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大時代風雲

《》第一卷 第875章 坐公交 文 / 老周小王

    在欒雯潔進入常委會之後,江海在常委會上可以掌握的票數就已經達到了六票,分別是他自己、市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楊普慶、常委副市長姚瑤、宣傳部長欒雯潔、市軍分區政委黎風、虔縣縣委書記齊敬昌,這個數字已經接近常委人數的半數,已經是常委會上最大的一股力量了。

    所以江海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常委會的話語權了。

    原來在虔州市常委會上最大的一股力量,虔州市的本地勢力,在沈國祥動手術,紀宇軒、莊愷夫、譚艷梅先後落馬之後,現在已經是土崩瓦解,而且群蛇無首,早就不能捏成一股統一的力量了,其中兩三名常委投靠了魯誠,另外幾個誰也不願意投靠,卻也沒有獨樹一幟的能力,所以他們現在也消停了不少,倒是讓江海少****不少心。

    對於江海來到虔州短短大半年時間,就能營造出這樣一副局面,狄剛當然是非常滿意了,眼看虔州市就將會成為他在j省貫徹燕容系執政理念的一個突破口了。

    虔州市的各項工作在全省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gdp增速,已經排到了全省第一,以這樣的速度增長,預計兩三年之內,虔州市的經濟總量就將排到j省的前列,為整個j省的gdp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畢竟虔州市的面積在整個j省來說,都是最大的。

    狄剛現在對於當初自己將江海要到j省來的舉動簡直是有一些自鳴得意了,如果不是江海這個干將幫他打開了局面,想必他現在在j省的日子也不會這麼好過吧?

    江海在虔州市的出色表現讓狄剛在j省的威信大增,而被省委書記吳永壽所接納的以沈國祥為首的虔州本地勢力的拙劣表現卻讓吳永壽威信大失,甚至吳永壽還接到了中央首長的電話,對他接納紀宇軒、莊愷夫和譚艷梅這一幫道德敗壞的**分子的舉動提出了委婉的批評,雖然批評的語氣是比較委婉,可是這證明了中央首長對吳永壽的表現已經有一些不滿了。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狄剛在虔州市的人事問題上屢屢發聲,卻屢屢得手的原因了,因為吳永壽曾經看好的幾位虔州幹部都出了問題,他現在在虔州的人事問題上也沒有什麼發言權了。

    在省委這個層面上,那些有發言權的省委常委們個個都是人精,當然看得出此消彼漲,跟紅踩黑,所以狄剛在省委爭取到的支持也領先了吳永壽,這對於一位天生處於弱勢地位的二把手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誰能想得到呢?一位相對於省委層面來說,微不足道的地級市常務副市長,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攪動了省級層面的政壇風雲!

    江海這個名字,已經成了j省政壇上最引人注目的名字之一了。

    而在虔州市,江海的辦公室也成了最熱門的地方,每天到江海的辦公室來匯報工作的幹部把這裡變得門庭若市。

    不過江海也發現,在沈國祥到醫院動了手術之後,市長魯誠跟自己的關係變得有一些疏遠了,而且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疏遠。

    對此,江海也並不感到奇怪,畢竟魯誠也是一個權力慾比較強的人,當初他們兩個在虔州都是初來乍到,都沒有多少根基,共同面臨著市委書記沈國祥的強大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尋求與自己結盟,共同對抗沈國祥的壓力,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可是現在,沈國祥已經黯然離開了虔州市政壇,虔州本地勢力已然土崩瓦解,來自沈國祥的壓力已經不復存在,所以形勢自然也就不同了。

    魯誠收編了一部分虔州本地勢力,可是他在省裡的根基畢竟不如江海,所以現在他在市委常委會上的實力反而不如江海了,他深切的感受到了江海對他造成的威脅了。

    如果他是一個甘居人下的人,那倒也罷了,他無為而治,抱抱江海的大腿,也能混到不錯的政績,可是問題是,他如果是這樣的人,那剛到虔州的時候,他倒不如乾脆選擇向沈國祥靠攏了,既然在那個時候他選擇了與沈國祥對抗,那現在,他就不太可能與江海妥協了。

    除非江海能夠放棄自己手中的勢力,甘居魯誠之下,那兩人倒也有可能會和平相處,但是這種情況自然也是不可能發生的,江海這樣的天生領袖,怎麼可能甘居魯誠這樣的平庸之輩之下呢?而且這對虔州市的發展也不是什麼好事,魯誠實在是太平庸了,在發展經濟上沒有什麼思路。

    因此,在察覺到魯誠對自己日益疏遠之後,江海也並不覺得有什麼遺憾的,他倒也沒有特別針對魯誠,畢竟當初兩個人也曾經聯手對付過沈國祥,只要魯誠不做出什麼太出格的事情,江海也沒有什麼理由對付他。

