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678章 第一次市委常委會(三) 文 / 老周小王

    看著年僅二十八歲的江海在這莊嚴的市委常委會上侃侃而談,許多常委的心情都有一些複雜,即使是一些支持葛賢才的常委,看到江海如此年輕就跟他們平起平坐,都覺得有一些刺眼,他們誰不是經過了數十年的奮鬥,才坐上了這個位置的呢?憑什麼你一個剛剛參加工作才幾年時間的小毛頭,也堂而皇之的坐上了這個位置?

    這讓他們的心中有了巨大的失落感,不過,在失落感之外,他們又不得不對江海的本事感到佩服,只不過這佩服隱藏在心靈深處,自己不肯承認罷了。

    江海雖然年輕,可是手腕、能力、背景都不缺,如果說他全靠父蔭才坐上這個位置的,那誰也不會相信,靠父蔭當官的人多了去了,也沒見哪一個能夠在這樣的年紀坐上市委常委的寶座的,而且如果沒能力的話,他們的父輩也不會讓他們坐到這麼高的位置,那只會害了他自己的。

    江海一路走來,確實在他所處的位置上都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他在西陵縣的所作所為,這些在座的市委常委們都是看在眼裡的,那麼強硬、老辣的手段,哪怕是換了他們,也不可能用得出來,這個年輕人太會利用自己手中的優勢了!

    帶著這樣複雜的心情,與會的常委們,都用關注的眼神看著正在發言的江海,聽聽他到底有些什麼經驗。

    「要想搞好招商引資,首先一條,就是要搞好投資環境,這投資環境包括硬件和軟件,最重要的還是軟件,也就是幹部的素質和服務意識。我可以不客氣的說,許多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把自己當成了大爺,根本沒想著為群眾服務,自然也不會想著為投資商服務,投資商去辦事,他們都是愛理不理的,投資商來投資,是來賺錢的,不是來受氣的,如果他覺得在你這裡享受不到應有的服務,他自然就去別的地方了。我剛到西陵縣的時候,去過好多政府機關暗訪過,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後來我們西陵縣委大力抓這個問題,現在基本上已經改變了這樣的作風,這是西陵縣能夠吸引投資商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再說說硬件,硬件也就是一個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容市貌,如果一個地方,水沒有水,電沒有電,路也不通,到處都是垃圾成堆,這樣的地方,你說得再好,人家投資商來看一眼,就搖頭走了,誰會留在這樣的地方投資?說能留住人,恐怕我們自己都不相信吧?至於資金問題,剛才田副市長說找不到資金,其實我覺得資金問題可以想辦法解決,不能光等,等是沒有什麼出路的。以西陵縣為例,我們縣裡的基礎設施建設現在還是搞得不錯的,而啟動資金,便是我們縣用財政收入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三個億,用這筆錢來搞了基礎設施建設。有的同志可能說,這樣的做法怎麼行呢?可是我要問,這又怎麼不行呢?這是一種良性循環,我們先用銀行的錢來搞好了基礎建設,這樣一來,軟件、硬件都上去了,我們對投資商的吸引力自然大大提高,引來了投資,財政收入肯定會增加,這樣一來,我們也有錢還上銀行貸款了,銀行以後也更願意向我們貸款了。當然,我不是說讓所有的縣區都用這個辦法,我的意思是只要肯想辦法,資金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

    田維彬的臉色愈發鐵青了,這江海的話不是在**裸的打他的臉嗎?這不是在說他無能嗎?

    江海當然不會顧及田副市長的心情,他頓了頓之後,繼續說道:「第二,就是剛才葛書記說的,我們要請來專家對我們陽西市各縣區的情況進行深入考察,要有的放矢,不能亂槍打鳥,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邀請一些適合本地情況的投資商來投資,這樣,招商引資的成功率才會高。我打個比方,我們陽西市並不適合種植棉花,如果某位領導看中了一個大投資商,將他引進來辦一個棉紡廠,那你別的條件再好,別人也不可能在這裡辦棉紡廠嘛,因為這裡根本沒有他需要的原料。」

    江海的話讓一些常委臉上露出了笑意,他說得很生動,很形象,而且他雖然說得好笑,可是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盲目招商引資的事情在陽西各縣區都有前車之鑒,最終的結果自然是無功而返了。所以他的話還是非常發人深省的。

