放在這裡了啊。」

    段教授跟江海可算是老熟人了,他也不在乎這個,所以他呵呵的笑道:「行,來看看我們這幾個老頭子就行了,還帶什麼禮物。」

    江海笑道:「這次我們來,可是有事情要求您幾位的,不帶點禮物,賄賂賄賂怎麼行呢?」

    江海的玩笑讓所有人都笑了起來。

    楊教授的妻子端著兩杯茶走過來,嗔怪的對楊教授道:「你個老書獃子,讀書都讀得糊塗了吧?客人來了也不讓他們坐下說話,在門口說個什麼勁嘛?」

    楊教授這才醒過神來,他連忙讓江海等人到客廳裡坐下,他的妻子給每個人都沏了一杯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