    反正魯誠不惹他便罷,兩人面子上還可以過得去,如果魯誠惹了江海,江海也不是一個怕事的人。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便到了十月份,中央電視台在虔州市拍攝的專題片拍攝完成了,這一次左光哲確實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想要把這部專題片拍好,為了這部專題片,他在虔州市呆了三個月,跑了七八個縣區,拍攝了大量的素材,可以比較全面的反映虔州市的客家文化和優美的風景,接下來他就要回到京城,對這些素材進行剪輯和配音等後期製作,預計將會在元旦之前播出這部專題片,對於明年虔州市的旅遊市場,這部專題片將會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其它媒體對虔州的報道也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了,特別是有兩本國內著名的旅遊雜誌,對虔州市連續做了幾次專題報道,這些報道也讓虔州市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旅遊熱點,等到中央電視台的專題片播出之後,剛好可以把虔州的旅遊熱發酵到一個最高點。

    虔州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在這樣的持續報道中發酵著,這對於虔州市以後的招商引資也是很有好處的。

    欒雯潔還花大力氣策劃了一次虔州客家文化節活動,第一屆虔州客家文化節將在2004年元旦期間舉行,屆時將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其中包括客家人尋根之旅、認親之旅等等,因為虔州市是全國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現在f省和d省的很多客家人都是從虔州搬過去的。

    客家人勤勞勇敢,富於開拓精神,在各行各業都有事業非常成功的名人,現在f省、d省,包括香港、台灣和海外的很多成功商人、明星都是客家人,如果到時候能夠請來一批客家名人參加這個活動,當然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對於欒雯潔的這個想法,江海是非常讚賞的,他也替欒雯潔邀請了他知道的一些客家人名人,比如印尼謝氏集團的掌門人謝正清老爺子,香港林氏集團的掌門人林德運老爺子等等商業鉅子,還有香港、台灣的一些大牌明星。

    以江海現在的能量,他邀請的這些人當然都很爽快的答應了江海的邀請,不僅如此,他們還呼朋引伴,幫著這次活動的組委會。邀請了更多客家名人。客家人彼此之間的認同感是非常強的,他們願意給虔州客家人幫這個忙。

    謝氏集團、林氏集團等幾個客家人創業辦起來的企業,還宣佈對這一次虔州客家文化節活動進行贊助,基本上承擔了這一次活動所有的費用。

    整個虔州市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模樣,變得越來越好,不過江海也是越來越忙了,不但工作****要工作,有的時候雙休日都不能休息,有的時候要接待一些比較重要的客人,有的時候要接聽市長熱線,幫助市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有的時候還要到街上去走一走,聽一聽市民們真實的聲音,這也是他從江一帆那裡學到的習慣,不管多麼忙,都要經常下基層,只有來自基層的聲音才是最真實的,有的時候,他可以根據聽到的這些聲音來對自己的執政方式進行微調。

    雖然很忙,可是江海並不覺得累,相反,他還覺得很充實,因為他每一天都能看到,一座嶄新的城市,正在自己的手下成長著。

    這一天,是一個星期天,江海帶著唐俊雄坐上了一輛十四路公交車,因為在上個月他接聽的一次市長熱線裡,有市民反映過公交車的一些問題,當時他讓唐俊雄把這些問題轉給了市公交公司,讓市公交公司處理,今天他來坐公交車,就是看一下市民反映的這些問題是不是已經解決了。

    十四路公交車是今年新開通的一路公交車,從虔州區通往虔州市經濟開發區,全程大概十五公里左右。

    事實上,在江海來虔州之前,整個虔州市的公共交通系統還很不發達,總共也不過幾條公交線路,公共汽車的數量也不夠。這些公交線路完全不能覆蓋整個虔州市區,而且每兩輛公交車之間間隔的時間太長,公交車站的設置也不盡合理,而虔州市的出租車也只是剛剛興起不久,還不能成為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讓市民出行很不方便,所以虔州街頭也就出現了一些正三輪摩托車和兩輪摩托車形成的「摩的」,停留在車站和各個路口處攬客。

    摩的大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虔州市內交通的難題,因為摩的物美價廉,最多兩元錢,就可以坐到虔州市區內任何一個地方,所以深受虔州市民的歡迎。

