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866章 問計 文 / 老周小王

    江海這才明白,原來還是自己太能幹,把招商引資的工作完成得太好了,這才讓姚瑤有一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能夠做些什麼了,這下又讓江海有一些啼笑皆非了。,最新章節訪問:。

    這也就是姚瑤了,如果換一個副市長,有江海這麼能幹的一個上級替她把工作都完成了,她是高興都來不及呢,根本不用她操什麼心了,功勞也不會少了她一分,她何樂而不為呢?可是姚瑤的性格決定了她不希望這樣坐享其成,她希望能夠靠自己做出一些政績來,證明她當這個副市長不是尸位素餐。

    江海沉吟片刻之後道:「現在虔州的招商引資形勢看似很紅火,其實對於一個市,特別是虔州這樣的大市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虔州的面積抵得上一般的市四五個,虔州市的經濟想要發展,工業想要振興,光靠我一個人招商引資是不可能的,必須要靠大家的力量,所以虔州的工業還有不少地方可以做文章。比如虔州原來的一些企業,虔州以前的工業整體不怎麼強,但是論單個企業,也還是有幾個大型企業的,像虔州市棉紡廠就是部屬企業,而虔州市礦山機械廠也是省屬企業,另外還有幾個企業規模都不算小,只不過由於經營不善,現在情況普遍不怎麼好而已,不過完全可以進行股份重組,讓企業重新煥發生機嘛!」

    姚瑤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股份重組在現在已經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了,許多瀕臨破產的國營企業都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新生。江海說的這幾個企業都屬於大型國有企業,這些年來,效益不好,已經處於半停產狀態了,不但沒有什麼利稅貢獻,反而成了市財政的負擔。

    可是這幾個企業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它們還有一些優良的資產,它們還有大批的熟練工人,如果進行股份重組的話,還是很有可能獲得新生的,到那個時候,它們就不會是市政府的負擔了,相反卻會為市財政貢獻利稅。

    江海接著說道:「我們還可以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對於虔州市來說,十八個縣區可以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也可以是虔州經濟的推動器。虔州市太大了,就算虔州市經濟開發區發展得再好,也不可能帶動這麼大的一塊區域發展,必須要讓十八個縣區都共同發展,才能讓虔州市的經濟真正發展起來。我們可以通過遴選有能力的幹部,還有出台合適的優惠政策,讓各個縣區都大力招商引資,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嘛!你想想看,當這十八個縣區都能夠像經濟開發區一樣,把招商引資搞得紅紅火火的,那將是多麼大的推動力?那虔州市的經濟何愁發展不起來?就算這些縣區不可能達到經濟開發區的水平,就算達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水平,那也相當了得了。」

    江海的話讓姚瑤浮想聯翩,是啊,如果這些縣區的招商引資都搞得紅紅火火的話,那相當於全市又增加了好幾個經濟開發區,而經濟開發區今年頭三個月的吸引投資已經達到了近七十億人民幣,增加好幾個經濟開發區那是什麼概念?那意味著虔州市可以一舉進入j省的經濟強市的行列。

    姚瑤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神情,江海的話讓她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江海繼續說道:「發展縣域經濟也並不是只有招商引資一個途徑,還有一個途徑就是發展鄉鎮企業。」

    姚瑤忍不住插話道:「發展鄉鎮企業能夠增加多少產值?」

    江海道:「你可別瞧不起鄉鎮企業,你知不知道?冠軍集團最初就是鄉鎮企業,興國集團最初也是個鄉鎮企業,還有我國現在大名鼎鼎的一些企業,原來都是臉鄉鎮企業發展起來的。」

    姚瑤道:「可是這些發展得好的企業也是因為起步得早啊,那個時候是改革開放初期,機遇很多,所以它們才能發展起來。現在還有鄉鎮企業發展的土壤嗎?」

    江海笑道:「看來你還是很動了一些腦筋的。不過現在當然還是有鄉鎮企業發展的土壤的,其實我瞭解過虔州市鄉鎮企業發展的歷史,曾經有一段時間,虔州市的鄉鎮企業發展得還是很紅火的,可惜後來絕大多數都衰落了。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市裡沒有相應的支持政策,二是缺乏融資渠道,這兩個最主要的原因讓鄉鎮企業舉步維艱。市裡沒有相應的支持政策,讓鄉鎮企業不能享受到招商引資企業能夠享受到的政策和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在經營上自然比招商引資企業要更艱難了,而現在那些國有銀行都不願意給鄉鎮企業或者私營企業貸款,讓這些最需要資金支持的小型企業幾乎完全沒有融資渠道,沒有資金,企業談何發展。虔州與鄰近的z省、f省、d省不同,那裡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民間的資本實力已經很雄厚了,他們的民間借貸很紅火,利率雖然比銀行高,但是也是在一個比較合理的水平上面,虔州倒是也有民間借貸,但是這完全就是高利貸了。」

