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667章 葛賢才召見 文 / 老周小王

    一月下旬,陽西市委書記葛賢才又召見了江海,江海接到電話之後,馬上便驅車趕到了陽西,來到了葛賢才的辦公室。

    一進葛賢才的辦公室,葛賢才的秘書施定凱便微笑著給江海沏了一杯茶,對於這位最近紅極一時的年輕縣委書記,施定凱當然是很熟悉了的,他也知道葛賢才對江海是非常看重的,所以他一直對江海都是非常客氣,非常尊重。

    江海也微笑著跟施定凱點頭說了聲「謝謝」,施定凱輕輕的出了門,把門帶上了。

    江海笑道:「葛書記,您找我?」

    葛賢才滿面春風的對江海道:「江海啊,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啊!去年西陵縣的gdp排名我們陽西市的第三名,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啊,看來你說的三年之內讓西陵縣的gdp排名全市前兩名的豪言可以提前實現了啊!」

    江海道:「這還不是靠您和市委的大力支持,我們才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要不是您給我們派來了幾名優秀幹部,估計我現在還在跟那幫子官僚打嘴皮子官司呢!」

    葛賢才笑道:「我看你可不是那種耐得住性子的人,如果我不給你調整領導班子,估計那幾個傢伙早就提前被紀委拿下了吧?」

    江海嘿嘿一笑,葛賢才現在也算是挺瞭解他了,以他的性格,確實也是耐不住這個性子,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西陵縣等不起,如果一年多前葛賢才不答應支持江海,調整西陵縣的領導班子的話,江海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葛賢才指著江海道:「你這小子啊,當初可算是給我逼宮了,要不然我也不會那麼著急的調整西陵縣的領導班子,不過現在看來,當時這麼做還是對的啊!」

    江海正色道:「這麼做當然是對的了,中國好多地方之所以老是發展不起來,就是把精力都消耗到了內訌上面,那些地方領導都把爭權奪利當成第一要務,哪還有心思去辦正事啊?所以說,這些有私心雜念的幹部,就不能放到主要領導崗位上來!」

    葛賢才搖頭道:「唉,可惜有些事情,也不能全憑我們的意思來啊!」

    江海當然也明白這一點,他點頭道:「還是需要良好的制度啊!」

    葛賢才點點頭,臉上又露出了笑容:「西陵縣的超常規發展,也給陽西市的發展指出了一條路啊!江海你可不知道,我當這個陽西市委書記也不容易啊,壓力別提多大了。這陽西市的gdp長期在全省排名墊底,這六縣一區,全都是全國排得上號的貧困縣,我每次到省裡去開會,其它地市的領導雖說不算是冷嘲熱諷,可是對咱們陽西市也是一百個看不起,而省委領導看著我們的臉色,也讓我的臉上臊得慌啊!可是今年就不一樣了,我前幾天到省裡去開會,好多人都在提西陵縣,西陵縣去年的發展速度創造了一個『西陵奇跡』啊,雖然西陵縣的gdp總量在全省的縣級區劃裡還排不上號,可是這增長速度卻在全省放了一顆衛星,排名全省首位啊!這麼多年以來,陽西市都還沒有哪一項工作在全省排名過第一的,你可給我們陽西大大的掙了一回臉啊!」

    江海謙遜的笑道:「這增長速度排名全省首位,也是因為西陵縣的gdp基數小嘛,這也說明不了什麼,今年肯定就不可能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了!」

    葛賢才道:「創造過一次全省首位就行了,而且以你們西陵縣的發展勢頭,我看頂多再有兩年,西陵縣的gdp總量也能夠在全省排得上號了,到那個時候,陽西市也可以按照西陵縣的發展路子來發展,我真的希望能夠在我的任期內,讓陽西市擺脫在全省常年墊底的地位啊,哪怕排個倒數第二、倒數第三啥的,我這臉上也有光啊,陽西人民也不會指著我的鼻子罵——『就是這個傢伙,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差』了!」

    葛賢才的話讓江海笑了起來,他對葛賢才道:「葛書記,您放心,我一定全力支持您完成您這個願望,肯定不會讓陽西人民罵你的,陽西人民只會念您的好的——『就是這個好書記,讓我們陽西也富裕起來了』!」

