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安奎利塔斯歷史

《》章 節目錄 第六卷 第八章 文 / 帕拉提利希斯

    安奎利塔斯的士兵聽說班尼迪克特成為聯軍的統帥,他們回想起了他和他的爺爺克蘇恩曾經施加在安奎利塔斯人身上的一系列恥辱——不僅是戰場上的,還有外交中的——以及霍索恩常年與自己的國家處於的敵對狀態。所以他們拒絕聽從班尼迪克特的領導。也就是這個時候,加爾馬納的本土出現了一批非常強大的叛軍,他們的領導者是林登·萬和林登·圖,有關之前林登兩兄弟在特朗西特斯的所作所為,在這些年裡,已經被當做一種奇聞異事傳遍了周圍的國家。許多加爾馬納人都熟知他們的事情,因此似乎現在出現的林登兩兄弟是為了通過這種手段拉攏群眾,才改的姓名。但是,這兩個人並不只是簡單地模仿他們的先行者,空喊著口號去反戰,他們雖然高呼著停止戰爭,可他們的所作所為更像是要篡奪法洛姆的最高權力。法洛姆想要親自處置反抗他的人,不過他已經沒有年輕時的力量,以至於任何行動都變得遲緩起來。最後,他不僅沒有及時抓到當時正在托萊多邊境召集士兵,煽動人民的林登·圖,反而因為長途行軍,腦部充血死掉了。他生前不重視加爾馬納人的生活疾苦,而只在乎戰爭的榮耀,所以他剛剛逝世,加爾馬納的各國都起來反抗他的繼承人薩維尼安,苦於各方面壓力的薩維尼安,放棄了托萊多人在加爾馬納的一切特殊權利。然而,托萊多本國人卻因為薩維尼安輕易放棄法洛姆苦心經營的一切而感到憤慨,他們反抗薩維尼安,把他視如仇讎。

    法洛姆去世的消息傳到正在貢多拉姆人領土上肆虐的神聖軍團後,所有的國王與軍官都宣佈服從正在阿壁駐紮的哈倫二世的命令。擺脫法洛姆控制的哈倫二世,馬上想要結束眼下的戰爭,因為他清楚地看到,加爾馬納人連續三次對抗特朗西特斯人的戰爭,還有在這期間對安維赫人以及各個民族的征伐,無論於宗教,還是國力上,都毫無益處可言。他為了表明自己的誠意,親自前往會見班尼迪克特,他說他還要親自會見聯軍各國的代表,為結束這場桎梏雙方多年的戰爭作出一番努力。班尼迪克特考慮到自身的情況,同意了哈倫二世的請求,他首先代表聯軍,與哈倫二世簽署了一個半年的停戰協議,然後,他在得到聯軍高層首肯的情況下,把哈倫二世以及願意隨他同行的各國使節送往了帕蒂略斯。在那裡,來自加爾馬納和特朗西特斯的代表第一次正式坐在談判桌前,為了他們的共同命運進行一次友好的對話。

    雙方的代表們很快就終結戰爭一事達成了一致,不過他們為了各自在異族人中的勢力範圍爭執不下。特朗西特斯人主張,加爾馬納人應該撤回到尼安德特人以西的土地上,但哈倫二世說,這些土地是他們的人民拼盡全力征服的,他們保有這些土地,並不構成對特朗西特斯人的威脅。於是特朗西特斯人建議,加爾馬納士兵至少要撤離出薩爾比人和坦塔拉人的土地,並保證將來不再入侵。然而,由於當時除了貢多拉姆人,還有個別小民族外,其他國家都在名義上臣服於加爾馬納,所以哈倫二世拒絕同意這個「並不算公正」的建議。為了盡可能取得一個有利的談判結果,哈倫二世用帶有威脅的口吻警告聯軍代表說,現在的加爾馬納並非都聽從他的意見,如果特朗西特斯人不能提出一個公正的建議,那麼會有人替代他的位置,繼續堅持接下來的戰爭。

    雖然哈倫二世口頭是這樣說的,但實際上,這時候的加爾馬納人,聽說他們的教宗正在為和平作出努力後,都央求著和平盡快到來;而林登兩兄弟在這種情況下,承諾暫停一切軍事活動,靜待哈倫二世的談判結果,可他們也說,假若戰爭將持續下去,他們會親自代表加爾馬納人同特朗西特斯談判。與此同時,許多附庸於加爾馬納的民族趁著法洛姆去世,加爾馬納內亂的機會,陸續拿起武器,為了爭取自由和權力而戰鬥。哈倫二世為來自西方持續不斷的不利消息感到擔憂,他預感談判的時間拖延越久,對自己就越不利,所以他最終同意了特朗西特斯人提出的第二個條件,即加爾馬納完全放棄包括薩爾比和坦塔拉在內的,東方的全部土地與勢力。接著,雙方各自派出代表,正式簽訂了一份包含加爾馬納和特朗西特斯全部國家在內的五十年停戰協議。

