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681章 擴建機場 文 / 老周小王

    市長夏天群、常務副市長田維彬這段時間很忙,他們天天都要陪到陽西來考察的投資商吃飯,每天都是喝得醉醺醺的回家。雖然忙,可是他們心裡高興啊,這麼多年以來,到陽西市考察的港商、台商加起來可能還沒有這陣子來的多呢,哪怕是廣種薄收吧,怎麼也得留下一批在陽西投資,這留下來投資的,可都是他們的政績啊。雖然這件事情是葛賢才主導的,可是畢竟是經濟方面的工作,是他們市政府的正管工作,誰也抹殺不了他們的功勞。

    再說了,有人來投資辦廠,他們以後賺錢的門路不也多了一些嗎?他們都是五十好幾的人了,仕途上已經沒有什麼想頭了,也就剩下發財了。

    因為這件事情,他們對葛賢才和江海也沒有那麼討厭了,畢竟這些投資商都是他們找來的,而且投資商來了之後,他們很講規矩的沒有插手接待和談判工作,全部交給了陽西市政府這邊。

    這段時間,宣傳部長蘇玉也是少有的勤快,自從江海在常委會上公開指出了宣傳部門工作不力之後,市委書記葛賢才也找蘇玉談過幾次話,蘇玉有了一種空前的危機感,所以這段時間她對宣傳部的工作抓得很緊,就連《陽西日報》的通訊稿她都親自過目,哪些能發表,哪些不能發表,都需要她的同意,以前這些工作都是下面的副部長做的,她可沒那個閒功夫,現在她做出了這個姿態,葛賢才也是暗暗點頭,不管工作能力怎麼樣,這段時間她的工作態度還是不錯的。

    不過蘇玉的工作能力也確實不怎麼樣,時間不長,就出了好幾次工作失誤,她文化水平並不高,在看《陽西日報》的通訊稿的時候,把別人寫得好好的通訊稿亂改一氣,用錯了幾次成語,還有幾個錯別字,鬧出了不少笑話,幸好都不是什麼重要稿件,所以問題也不算大。

    市委書記葛賢才和市委專職黨群副書記舒和峰都知道蘇玉的水平,也有一些忌憚她身後的後台,所以都只是委婉的提醒了一下蘇玉,讓她少改點稿子。

    蘇玉改稿子只不過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她過目的稿子,每一篇都是一個字不改的發表了,那她不就是個擺設了?所以她怎麼也得改幾個詞,可是沒想到就改出岔子了,她也有一些不好意思,於是就對葛書記和舒書記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表示自己以後不再瞎改稿子了。

    這段時間,陽西市的工作總的來說是很讓葛賢才滿意的,就是他還有一些疑慮,以陽西市現在的投資環境,能夠留下多少投資商在這裡投資呢?為此,他專門召見了一趟江海,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

    江海沉吟一番之後道:「葛書記,您放心吧,這一次來陽西考察的有不少都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們這一次到陽西來考察,是很有誠意的,而且咱們陽西的條件也不差啊,陽西的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旅遊資源都是非常豐富的,只要把基礎設施弄好了,那是非常適合在這裡辦廠的。」

    葛賢才道:「可現在就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不好解決啊,下面的縣政府到銀行貸款貸不出來啊!」

    江海心道,這些縣裡沒有什麼過硬的支柱產業,礦產開採權也收不回來,別人銀行怎麼敢給他們貸款呢?那不明顯是打水漂嗎?不過這話他還不能跟葛賢才說多了,因為他曾經提過一次,葛賢才下不了決心,現在再提的話,反而有可能會適得其反,要讓葛賢才下這個決心,還得另外找機會。

    江海道:「資金的事情只能慢慢來了,現在要留住投資商也不是沒有辦法。」

    葛賢才道:「什麼辦法?」

    「咱們市下面的縣區,怎麼也有幾個國營或者是集體的老廠子吧,現在經營狀況都不怎麼樣,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股份制改造,讓投資商兼併這些廠子,這樣一來,投資商有了經營場所,這些老廠子也可以起死回生了。」

    「股份制改造?」葛賢才對這個詞語並不陌生,不過陽西市的企業可沒有幾個搞了股份制改造的,因為這裡的企業經營狀況太差了,而陽西市的整體環境也不怎麼樣,所以沒人願意來接手。