    葛賢才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說實話,他雖然五十出頭就當上了一市的市委書記,可是他對更進一步並沒有多大的信心,因為陽西市的底子實在是太差了,而且由於多民族混居,群眾的文化程度和個人素質都不算高,各項工作開展起來都有很大的難度,自從解放以後,這裡的各項工作在全省都是墊底的。近幾任市領導也都有過把陽西市發展起來的雄心壯志,可是無論他們怎麼努力,陽西的狀況都沒有什麼好轉,不但沒有與前面的地市把差距縮小,反而把差距越拉越大。

    葛賢才原本的願望就是在自己的任期內保住現有的差距,不再被前面的地市越拉越遠了,可是現在,江海在西陵縣創造的奇跡卻讓他再度燃起了鬥志。

    葛賢才道:「行,我準備在春節過後就對全市的各縣區的領導班子進行一下調整,提拔一批更年輕有為的幹部到領導崗位上去,然後準備讓各縣區都派考察團到西陵縣去考察一下,學習西陵縣的發展經驗,到時候你可不要藏私哦!」

    江海搖頭道:「我不會藏私的,我又不是西陵人,在我眼裡,無論是哪裡的老百姓,都是中國的老百姓,我希望他們都能夠過上好日子,所以不管是哪裡的幹部,只要是到我們西陵縣考察,我就一定會把真東西給他們看,當然,這也需要他們能夠學得到手,如果沒有想學的心思,或者是學得不到家,那我也無能為力了。」

    葛賢才也知道江海說的是實言,並不是推搪之辭,江海發展之道雖然好,可也不是輕易能夠學得到手的,比如把私人礦企的開採權全部收歸國有,就不是一般人有這個魄力的。

    陽西由於多山,是一個資源大市,全市的煤、鐵、硒、大理石、磷、天然氣、硫鐵礦、石膏、石煤、高嶺土、耐火粘土、鋁土礦、硅石、螢石、重晶石等礦產的儲量非常豐富,其中煤、石煤、天然氣、鐵礦、磷礦、高嶺土、石膏、硒、菊花石、石灰石等十種礦產儲量,居全省第一位,所以,各縣區的私人礦企都不在少數,領導幹部與私人礦主之間的利益糾葛盤根錯節,錯綜複雜,讓葛賢才主政陽西兩年以來,都時常有無從下手之感,經過兩年的努力,他總算是打開了一些局面,所以才想要在這一次調整各縣區的領導班子,讓他們學習西陵經驗,可是光是這一條,就是談何容易啊?

    另外,貸款搞基礎建設,也是不好學的,弄不好畫虎不成反類犬,好好一件民生工程,反成了領導斂財的工具。

    而幹部考核制度,也未必就一定能夠得到幹部們的歡迎,畢竟這是給幹部們套上了一個緊箍咒,讓他們不得自由,而且其它縣區也沒有西陵縣這樣豐厚的財力,可以用福利來安撫幹部職工的心,讓他們安心工作。

    葛賢才臉色凝重的點頭道:「是啊,西陵的經驗並不好學,可是現在也是不得不學了,不管怎麼樣,學了總比不學強,我相信,這一次調整上去的領導幹部裡,總有像王海雲這樣一心干實事的人,凡是這樣的幹部,市委、市政府一定會盡全力支持他們的工作的!」

    看到葛賢才有如此雄心壯志,江海也點頭道:「是啊,葛書記,一切問題,最終都要歸結到人身上來,只要市委能夠用好人,我相信,不管客觀條件再怎麼惡劣,陽西的經濟也一定會發展起來的!」

    葛賢才微笑道:「我當這個市委書記以來,最幸運的事,就是省委把你派到了西陵,你不但在西陵創造了奇跡,還為陽西帶來了希望啊。你剛到西陵不久,我曾經在省裡的會議上跟潘省長聊過一次天,他得知你到西陵工作,便對我說,『有江海在你們陽西,是你的運氣啊』!當時我還有一些不以為然,現在才知道,潘省長是有切身體會啊!」

    葛賢才說的潘省長就是前堰州市委書記潘俊強,由於在堰州的政績出色,他已經升任了h省的副省長,不過他這個副省長,是得了江海的不少力的,江海在均西,創造了「均西奇跡」,而且在均西的輻射之下,整個堰州的經濟都在快速發展,尤其是堰鶴高速的通車,讓堰州和s省連通了起來,物資的快速集散也讓堰州比前世真實的歷史上要繁華得多,這都是江海留下的財富,所以潘俊強對葛賢才說的話,也是有感而發。

    江海道:「這倒是潘省長謬讚了,我在均西的時候,潘省長對我也是支持良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