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761章 問計 文 / 老周小王

    張聲階的話確實是發自肺腑,陽西市委書記這個職務在幾年之前可能還沒什麼,可是這幾年,這個位置變得越來越炙手可熱起來,不少人都盯著這個位置呢,現在這個職位落到了他張聲階的手裡,而且是省委書記周東平力排眾議,一力主張將他放到這個位置上來的,如果在他的手上,陽西市的工作做得沒有以前那麼出色了,固然周東平要丟面子,他張聲階今後的前途只怕也是黯淡得很了。

    江海笑了笑:「張書記,以你的能力做好這個市委書記,完全是大材小用,而且有高市長、許市長他們輔佐,搞好陽西的工作是必然的,所以你也不需要太擔心了。」

    張聲階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我對陽西的情況是一無所知,所以現在工作要從何處下手都是兩眼一抹黑。來之前,我特意向周書記問過,到陽西之後應該怎樣開展工作,周書記告訴我,到陽西之後,要馬上跟你聊一下,要多多聽取你的意見。所以今天我才第一個跟你聊了,要不然你走了,我可就抓瞎了。」

    江海這才明白,為什麼張聲階一到陽西,第一個就會找自己談話了,雖然市委書記跟市委常委談話,並沒有什麼固定的順序,但是按慣例來說,還是會按照各常委在常委會上的排名順序來的,而江海在常委會上排名最末,雖然張聲階找他談話的時候也找了一個體恤下屬的理由,可是也是不太符合官場慣例的。為了維護官場慣例,讓江海回去之後再往陽西跑一趟又算得了什麼呢?不過就是一百來公里的路而已。

    江海搖頭笑道:「張書記言重了,我對陽西的情況當然是熟悉一些,可這只不過是我早來了幾年而已,當不得張書記這樣的看重,其實高市長、許市長他們對陽西的熟悉不在我之下,對於如何發展陽西,也有他們獨特的見解,張書記問他們應該比問我更好啊。」

    張聲階笑道:「高市長上個月去江城開會,我確實請教過她一些陽西的情況,可是你猜高市長怎麼說?」

    江海搖了搖頭,張聲階接著說道:「高市長說,論陽西市今後的發展方向,整個陽西無出江海之右者!她還說,在發展陽西市的思路上,她受過你的不少啟發呢,所以她的意見也是讓我直接問你。」

    江海有些無奈的道:「高市長實在是太謙虛了,也太高抬我了。不過既然張書記你不恥下問,那我也就把我的一些粗淺之見拿出來,當做是拋磚引玉,以供你參考吧!」

    張聲階欣然點頭道:「那我就洗耳恭聽了!」

    江海啜飲了一口茶水,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後開口道:「要把陽西的工作搞好,第一步,就是建設一支有戰鬥力的幹部隊伍。陽西市這幾年的經濟發展還算不錯,可是這並不能說陽西的幹部就都是發展經濟的能手了,事實上,陽西市這兩年的經濟發展有許多客觀因素,可以說不少縣區的領導都有坐享其成之嫌。」

    說到這裡,張聲階點頭插話道:「這個情況我聽高市長說過,不少縣區的投資商,都是你幫著引進的,這些縣區領導確實有坐享其成之嫌啊。」

    江海道:「我說這個的意思並不是為了表功,而是指出陽西的一個弊端,陽西市的幹部,絕大多數都是本地人,接觸新鮮事物不多,思想比較僵化,說實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特別是各縣區的領導,平均年齡比較大,在能力和魄力上都達不到一級領導幹部的要求了,而且陽西市的本地勢力太強大,關係盤根錯節,陽西市的許多縣區領導都與這些本地勢力有著很深的關係,這對很多工作的開展都是一種極大的阻力。以前葛書記在這裡的時候,曾經調整過一批幹部,但是調整力度並不算大,現在各縣區的領導基本上還是原來的那批人,雖然這兩年他們的政績看上去還不錯,可是我不可能永遠幫著他們引進投資商,而且他們與本地勢力的瓜葛太深,如果以後在工作上與本地勢力起了衝突的話,不用指望他們會賣力,所以如果想要在陽西本地順利開展工作的話,調整這些縣區領導,換上一批更年輕有為,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與本地勢力沒有太多瓜葛的幹部,是當務之急。」