    「薛虔生曾經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他有一個叔叔,改革開放初期曾經去過d省打工,在那裡賺到了第一桶金,九十年代中期雄心勃勃的回虔州創業,辦了一個製衣廠,專門製造外貿服裝,辦廠前兩年廠子還挺紅火的,後來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了,他的廠子一下子遇到了經營上的困境,貨品積壓,資金不能回籠,其實這個時候,只要他有充足的資金保證,他還是能挺過這一段艱難時期的,因為他可以轉型面對國內市場,當時國內市場還是很大的,完全可以滿足他這個製衣廠的市場需求。可是他向虔州市幾家國有銀行申請貸款都得不到批准,於是他就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那就是借高利貸,他本來只是應一時之急,把這段時間撐過去就把債還上,也不會傷元氣,可是他以前由於一直做外貿,對國內市場培育得不夠,而以前製作的那些成品服裝,由於主要是面對海外市場,風格一時之間不能得到國內人群的認可,所以銷售情況一直不溫不火,資金回籠速度根本比不上高利貸利息的增長速度,就這樣,他被高利貸活活的拖垮了,一個本來很有希望的私營企業就這樣倒閉了。」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最終這些企業都被高利貸拖垮了。這些例子說明,虔州市也並不缺乏具有冒險精神,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如果能夠給他們以合適的政策支持,給他們資金支持,他們是有能力創業,並且獲得成功的!」

    姚瑤對這些東西還真不是太瞭解,畢竟以前在團委工作,與這樣的事情距離太遙遠了。她問道:「江市長,高利貸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江海也知道,這並不是說姚瑤理解能力有問題,而是她以前並沒有接觸過多少實務,對這些東西沒有什麼概念而已,只要她以後多多接觸,她理解起來還是很快的,她的接受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所以江海耐心的向姚瑤解釋道:「你可以算一下,高利貸的月利率低則三分,高的八分,一角的都有可能,這是什麼概念?就取個中間值,不高不低的五分月息吧,一百萬的本金,一個月的利息就是五萬,一年就是六十萬,而且這種利息的計算方法是利滾利,差不多一年多一點就翻一倍,這樣的利息誰付得起?又有什麼行業的利潤能夠支持?」

    姚瑤自己算了一下,她不由得咋舌道:「真的啊,這麼高的利率,實在是太離譜了,可是既然這樣,那些人為什麼還要借呢?」

    江海臉色凝重的搖頭道:「你是不明白那些人的苦衷啊,現在辦廠不容易啊,生產出了產品,還要愁銷售,產品銷售出去了,還要愁收款,現在很多銷售商,半年甚至一年能夠結一次銷售款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有的常年拖欠貨款,拖得你們工廠連進原料的錢都沒有,連交水電費的錢、發工資的錢都沒有,到這個時候你能怎麼辦?銀行借不到錢,唯一的選擇就是借高利貸了!」

    江海說的就是當前比較嚴重的三角債問題,被三角債困擾的企業不可勝數,這就需要企業有比較充足的流動資金來支撐,維持正常生產,雖然貨款被拖欠,可是總還有還的時候,如果沒有維持生產的流動資金了,那廠子就真的要垮了。所以現代企業經營中有個說法就是現金為王,也就是因為這個情況。

    江海的前世,在多個企業、公司都呆過,對拖欠貨款的情況瞭解得非常清楚,再加上這一世的經歷,他對這一現象可謂是瞭解得很深刻了,所以他一講,姚瑤就明白了。

    不過姚瑤還是有不明白的地方:「江市長,這麼高的利率應該是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啊,那政府怎麼不管一管呢?」

    江海道:「一來這種民間借貸要監管並不容易,因為借錢的人跟放貸的人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你要在事前監管,難度可想而知了,而就算能夠監管,也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借錢的人要解燃眉之急,只能借高利貸,借高利貸可能是慢性自殺,可是不借卻是馬上就死,你讓他們怎麼選擇?二來虔州市放高利貸的人,有許多都跟公職人員有所勾結,比如前公安局長紀宇軒,他被抓有一條罪狀不就是勾結社會人員,放高利貸,逼得好多人家破人亡嗎?你想想,連公安局長都從高利貸中獲益,誰還願意對高利貸進行監管?他們還不如自己也在裡面分一杯呢。據我所知,在虔州市從事高利貸行業的,有許多公職人員,甚至包括銀行職工,他們有渠道可以用比較低的成本拿到資金,然後用高利率貸出去,從中漁利,而為了保證貸出去的錢能夠收回,他們基本上都與社會上的流氓混混有勾結,利用這些人使用暴力收回貸款,對社會秩序也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總之,用以前的模式來監管的話,基本上是不可能有什麼效果的。」