    葛賢才遲疑道:「可是我們陽西的廠子會有人願意接手嗎?現在陽西的這些老廠子設備沒什麼好設備,技術沒什麼新技術的。」

    江海道:「這個事情總會有辦法解決的。」

    葛賢才現在對江海已經十分信任了,聽江海說得篤定,他也就點了點頭道:「江海,那這事你可得上點心,一定要把這些投資商留下來啊!」

    江海之所以這麼篤定,是因為這一次到陽西考察的這些投資商,大部分都是他在香港狙擊金融風暴的時候交下的朋友,他們知道江海是匯海投資的幕後操控者,便是有心跟江海建立良好的關係,所以準備到西陵縣來投資的,現在陽西市也需要投資,江海便讓一些投資商也看一看陽西的其它縣區,如果可以的話,也在那些縣區投資,以他的面子,只要那幾個縣區的條件不是太差,他們應該都會留下來的。

    反正西陵縣經濟開發區現在的規模一時也容納不了這麼多外來企業,而且光靠西陵縣一個縣的資源和原料,同一行業的企業一下子投資太多的話,產能也會過剩,把它們分散到整個陽西市,也不失為是一個好辦法。這也算是江海站在陽西市委常委的位置上考慮問題的結果吧。

    江海點頭應了一聲,然後對葛賢才道:「葛書記,還有一個問題,許多投資商都向我反映了一個問題,他們到陽西來交通不太方便,我建議我們可以考慮把陽西機場進行擴建,讓它能夠起降大飛機,這樣一來,既可以滿足這些投資商的需求,讓他們往來陽西更加方便,也可以讓陽西成為h省、n省、g省和b省的四省航空交通中心。」

    聽了江海的話,葛賢才眼前一亮,這確實是一個好建議,陽西地處四省交界之地,離四省省會都只有幾百公里的距離,而且地處四個省會城市的區位中心航線的交匯處,確實有成為四省航空交通中心的潛力,如果擴建了這個機場,讓它能夠起降大飛機的話,那等於是填充了中國領空幾條重要航線數百公里的盲區,對航空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而且看現在的趨勢,以後到陽西投資的投資商,到陽西旅遊的遊客也會越來越多,陽西地處大山之間,陸上交通不方便,而且速度慢,擴建機場也是現實的需要,航空運輸對於促進當地經濟建設、溝通與外界交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陽西原來的機場由於地形和建造技術所限,規模偏小,跑道偏短,只能起降運七以下機型的小飛機,在陽西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所以擴建機場已經正是時候了。

    葛賢才點頭道:「建,這機場應該擴建,只不過資金上可能還有點問題啊!」

    江海胸有成竹的道:「其實要不了多少資金,我算過了,陽西機場現有的跑道長度是1800米,這個擴建工程只要把跑道延長到2600米就可以了,然後新建一塊停機坪,新建一棟航站樓,一棟集民航售票、旅客餐飲、住宿、娛樂健身等多項服務功能於一體的機場配套酒店,再將現有的導航設備更新一下,讓機場能夠實行夜間起降,這樣一來,陽西機場就可以實行波音機型的大飛機在全天候氣象條件下的起降了,年旅客吞吐量可以從現有的五萬人增加到三十萬人以上,以後在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再次擴建,讓旅客吞吐量繼續增加。這項工程的總造價不會超過兩億元人民幣!」

    「兩億元啊!」葛賢才的臉色苦了起來,兩億對現在的陽西來說可是一個天文數字了:「我們陽西哪有這麼多錢啊?」

    江海笑道:「葛書記,您可別被嚇著了,這錢真不算多。市裡可以到京城跑一下,跑點資金回來,然後我們還可以向世界銀行貸一部分款,這樣不就解決了大部分了嗎?剩下的部分,市裡要拿出來也不是太困難吧?何況這些資金也不需要一次性拿出來,首先最急迫需要擴建的是跑道,還有就是更新導航設備,先把這兩項解決了,機場就可以起降大飛機了,接下來的資金逐步拿出來,壓力也就不會太大了,再說了,以後咱們陽西的經濟不是會逐步好轉嗎?」

    葛賢才聽了笑了起來:「你在均西的時候,修那高速公路就是用的這種模式吧?確實很有想法啊!行,這個提案我會在適合的時候提出來的,不過到京城跑資金,你可要幫忙。」

    江海笑著點了點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