    張聲階的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他點頭道:「你這一條確實提得好,幹部的問題解決好了,工作就好辦了。」

    江海接著說道:「第二條,陽西市的情況比較特殊,可以說跟h省其它地市的情況都有所不同,h省其它地市,漢族人口都佔據了絕對優勢,至少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h省歷來都是一個教育大省,各地的領導、幹部包括老百姓對於教育都是非常重視的,所以文治昌盛,人才輩出,可是陽西市就不同了,這裡地處四省市的交界地帶,是h省的西南邊陲,又是多山地區,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在這裡,少數民族人口佔到了將近百分之六十,漢族人口反而佔據了少數地位,所以陽西市的********歷來都很嚴重,各民族人口之間的衝突時有發生,這是非常影響社會和諧的,在處理********的問題上不可不慎。另外,由於少數民族人口佔了優勢地位,許多漢族人口也受了少數民族的影響,在客觀上,陽西市的教育並不是非常發達,陽西市現有的大專院校只有三所,全是專科院校,其中有一所還是我來了西陵縣之後建起來了,所以在人才的培養上是嚴重滯後的,現在還不是很看得出來,等到以後陽西市的高科技企業越來越多的時候,人才問題就將會成為陽西市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了,所以這個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

    張聲階的臉色凝重了起來,沉吟片刻之後,他問道:「那你在西陵縣是怎麼解決********的呢?」

    江海回答道:「西陵縣的人口構成與整個陽西市差不多,漢族人口只佔百分之四十七左右,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土家族和苗族,這兩個民族的人口也佔了整個西陵縣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少數民族之所以長期與漢族之間發生矛盾,最大的原因就是漢族居住在西陵縣的平原地帶,而少數民族絕大多數都是住在山上,自然環境相去甚遠,漢族人口居住的平原地帶,由於水網,稍加灌溉就成良田,收成很不錯,而少數民族居住的山上,土地貧瘠,又缺乏水利灌溉的條件,收成自然不好。所以在經濟條件上,漢族人口要遠遠強於少數民族人口,這自然會引發少數民族的不滿。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各民族間的風俗習慣不同,有的時候,由於不能相互尊重,自然也就會引發各種矛盾。所以要解決********,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對各民族群眾一視同仁,不偏袒哪一方,也不歧視哪一方,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然後,要帶領少數民族群眾勞動致富,改善他們的經濟收入,等到他們的經濟情況和居住環境改善了,很多矛盾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以我們西陵縣的少數民族為例,這兩年多來,我們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投資甚多,基本上每個村都實現了通路、通電、通水,有的甚至還通了電話,這也就極大的改善了少數民族的居住環境,而在改善少數民族的經濟收入上,我們也做了大量工作,西陵縣的山上土地雖然比平原地區貧瘠,可是這裡的土壤都是富硒土壤,在這上面種出來的都是富硒食品,在大城市非常受歡迎,價格也高,這兩年我們組織了一些公司到西陵縣的山上承包土地,不但給了老百姓一筆不菲的土地租金,還僱請當地的老百姓替他們種地,讓他們還能拿到一筆工資收入,這個舉措立竿見影的改善了許多老百姓的經濟收入。如果家裡沒有那麼多土地,或者勞動力有過剩的,他們還可以在家裡進行特種養殖,或者到經濟開發區的工廠裡去做工,總之,致富的路子很多,只要他們勤勞肯幹,總能富起來的。對於那些實在沒有能力的家庭,我們還會通過民政部門,對他們進行救濟,發放困難補助,力爭不讓一個人餓肚子。在教育上,我們也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政策傾斜,在少數民族地區新修了不少中小學校,讓他們的孩子都能夠讀上書,長大以後,他們就能夠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了,長此以往,就可以提高整個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素質和經濟水平了。在施行了這些舉措之後,現在的西陵縣,********和衝突已經很少會發生了,在縣城裡,也可以到處看到各民族群眾和諧相處的景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