    不過摩的也有不少問題,比如說這些載客摩托車基本上都沒有在交管部門進行登記,有的摩托車連牌照都沒有,缺乏有效管理,萬一發生交通事故,很難有效進行追責;再比如這些摩的司機為了多賺錢,趕時間,往往都開得很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再比如有一些犯罪分子有時候也偽裝成摩的司機,進行搶劫、搶奪、強姦等犯罪活動,對於治安管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所以江海在來到虔州之後,對於虔州的公共交通系統也是作為了重點發展對象,不到一年的時間,虔州市新增了十多條公交線路,增加了一百輛左右的公交車,讓虔州的公共交通比原來方便了許多。

    當然,那些摩的也被市政府下文進行了取締,取締這些摩的,也算是消除了不少治安和交通隱患,這項舉措也得到了市民的一致擁護。

    當然,摩的也不是僅僅取締了事,這些摩的司機大都是虔州市本地的下崗工人,家裡的生活十分困難,找工作不容易,做生意也沒什麼本錢,所以只有買輛二手摩托車,做起了這樣不要多少本錢的生意。這種生意也賺不了多少錢,每天櫛風沐雨的,也只能賺個吃喝,可是如果簡單粗暴的進行了取締,這些摩的司機就連吃喝都沒有了,這將又造成新的治安隱患。

    所以市政府也出台措施和政策,讓市裡的招商引資企業優先錄用這些下崗工人,這就解決了這些摩的司機的後顧之憂,對摩的的盛行也算是一種釜底抽薪的策略。

    公交系統的完善讓市民們得到了方便,不過公交車增多了,自然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公交車上的小偷,比如公交線路的不盡合理,比如公交上的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有一些不太好,因此,這些問題也被市民們在撥打市長熱線的時候被反映給了值班市長,江海今天就是來看看這些問題解決的情況的。

    一上車,唐俊雄便掏出了兩塊錢硬幣扔進了投幣箱,虔州市的公交車現在也都是無人售票車,票價並不貴,上車投幣一元錢,完全可以從起點站坐到終點站,如果辦公交卡的話,就更便宜了,刷一次卡才八毛,不過江海和唐俊雄坐公交車的機會並不多,所以也就沒辦公交卡,而是投幣。

    十四路公交車是通往虔州市經濟開發區的,而虔州市經濟開發區現在的發展非常快,是現在虔州市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現在虔州市區在那裡工作的人不少,所以十四路公交也是虔州市比較繁忙的公交線路之一,車上人不少,江海和唐俊雄又不是在起點站上的車,上車之後自然是沒有位置了,只能站在過道裡了。

    這對於江海來說,也是一種比較新鮮的體驗了,他已經很久沒有坐過公交了,更別說是在公交車上站著了。

    不過以江海的定力,他自然也是安之若素,他腳下用力,右手拉著拉環穩穩的站在了地板上。

    車上人很多,就連過道裡都站滿了人,很是擁擠,江海聽到兩個年輕人的對話,一位年輕人道:「要是今天的面試能夠通過就好了,冠軍集團可是大公司,待遇好,技術也牛,能學到東西。」

    另外一位年輕人點頭道:「是啊,要不是衝著冠軍集團的名字,我可能就去深圳了。」

    第一位年輕人道:「深圳不是也有冠軍集團的電子廠嗎?你為什麼會想著留在虔州呢?」

    第二位年輕人道:「畢竟虔州是我們的家鄉嘛,如果工作條件差不多的話,我也願意留在家鄉工作,為家鄉的建設出點力嘛。」

    第一位年輕人點頭道:「是啊,誰不想為建設家鄉出力呢?以前是虔州的幹部太無能,把虔州搞得烏煙瘴氣的,所以大家也不願意回虔州來,不過現在看樣子,虔州市越來越有希望了,現在替家鄉建設出力,正是時候了。」

    江海聽得暗暗點頭,看來這是兩個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到冠軍集團虔州市分公司去面試的,現在虔州市的吸引力是越來越大了,這也有冠軍集團、謝氏集團等在業內口碑很好的大公司的功勞,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大公司到虔州來投資,開設分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也是越來越大了。

    人才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礎,江海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希望能夠擴大虔州市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現在看來,已經是初見成效了,當然,要想讓虔州市的吸引力更加持久,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這趟公交車上有不少年輕人都是到虔州經濟開發區的企業去應聘的,一聽這兩位年輕人的對話,他們都開始七嘴八舌的插起話來了,原來這一次虔州市經濟開發區正在開招聘會,招聘的有不少都是名聞遐邇的大公司,對年輕人們的吸引力還是很強的,年輕人們都是充滿憧憬的談論著那些大公司的名字,對自己進入這些大公司充滿了信心,對自己在這些公司裡的前景也充滿了希望,同時,他們也對虔州市的發展前景充滿了希望!

    看到這麼多年輕人想要留在虔州市發展,江海跟唐俊雄對望了一眼,他的眼神裡充滿了欣慰之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