    哈倫二世簽訂完條約後,本想立刻回國處理紛繁複雜的事務,可是他在路上途經的特朗西特斯各國人民,都因為他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他的所作所為而邀請他到自己的國家赴宴。即使哈倫二世推辭掉了各國首要人物的邀約,他也總是被對他感恩戴德的群眾團團圍住,以至於最後他要通過化妝才能躲過熱情的群眾,不受干擾地離開特朗西特斯。

    在同加爾馬納的五十年和約簽訂後,特朗西特斯人認為他們已經擺脫了自己最大的敵人,所以都放鬆下來。安奎利塔斯人首先遵照和約中的要求,恢復了羅拉什教的法律地位,接著,他們又全面開放了和加爾馬納人之間的貿易來往。人民普遍以為長久的和平來臨了,他們期待著在多年不間斷戰爭後好好休息。但這時候阿皮齊亞的西息溫人想要背離阿皮齊亞人,因為他們覺得阿皮齊亞人在過往的戰爭中對他們施加了過多的責任。西息溫人雖然一直從屬於阿皮齊亞,可是他們的獨立性一直比較強,他們首先找到了安奎利塔斯人,表示他們願意接受安奎利塔斯的法律統治。而阿皮齊亞也派遣代表到安奎利塔斯來,請求議會不要接受西息溫人的建議,於是拿不定主意的議會要西息溫人和阿皮齊亞人的代表同時到議會上來辯論。

    西息溫人的一名代表首先站起來發言,他說,他們的民族之所以想要脫離阿皮齊亞人的統治,是由於阿皮齊亞人首先背棄了同他們民族簽訂的協議:他逐項列舉了西息溫人在戰爭中理應承擔和實際上承擔的職責,並總結說阿皮齊亞人幾乎在他們的民族上施加了預定中兩倍的壓力;這些戰爭不止讓西息溫人貧窮下來,還讓他們的成年男性死傷慘重;但阿皮齊亞人反而因此坐享戰爭帶來的利益。接著,西息溫人的代表又從許多其他方面指責阿皮齊亞人對他們的不利,例如阿皮齊亞人對待他們比對待異族人還要殘酷,阿皮齊亞在他們的土地上徵收額外的商品稅與關稅等等。然後,西息溫人的代表又指出,按照一百年前阿皮齊亞人與他們的協議,他們有權力在阿皮齊亞人倒行逆施之際自主脫離阿皮齊亞的統治,所以阿皮齊亞的代表沒有權力干涉他們民族的選擇。最後,西息溫人的代表對安奎利塔斯的議會說,他們民族是忠誠和頑強的,他們的土地是肥沃和富裕的,如果安奎利塔斯人能夠幫助他們,安奎利塔斯人所得到的,一定要比所付出的更多。

    在這個西息溫的代表講話結束後,一位阿皮齊亞使者站起來駁斥對方的話。他首先分析說,阿皮齊亞從未在兩國共同簽署的協議之外要求西息溫人更多去承擔責任,西息溫人在戰爭中之所以遭受更多的損失,很多情況下是他們咎由自取。因為西息溫人在戰爭當中,常常不聽指揮,不僅擅自行動,還經常為此遭到敵人的攻擊,而這種錯誤是西息溫人自己犯下的,與阿皮齊亞無關。至於西息溫人所譴責的其他行為,阿皮齊亞的使者也給予了一一回答。隨後,使者又提醒西息溫人的代表,說即使阿皮齊亞真正在對待西息溫人的事情上,犯下過錯——這在政治事務上是常見的,法律和條約永遠不可能被完全按照預定的意圖執行——西息溫人也不應當無視他們「祖國」的意見,而擅自尋求外國的幫助;這種串通外敵的行為,足以證明西息溫人是善變和可恥的。阿皮齊亞的代表接著又轉頭對安奎利塔斯的議會說,他們的國家雖然數百年來,與安奎利塔斯常常不睦,但兩國之間也有通力合作,共同取得勝利的時候。現今,特朗西特斯人正團結在一起,剛剛打敗了威脅他們將近三十年的加爾馬納人,各國的公民,都期盼著和平的局面不要再為意外的事情打破。因此,假若安奎利塔斯人敢於首先擊碎和平的現狀,特朗西特斯人是不會原諒他們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