    姚瑤蹙眉道:「聽你這麼一說,好像這事確實很有難度啊!那該怎麼對高利貸進行打擊呢?」

    江海道:「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要建立一條暢通的融資渠道,讓需要資金的人能夠順利的融資,這樣一來,高利貸生存的土壤就不存在了,同時,也要對高利貸行業進行重拳打擊,特別是涉及到高利貸行業的暴力犯罪等要從重打擊,重新還虔州人民一個安穩的治安環境。」

    姚瑤若有所思的道:「可是這樣一條融資通道想要建立起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吧?既然銀行不願意把錢貸給這些私營企業,那說明他們在這方面還是有他們自身的考慮的,至少在風險控制方面難度可能比貸給國有企業要大一些吧?」

    江海道:「銀行不願意貸款給私營企業,原因是多方面的,單純從風險控制方面來講,私營企業的貸款風險不一定就比國有企業更大。以國有銀行傳統的放貸方式,基本上在風險控制方面做得都很不好,有多少國營企業經營不善,嚴重虧損的?你也應該看到了,銀行貸給他們的錢怎麼可能收得回來?絕大多數都成了呆帳、壞帳,前兩年國家曾經替國有銀行處理過一批呆帳、壞帳,說是給銀行減輕負擔,輕裝上陣,實際上就是因為銀行收不回這些貸款了唄。所以說,銀行把錢貸給國有企業風險同樣是很大的,之所以他們更願意把錢貸給國有企業,一來大家都是國有企業,貸給國有企業虧了也覺得責任會小一些,二來有政府指令的因素,國有企業的領導同樣是體制內的,各種關係比私營企業當然要豐富一些,而且國有企業如果倒閉了,對地方政府來說,他們會覺得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所以在國有企業經營不善的時候,地方政府一般都會對銀行發出指令,讓他們貸款給這些國有企業,銀行雖然是垂管單位,不直接由地方政府管理,但是他們還是有很多方面需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所以地方政府的指令,他們是很難拒絕的。」

    「而私營企業在以往的觀念裡,很容易就給人造成一種不正規的感覺,就算是現在,在私營企業工作的都會給人一種不算正式工作的感覺,你剛才不是也對鄉鎮企業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認為他們無法承擔起發展虔州經濟的重任嗎?同樣,銀行也會下意識的覺得私營企業有一些不太可靠,把錢貸給他們風險會更大一些,當然,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可是觀念就是如此,一時間也很難改變;而國有銀行不願意貸款給私營企業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對私營企業的風險控制成本太高,對私營企業的貸款比較零碎,筆數比較多,抵押物一般都存在不足的情況,所以銀行需要派出更多的信貸員,經常到這些企業去瞭解情況,有可能還要幫助企業進行經營,這樣才能幫助企業獲得利潤,發展壯大,才能規避風險。總之,私營企業想要獲得銀行貸款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姚瑤道:「那我們怎麼能幫這些私營企業建立一條融資通道呢?」

    江海道:「我們可以出台一些措施,讓國有銀行放鬆一下對私營企業的貸款政策,同時,現在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民間資本設立的股份制銀行,他們的貸款政策比較靈活,也推出了一些對小微企業的小額貸款,這讓這些私營企業多了一條融資渠道。現在我也在跟一些股份制銀行聯繫,讓他們到虔州來開設分行,我相信這些股份制銀行將成為虔州市的私營企業發展壯大的推動器。」

    聽了江海的話,姚瑤很興奮,股份制銀行在國內來說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她還不是很瞭解,可是如果江海說的是真的,那麼這些私營企業真的就有了一條比較穩定的融資渠道,那他們在虔州發展壯大,就不是不可企及的夢想了,而有可能成為現實。

    姚瑤也相信江海有這個能力,她現在越來越覺得江海似乎無所不能了,別說江海能聯繫來股份制銀行,就算江海說他自己要開一家銀行,她都不會覺得有多麼奇怪了。

    姚瑤點頭道:「江市長,你這麼一說,我就對發展好虔州的工業,當好這個副市長有了底了,我會盡快做出一個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和鼓勵私營企業發展的方案,提交市政府審批的。」

    江海點頭道:「行,我也相信你能做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