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686章 燕良駒結婚 文 / 老周小王

    如果是別人說這句話,童軍一定會認為他是在唱高調,不過江海說這句話,他知道這是江海的心裡話,他對江海還是很瞭解的,江海用不著唱高調,而且這句話也確實是江一帆常說的一句話,當初江一帆就身體力行的實踐了這句話,他這了老百姓的利益,曾經幾次讓自己身處險境,遭人攻訐。而且這麼多年以來,江一帆和江海父子倆也確實做到了這句話,他們先後呆過的沙陽、都安、江城、西都、均西、西陵等地,在他們就任之後,與就任之前都有了明顯的變化,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發展勢頭,老百姓也都能夠安居樂業。

    童軍點頭道:「我覺得西陵縣的高速發展,可以好好的宣傳一下!」

    江海笑道:「童叔還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啊,西陵當然是要好好宣傳,不過陽西其它縣區現在也急迫的需要宣傳,這兩年陽西市正處在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時期,如果宣傳工作不跟上去的話,對陽西市的經濟發展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啊!」

    童軍深有感觸的道:「是啊,在省裡,陽西市好像根本就沒有什麼存在感,很少能夠在省級以上的媒體看到陽西市的報道,好事看不到,連壞事都看不到,其實從我今天在西陵的所見所聞來說,還是有很多值得報道的東西!」

    江海無奈的搖頭道:「陽西以前的那個宣傳部長,那就別提了,這一次這樣的笑話都能鬧出來,她還能做什麼?陽西的宣傳工作自然就不盡如人意了。西陵倒還算好的,至少去年通過宣傳紀子安老師,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當然,這知名度也不好說是好影響還是壞影響,有可能就讓人記住了西陵的窮了,窮得連個小學校都建不起,如果這種印象在人們心裡根深蒂固了,以後想要扭轉,可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呢!」

    童軍饒有興味的看著江海道:「既然你明知道宣傳紀老師會有可能給人們留下這樣的印象,那你為什麼還要大力宣傳紀老師呢?」

    江海道:「你是搞宣傳的,如果你遇到一個這樣的老師,你會不去宣傳他嗎?這樣一個人格偉大的老師,我如果看到了都不宣傳的話,那就是一種犯罪啊!我還希望能夠用紀老師的事跡來弘揚社會正氣呢!」

    童軍微微一笑道:「我遇到的話,肯定也是要大力去宣傳他了。說起來,我對他還挺好奇的,下次有時間了我再去看一下他。」

    江海點頭道:「下次我們去的時候,那個山寨肯定已經完全變樣了,我們正好可以搞一個專題,用紀子安老師現在的生活環境跟他以前的生活環境做對比,那種對比肯定是很強烈的,也許就這樣一次專題報道,就可以將人們對西陵縣不好的印象給扭轉過來了。」

    童軍笑著點頭道:「好,等到那一天,你再給我打電話,我會組織人到那裡去做一次專題報道的!」

    通過跟江海的談話,童軍對陽西市的情況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他也知道,他肩上的擔子還是很重的,陽西市的落後,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落後,而是全方位的落後,比如觀念上,人的素質上,當然,也包括在宣傳工作上的落後。以前的宣傳部門,搞宣傳都是按部就班的,報紙上、電台上、電視上報道最多的就是領導的行蹤,會議信息,最多還有一些市井趣聞,對外界的報道不夠,而在把陽西的新聞報道到外地方面,就做得更差了。

    也正因為這樣,陽西市的宣傳部門對記者的素質培養也做得很不夠,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既然有蘇玉這麼個宣傳部長,下面的新聞記者能力也談不上多強,工作也談不上多麼有責任心,反正每天把工作應付過去就算完事,這樣怎麼可能出什麼好新聞?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前段時間也不會出那起「政治事件」了。

    以童軍這些天掌握到的數據來看,陽西市宣傳部門在省級以上媒體的上稿率,連年墊底,這是除了gdp排名連年墊底之外,創造的又一個墊底成績,由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陽西市在全省的知名度到底有多低了,也許有很多本省人,都還不知道陽西市是h省的地方呢,更加不知道陽西到底有什麼優勢,有什麼資源,這樣怎麼可能吸引來投資商投資呢?

