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安奎利塔斯歷史

《》章 節目錄 第十卷 第十二章 文 / 帕拉提利希斯

    安奎利塔斯歷史

    至於香檀人與安維赫人之間的衝突則是這樣發生的,在安維赫人於巴克爾落敗的海軍中,他們很大一部分都逃往了香檀,指望可以在自己的屬國重整旗鼓。可是香檀人不但不給安維赫士兵提供任何援助,反而瘋狂嘲笑對方,並且允許憤怒與落魄的士兵安然離去,即使香檀人知道這可能會帶來一場巨大的戰爭。無疑從香檀人的立場來講,他們的所作所為極其愚蠢,因為他們首先不道德地冒犯了對方,又不聰明地允諾對方離開。於是當元仲得知他的士兵在香檀的遭遇以後,他立即向香檀發起了一場進攻。香檀人一如既往地很快落敗,並且**為他們的冒失行為道歉,接受安維赫人的嘲弄。

    不過對勝利者而言,安維赫士兵的殘忍行徑卻毫無疑問地彰顯了他們的短視與野蠻,並不斷激怒著正跪伏在他們腳下的香檀國民。而根據記載,其中影響最大的事情則是這樣的,當時,一群安維赫士兵途經一處收養各方面殘障人士的收養院,這群殘障人士正在屋外進行著他們自己的活動娛樂,由於這群人不是腿腳不便,就是耳目不聰或者精神存在問題,所以他們沒能提前給趾高氣揚的安維赫士兵讓路。士兵們為此大為憤怒,他們叫喊著,居然有香檀人膽敢反抗皇帝的意志,阻撓士兵前進的道路。當收養院的管理人員跪在地上哀求士兵們理解他們的苦衷時,士兵們反而更加大膽和肆無忌憚,他們指著那些殘障人士說>

    「你們香檀人真是虛偽至極,你們居然說他們這群毫無用處的東西可憐,說我們要愛他們?他們這是自作孽不可活,我看只有殺死他們,才是真正正確有愛心的事情。」

    接著這群士兵不顧周旁人的阻撓,把他們認定的殘障人士全部殺死,其中還有一些好心在那裡工作的平民。他們一邊殺人,一邊大笑,然後得意洋洋地離開。這群士兵好像認為自己做了有功德的大事,並且向當地的香檀官吏索取報酬。結果他們的暴行立刻激怒了自負的香檀人,在當地的官吏的帶領下,民眾們趁著安維赫士兵放鬆警惕的時候偷襲了他們,殺死了大部分敵人,並俘虜了剩下的士兵。這群被俘的士兵哭泣哀求著,天花亂墜地講他們多麼可憐,多麼需要幫助,但是周圍的香檀人嘲笑地叫喊著:「我們只有殺死你們,才是真正對你們好啊!」之後,這群士兵便被用各式各樣的酷刑殺死了。

    因為當時的香檀國王康正害怕安維赫人,他便以極其嚴厲的手段制止各地的暴動,並允許安維赫士兵殺死任何與他們為敵的傢伙。所以怨恨交加的民眾推舉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國王,他被稱為神武大王。之後,神武大王為了能夠真正從安維赫人手中取得獨立的地位,他四處召集盟友,正在莫拉維亞作戰的特朗西特斯聯軍就是在那個時候得知了這一消息。

    與此同時,在特朗西特斯周邊的地區四處盛傳著加爾馬納和馬克曼聯軍即將與因瓦人修好的消息,所以聯軍認為這將是他們對抗安維赫人最好的一次機會,他們相信加爾馬納人也會出於仇恨的態度進攻對方。在聯軍之中,來自卡利都司的年輕國王貝納利奧顯得尤其雄心勃勃,他主動提出充任這次軍事行動的指揮官,並允諾他的國家將提供一萬名的士兵。於是共同議事會在貝納利奧的鼓動,以及神武提供的許多不實情報下,提前秘密與他簽署了同盟協議,阿尼斯也作為聯軍代表的一員參與其中。雖然當時波桑尼阿斯已經警告聯軍,因瓦人正在著手東歸,他們即將面臨另外一場大戰,而且帕蒂略斯總督與大祭司的爭執也愈演愈烈,但是人民似乎完全被安維赫人的憎恨之情蒙蔽了雙眼,他們威脅著有所疑慮的領袖們盡快出兵,並且高聲讚美著急欲遠航的貝納利奧,把貝納利奧當做唯一能夠依靠的領袖看待。

    至於在安維赫人那一邊,他們同樣積極進行著備戰工作。可是由於連年大規模的征伐(除了向北的進軍外,安維赫人西方與南方的事務同樣棘手),以及元仲並不妥當的統治政策,致使他們的財政變得十分緊張。元仲為了鼓勵國家中的富戶主動支援他們國家的戰爭,他主動把自己金庫裡的財產捐了出來,但是他失望地發現,就算是他最親近的臣屬,也不願意從他們聚斂的巨額財富裡掏出一分一毫用在他們的國家事業上。相反的是,這群官吏不斷提議元仲從各地的商人手中,尤其是外國商人手中掠取財物。毫無主見的元仲最終順從了他們的意見,並且開始以種種借口查封各地的商號、錢莊,又以許多理由判處商人們有罪,以沒收他們的財富。當一個外國商人試圖辯明自己的清白,並索回自己在當地錢莊裡留下的財富時,當地的官吏回答他說:「你的錢丟了,為什麼要找我們,我們從沒有沒收你的財富,它們很可能是被竊賊盜走了,而你應該去找的是這些傢伙。」

    除此之外,元仲手底下的官僚們還號召國民反對卑鄙無能的特朗西特斯人,他們規定每家每戶都該通過某種手段證明自己確實是站在國家的一邊,否則此人就應被定罪處置。他們通過這種手段坑害了許多無辜的百姓,並從中撈取了大量的財富。之後,或許是出於對自己犯下罪行的顧慮,也或許是出於對安維赫國內陰晴不定政治局勢的擔憂,即使元仲身邊的官僚在口頭上如何竭盡所能傳達自己對其他民族的蔑視和鄙夷,他們仍然全力把自己的家人還有財產全部送往國外,尤其是願意接受他們的特朗西特斯人那裡。結果,他們從本國國民那裡攫取的巨額財富在很大程度上支援了他們正在交戰的外國敵人。不過他們絲毫不以為恥,反而認為自己做出了世界上最聰明的決定——雖然對個人而言可能確實如此,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年代,仁義道德往往都是通往「個人幸福」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