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安奎利塔斯歷史

《》章 節目錄 第十卷 第五章 文 / 帕拉提利希斯

    從小布拉曼特不成功的出兵以後,一直到1010年,安奎利塔斯人再也未曾涉足到任何一場戰爭之內。從分裂結束至此短短幾年的時間,一切事務都回到了正軌,四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一片安寧和諧的氣氛。

    不過在1010年以後,戰爭再次逼近安奎利塔斯人,而且這次戰爭逐漸演化為一場史無前例,最終遍及世界的戰鬥——至少在那個時代的人來看如此。幸運的是,戰爭規模的擴大致使許多交戰方在總體上忽略了自以為處於中心的特朗西特斯人,因為戰爭發起者擁有更宏偉的野心,一個距離他們同樣遙遠,總是隨著戰爭之風隨處搖擺,卻又無法影響大局的特朗西特斯不是他們願意分散過多精力對付的國家。

    這次戰爭起源於加爾馬納與安維赫人的爭鬥,在這之前,加爾馬納人剛剛遭到馬克曼人的瘋狂打擊,顯得一蹶不振。然而,當安維赫人試圖趁虛而入的時候,馬克曼國王卡西米爾在加爾馬納來使的勸說下,與加爾馬納人摒棄了爭端,一致對抗他們口中的異教徒。

    與此同時,馬克曼人與因瓦人在克奧斯內陸地區互相接觸,它們各自掌握了大片土地,征服了大量民族,於是雙方不可避免地雙方開始仇視對方,他們的屬民經常在邊境地區尋釁鬥毆,有時候是為了一片草場,有時候是為了一個女人。當因瓦人把自己的士兵從東方撤回以後,他們立即不宣而戰,攻入了馬克曼人的土地,欺侮那裡的居民。由於在因瓦人的國家內,不存在奴隸這一階層,所以因瓦人在遠征的過程中,不僅沒有把任何人降為奴隸,反而積極廢除這種不公的制度。為此,許多在馬克曼人——馬克曼人的社會中也不存在奴隸,可他們允許下屬的民族保留這些——治下民族的奴隸們高聲響應因瓦人的侵略,把因瓦人當做救世主看待。這群人數眾多的奴隸一俟因瓦人的士兵到來,便立刻拿起能夠找到的武器,殺死他們的主人,投奔到因瓦人的一方。為此,當時仍然停留在馬克曼人一方的西米人為了戰局考慮,大量坑殺了他們國內的奴隸,但結果是,他們由於缺乏奴隸在戰場上的幫助,很輕易便被因瓦人征服。

    起初,加爾馬納人邀請特朗西特斯人加入他們的同盟,一齊對抗安維赫與因瓦人,可是特朗西特斯各國不願意招惹強大的敵人。而且在當時的特朗西特斯流行這樣一套理論,世界各國勢力已經趨於平衡,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維持這種平衡,直到其他各國不再因為貪圖一時的私利而盲目發動戰爭為止——不過他們似乎沒有想起來,在五百年前的時候,特朗西特斯內部的各國便自詡達到了完美的和諧與平衡,然而這絲毫沒有阻止戰爭的一次次爆發。()

    不過後來,當利德哈姆多克和納塔萊斯兩個國家邀請特朗西特斯人收復祖先土地的時候,他們動搖了。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內心仍然存在著的某種榮譽感在作祟,或許是他們以為這場戰爭將輕鬆取得勝利所致,甚至就連阿尼斯也表示,他願意為恢復帕路斯自由的戰爭提供一支為數不多的艦隊,即使他同時面臨著來自安維赫人的巨大壓力。至於十人政府當時是這樣勸說公民的,他們認定戰爭無可避免,與其早早被敵人踏上自己的國土,不如盡可能將戰場移至海外。

    起初,特朗西特斯人聚集了一萬五千人的軍隊,想把他們送到了帕路斯協助盟友作戰。然而他們發現巴巴羅薩帶著一群海盜航行在他們即將通過的海域上。他們害怕和巴巴羅薩作戰,所以急忙把已經下海的船隻拖回到岸上,把部隊分散到沿海各地隱藏起來,以防被對方發現。之後,身在帕蒂略斯的共同議事會派出一支使團,探尋巴巴羅薩的意圖,當他們發現巴巴羅薩一直在對因瓦人的貧窮有所暗示的時候,他們返回帕蒂略斯,商討下一步的對策。半個月後,一批新的使團攜帶來自各國籌集的大筆金錢找到了巴巴羅薩,對此巴巴羅薩十分高興,接著,雙方在交換了互不侵犯的誓言以後,巴巴羅薩便帶著自己的船艦撤走了。

    也就是在聯軍試圖把軍隊送往帕路斯的時候,利德哈姆多克的國王波桑尼阿斯除了挑撥特朗西特斯人和巴巴羅薩的關係外,還一直在向駐紮在佩奧尼亞的密提林人尋釁——密提林人佔領了佩奧尼亞,但他們臣服於因瓦人。原本,因瓦人認為自己一年前剛剛與帕路斯各國簽署的三十年的停戰協議是能夠長期奏效的,所以他們大膽向馬克曼人進攻,集中自己的兵力。可是他們過分高估了帕路斯人對條約的尊重程度,他們隨後向利德哈姆多克派出去的使者也全部被糊里糊塗哄騙回了本國。而當聯軍士兵盡數在帕路斯登陸以後,波桑尼阿斯更是直接向密提林人威脅說,他們應該撤出佩奧尼亞人的土地,這樣才可以避免可能發生的戰爭。然而密提林人無法忍受波桑尼阿斯背棄和約的行為,他們的人民圍堵著波桑尼阿斯派出去的使者,高聲喊叫著密提林人從不接受威脅,從不會屈服。緊接著,密提林人做出戰鬥的準備,他們的士兵密密麻麻駐守在兩國的邊境線上,但他們沒有看到利德哈姆多克的士兵又一絲一毫向他們進攻的意願。於是,密提林人以為對方害怕了,或者輕信了波桑尼阿斯再度派來使節的辯解,所以他們撤走了自己的軍隊,放鬆了對敵人的警惕。

    由於密提林國王(他們的國王不怎麼掌握實權,但仍然享有無比的尊榮)非常喜歡佩奧尼亞人的生活,所以他在看到戰爭不會爆發的情況下,便再次返回了佩奧尼亞城居住。結果在1010年九月份的一天晚上,五百名利德哈姆多克士兵在佩奧尼亞國內的反動派的接洽下,偷偷進入了佩奧尼亞城。之後,這群士兵和他們的夥伴立刻高聲大喊:「勝利到來啦!自由到來啦!」並且輕鬆驅逐了密提林人留在城內的士兵——他們在黑夜裡不能判斷敵人數量的多少,加之四處都有佩奧尼亞平民在自己的家中大聲呼喊,投擲石塊,因此他們很快失去了作戰的勇氣。密提林人的國王眼見情況不利,他勇敢地拿起武器,帶著願意跟隨自己的士兵成功打退了兩次敵人向自己發起的進攻。然而利德哈姆多克人第三次向密提林國王進攻的時候終於獲勝,他們把密提林國王俘虜。但密提林國王在被囚禁之後,勸說身邊的侍從將自己殺死。根據活下來的侍從回答,他們的國王之所以這樣做,一是由於羞愧,二是由於他不希望因為自己的被俘而干擾密提林人民能夠做出的合理判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