    針對這種情況,童軍在各縣區調研之後,首先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跟全市各媒體單位的負責人開了一個座談會,討論如何振興陽西的宣傳事業,這些負責人們在童軍這位新的宣傳部長面前,也是各抒己見,提出了不少可行的措施。

    隨後,童軍從《都安日報》社調來了一位他的老部下,原《都安日報》副總編熊健,來擔任《陽西日報》的總編,由於《陽西日報》的社長由童軍親自掛名兼任,所以熊健實際上負責整個《陽西日報》的所有日常工作。《陽西日報》社的原總編也因為那起「政治事件」而被調離了原職,現在《陽西日報》正是群龍無首的時候。

    熊健今年三十三歲,是江城師範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年富力強,媒體工作經驗豐富,對《都安日報》社的快速發展是功不可沒的。童軍希望他的到來能夠讓死氣沉沉的《陽西日報》社煥發生機,起到陽西宣傳戰線的排頭兵作用,帶動陽西市宣傳事業的快速發展。

    ******************

    五月十八號,江海帶著春荷和兩個孩子飛往了京城,因為二十一日就是燕良駒和謝晶瑤成親的日子了。這一天是農曆4月18日,也是謝家專門請人看的一個黃道吉日,正適合嫁娶。燕良駒要結婚,江海一家當然要來給他慶祝了。

    當江海來到京城的時候,燕家已經來了不少客人,燕良駒忙得不可開交的,不過看到江海來了,他還是專門跟江海倆人吃了一頓飯。

    江海問道:「良駒,結婚挺累的吧?」

    燕良駒搖頭道:「本來我以為去年訂婚那一次就挺累了,沒想到今年結婚這一次,更累啊!現在我能理解你結婚時候的累了,其實也不用你做什麼事情,光是跟客人打招呼,就能把臉都給笑僵。」

    燕良駒的話讓江海哈哈大笑:「不管怎麼樣,忙過這幾天你也算是輕鬆了。你這一結婚,你家裡人也都該放心了吧?以前天天催你結婚的,我這耳朵都聽出老繭來了。」

    燕良駒點頭道:「是啊,我爺爺和爸媽他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了,說什麼總算給我這匹野馬駒套上嚼子了,你說說,這是什麼比喻?」說到這裡,燕良駒搖了搖頭。

    江海再次哈哈大笑起來,跟燕良駒在一起,他總能感覺到輕鬆愉快,跟他說話,江海不用想那麼多事情,不用想著怎麼去勾心鬥角。

    江海道:「我看你現在在家裡的地位好像比原來高多了啊!」

    燕良駒得意的道:「那當然,我現在是家裡的財神爺,誰都得巴結著我,我爺爺和我爸再也不會說我比不上大哥和二哥了。」

    燕家第三代可謂是人才濟濟,不過以前最出色的當數燕良驥和燕良駿兩人了,他們也一度被稱為燕門雙傑,而燕良駒雖然是燕老爺子的嫡孫,可是以前在燕家三代子弟裡面根本就不起眼,而且還經常被作為反面典型,來襯托燕良驥和燕良駿兩人的出色,可是現在就不同了,在認識江海之後,燕良駒走上了正道,事業越做越大,現在也是身家數十億的富豪,而且還追到了印尼謝氏集團的掌門人謝正清的孫女,事業可謂是蒸蒸日上,所以他在燕家的地位也是日益上升。

    現在燕家的旁支子弟們做生意都得仰仗著燕良駒的公司,而燕家從政的一些子弟們,也需要燕良駒的資金支持,這樣一來,燕良駒的地位想不提高都不可能啊。現在燕門雙傑的名號已經變成了燕門三傑,燕良駒已經跟燕良驥和燕良駿兩人齊名了。

    燕良駒又感慨的對江海道:「江海啊,還要感謝你啊,沒有你我也沒有今天的風光啊!」

    江海哈哈一笑道:「你可別煽情,怎麼學會tv那一套了?你要是再煽情的話,我可帶上老婆、孩子馬上就走了。我喜歡跟你說話就是喜歡你的自由自在,在這裡不拘束,你說這個我就不喜歡聽了,我們是兄弟嘛,我為你做點事情不也是應該的嗎?」

    燕良駒點了點頭,微笑道:「行,我以後再也不說這話了。不過我們是一生的兄弟!」

    江海點頭道:「對,一生的兄弟!」

    兩人同時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之後,一飲而盡。

    江海突然想起一個問題,他對燕良駒道:「你們結了婚之後,你跟晶瑤想回個門的話都不太方便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