    「第三,我們招商引資不是一錘子買賣,如果招商引資成功了,我們也並不是萬事大吉了,而是要繼續為投資商做好服務,要幫助投資商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幫助投資商賺錢,只有投資商賺到錢了,他才有可能擴大投資,別的投資商才有可能會繼續在我們這裡投資,如果投資商來一個賠一個,那我們的名聲就臭了,以後也不會再有人來投資了。」

    其實江海的話說得還算是很客氣的,以前陽西區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曾經有一位台灣客商在陽西區辦了一個食品廠,可是他來投資之前,陽西區的領導對他都客客氣氣的,等他投資落地之後,陽西區的領導們的態度就大變,而他們這個廠子也被當成了搖錢樹,各職能部門有事沒事就上門去打秋風,在他們廠子裡吃喝一頓算是好的了,有的直接就找茬罰款,最終那個台灣老闆只能自認倒霉,賠錢走人了事。自此以後,再也沒什麼人敢到這裡來投資了。

    一聽到這話,陽西區委書記蔣永進便是一臉的黑線,他總覺得江海這話有點指桑罵槐的意思。

    「第四,我們要做好宣傳工作,讓陽西市的名聲大起來,現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我們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因為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大搞招商引資,他們的軟件、硬件設施都不比我們陽西差,我們陽西憑什麼能夠吸引人?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名聲。我們陽西的許多條件其實是很有優勢的,資源豐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風情獨特,可是誰又知道我們陽西的這些特點呢?恕我直言,以前陽西市在宣傳工作上確實做得很不夠,別說是外省人,外國人了,就是我們本省人,又有幾個知道陽西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回江城的時候,跟朋友一說我在陽西工作,他們的印象就是陽西窮,陽西民風剽悍,陽西交通不方便,這全是負面印象,你要問他們陽西有什麼好的方面,誰也說不出來。所以,我們要把招商引資的工作做好,在宣傳工作上也必須要跟上,否則的話,就算我們能夠靠個人的人脈拉來一些投資商,也不是長久之計。好了,這就是我的一些粗淺之見,只能算是拋磚引玉了,還請各位領導指正。」

    江海的話一說完,一臉黑線的人又多了一個,那就是宣傳部長蘇玉,本來她還一直在看戲,看到田維彬和蔣永進兩人吃癟,她心裡頭還隱隱有些興奮,她是個看戲不怕檯子高的人,最喜歡的就是挑撥是非了,她總覺得自己地位超然,她有後台,有姿色,只要賣弄一下風騷,這些臭男人就不會跟她當真,沒想到,現在江海竟然當著這麼多常委的面,一點不客氣的說陽西市的宣傳工作做得不好,她是宣傳部長,這不等於就是說她尸位素餐嗎?可是要讓她反駁的話,她還真沒有什麼可以反駁的,她除了每天塗脂抹粉很在行之外,在工作上本來就沒什麼想法,說她腦子裡是一團漿糊也不為過,上級領導安排的工作她都經常做得一塌糊塗,更別說她自己獨立開展什麼工作了,有這樣的宣傳部長,陽西市的宣傳工作怎麼可能做得好?

    蘇玉的臉色也一下子陰沉了下來,可是她也只能生悶氣,自身工作不過硬,讓她也說不出什麼硬氣話來。

    倒是旁邊幾位跟田維彬、蔣永進和蘇玉等人素不對付的常委,心中倒是樂不可支,總算有一位愣頭青跳出來,直斥其非了,看來這以後的常委會,不愁瞧不到熱鬧了。

    倒是江海自己,在心中大搖其頭,自己本來想著是一位新晉常委,第一次參加常委會,想要低調一些的,可是現在看來,想低調很難啊。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露出一些手段,別人就會把你當成軟柿子,總想來試試你的鋼火硬不硬。既然這樣,那自己也沒什麼必要藏拙了,你們想要挑釁我,那也就要做好承受我的反擊的準備,要不然的話,倒是讓人看得輕了。

    想到這裡,江海用鋒銳的眼神掃視了剛才那幾位一眼,只見那幾位一接觸到他的眼神,便避讓了開去,看來他們也有一些忌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